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课件
展开1.了解粒子间作用(共价键、配位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的类型、特征与实质。了解共价键的极性与类型(σ键、π键)。 2.能结合分子结构特点判断分子的极性、手性,并据此解释分子的一些典型性质。 3.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杂化轨道类型,能结合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能利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解释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了解配合物、超分子的组成、结构、形成与应用。
1.共价键的特征与分类(1)特征:具有方向性和______性。如O与H形成___个O—H 共价键且共价键夹角为105°。
(2)共价键的常见分类
2.共价键的键参数(1)定义①键能:气态分子中1 ml 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②键长:两个成键原子的原子核间的距离(简称核间距)。③键角:在多原子分子中,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2)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能越___,键长越___,分子越稳定。(3)利用键能(E)计算ΔH的公式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反应物)—E(生成物)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不存在H3、H2Cl和H3O分子说明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2)所有σ键均具有方向性。( )(3)从原子轨道重叠的角度来看,CO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1∶1。( )(4)NH3与[Cu(NH3)4]2+中的键角∠HNH相同。( )(5)H2O分子不是直线形而是V形说明共价键有方向性。( )[答案] (1)√ (2)× (3)√ (4)× (5)√
[答案] 22NA 4NA
共价键的分类及σ键、π键的计算1.维生素B1可作为辅酶参与糖的代谢,并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关于维生素B1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σ键和π键B.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C.只有极性键没有非极性键D.1 ml 维生素B1分子中含有5NA个π键,28NA个σ键
2.含碳元素的物质是化学世界中最庞大的家族,请填写下列空格(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CH4中的化学键从形成过程来看,属于________(填“σ”或“π”)键,从其极性来看属于________键。(2)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3)C60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碳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1个C60分子中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
[答案] (1)σ 极性 (2)1∶1 (3)30 (4)D (5)16NA (6)8NA 2NA
3.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三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三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Ge的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
σ键、π键深化理解(1)成键原子半径越大,π键越难形成,如Si、O难形成双键。(2)σ键与π键由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两者的稳定性不同,一般σ键比π键稳定,但N2中π键较稳定。(3)配位键也属于σ键。
共价键的三个参数键角比较的三种思维模板(1)杂化类型不同,键角:sp>sp2>sp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键角:BF3>CH4>H2O>NH3B.分子或离子中键角:H2O
6.比较下列分子中键角大小(用“>”或“<”表示)(1)CO2________BCl3________CCl4(2)H2S________PH3________SiH4(3)NH3________PH3________AsH3(4)PCl3________PBr3________PI3[答案] (1)> > (2)< < (3)> > (4)< <
1.配位键和配合物(1)配位键①孤电子对:分子或离子中没有与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对。②配位键:当共价键中共用的电子对是由其中一个原子或离子独自供给,另一原子或离子提供空轨道时,就形成配位键。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③配位键的表示方法:如A→B:A表示______孤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B表示接受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
(2)配位化合物①概念: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或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②配合物的组成如[Cu(NH3)4]SO4
a.配体有孤电子对,如H2O、NH3、CO、F-、Cl-、CN-等。b.中心原子或离子有空轨道,如Fe3+、Cu2+、Zn2+、Ag+等。当配体中有两种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时,电负性小的为配位原子。如CO中的C,CN-中的C等。
[Cu(NH3)4]2+
[Ag(NH3)2]+
3.超分子(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过非共价键(氢键、静电作用等)结合而成的分子聚集体。这里的分子也包含离子。(2)特点:超分子这种分子聚集体,有的是有限的,有的是无限伸展的。
(3)应用示例一:分离C60和C70示例二:冠醚识别碱金属离子:冠醚与合适的碱金属离子形成超分子。(4)特征:超分子的两特征分别为分子识别和自组装。
1.关于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9B.1 ml [TiCl(H2O)5]Cl2·H2O含有σ键的数目为12NAC.内界和外界中Cl-的数目比是1∶2D.加入足量AgNO3溶液,所有Cl-均被完全沉淀
2.(1)含有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体与同一中心离子(或原子)通过螯合配位成环而形成的配合物为螯合物。一种Cd2+配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1 ml该配合物中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有________ml,该螯合物中N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配位原子是________,有________种配体。
(2)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Fe的配位数为________。(3)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填“Mg2+”或“Cu2+”)。
3.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取CCl3·6NH3(黄色)、CCl3·5NH3(紫红色)、CCl3·4NH3(绿色)和CCl3·4NH3(紫色)四种化合物各1 ml,分别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氯化银沉淀,沉淀的量分别为3 ml、2 ml、1 ml和1 ml。上述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请根据实验事实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CCl3·6NH3________________,CCl3·5NH3________________,CCl3·4NH3(绿色和紫色):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NH3)6]Cl3 [C(NH3)5Cl]Cl2 [C(NH3)4Cl2]Cl
[答案] ①[Cu(CN)4]2- Cu2+ CN- 4 C②[PtCl6]2- Pt4+ Cl- 6 Cl③[Cd(NH3)4]2+ Cd2+ NH3 4 N④[Fe(SCN)6]3- Fe3+ SCN- 6 S
1.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模型)及应用(1)理论要点①价层电子对在空间上彼此相距越远时,排斥力______,体系的能量越低。②孤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大,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强,键角______。如H2O的键角______CH4的键角。
当有孤电子对时,电子对空间结构与粒子空间结构不同,若有孤电子对,判断粒子空间结构时可省略孤电子对的空间。如NH3的电子对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而分子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2.杂化轨道理论(1)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有机物中C、N、O的杂化类型一般判断①含C有机物:2个σ键—sp,3个σ键—sp2,4个σ键—sp3。②含N化合物:2个σ键—sp2,3个σ键—sp3。③含O(S)化合物:2个σ键—sp3。
[答案] (1)2 直线形 sp (2)3 平面三角形 sp2 (3)4 三角锥形 sp3 (4)4 三角锥形 sp3 (5)4 正四面体形 sp3
[答案] sp、sp2、sp3 sp3 sp3
1.(2022·茂名模拟)氮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晶体,它由两种离子构成,已知其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则其阳离子的空间结构和阳离子中氮的杂化方式为( )A.直线形 sp杂化 B.V形 sp2杂化C.三角锥形 sp3杂化 D.平面三角形 sp2杂化
2.(1)有两种活性反应中间体粒子,它们的粒子中均含有1个碳原子和3个氢原子。请依据下面给出的这两种微粒的球棍模型,写出相应的化学式。
(2)SOCl2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________。
3.(1)CuSO4稀溶液中存在[Cu(H2O)6]2+,[Cu(H2O)6]2+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下列对[Cu(H2O)6]2+中Cu2+杂化方式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_(填标号)。A.sp3 B.sp3dC.sp3d2 D.dsp2(2)Cu2+可形成[Cu(en)2NH3](BF4)2,其中en代表H2N—CH2—CH2—NH2。该化合物分子中,VSEPR模型为四面体的非金属原子共有________个。[答案] (1)八面体形 C (2)11
4.SiCl4可发生水解反应,机理如下:(1)机理中涉及的物质中Si的杂化类型有________。
(2)机理中中间体Si原子的价层电子对空间结构为________(填字母)。a.正四面体b.三角双锥c.正八面体[答案] (1)sp3、sp3d (2)b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5种判断方法(1)根据杂化轨道的空间结构①直线形—sp,②平面三角形—sp2,③四面体形—sp3,④三角双锥—sp3d,⑤正八面体—sp3d2,⑥平面四边形—sp2d。(2)根据杂化轨道间的夹角①109°28′—sp3,②120°—sp2,③180°—sp。
1.分子间作用力(1)概念:物质分子之间______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2)分类:分子间作用力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3)强弱:范德华力___氢键___化学键。(4)范德华力: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范德华力越强,物质的熔点、沸点越高,硬度越大。一般来说,_______________相似的物质,随着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范德华力逐渐______;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也越大。
(5)氢键①形成:已经与_______________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_________与另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原子之间形成的作用力,称为氢键。②表示方法:X—H…Y—。a.X、Y为电负性很大的原子,一般为N、O、F三种元素的原子。b.X、Y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③特征:具有一定的饱和性和方向性。如在冰中每个H2O分子周围四面体的4个方向形成4个氢键。
④分类:氢键包括__________氢键和分子间氢键两种。其中分子间氢键主要表现为使物质的熔、沸点______,对电离和溶解度等产生影响。
2.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极性
(2)分子的溶解性①“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______,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____。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如NH3极易溶于水。②“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如乙醇和水互溶(C2H5OH和H2O中的羟基相近),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③分子与H2O反应,也能促进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如SO2、NO2。
(3)分子的手性①手性异构: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与右手一样互为______,却在三维空间里____________的现象。②手性分子:有_______________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③手性碳原子:在有机物分子中,连有______不同基团的碳原子。
(4)分子的酸性——利用键极性判断酸性①R—COOH的酸性强弱a.R—极性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COOH中—OH极性越大,越易电离,酸性越强。如F3C—COOH>Cl3C—COOH> Cl2CHCOOH>ClCH2COOH>CH3COOH。b.烃基(R—)为推电子基团,烃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COOH中—OH极性越小,酸性越弱。如HCOOH>CH3COOH> CH3CH2COOH。
②无机含氧酸[(HO)mROn]的酸性强弱(HO)mROn中n越大,R的化合价越高,吸引电子能力越强,—OH极性越大,酸性越强,如HClO
(5)F3CCOOH的酸性比Cl3CCOOH的强是因为F3C—极性比Cl3C—的极性大。( )(6)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水分子很稳定。( )[答案] (1)× (2)√ (3)√ (4)× (5)√ (6)×
分子间作用力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2022·厦门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甘油和水可以任意比例互溶原因之一为甘油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B.H2O的沸点高于HF,是因为前者的氢键作用较大C.氢氟酸水溶液中氢键的类型有 F—H…F、F—H…O、O—H…F、O—H…O
(3)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硅烷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的极性、手性与酸性3.(1)已知H2O2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H2O2分子不是直线形的,两个氢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上,两个氧原子在书脊位置上,书页夹角为93°52′,而两个O—H键与O—O键的夹角均为96°52′。
试回答:①H2O2分子是含有________键和________键的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②H2O2难溶于CS2,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极性 非极性 极性 ②H2O2为极性分子,而CS2为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的规律,H2O2难溶于CS2(2)< HIO4分子中非羟基氧较多 (3)2
4.已知:三氟乙酸(CF3COOH)的酸性强于三氯乙酸(CCl3COOH)的酸性。下列对于该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CF3COOH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CCl3COOH的B.氟的电负性强于氯的电负性C.CF3COOH分子中的羟基更易电离D.F—C的极性强于Cl—C的极性
5.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H2S B.C2H4、CH4C.Cl2、C2H2 D.CCl4、CHCl3
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1)ABn型分子的空间结构与极性
(2)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H2、P4等,但O3中含极性键为极性分子。(3)含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如HCl、CO等。
1.大π键的含义在一个平面形的多原子分子中,如果相邻原子有垂直于分子平面的、对称性一致的、未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那么这些轨道可以相互重叠,形成多中心π键。这种多中心π键又称为“共轭π键”或“离域π键”,简称“大π键”。
2.大π键的形成条件(1)所有参与形成离域π键的原子都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即连接这些原子的中心原子只能采取sp或sp2杂化。(2)所有参与形成离域π键的原子都必须提供一个或两个相互平行或接近平行的p轨道。(3)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参与形成离域π键的p轨道上的电子数必须小于2倍的p轨道数。
2.(1)实验测得BF3分子中B—F的键长远小于二者原子半径之和,所以BF3分子中存在大π键,可表示为________。
①4-甲基咪唑的大π键可表示为________。②4-甲基咪唑中,________(填“1”或“3”)号N原子更容易与Cu+形成配位键。③配位原子提供孤电子对的能力是影响配体与Cu+之间配位键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若用某结构相似的含O配体与Cu+配位,所得配合物的稳定性比含N配体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3化学键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课件: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3化学键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课件,共37页。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4章第3节化学键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课件: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4章第3节化学键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环节1课前自主复习,基础1,基础2,基础3,基础4,能量相近,环节2高考热点突破,考点1,考点2,环节3新情境专项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微项目 甲醛的危害与去除——利用电负性分析与预测物质性质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微项目 甲醛的危害与去除——利用电负性分析与预测物质性质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网络体系构建,素养应用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