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中考复习专题:散文阅读 学案

    人教部编版中考复习专题:散文阅读    学案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中考复习专题:散文阅读    学案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中考复习专题:散文阅读    学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中考复习专题:散文阅读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中考复习专题:散文阅读 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真题演练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复习专题:散文阅读班级________  组别组号: 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同学们,昨天针对散文的知识点我们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复习,今天我们就各项知识点进行真题演练。你在昨天的学习时有遇到什么困难吗,请写下来,和同学一起讨论吧!     阅读台湾女作家三毛的散文《永恒的母亲》,完成14题。①我的母亲——缪进兰女士,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②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③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念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沙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④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⑤我一直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⑥还是9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4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终于在父亲对她的肯定里,得到了全部的回收和喜极而泣的感触。⑦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地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⑧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今生惟一的孝顺,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来讨得母亲的快乐。⑨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也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能够比她更周全。⑩母亲啊母亲,在你女儿的心里,你是源,是爱,是永恒。你也是我们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1第③段“我”向母亲大喊:“那你去读呀!”这句话表明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态度 ?后来“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当时的言行的?   2第③段对母亲没有更多的描写,你能想象母亲“说没有”“还是说不晓得”“在叫”时的神态表情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3.第④段画线句子里的“带子”是指什么?  4你赞成第⑨段画线句子的判断吗,为什么?    不惊慌的雨朱成玉(一)他是美院的高材生,在公园里,他要完成一个人物写生,他需要一个模特。他问了几个人,却无人应。迷信的人说,把一张美丽的脸画到画布上,画得越惟妙惟肖,那个人被抽走的魂魄就越多。他想,难道这些人都是迷信的吗?直到她的出现。她坐在那里,本身就优雅得如一幅画。他的请求,她大方地同意了。“请保持这个姿势”,他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在画布上迅速地画了起来。天公却不作美,有些要下雨的意思。而他还没有画完,一滴雨便落到她的脸上,她却一动不动,甚至眼睛都没有眨一下,依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雨点渐渐多了起来,她也没有惊慌,直到他画完。他又感激又愧疚,她说,只是溅了那么几滴雨,不妨事的,我倒觉得,这几滴珍贵的雨,若是到你的画里,会为你的画增色不少呢。她的话令他心头一震,是啊,为何不把这珍贵的雨滴画进去呢?他重新润色修改了他的画,落在那女人脸上的那一滴雨,把她映衬得更为美丽。他给这幅画取的名字是——《不惊慌的雨》。(二)小时候家里穷,住着的房子很破旧,屋顶上常常漏雨。所以,每到下雨天,炕上地下就摆满了盆盆罐罐,用来接滴滴答答的雨水。父亲修了好多次房顶,可是下雨天依然漏水,这让父亲很是头疼。其实,主要原因就是父亲不舍得花钱,每次都是用仓房里那已经失效的半袋水泥,这样的水泥自然无法起到作用,可是他总是固执己见,说水泥哪有过期的,他的固执导致他一遍一遍地爬到房顶,家里却照常摆满盆盆罐罐。母亲说过他几次,也拗不过他。我第一个月的工资,没有给父母买一样礼物,也没有上交给父母,而是自作主张,买了一些新瓦和水泥,雇了一个瓦匠重新修葺了房顶,顺便把屋子也重新粉刷了一遍。我是趁父亲不在家做这些的,先斩后奏,就算父亲想训斥我已经来不及了。从那以后,我家的房顶再没有漏过一次水。自然,屋子里也干净整洁了许多,让人心情好了许多。不管再下多大的雨,也不必担心了。下大雨的天儿,父亲盘腿儿坐在炕上,一边美滋滋地喝着小酒,一边感叹,“早应该这么修修了,为了省那点儿买水泥的钱,活受了多少罪!”我的想法是,这房子可以漏雨,日子却是万万不可以漏雨的!(三)①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出门,忘记了带伞,结果中途遇到瓢泼大雨,我们只好到一个水果摊的大阳伞下避雨。我担心地望着外面的雨,父亲却依旧不改他幽默的品性,他用瘦小的身躯挡在我的外面,摩挲着我的头说:“莫慌,我们不急着赶路,雨着急,那就让它先走。”②我记住父亲的话,就像记住一滴珍贵的雨点,它落进了我的灵魂里,给我一份警醒。从此,下雨的时候,不再担心自己没有雨伞,因为雨,总有停的时候。③我不慌,雨也不慌。各自守着各自的轨迹,顺应天意。④周杰伦说,八卦像大雨,总有停的时候。我想,若是阮玲玉也悟透了这个道理,断然不会用自己25岁的生命和“人言可畏”的遗言,过早地结束烟花般美丽的一生吧。⑤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那样一滴珍贵的雨,落进你即将干涸的心田。⑥有些话,像雨点儿,落进一个人的灵魂里。令你打个冷颤,睡意全消,把一份清醒持续到天明。(四)喜欢某部电影里的那个温情的结局:安和葛伦走到了一起,安说:快要下雨了,葛伦温柔地抚摸着她的手臂说:已经下了。一场雨后的天空,纯洁得只留下喜悦,载着女儿喜爱的风筝,还有一千只鸟的欢叫。突然,就期待下一场安静的雨。一场不惊慌的雨。 (摘自《散文》2015年第2期,有改动。)1  请概括前三个部分与雨有关的三件事。(4分)          2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5分)1请赏析第一部分划线句中的加点词。(2分)          2第(三)部分第①自然段说“雨着急”,而第③自然段又说“雨也不慌”。这是不是矛盾呢?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3文章以“不惊慌的雨”为题,甚妙,试析之。(4分)       4第三部分第⑥段说,“有些话,像雨点儿,落进一个人的灵魂里。令你打个冷颤,睡意全消,把一份清醒持续到天明。”揣摩这段话,回想你的生活,你一定有类似的体验,请把这个体验描述出来,不少于60字。(5分)                            
    答案】真题演练篇】永恒的母亲1.答案示例:对母亲不满,看不起她;后来回想到自己的罪过,十分愧疚,恨不能就此在她面前,向她请宽恕。2.答案示例:母亲的表情 是平静、安详的,依然专注于准备晚餐。因为她的心里只想着让丈夫和孩子吃可口的饭菜,而对“我”的不满毫不在意。3.答案示例:“带子”喻指母亲对家人的爱。4.答案示例:赞成。因为母亲经历了那么多沧桑,对人生的理解和对世事的经历深刻而丰富,惟有任何一本哲学书籍能比得上。不惊慌的雨 1.答案示例:要点与评分:一件事1分,每件事最好包括人、事、果三个方面,概括要比较完整,三件事3分;表达1分,共4分。示例:1他在雨中完成对一位优雅女士的画作。2)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修好了父亲屡修不好的漏雨的房顶。3)小时候半路遇雨,父亲叫我不要着急,我心有所悟。2.(1)答案示例:满分2分。要点与评分:能答出两层含义,得满分,一层一分。或完整地赏析第二层含义,得2分。示例一:这个动词有两层含义:一是雨滴到已完成的画作上,二是他将雨滴融入画作中,成为优雅女士的映衬。含义丰富。示例二:动词“溅”是指雨滴成为画作的一部分,既贴切语境又富有动感,十分形象。2)答案示例:要点与评分:以下一点1分,表达1分,共3分。参考答案:不矛盾。“雨着急”是指雨下得又快又大,出乎意料,同时体现父亲的幽默。“雨也不慌”是指“我”心态从容之后,碰到下雨,能够淡然处之。3.答案示例:评分标准:满分4分。以下答到第(1)点1分,第(2)点1分,(1)(2点同时答到3分,答到第(3)点3分。参考答案:(1)题目拟人,生动形象。(2)是贯穿全文的线索(3)体现一种遇到意外、困境、挫折等仍能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4.答案示例:要点与评分:(1)文段意思是应该是话语(或行为、场景等)使人从困境中清醒、振作。文段内容能体现这一点得2分。(2)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只有叙述没有描写,得1分;既有叙述又有描写,表达通畅,得2分;描写生动、细致,得3分。满分5分。字数少于60字酌情扣分。           

    相关学案

    人教部编版中考复习专题:散文阅读 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中考复习专题:散文阅读 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真题演练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阅读 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阅读 学案,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中考复习专题:说明文阅读 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中考复习专题:说明文阅读 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