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1.4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课堂作业第一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342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1.4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课堂作业第一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342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1.4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课堂作业第一课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342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4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第一课时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4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第一课时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是某质点v﹣t图象,利用v-t图像求位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特供】1.4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1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那么和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位移的大小之比为 。 2.如图所示为某物体的v-t图像,从图像可知OA段的加速度______m/s2,AB段的加速度______m/s2,BC段的加速度______m/s2,CD段的加速度______m/s2,物体在OA段的加速度方向与BC段的加速度方向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物体在这14s内运动的总位移x=______m。3.如图所示是某质点v﹣t图象.0~2s内加速度是 .2~4s内加速度是 ,4~5s内加速度是 .4.一物体在一个水平拉力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水平拉力的P—t图像如图乙所示,g = 10m/s2,图中各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制单位。若此水平拉力在6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相当于一个恒定力F′沿物体位移方向所做的功,则F′ = ___________,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5.一辆小车以一定的速度冲上光滑斜面后,v-t图像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填“√”,错误填“×”)(1)由v-t图可知小车加速度为正,说明小车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______)(2)小车在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相同。(______)(3)0-4s内小车在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中位移相同。(______)(4)4s末小车到达斜面的最高点。(______)(5)小车上滑到最高点时,瞬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______)(6)0-4s内,小车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______)6.利用v-t图像求位移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______表示位移,如图所示,在图乙中,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x= (v0+v)t. 7.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图像如图所示,时刚好并排,则第末两车相距__________m,前乙车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
8.汽车甲和摩托车乙运动情况如图所示的v﹣t图象.若辆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两车在 s时速度相同,两车相遇前的最大距离为 m. 9.A和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出发时B在A前 m处. 10.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前10秒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15秒内物体的总位移为 m.11.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在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是 ;在10﹣40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0,在40﹣60s内物体的加速度是 . 12.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宋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小质量的关系.(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cm;(2)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应__________;A.平衡摩擦力B.调节细线与长木板平行C.使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最远小于小车的质量D.使砧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大于小车的质量(3)该同学完成相关操作后将小车由静止释放,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为d,A.B之间的距离为x,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用给定的物理量字母表示);(4)若保持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则作出图像为_________.A. B. C. D. 13.如右图为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物体在0~6s内物体做____________(填“匀速”或“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4s末的速度大小为___m/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m/s2。14.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该物体在10~40s内做__________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在40~60s内的运动方向向__________。15.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甲所示,物体C.D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以判断出物体A做的是_______运动;物体D做的是_______运动。在3 s末,物体B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m/s,物体C运动的位移为_______m。
16.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从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到达乙地时刚好停止。在此过程中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汽车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____,速度的方向___________。17.某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该质点做 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 m/s,加速度大小为 m/s2. 18.a.b两质点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速度图象如下.在0﹣4s时间间隔内,t=___s的时刻a.b相距最远.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速度与时间图象的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代表加速度,面积代表位移,和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位移之比为:。 2.【答案】1 0 -2 -0.5 相反 24 【解析】【来源】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田家炳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题 [1] OA段的加速度[2] AB段的加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 BC段的加速度[4] CD段的加速度[5] OA段的加速度是正值,BC段的加速度是负值,OA段的加速度方向与BC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6] 物体在这14s内运动的总位移3.【答案】1.5m/s2;0;﹣3m/s2【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求出对应时间段内的斜率即可求得加速度.【解答】解:0﹣2s内的加速度为:a1===1.5m/s22~4s内加速度是04~5s内加速度是a===﹣3m/s2故答案为:1.5m/s2;0;﹣3m/s2.【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v﹣t图象的物理意义,知道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v﹣t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 4.【答案】N 0.6 【解析】[1]由图11甲知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物体在6s内发生的位移为x = × 2 × 6m + 2 × 6m + × (2 + 6) × 2m = 26m由图11乙知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拉力做功,故物体在6s内水平拉力所做的功为W = × 2 × 9J + 2 × 6J + × (3 + 6) × 2J = 30J而恒力F′做功W = F′·x,代入数值得F′ = N[2]由图11甲知物体在0到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 = 3m/s2由P = Fv及图甲知匀加速过程中水平拉力F = N = 1.5N由图11甲知物体在2到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阻力为f = 1N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 - f = ma代入数值得m = kg而f = μmg所以μ = 0.65.【答案】× √ × × × √ 【解析】(1)[1]由题可知,选取的是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则由v-t图可知小车加速度为正,说明小车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故错误。(2)[2]v-t图像斜率恒定,则小车在上滑过程和下滑中加速度相同,故正确。(3)[3]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错误。(4)[4]小车在2s末到达斜面的最高点,故错误。(5)[5]小车上滑到最高点时,瞬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错误。(6)由于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中,小车加速度恒定,根据可知,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故正确。6.【答案】面积【解析】略7.【答案】150 7.5 【解析】[1][2]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知第末两车相距前乙车的位移大小即路程为平均速率为8.【答案】20;300 【解析】【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v﹣t图象中,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速度相同,由图象可直接看出20s时速度相同.当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根据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即可求解.【解答】解:由图象可直接看出20s时速度相同.当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根据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得:△x=x乙﹣x甲=20×20﹣m=300m故答案为:20;300 9.【答案】3【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由速度图象的“面积”读出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而在第3s末两个物体相遇,可得出出发时两物体间的距离.【解答】解: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分别为: xA=×5×3m=7.5m,xB=×3×3m=4.5m,位移之差为:△x=xA﹣xB=7.5m﹣4.5m=3m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出发时B在A前3m处.故答案为:3 10.【答案】0.5;37.5【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根据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解答】解:物体在前10秒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5m/s2;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15秒内物体的总位移为x=s=故答案为:0.5;37.5【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的含义. 11.【答案】3m/s2,0,1.5m/s2. 【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解答】解: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1=m/s2=3m/s2;在10s~4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2=m/s2=0m/s2在40s~60s内物体的加速度:a3=m/s2=﹣1.5m/s2负号代表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故答案为:3m/s2,0,1.5m/s2.【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即表示加速度的含义,加速度的定义式a=. 12.【答案】(1). 1030 (2). AB (3). (4). C 【解析】【分析】游标卡尺的读数等于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由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滑块的加速度,然后根据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即可;【详解】(1)由图乙所示游标卡尺可知,主尺示数为,游标尺示数为,则游标卡尺读数为:;(2)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就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首先要做的重要步骤是平衡摩擦力,同时要使调节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故选项AB正确,CD错误;(3)滑块经过光电门A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滑块经过光电门B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根据,则:;(4)设绳的拉力为T,对m分析可知:对M分析可知:联立整理可以得到:,即为一次函数关系图像,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点睛】解答实验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实验原理,加强基本物理知识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时不断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13.【答案】 (1). 匀加速 (2). 8 (3). 2.【解析】物体在内,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末的速度大小为,加速度。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表示的物理意义,明确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 14.【答案】匀速 0 东 【解析】[1]由图像可知10~40s内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2]根据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该物体在 10s~40s 内的加速度为0;[3]在 40s~60s 内,速度仍为正,所以物体运动方向仍向东。
15.【答案】匀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5 15 【解析】[1]位移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物体A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速度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物体D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物体B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4]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物体C的位移为16.【答案】2:1 相同 【解析】[1] [1]由v-t图象可知,斜率表示加速度汽车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由图可知,这两段时间内,汽车的速度一直为正的,没有改变方向,即汽车在这两段时间内速度的方向相同。17.【答案】匀加速; 20; 6. 【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倾斜的直线,其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直接读出物体的速度.【解答】解: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加速度不变,所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20m/s,加速度a=故答案为:匀加速; 20; 6. 18.【答案】1或3【解析】试题分析:在v﹣t图象中与时间轴所面积为物体运动的位移,而相距最远的点为速度相同的点,即可判断.a.b两质点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开始时的速度不同,当速度相同时,a和b的距离最大,所以该图中的a与b出现最大值的时间点为t=1s和t=3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4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四个质点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1.4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课时训练,共11页。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章 物体运动的描述1.4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第一课时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图中的三条直线a,用v-t图像表示小车的运动情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