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练习题
展开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曹刿论战》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表现了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上,突出其“鄙”。
B.文章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相关情况,其中略写了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说明了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突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吾/视/其辙乱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公/与之乘
3.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妻献疑曰 B.颓然乎其间
C.增其旧制 D.其如土石何
4.课文第2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是表现曹刿( )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B.在80年代,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C.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左右。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6.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唱歌,朋友唱得一般,让你发表评论,你不想伤害他又不愿意说违心的话。你该说:
A.“你唱得不错了,不过比我还差一点。” B.“这首歌可真难唱啊!”
C.“比起原唱当然不行,不过已经很不错了。” D.“呵呵,你还要私底下练一阵嗓子。”
二、综合性学习
7.阳光中学以“倡导全民阅读,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校团委准备于3月15日下午4点,在学校大礼堂举办“诵读国学经典,增强文化底蕴”的经典通读活动,要求全校同学参加。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则通知。
(2)有些同学对参与本次活动不太积极。小南说:“平时的课外时间都用来写作业了,哪有时间读书!”请你写几句话,对他进行劝说。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②浅:狭、窄小。③教:教化。④张:乐器上弦。⑤修:设置。⑥饬:谨慎、恭敬。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忠之属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10.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可以一战 以君之力
C.战于长勺 所患有甚于死者
D.登轼而望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1.结合甲乙文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2.解释加点词
(1)又何间焉 间:
(2)小信未孚 孚:
(3)必以情 情:
(4)既克 既:
(5)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6)蹴尔而与之 蹴: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8)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3.翻译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等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二)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①。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应募与甘父②俱出陇西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单于死,国内乱,骞与甘父俱亡归汉。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注:①郎:郎官,一种官职。②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
1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 寝食难安 安步当车
B.望其旗靡 所向披靡 从风而靡
C.一鼓作气 欢欣鼓舞 擂鼓助威
D.忠之属也 忠心耿耿 志虑忠纯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16.文中运用大量的语言描写(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7.语段(一)中的曹刿和语段(二)中的张骞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请结合选文,分别说说他们的爱国情怀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任意一方面即可)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富弼知青州,河朔大水,民流就食①。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②,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③。官吏自前资④、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⑤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帝闻之,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弼曰:“此守臣职也。”辞不受。
——《宋史·富弼传》节选
注:①就食:要饭、讨饭。②官廪:官家仓库。③薪水:柴和水,借指生活必需品。④前资:已去职的官吏。⑤糗:干粮。
18.小文同学想依据上文制作文言词句积累卡,请结合提示帮助他完成任务。
任务 | 文言词句 | 方法提示 | 释义 |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 益以官廪 | 查阅词典: ①利益、好处; ②更加; ③加,增加 | (1)益:______ |
明年,麦大熟 | 古今异义 | (2)明年:______ | |
遣使褒劳 | 课内迁移: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 (3)遣:______ | |
翻译文中画横线句 | 约他日为奏请受赏。 | 注意省略句和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 (4)______ |
19.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率五日辄遣人/特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
B.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
C.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
D.率五日辄遣人/特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
20.富弼在赈灾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B
6.C
7.(1)示例:
通知
全体同学:
我校定于3月15日下午4点,在学校大礼堂举办“诵读国学经典,增强文化底蕴”的经典诵读活动,请全体同学准时参加。
校团委
2023.3.14
(2)小南同学,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如果时间不够,不应该抱怨,而是应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这样就有空余的时间看书阅读了。更何况,阅读能够帮助我们的学习,增长见识,所以一定要坚持阅读啊!
8.(1)目光短浅 (2)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9.(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10.B 11.(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12.①间:参与;②孚:使信服;③情:诚心;④既:已经;⑤辟:同避,躲避;⑥蹴:踩踏;⑦如使:假如。假使;⑧已:停止 13.①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②曹刿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车前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③优厚的俸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④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
14.B 15.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牺牲”“加”“信”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16.①鲁庄公和曹刿的语言描写,表现了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的详细经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②体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鲁庄公在政治上的鄙陋;③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17.曹刿:鲁国国难当头,“曹刿请见”说明他忠心爱国;“战则请从”,冒着危险,亲赴战场,这又是爱国壮举;在“齐师败绩”时,他认真观察,冷静分析,指挥若定,又能表现他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源于他的忠诚爱国。
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召出使月氏,足见爱国;被匈奴抓住,他始终保留着汉朝出使的符节,坚守使者的身份可见其坚贞与爱国。
18. (1)加,增加 (2)第二年 (3)派 (4)约定以后(到时候)替他们上奏请求赏赐。 19.B 20.(1)调动官民(国家和老百姓)的力量,解决灾民吃饭问题。
(2)征集民间与公家的房子,把灾民分开住。解决灾民住宿问题。
(3)有效动员官员,解决管理人手不足的问题。
(4)任由老百姓获取山林、池塘等地方出产的有利于生活的物资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课内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曹刿论战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曹刿论战精品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