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七下语文《爱莲说》精选题含答案01
    七下语文《爱莲说》精选题含答案02
    七下语文《爱莲说》精选题含答案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当堂检测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爱莲说》精选题含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可爱者甚蕃( ) (2) 濯清涟而不妖( )
    (3)不蔓不枝 ( ) (4) 宜乎众矣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莲,花之君子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描写莲花,却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4分)
    1.(4分)(1)多 (2)洗 (3)生枝蔓 (4)应当
    2.(4分)
    可以远远地观看却不能贴近它,玩弄它。
    (2)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3.(3分)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4.(3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洁身自好。
    示例二:同意第二种观点,人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环境,“孟母三迁”就是这个道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1)晋陶渊明独爱菊( ) (2)出淤泥而不染( )
    (3)不蔓不枝 ( ) (4)亭亭净植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1.(4分)(1)只 (2)沾染(污秽) (3)横生藤蔓 (4)耸立的样子
    2.(4分)
    (1)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3.(3分)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
    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4.(3分)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加点的字。(4分)
    (1)可爱者甚蕃( ) (2)濯清涟而不妖 ( )
    (3)不蔓不枝 ( ) (4)陶后鲜有闻 ( )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对“牡丹”与“菊花”的态度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4分)
    1.(4分)(1)多 (2)洗涤 (3)长枝节 (4)少
    2.(4分)
    (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3分)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4.(3分) 不同,文中“菊”是正衬,尽管作者不愿意隐逸,但也不反对。文中的“牡丹”是反衬,因为它是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的象征,所以作者对它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反对。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可爱者甚蕃 ( ) (2)亭亭净植( )
    (3)出淤泥而不染( ) (4)宜乎众矣( )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4分)
    1.(4分)(1)多 (2)竖立 (3)却,但是 (4)应当
    2.(4分)
    (1)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2)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3.(3分)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意思相近即可)
    4.(3分)陋室(或陋室不陋) 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 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意思租近即可)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面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2分)
    示例:湮于沙上 (湮没无闻)
    (1)陶后鲜有闻( ) (2)香远益清( )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花之君子者也 一老河兵闻之 B.自李唐来 自钱孔入
    C.濯清涟而不妖 康肃笑而遣之 D.宜乎众矣 秋色宜人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3分)
    A.说,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B.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及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
    C.本文在语言风格上骈散结合,但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D本文赋予莲丰富的象征意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5.孟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与本文作者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观点,你更认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4分)
    1.(4分)示例:(1)鲜为人知 (2)精益求精
    2.(3分)B
    3.(4分)
    (1)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 (3分)D
    5.(3分)示例一:同意孟子的观点,因为孟子的观点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个观点。
    示例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一个人只要意志坚定,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操守与德行,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环境的影响。
    六、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可爱者甚蕃( ) (2)不可亵玩焉( )
    (3)亭亭净植( ) (4)宜乎众矣(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 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从气质风度方面,表现出莲的通达正直,美名远扬。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D.文章将菊、牡丹、莲拟人化,又从映衬中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周敦颐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请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各自蕴含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看法。(4分)
    [链接材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4分)(1) 多 (2) 亲近而不庄重 (3)竖立 (4)应当
    2.(4分)
    (1)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对于莲的爱好,想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B (3分)
    4(4分)
    观点:荀子的话:环境可以改变人。周敦颐的话: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看法:示例一:赞成荀子的观点。环境可以改变人,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好的环境中,人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不好的环境中,人会沾染恶习,受到不良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示例二:赞成周敦顾的观点。人只要意志坚定,洁身自好,就可以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如果能积极面对,战胜困难,还能从逆境中脱颖而出。
    七、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可爱者甚蕃 ( ) (2)亭亭净植( )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宜乎众矣( )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3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15分)
    1.(4分)(1)多 (2)竖立 (3)亲近而不庄重 (4)应当
    2.(4分)
    (1)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
    (2)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3.(3分)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1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1分)
    4.(4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对和自已志同道合的人太少而感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荣华富贵的世俗的鄙视。
    八、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可爱者甚蕃 ( ) (2)濯清涟而不妖( )
    (3)不蔓不枝 ( ) (4)陶后鲜有闻 ( )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根据语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君子”应具有的美好品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语段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15分)
    1.(4分)(1)多 (2)艳丽 (3)旁生枝茎 (4)少
    2.(4分)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这样的还能有谁呢?
    3.(3分)①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②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③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4.(4分)语段用陶渊明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皆爱牡丹”来衬托作者“独爱莲”,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意思对即可)
    九、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水陆草木之花 何陋之有(《陋室铭》)
    B.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初,权谓吕蒙曰(《孙权劝学》)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
    D.香远益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亭亭净植( ) (2)宜乎众矣(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意在咏莲,可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借莲的形象来抒写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3分)
    九、(15分)
    1.(3分)C
    2.(2分)(1)竖立 (2)应当
    3.(4分)
    (1)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3分)作者采用衬托手法,用菊花的傲然凌霜从正面衬托莲的洁身自好,用牡丹的雍容富贵从反面衬托莲的质朴、自然。通过不同角度的衬托,从而突出莲花的高洁,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5.(3分)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志向。
    十、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谈笑有鸿儒( ) (2)无案牍之劳形( )
    (3)可爱者甚蕃( ) (4)亭亭净植 ( )
    2.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划两处)(4分)
    (1)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2)水 不 在 深,有 龙 则 灵。
    3. 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15分)
    16.(4分)(1)大 (2)使……劳累 (3)多 (4)竖立
    17.(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8.(4分)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因为我的品德高尚。(2分)
    (2)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2分)
    19.(3分)《陋室铭》:安贫乐道的情趣,高洁傲岸的节操。《爱莲说》: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洁品格。
    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
    十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 可爱者甚蕃(多)
    C. 陶后鲜有闻(少) D. 宜乎众矣(适宜)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要回答问题。(4分)
    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十一、(15分)
    1.(3分)D
    2.(2分)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我的身体劳累。
    3.(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衬托莲之高沽。(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4.(3分)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5.(3分)C “说“侧重于议论。
    十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 ①取:这里指嗅取(兰的香味)。②氲(yūn)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亭亭净植 ( ) (2)陶后鲜有闻( ) (3)而名之不可( ) (4)莫能肖也 ( )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B.纯以情韵胜 自以为大有所益
    C.花之富贵者也 何陋之有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绘者以意取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________________的品性。(3分)
    十二、(14分)
    1.(4分)(1)竖立 (2)少 (3)说出 (4)酷似,逼真
    2.(3分)A
    3.(4分)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4.(3分)洁身自好、不慕名利 高洁(意思接近即可)
    十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 )
    (3)宜乎众矣 ( ) (4)将弃官去(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_____________,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_____________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4. 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趣?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15分)
    1.(4分)(1)多 (2)竖立 (3)应对 (4)离开
    2.(4分)
    (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
    3.(4分)托物言志 和王逵争辩 富有才能为官正直
    4.(3分) 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高洁而庄重,可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
    十四、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香远益清 ( ) (2)不蔓不枝( )
    (3)足之履平地( ) (4)及其久 ( )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
    俯 而 读 仰 而 思 思 有 弗 得
    4.《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十四、(14分)
    1.(4分)(1)更加(2)横生藤蔓(3)踏(3)到,等到
    2.(4分)
    (1)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
    (2)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
    3.(2分)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
    4.(4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十五、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3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水芙蓉之于夏,木芙蓉之于秋,可谓二季功臣矣。然水芙蓉必须池沼,“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者,不可数得。茂叔之好,徒有其心而已。木则随地可植。况二花之艳,相距不远。虽居岸上,如在水中,谓之秋莲可,谓之夏莲亦可,即自认为三春之花,东皇未去也亦可。凡有篱落之家,此种必不可少。如或傍水而居,隔岸不见此花者,非至俗之人,即薄福不能消受之人也。
    (李渔《闲情偶寄》)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水陆草木之花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
    水芙蓉之于夏 求石兽于水中(《河中石兽》)
    然水芙蓉必须池沼 然则天下之事(《河中石兽》)
    2. 翻译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茂叔之好,徒有其心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如何理解【甲】文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描写“莲”和【乙】文描写“木芙蓉”在写法上有何共同特点?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13分)
    1.(3分)B
    2.(4分)
    (1)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周敦颐喜欢莲花,也徒有爱莲之心而已。
    3.(3分)这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暗中批判了当时贪图富贵、追逐名利的世态;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能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和品行高洁的人太少,耐人寻味。
    4.(3分)共同点:都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1分)【甲】文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突出莲花的高洁品格,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1分)【乙】文用莲花来衬托木芙蓉易种植,艳丽、花期长,广受欢迎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木芙蓉的喜爱之情。(言之有理即可)(1分)
    【乙】文翻译:水芙蓉对于夏天,木芙蓉对于秋天,可称得上两季功臣。然而水芙蓉只能生长在池沼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能得到,周敦颐喜欢莲花,也徒有爱莲之心而已。木芙蓉则随处能种。何况两种花的艳丽相差无几,虽然种在岸上却像长在水中,可以说它是秋莲,也可以说它是夏莲,就是自认为是春花,在春天没完时开放也可以。凡是有篱笆院落的人家,一定要种植木芙蓉。如果有居住在岸边,隔岸看不到这种花,那么这家的主人不是一个低俗的人,就是一个福浅不能享受的人。
    十六、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①,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②,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阳路八千。”③)物生有候,葭动④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⑤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鸣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独崇牡丹。
    【注解】①《事物纪原》:宋高承撰,十卷,分五十五部,叙述事物起源,内容包括天地山川、鸟兽花木、阴阳五行、礼乐制度等。 ②九五之尊:旧指帝王的尊位。 ③夕贬潮阳路八千:语出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韩愈因阻迎佛骨而触怒唐宪宗,被贬潮州刺史。这里比喻牡丹被贬。 ④动:萌发。⑤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
    1. 下面词语中的“益”与“香远益清”中的“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大有所益 B.良师益友 C.延年益寿 D.精益求精
    2. 下面句中“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康肃笑而遣之 B.当求之于上流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一老河兵闻之
    3.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2分)
    (1)亭亭净植( ) (2)及睹《事物纪原》( )
    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牡丹得王于群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中均出现了牡丹,但其形象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却截然不同。请你分别说出两个文段中牡丹的形象特点及作者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16分)
    1.(3分)D
    2.(3分)C
    3.(2分)(1)竖立 (2)等到
    4.(4分)
    (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牡丹能够在群花中称王。
    5.(4分)甲文中的牡丹代表着富贵,作者对它的情感是不爱(或者:不屑与之为伍)(2分);
    乙文中牡丹的特点是刚强(刚烈),作者对它的情感是赞美(2分)。(本题共4分)
    十七、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①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②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③。
    【注释】①偕:陪同。②少时:一会儿。③绝:极,非常。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香远益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 B. 陶后鲜有闻 鲜妍明媚
    C.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康肃笑而遣之 D. 观荷于湖边亭中 湮于沙上
    2. 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节选自《周敦颐集》,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C.【甲】文《爱莲说》的“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
    D.【乙】文中的“李太白”即唐代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文段赞荷为“花中仙子”。
    B.【乙】文段分别描绘了雨后、雨中荷花优美动人的姿态。
    C.【甲】文通过歌颂莲花坚贞的品格来表现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
    D.【甲】【乙】文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2分)
    十七、(13分)
    1.(3分)D
    2.(3分)B
    3.(3分)B
    4.(4分)
    (1)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2)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乙】译文:我回忆年轻的时候,居住在西湖。每当到了夏天,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有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当我看得)兴致正浓时,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似的)降下来,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起,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妙极了。
    相关试卷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版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版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