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必刷卷03-2023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解析版)
展开绝密★启用前
2023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3
(全国乙卷)
一、选择题:
14.【答案】D
【解析】设原子动量大小为,激光的光子动量大小为 ,因为原子动量需要减小为,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为了使原子动量减小,激光的照射方向应与原子的运动方向相反。根据多普勒效应,原子迎着光束的方向运动时,其接收到的光的频率会升高。当原子接收到的光的频率等于该原子的固有频率时,原子吸收光子的概率最大。则所用激光的频率应小于原子的固有频率。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5.【答案】C
【解析】当轿厢速度为时,电动机的牵引力为,以轿厢A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以对重B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联立解得A、B之间轻质缆绳的拉力大小为,故选C。
16.【答案】B
【解析】第1张纸在滚轮作用下向右运动,对第2张纸的摩擦力向右,第2张纸相对于第3张纸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对第3张纸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同理第10张纸对第11张纸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工作时滚轮对第1张纸的压力大小为F,第1张纸对第2张纸的摩擦力大小为f=N=,第1张以下的纸两两之间的摩擦力均为静摩擦力,大小均为,故B正确,ACD错误。
17.【答案】C
【解析】设b卫星运行的椭圆轨道半长轴为,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即,设近地点M距离地面高度为,有,解得,故b卫星远地点N距离地面高度为,A错误;对卫星a有,在地球表面有,联立解得,故b卫星从N点运动到M点时间为,B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卫星b由N点运动到P点时速度在增大,分析可知若在P点点火加速可进入圆形a轨道,可得;同理,卫星b在近地点M减速可进入以M点高度所在处的圆轨道,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可知当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轨道越高,速度越小,所以可知卫星a的速度小于M点高度所在处的圆轨道的速度,即卫星b在近地点M的速度大于卫星a的速度,所以有,C正确;根据万有引力公式,a、b两卫星在P点时到地球的距离相等,由于两卫星的质量关系未知,所以无法判断受到地球引力大小关系,D错误。故选C。
18.【答案】B
【解析】该过程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根据能量守恒,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根据,由于粒子带负电,则电势的变化与电势能相反,电势先增大后减小,根据题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根据可知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则图像斜率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B正确;粒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可知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由图知,电场力先向右后向左,由于粒子带负电,可知电场强度方向先向左后向右,所以电场强度先为正后为负,故CD错误。故选B。
19. 【答案】BD
【解析】根据图乙可知,流过霍尔元件的电流是由电子,即由负电荷定向运动形成的,A错误;由于轮子每转一圈,这块磁铁就靠近传感器一次,传感器会输出一个脉冲电压,自行车的车速越大,单位时间轮子转过的圈数越多,即自行车的车速越大,传感器单位时间内输出脉冲电压的数目越大,B正确;根据,,其中的v是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解得,可知,霍尔电压的大小与自行车的车速无关,与电流大小有关,流过霍尔元件的电流越大,霍尔电压越大,C错误,D正确。故选BD。
20.【答案】BD
【解析】冰块掉落时做自由落体运动,故冰块接触头部之前的速度约为,
故A错误;设头部对冰块的作用力为,因为冰块落在头上未反弹,速度减为0,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解得,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冰块对头部的作用力也是2N,作用时间是0.3s,故冰块对头部的冲量大小为,故B正确,C错误;冰块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为,选项D正确。故选BD。
21.【答案】BD
【解析】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解得,A错误;粒子刚好不出磁场区域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恰好与AC相切,根据几何关系可得,此时入射点到A的距离为,即入射点到A点距离大于的粒子都不能出磁场,运动轨迹为半圆,则时间为
,B正确,C错误;从D点处入射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为一个半圆,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在E点入射的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心角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D正确。故选BD。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22.(5分)
【答案】 B 可以
【详解】(1)根据,,,联立得,故选B。
(2)钢球运动过程空气阻力不计,则图像的斜率k=
(3)根据表达式,可以求解h1。
23.(10分)
【答案】 (1) 3.91(3.90~3.92 ) (2) 3.46 0.29
【详解】(1)直流电压5V挡测量时,分度值为0.1V,由图甲示数可知电源电动势为3.91V。
(2)电流表A2若与串联,其串联后的总电压最大为
比电源电动势小太多;电流表A2若与串联,其串联后的总电压最大为
比电源电动势稍大,所以电流表A2应与串联;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整理可得
利用图像斜率和截距可知,
解得,
24.(12分)
【答案】(1);(2);(3)
【解析】(1)线框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α
则有
因为导线框匀速进入磁场,根据平衡条件得
解得
(2)线框进入磁场Ⅱ过程中,根据平衡条件得
线框中电流
可知当cd边刚要出磁场I时拉力最大,此时ab边处磁场B=B0+kL
解得
(3)撤去拉力后,根据动量定理有
其中,
联立解得
25.(20分)
【答案】(1)3N;(2)2m/s;(3)2次;
【解析】(1)物块a沿圆弧从最高点由静止下滑到圆弧轨道最低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
物块a运动到轨道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块a滑到圆弧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N
(2)物块a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设物块a第一次滑到传送带左端时的速度大小为,由a、b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则物块a第一次滑到传送带左端时的速度大小为4m/s,物块a、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碰撞后物块a的速度为,b的速度为,则有
联立解得
即第一次碰撞后瞬间物块b的速度大小为2m/s。
(3)碰撞后物块b沿地面向左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为,到静止时所用时间为,位移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运动学公式有
联立解得,
对于物块a,先沿传送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设速度减为0所用的时间为,位移为,由运动学公式有,
解得,
由可知,故物块a第二次与b碰撞前b已经停止运动,设物块a第二次与b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则有
解得
物块a、b第二次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第二次碰撞后速度分别为、,则有
解得,
物块b第二次碰撞后向左滑行的距离
物块a第二次碰撞后向右滑行的距离
则两物块最多碰撞2次,最终两者的距离为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
【答案】BDE
【解析】A→B过程中,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故A错误;C→D为等温过程,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减小则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C→D过程中,气体始终放热,故B正确;D→A为绝热过程,又体积变小则外界对气体做功,故气体的内能增加,故C错误;A→C过程中气体压强不断减小,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减少,故D正确;在整个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内能不变,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整个过程中气体吸热,故气体吸热大于放热,故E正确。故选BDE。
(2)(10分)
【答案】(1);(2)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初始整个装置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总重力大小等于支持力大小,当气球体积增大到刚好使增加的空气浮力等于装置的总重力时,气瓶离开地面,增加的浮力为
得
由于
解得
(2)对于质量为的氢气,经历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有
解得
对气瓶内封闭的气体,由玻意耳定律有
联立解得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
【答案】BCE
【解析】有图可看出,理想状态下降噪声波与环境声波波长相等,波速相等,则频率相同,叠加时产生干涉,由于两列声波等幅反相,所以振动减弱,起到降噪作用,A错误,BC正确;P点并不随波移动,D错误;从图像可以看出环境噪声波使P点向下振动,而降噪声波使P点向上振动,所以P点振动减弱点,E正确。故选BCE。
(2)(10分)
【答案】(1);(2)
【解析】(1)由图以及几何知识可知,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由全反射条件有
解得
(2)单色光从D点射入后其路线如图所示
光线E点射出,到达光屏的G点,设光线射出后与法线夹角为,射出前与法线夹角为,则有
由几何关系得
解得
又因为
解得
设此单色光射出介质后到光屏的传播路程为s,则由几何关系得
解得
信息必刷卷03-2023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3-2023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Word版附解析),共13页。
信息必刷卷02-2023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2-2023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Word版附解析),共13页。
信息必刷卷01-2023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1-2023年高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Word版附解析),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