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第1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第2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座位号 ______________



    学校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殷红(yīn)   疙瘩(gē) 硕果(shuò) 愧怍(zuò)
    B.卓越(zhuó) 咳嗽(sou) 嗥鸣(háo) 狂澜(lán)
    C.污秽(huì) 亘古(gèng) 烦躁(zào) 哀悼(dào)
    D.塌败(tā) 震悚(sǒng) 萦带(yínɡ) 憎恶(zèng)

    2. 下列字形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当之无愧    低眉顺眼    鞠躬尽粹    当之无愧  
    B.慷慨淋漓    微不足道    莫名其妙    家喻户晓
    C.妇儒皆知    苛捐杂税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D.锋芒必露    酣然入梦    潜心惯注    鲜为人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扑朔迷离之感。
    B.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脏话,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C.他上课时老是心不在焉,所以老师讲什么,他根本不知道。
    D.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同学都不以为然,觉得不是大问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江都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B. 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已累计发行大约70多万册。
    C. 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
    D. 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 ②④①③⑤     B. ①③④⑤②
    B. ②④⑤③① D. ①④⑤③②

    6.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祥子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时候,身上保留着农民特有的淳朴、执着与坚忍。他不仅肯卖力,而且有一些头脑。
    B. 得到曹先生的允诺后,祥子去找小福子。在路上又遇见小马儿和他的祖父,老头子已经不拉车了。
    C. 虎妞用自己的钱从二强子那里买了辆车,可祥子晓得这辆车的历史,总觉得别扭。
    D. 《骆驼祥子》中人物的经历多具有双重性,如阮明,他曾经出卖曹先生,最终也被祥子出卖。

    7. 默写填空(6分)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5)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 (《木兰诗》)

    二、综合性学习(8分)
    8. 在班级开展的“语文就在我身边”的综合实践中,要求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1)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公益广告。(任选一则) (3分)
    ①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②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臧克家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锲而不舍的精神;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照句式填空) (3分)
    (3)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常常会在生活中看到很多对联,下面是学校图书馆的一副对联,请写出下联。(2分)
    上联:珍爱图书,使书香溢满校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18分)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①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②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③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④“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⑤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⑥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藕。
    ⑦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蛭,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⑧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让我想起多年来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⑨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二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选》,有删节)
    9. 第④段,作者引用《采莲谣》的作用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⑤⑥段,分别用三字短语概括收获莲、藕的过程。(4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剥莲子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 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的两处划线句。(6分)
    (1)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纵观全文,谈谈标题“用岁月在莲上写诗”的含义及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5分)
    母亲
    洪烛
    ①荠菜成了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现采现摘,现炒现吃。我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吃荠菜更令人陶醉。事隔多年之后,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面容与身姿。荠菜,因为我亲手挖过,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它离我最亲近,同时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光。
    ②海带被我当作大海的礼物来看待。我之所以热爱海带,在于它是我妈妈的拿手菜。小时候,妈妈总是为我一锅接一锅地用海带炖排骨,说是可以补钙、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等等。我感觉,幸福也一点点地融化在浓香的排骨海带汤里。有人问台湾美食家蔡澜:“您见多识广,最好吃的是什么?”蔡澜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妈妈做的菜最好吃。”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年少时人的味蕾最灵敏,容易产生深刻印象,口味还未被后来的山珍海味搞得混杂;另一方面,妈妈做的菜最有家常味了,尤其那份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爱心,别人根本模仿不出来。还有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妈妈做的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且有时效性,不是永远都能吃到的。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美好而怅然的回忆,你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是无价的。
    ③我出门在外整整二十年,每次离开家都乘坐夜间的火车,母亲早早就上床睡了,希望我在她睡着的时候再离开。不知道她是否真能睡着,至少假装睡着了,熄灯后的卧室没有任何动静。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就蹑手蹑脚地走了。如果她真睡着了,是否梦见准备离开的我?如果她假装睡着,在黑暗中会想些什么?明天醒来后她面对的将是少了一个我的家。母亲说她越来越畏惧和我的离别,既担心我一去不复返,又害怕我下次回来已找不到她。希望我在她睡着后再离开,可以把分别当作一个梦来对待,或者根本就不曾察觉儿子已离开。后来才知道:每次我离开的晚上,母亲都要靠吃点催眠药才睡着。这哪里是催眠药,分明是母亲的止痛药,控制她隐隐作痛的心,因为那一刻,我的心也在痛。
    ④我最怕听见从故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就是在那个晚上,我被故乡的长途电话惊醒,母亲永远离开了我。失去母亲就等于失去了半个故乡,就等于失去了半个自己。远离母亲的二十多年流浪岁月都像梦境,一个电话把我拉回到现实之中。与母亲有关的生活是我全部的现实,其余的一切都是假的。原来母亲这个词汇,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易碎品,一定要轻拿轻放啊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太远了,才意识到自己是有罪的:曾把唯一的母亲抛弃到了时空的另一端。虽然她从没责怪过我,但我不能原谅自己:竟然如此自私地对待母亲。我所追求的那些所谓名啊利啊,全与母亲无关。母亲需要的仅仅是爱,而我付出的爱很明显是有限的,与那无限的母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⑤母亲走了,我头顶的天空一次次黑了,又一次次亮了。可母亲头顶的那一小块天空再也亮不起来。她睡得那么熟,那么安静,失去了做梦的力气。母亲,你是否也把我忘得干干净净?正如你干干净净地忘掉自己?如果说我比你多一份痛苦,那是因为还无法忘掉你。你确实已睡去了,可我脑海中,为什么总有一个醒着的你?
    (本文获“中国散文年度金奖”,有删改)
    1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与母亲有关的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②自然段划线句的内容能否去掉?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请品析选文第④自然段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结合全文说说第⑤自然段划线句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7-21题。(15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7.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及鲁肃过寻阳( )
    (3)非复吴下阿蒙 ( ) (4)肃遂拜蒙母 ( )
    18. 翻译句子。(4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用原文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章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40分)
    22. 走进七彩生活,人们常常发出“真好”的赞叹和感激,比如“有家真好”,那里充满浓浓的亲情;“有朋友真好”,他们帮助我们驱赶孤独,带来快乐……
    请以“有_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 文体为记叙文;力求有新意;
    (3) 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
    (4) 不少于600字。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400








































































































    500































    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4分)
    1.B 2.B 3.D 4.D 5.B 6.B
    7. (6分)(1)明月来相照(2)此夜曲中闻折柳(3)凭君传语报平安(4)百般红紫斗芳菲(5)朔气传金柝 壮士十年归


    二、综合性学习(8分)
    8.(1)(3分)①运用了对偶和对比手法。句式工整流畅,“一小步”和“一大步”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随手关灯”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节能减排的国家大计,有很强的警示效果。
    ②运用拟人手法。滴滴答答的水声,提醒你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情趣盎然,易于接受。
    (2)(3分)示例: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了邓稼先鲜鞠躬尽瘁为国献身的情怀;
    (3)(2分)示例:尊重知识,令智慧浸润心田。


    三、(48分)
    (一)(18分)
    9.(4分)用童谣中的愉快场景、美好情调同文中白河镇的现实场景进行对比(或:反衬),以突出白河镇采莲人的劳作艰辛;采莲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生计,在行文上为下文作了铺垫;同时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人文色彩,使文章具有文学性和趣味性。(3分)
    10.(4分)摘(采)莲蓬;挖莲子;挑莲心;挖莲藕。
    11.(6分)
    (1)运用排比的修辞,写出了莲全身是宝,寄寓了对莲的赞美,也暗含了对采莲人的肯定与讴歌。(3分)
    (2)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从“三十个莲子”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两个角度,连续发问,增强了语气,强化了抒情的表达效果。(3分)
    12.(4分)①含义: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种莲人生活的辛苦与诗意,抒发了对种莲人的赞美。②作用:作为写作线索,贯穿全文。(含义及作用各2分)


    (二)(15分)
    13.(4分)①母亲带“我”挖荠菜。②母亲炖海带排骨给我吃。③母亲在我离家时靠吃催眠药入睡。④我接到母亲去世的长途电话(母亲去世了)。
    14.(4分)不能;用台湾美食家蔡澜对妈妈做的菜的评价能够衬托出“我”对妈妈做的海带炖排骨一菜的感受(1分),融化了母爱的菜让我感受到了幸福。(1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赞美母爱(1分)。
    15.(4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0.5分);把母亲比成了易碎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随时可能离开我们的特点(0.5分);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珍惜(1分)和痛失母爱的懊悔自责之情(1分)。
    16.(3分)母亲已去世(1分),但“我”的心中却永远铭记着、深爱着自己的母亲(1分);也永远有着挥之不去的因自己奔波忙碌而忽略了母亲的懊悔、自责(1分)。

    (三)(15分)
    17.(4分)(1)推托(2)到,等到(3)不再是(4)于是,就
    18.(4分)
    (1)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
    (2)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19.(3分)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和“结友”从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20.(2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1.(2分,答出一点即可。)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②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
    ④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⑤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相关试卷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选文结尾说,D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