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6 多普勒效应第一课时课后测评
展开【优质】物理沪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6节多普勒效应-2课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
1.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表示声源的速度,V表示声波的速度(u<V),f 表示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若u增大,则( )
A.f增大,V增大 B.f增大,V不变
C.f不变,V增大 D.f减小,V不变
2.关于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交通警察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以监测汽车是否超速
B. 医生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以检查心脏.大脑等部位的病变情况
C. 如果某一遥远星球离地球远去,那么地球上接收到该星球发出光的波长要变长
D. 鸣笛的火车迎面疾驶而来,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了,这是因为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了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有些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因此可制成热敏电阻
B.火车从站在铁路旁的人身边高速驶过前后,人听到火车鸣笛的音调由低变高
C.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光叫做偏振光
D.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在山中砍伐时发出的声音既含有频率较高的声波,也含有频率较低的声波,其中只有频率较低的“嘭”“嘭”声才能被远处的人听到.这是因为( )
A.频率较低的“嘭”“嘭”声能量大,能传到很远
B.频率较低的“嘭”“嘭”声速度快,最先到达
C.频率较低的“嘭”“嘭”声波长较长,容易产生衍射
D.以上说法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蝙蝠是利用自身的超声定位系统来发现食物---昆虫的
B.当机械波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都变小
C.医生对病人进行“彩超”检查,实际上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干涉现象
D.观察者相对于频率一定的静止声源运动时,接受到声波的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6.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B.当声源静止.观察者也静止时,可以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C.只要声源在运动,观察者总是感到声音的频率变高
D.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
7.有一种用细绳操纵沿圆周运动飞行的模型飞机,装有内燃发动机作为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站在中心的操纵者听到发动机工作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忽高忽低地做周期性变化
B.站在中心的操纵者听到发动机工作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是变化的
C.站在场边的观察者听到发动机工作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忽高忽低地做周期性变化
D.站在场边的观察者听到发动机工作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变
8.一列连续鸣笛的火车高速从铁道上通过,则在铁道边上的人听到的笛声应为( )
A.某一不变频率的笛声
B.车头经过前听到的笛声比声源频率高,车头经过后听到的笛声比声源频率低
C.车头经过前听到的笛声比声源频率低,车头经过后听到的笛声比声源频率高
D.频率时高时低周期性变化的笛声
9.一架低空飞行的飞机,从远处水平匀速地飞至某同学头顶上空,若飞机振动的频率始终不变,从听到声音至飞机飞临该同学头顶上空时刻前,他听到的飞机声音的音调(即频率)( )
A.不变,且一直与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
B.不变,且一直与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C.不变,且一直与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D.一直比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10.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B.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C.当观察者和波源速度相同时,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D.只有声波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11.蒸汽火车汽笛发声要消耗内能,设蒸汽机将功率为P1的热功率用于汽笛发声时,发出的声音功率为P2,汽笛发声频率为500Hz,而在车站的人听得汽笛的频率为520Hz,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火车向车站驶来
B.火车远离车站驶去
C.P1可能小于P2
D.P1可能等于P2
12.如图所示,向左匀速运动的小车发出频率为f的声波,车左侧A处的静止的人感受到的声波的频率为f1,车右侧B处的静止的人感受到的声波的频率为f2,则( )
A.f1<f,f2<f B.f1<f,f2>f C.f1>f,f2>f D.f1>f,f2<f
13.交通警察利用电子测距仪,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频率为f1的电磁波,波被运动汽车反射回来时,测距仪接收到的波的频率f2,并指示出汽车的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面向交警运动时,f1>f2,且f2越高,说明汽车的速度v越小
B.汽车面向交警运动时,f1<f2,且f2越低,说明汽车的速度v越大
C.汽车背离交警运动时,f2>f1,且f2越高,说明汽车的速度v越小
D.汽车背离交警运动时,f2<f1,且f2越低,说明汽车的速度v越大
14.巡警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km/h的恒定速度行驶。巡警车向正前方在同一车道上前进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超声波脉冲,该超声波脉冲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若巡警车接收到的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比发射的低,则说明轿车的车速( )
A.大于100km/h B.小于100km/h C.等于100km/h D.无法确定
15.设在某均匀介质中(如空气)有一发声体P正在发射某一恒定频率的声波.在离P距离为s的地方有一观察者Q听到P发出的声波音调一定,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P不动,Q以一定速度远离P时,Q听到的音调变高
B.当Q不动,P以一定速度远离Q时,Q听到的音调变高
C.当P.Q均以一定速度相互接近时,Q听到的音调变低
D.当P.Q均以一定速度相互远离时,Q听到的音调变低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B.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都无关
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由他又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D.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不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状态而改变
17.下列事例中属多普勒效应运用的是( )
A.利用“声波”来探测海水深度
B.由火车汽笛声来判断火车是进站还是出站
C.战士从炮弹飞行的尖叫声来判断炮弹是接近还是远离
D.利用“共鸣箱”来使声音增强
18.在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地震波是机械波,其中只有横有纵波
B.电磁波是横波
C.如果测量到来自遥远星系上某些元素发出的光波波长比地球上这些元素静止时发光的波长长,根据多谱勒效应可知,该星系正在向我们而来
D.照相机镜头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这是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解析】声音的速度与波源速度无关,B对
2.【答案】D
【解析】在多普勒现象中,生源的频率没有变,只是接受到得频率变化了,D错;
3.【答案】C
【解析】半导体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金属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多普勒效应中,相互靠近时接受到的频率变高,相互远离时,接收到的频率降低;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解答:解:A.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降低,故可以制成热敏电阻,故A错误;
B.火车从站在铁路旁的人身边高速驶过前后,由于多普勒效应,人听到火车鸣笛的音调由高变低,故B错误;
C.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光叫做偏振光,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故C正确;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阻率.多普勒效应.光的偏振.布朗运动等内容,知识跨度大,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
4.【答案】C
【解析】机械波的能量是由振幅决定的,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故A?B项错;由v=λf知,v一定,f小,λ大,则频率低的声音波长较长,易发生衍射,在山中较远处易听到,故C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多普勒效应是因为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引起的,可以是波源的运动,也可以是观察者的运动,可以发生在机械波上,也可以在电磁波上。
6.【答案】D
【解析】当波源和接收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就能观察到多普勒现象,AB错;当观察者与声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感到声音的频率变高,C错;
7.【答案】C
【解析】A.B.由于飞机发动机声音向各个方向传播,中心到声源的距离不变,故不会观察到多普勒效应,故A错误,B错误.
C.D.声源时而靠近场边的观察者,时而场边的远离观察者,所以他听到的音调忽高忽低,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记住多普勒效应的产生条件和规律,当观察者与声源的距离变化时会观测到多普勒效应,高亢表示靠近,低沉表示远离.
8.【答案】B
【解析】由多普勒效应的成因我们知道,当波源与观察者互相接近时,接收到的频率变大,音调高。
9.【答案】D
【解析】由多普勒效应的成因我们知道,当波源与观察者互相接近时,接收到的频率变大,音调高。
10.【答案】B
【解析】A.多普勒效应说明观察者与波源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波频率会发生变化,但波源的频率不变,故A错误,B正确;
C.多普勒效应是由于观察者和波源间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故C错误;
D.多普勒效应不仅仅适用于声波,它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包括电磁波,故D错误
11.【答案】A
【解析】A.B:根据多普勒效应,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向运动时,两者间距变小,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频率高;当波源和观察者反向运动时,两者间距变大,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频率低.现在车站的人听得汽笛的频率比火车汽笛的频率高,说明火车与人之间的距离在减小,所以A正确,B错误;
C.D:蒸汽机将一定的功率用于汽笛发声时,该功率的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声波能,所以一定是P1>P2,故CD都错误.
故选:A
点评:多普勒效应是波特有的现象,当波源与观察者的间距变化,导致接收频率变化,但发射频率始终不变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多普勒效应的认识,波源朝向观察者运动时,观测频率大于静止的观测频率,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时,观测频率小于静止的观测频率,D正确;
13.【答案】D
【解析】A.B.多普勒效应是指波源或观察者发生移动,而使两者间的位置发生变化,使观察者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若声源远离观察者,观察者会感到声音的频率变低;若声源和观察者靠近时,频率会变高.汽车面向交警运动时,频率会变高,f1<f2,所以A错误,B错误;
C.D.汽车背离交警运动时,频率变低,f2<f1,且f2越低,说明汽车的速度v越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多普勒效应是由于观察者和波源间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掌握物理概念要一定要理解其真正意义.
14.【答案】A
【解析】由多普勒效应的成因我们知道,当波源与观察者互相接近时,接收到的频率变大,音调高。
15.【答案】D
【解析】根据多普勒效应,声源跟观察者相互靠近时,音调变高,反之音调变低.
16.【答案】B
【解析】多普勒效应是因为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引起的,可以是波源的运动,也可以是观察者的运动,可以发生在机械波上,也可以在电磁波上。
17.【答案】ABC
【解析】
18.【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机械波和电磁波的认识
A.地震波是机械波,其中既有横波又有纵波,故A错误;
B.电磁波的电磁振荡与传播方向垂直,所以是横波,故B正确
C.如果测量到来自遥远星系上某些元素发出的光波波长比地球上这些元素静止时发光的波长长,根据多谱勒效应可知,该星系正在向我们而远去,故C错误
D.照相机镜头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这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6 多普勒效应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6 多普勒效应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6 多普勒效应第一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6 多普勒效应第一课时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6 多普勒效应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6 多普勒效应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