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课 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课 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01
    第1课 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02
    第1课 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03
    第1课 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04
    第1课 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05
    第1课 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06
    第1课 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07
    第1课 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08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图片ppt课件,共26页。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化,以农为本是其重要特点之一。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年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谷物神,即祭祀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据《周礼》记载,社稷坛设于王宫右侧,王宫左侧是宗庙。这幅图是明朝建立的社稷坛,位于北京中山公园内。 ——课本P2
    思考:结合材料,谈谈看你眼中的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源远:起源与奠基——从远古到先秦
    1.起源:远古时期(旧、新石器时代)
    多元起源: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珠江流域 辽河流域(红山文化) 北方草原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天山南北
    表现: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
    2.奠基:先秦(夏商周—春秋战国)
    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中华文化又会呈现出何种特点?
    春秋战国:华夏认同(同源共祖)
    回忆:联系史纲上的内容,回忆“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影响。
    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史纲上】②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史纲上】 ③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④ 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回忆:结合史纲上,说出此时期各学派的代表及思想。
    (二)流长:发展与变化——秦朝以后
    1.秦汉——文化主流的确立
    秦始皇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①统一文字(小篆)【史纲上】 ②推崇法家: 采纳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史纲上】
    思考:结合史实,说明秦汉时期中华文化的特点。
    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①采纳董仲舒建议尊崇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设立五经博士【史纲上】
    回忆:结合史纲上的内容,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以及特点,并说出它的意义。
    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 ①大一统(吸法)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 ③君权神授(吸法) ④天人感应 (儒学) ⑤天人合一(儒、道都有提及) ⑥三纲五常(儒学)
    意义:(1)积极: ①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②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独尊地位【史纲上】 使儒学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史纲上】(2)消极: ①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史纲上】 ②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史纲上】
    思考:结合董仲舒的思想,分析汉武帝为何会采纳他的思想?
    回忆:孔子的主张和成就有哪些?
    2.魏晋隋唐——文化融合与发展
    思考:结合史实,说明此时期中华文化面临的社会背景以及其自身的特点。
    特点:①两汉:儒、释、道交汇融合 ②魏晋:玄学盛行 ③隋唐:辉煌灿烂 (1)隋:三教合归儒【史纲上】 (2)唐:a.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武则天时佛教有很大发展,如禅宗【史纲上】 b.传统儒学获得创新与发展: 三教并行、韩愈提出复兴儒学【史纲上】
    背景: ①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史纲上】 东汉初,明帝派使臣去西域求佛法,修建洛阳白马寺【史纲上】 ②东汉末年,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兴起,如:太平道等【史纲上】 ③魏晋社会动荡 ④隋唐统一繁荣
    3.宋元——文化高度繁荣
    思考:结合社会背景,分析此时期中华文化的特点。
    背景【史纲上】: ①社会动乱,传统社会秩序遭到破坏 ②困苦的民众需要精神的寄托、心灵慰藉 ③三国到五代,儒学僵化(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社会影响不及佛道 ④两宋重文轻武: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三纲五常)、树立基本价值观(忠孝节义等)方面的作用
    宋元,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思考:比较理学与心学的异同。
    思考:结合朱熹的思想,谈谈看理学对中国思想的发展有何影响?
    4.明清——个性与禁锢
    社会背景:君主专制强化,社会动荡,工商业繁荣,思想禁锢
    文化禁锢:文字狱、八股取士
    思考:结合史纲上的内容,思考明清个性自由的表现?
    一、源远流长: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历程
    (三)质变:时代转型——近代
    思考:请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阶段特征?
    救亡图存的潮流: 向西方学习
    科学与民主的旗帜: 五四运动抨击封建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在中国广泛传播 与中国实际结合
    思考:根据下表,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二、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思考:阅读课本P4-5,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人与社会
    【人本思想】——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民本思想】——儒家政治伦理观
    “敬天保民”、制礼作乐: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统治者应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
    “仁政”,“民贵君轻”,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
    思考:先秦民本思想有何意义?
    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
    信上天、信鬼神商人遇事祭天地、祖先
    老子:“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
    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思考:三个阶段对自然各有什么样的看法?
    评价:①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②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3.提出爱国,家国情怀——人与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思考:以上言行如何体现人与国家的关系?
    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4.崇德尚贤,天下为公——人与自身
    西周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思考:“尚贤”之说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
    ①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②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5.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与自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主张和而不同——人与他人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和”的思想作为认识和处理事情的办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探究:结合以下材料和课本知识,概括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大家庭
    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关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授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念阐释,推崇法家学说,问题探究,1本土性,2多样性,3包容性,4凝聚性,5连续性,即时练习,满天星斗多元起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教学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号选手的简历,号选手简历,号选手,自然观,人生观,概念辨析,2多样性,3包容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授课课件ppt,共1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