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标达检测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1442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标达检测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1442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标达检测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1442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六单元 高分进阶特训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七单元总结提升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第六单元标达检测
展开第六单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艾周昌在《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中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主要是因为( )
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非洲人外出打工
B.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C.亚洲农业发达,亟须大量农民
D.欧洲手工工场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他们从非洲贩入黑人奴隶,发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故选B项。
2.1535年起,西班牙为了统治西属美洲,先后建立四个总督区。总督的主要职责是( )
A.负责殖民地的军事保障 B.负责殖民地的行政管理
C.负责殖民地的司法裁决 D.代表国王直接管理殖民地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督由国王任命,代表国王在辖区内行使军事、行政、司法的最高权力,故选D项。
3.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认为印度被英国侵略殖民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相比于土耳其、俄国等国家,英国带去的是更加先进的技术,有利于印度的近代化,故B项符合题意。
4.“美洲和东欧生产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在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并且越来越集中力量于工业生产。”这里描述的是( )
A.16世纪西班牙的殖民帝国 B.18世纪的大规模国际分工
C.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20世纪初的世界贸易体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洲和东欧提供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品,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18世纪国际分工,故选B项。
5.1885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 )
A.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
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
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林会议主要是为了瓜分非洲,为商品自由流通服务,适应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
6.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宗主国利益。根据这种观点,19世纪英国在对埃及、澳大利亚、印度进行殖民统治时最先开始建设的项目可能是( )
A.交通设施 B.水利设施
C.教育制度 D.议会制度
【答案】A
【解析】交通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进行商品输出、原料掠夺,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故选A项。
7.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 )
A.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
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国家众多面积最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手段与在非洲、拉美相比更加多样化,主要原因在于亚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故选A项。
8.有史学家认为,列强对世界的控制有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殖民活动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B.经济手段是殖民扩张的常用方式
C.殖民扩张是亚非拉落后的根源
D.帝国主义不以控制殖民地为目标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从殖民地获利”可知,列强殖民扩张的常用方式是经济手段,故B项正确;早在工业革命之前西欧国家就已经开始殖民扩张,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列强的侵略方式,无法得出殖民扩张是亚非拉落后的根源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反映列强殖民扩张的常用方式是经济手段,并不能说明帝国主义不以控制殖民地为目标,排除D项。
9.近代以来,在南大西洋沿岸出现了一些特色经济,如西非的咖啡、可可,中美洲古巴的蔗糖,南美阿根廷的农牧产品,巴西的木材、橡胶等。这些特色经济形成的历史根源是( )
A.劳动分工的形成 B.各地经济优势互补
C.欧美殖民主义掠夺的产物 D.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
【答案】C
【解析】近代欧美列强对殖民地的掠夺使得这些地区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故C项正确;这些特色经济形成的历史根源是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劳动分工只是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这些地区的经济从属于西方国家,而非优势互补或区域经济合作,故B、D两项错误。
10.19世纪末,欧洲人在印度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则被称为“恩主”。这表明( )
A.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B.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超越其他地区
C.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
D.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深受欧洲迫害
【答案】C
【解析】19世纪末,欧洲国家已经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发展水平高,确立了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材料中的“大人”“先生”“老爷”“恩主”等称呼说明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说法片面,欧洲国家并非仅靠殖民扩张超越其他地区,排除;D项符合史实,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1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兴起了新型民族解放运动,其决定因素是( )
A.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变化 B.亚洲经济结构变化
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经济结构的变化为19世纪末亚洲兴起新型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是其决定因素,故选B项。
12.1889年,埃及开罗几家卷烟厂工人联合举行罢工斗争,参加人数900人,斗争坚持了两个多月,迫使英国资本家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1895年,尼日利亚拉各斯发生了抗征房捐和地产税的群众示威运动,参加者达5 000人。这表明非洲( )
A.群众性反帝斗争规模较大 B.城市反帝运动兴起与发展
C.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 D.民族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非洲城市的斗争,以工人、市民参与的反帝运动为主要内容,主要反对殖民者的压迫,体现了城市反帝运动兴起与发展这一民族解放斗争的特点,故B项正确;A项为材料的表象而非本质,排除;由材料无法看出工人阶级是斗争的主力,排除C项;非洲的民族经济发展不够充分,且材料中的罢工与示威运动并非完全受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近代欧美国家的崛起多与殖民扩张关系密切,但各国选择的立国道路又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荷兰人与海抗争的经历养成了荷兰人开放的性格,当时遭到迫害的天主教徒移民到尼德兰,带来了葡萄牙、西班牙的先进技术,这也养成了他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包容,荷兰是第一个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独立后的荷兰是欧洲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为便利日益扩大的海上商业贸易,荷兰人勇于进行经济制度的创新,最早创立了股份制、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所,并形成了近代的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在当时缺乏国际安全体系的情况下,商船往往成为各种海盗劫掠的目标。于是,荷兰发展起了规模巨大的商业船队和海军。
—— 摘编自邱妍《浅析海洋与荷兰崛起》
材料二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殖民贸易的鼎盛时期也正是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期。这说明离开殖民贸易提供的充足的资金和原料,英国工业革命难以迅速完成。而工业革命的进展又为殖民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保障。英国就是在殖民贸易和工业革命相互促进的发展中,愈益富足起来。至18世纪80年代英国在资本积累、工业投资以及金融等方面已超过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等欧洲强国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李德志《英国的殖民活动与日不落大帝国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荷兰推行海外贸易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荷兰海外扩张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殖民扩张对英国的主要意义,简析英荷两国崛起方式的异同。
【答案】(1)有利条件:开放的民族性格、先进的技术、宗教信仰自由、勇于制度创新、拥有商船和海军。
举例:在非洲占有好望角;在亚洲占有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在美洲建立新阿姆斯特丹。
(2)主要意义:促进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同: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都进行了殖民扩张。
异:荷兰以商业立国,英国以工业立国。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荷兰人开放的性格”“先进技术”“这也养成了他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包容”“经济制度的创新”“商业船队和海军”等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中荷兰殖民扩张的内容回答。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说明离开殖民贸易提供的充足的资金和原料,英国工业革命难以迅速完成”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相同点从制度和殖民扩张等角度回答,不同点从两国经济立国模式的角度回答。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使联合王国4 000万居民避免残酷的内战,我们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领土,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厂和矿山出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市场。
——[英]罗得斯
材料二 任何国家……均应在进行新占领时,分别通知本议定书之其他缔约国,以便彼等在必要时得以提出彼等之权利主张。
——1885 年柏林会议最后议定书
(1)材料一中罗得斯的主张是什么?“找到新的销售市场”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内容体现了什么原则?这说明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殖民主义的罪行。
【答案】(1)主张:为了经济发展需要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找到新的销售市场”:扩大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原则:规定了“有效占领”的原则。
说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既争夺又勾结的关系。
(3)罪行:在亚洲的印度、中国进行疯狂的殖民掠夺;在非洲进行残酷的黑奴贸易;在拉丁美洲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大屠杀。
【解析】(1)根据材料一“应当占领新的领土,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厂和矿山出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市场”很容易看出英国加紧进行殖民扩张,扩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以寻找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从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在柏林会议中确立的“有效占领”的原则,体现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既有矛盾又有勾结的情况。
(3)本题列举一些殖民国家对亚非拉地区的扩张和掠夺的史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