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专练09 实验分析 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原卷版)
展开专练9 实验分析50题
(必修一必修二模块)
一、 单选题
1.(2020·天津高三期末)下列关于高倍物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因为黑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2.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D.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3.(2020·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期末)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 cm左右
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4.(2019·山西省高三月考)嫰玉米汁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成熟的玉米遇碘液显蓝色,这说明( )
A.嫩玉米中只含还原糖不含淀粉 B.成熟玉米中只含淀粉不含还原糖
C.玉米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D.玉米转熟时还原糖合成淀粉
5.(2018·吴起高级中学高三期中)下列有关细胞的化合物种类和鉴别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细胞中的糖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别
B.细胞中的脂质具有多种功能,如储存能量;脂质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C.细胞内蛋白质种类众多,但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可以鉴定其存在和分布
6.(2019·湖北省高三期中)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种子研磨滤液呈紫色
B.蛋白质检测实验最好在三种材料中选用花生
C.三种种子都常用来榨食油
D.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氧气量相同
7.一位生物学家把100个细胞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有细胞核,另一部分没有细胞核,所有细胞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得到表1、表2所示数据。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表1
时间/d
1
2
3
4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81
62
20
0
表2
时间/d
1
2
3
4
10
30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79
78
77
74
67
65
A.出现表1实验数据是因为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B.对比表1、表2实验数据,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C.表1中无核部分没有立即死亡是因为其中含有部分代谢所需的物质、酶等
D.分析表2实验数据,每天有少量死亡一定是细胞凋亡所致
8.(2019·天津高三月考)取某一红色花冠的两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1,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溶液的溶质不同
B.第4min后乙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
C.图2中曲线I和图1中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
D.第2min前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小于甲溶液
9.(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如图实验装置,U型管A、B侧分别装入20 mL质量分数为5%的麦芽糖溶液和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在A、B两侧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蔗糖酶溶液,观察两侧液面的 变化。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加入蔗糖酶前,两侧液面等高
B.加入蔗糖酶前,半透膜无水分子通过
C.加入蔗糖酶后,最终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D.该实验可验证酶的专一性
10.(2020·浙江省高三开学考试)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 X 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 X 可能是蔗糖
B.3h 时观察不到质膜
C.A 与 B 点细胞液浓度相同
D.C 点细胞液浓度一定大于初始细胞液浓度
11.(2019·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月考)如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X、Y分别表示液泡和细胞的长度
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X/Y值将变小
C.X/Y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D.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Y基本保持不变
12.(2018·浙江省高三月考)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A.a、b、c三组细胞都吸水,其中c组细胞吸水最多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浓度小于b组的
C.d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所以实验前后长度不变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
13.(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月考)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方式及其产物,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
B.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
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02
D.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14.下图示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酵母菌发酵实验的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集气管中的气体全部在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B.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C.可在发酵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
D.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少
15.(2019·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月考)某科研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假设细胞呼吸产生的热量不会使瓶中气压升高),开始时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基本不变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由蓝逐渐变黄。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蓝变黄说明酵母菌的呼吸强度在增强
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一开始不变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C.14C6H12O6不能进入线粒体,故线粒体中不能检测出放射性
D.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16.下列有关“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解离选用的试剂是10%的盐酸,解离是否完成的标准是根尖细胞是否已经分散开了
B.选择2〜3mm的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该区域多数细胞处于分裂期
C.漂洗是为了洗去未吸附的碱性染料
D.若改用其他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视野中分裂期细胞的比例可能会增多
17.(2019·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洋葱是二倍体生物,其体细胞有16条染色体,是常见的生物实验材料。图是巴蜀中学高2020届14班某同学用洋葱根尖做细胞分裂实验的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部分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图中标注细胞按细胞周期排序依次为4→2→3→1
B.制作该装片的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图中细胞3中染色体数目为32条,核DNA数目为32个
D.正常情况下,图中细胞1有16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18.图示为酒精发酵的实验装置,滴管下部装有酵母菌与苹果汁的混合液,试管中装满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试管中装满水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试管中装满水为实验装置提供无氧环境
C.若混合液通入空气,则酒精发酵会受到抑制
D.实验过程中丙酮酸被氧化分解产生酒精和CO2
19.(2019·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某探究小组用50%的乙醇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层析结束后滤纸条上色素带由上到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
B.第一条色素带的带宽比第二条色素带窄
C.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呈现黄绿色的叶绿素b
D.如果采用圆形滤纸法分离色素,则最外一圈的颜色为红色
20.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一”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 )
甲
乙
丙
丁
丙酮
—
+
+
+
水
+
—
—
—
CaCO3
+
+
—
+
SiO2
+
+
+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21.为了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是DD:Dd:dd=10:5:5,该同学感到失望.以下建议错误的是( )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继续重复抓取,保证足够大的样本数
D.将一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一半,另一桶数量不变,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22.(2020·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
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
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
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23.框中是研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根据这些实验结果进行的推论,错误的是( )
A.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B.无论复制多少代均不会出现的结果有甲、乙
C.出现丁的结果至少需要60分钟
D.该实验应用了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技术
24.(2019·浙江省高三月考)常规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如图所示,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规育种步骤繁琐、育种年限长,所以现在主要采用单倍体育种培育新品种
B.常规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
C.单倍体育种需要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
D.在常规育种中,必须要通过连续自交才能得到所需新品种
25.(2020·浙江省高三开学考试)实验发现某种昆虫灰身长翅(AaBb)与黑身残翅(aabb)杂交,子代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 = 45 : 45 : 5 : 5,某同学据此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实验设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应将两个字母写在同一张卡片上
B.两个信封中的卡片总数应该相等
C.从两个信封中各取一张卡片并组合,即模拟受精作用
D.从每一个信封中各取一张卡片,即模拟基因重组
二、 非选题
26.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 mm、0.5 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_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镜观察。
(2)图二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图三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据图回答:
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______________(填字母),此时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②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________个。
③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
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019·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月考)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试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酒精灯 ⑤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温育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__________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8.(2020·安徽省高三期末)赖氨酸是人体内的必需氨基酸,是否也是小白鼠体内的必需氨基酸?有人为此做出了初步探究计划。
实验步骤:
①配食:配制食物A(含20种氨基酸)和食物B(含赖氨酸以外的19种氨基酸);
②分组:将20只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幼龄小白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每组雌雄各半,分别称其体重;
③饲喂:甲、乙两组每天饲喂等量且适量的食物A、B;
④观察:相同且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分别称量甲、乙两组小白鼠的体重,并计算体重增量。
回答相关问题:
(1)食物配制过程中要遵守单一变量原则,故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_。其他成分应该保持一致,这又反应出实验设计需遵守_________原则。
(2)每组要安排10只小鼠而不是一只,说明实验设计要遵守平行重复原则,目的是______ 。
(3)预测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9.(2019·临泽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回答以下有关实验的问题。
Ⅰ.根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水解时加入8%盐酸的目的是:盐酸能_______________,加速染色体进入细胞,同时使___________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在鉴定蛋白质、糖类的实验所使用的试剂中,与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用法相似的是__________。
(3)实验材料也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来做,但要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的___(填“外”或“内”)表皮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
Ⅱ.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他们鉴别出来。(注:淀粉酶是蛋白质,可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用一种试剂将上述四种溶液区分为2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是_________溶液。
(5)用___________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6)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显色组的两种溶液各取少许,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分别滴加5滴_____________溶液,充分振摇,静置半小时。向静置后的反应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即为________________溶液。
30.胶质细胞分泌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神经元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为研究高尔基体膜分选受体S对GDNF分泌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实验。
(1)分泌蛋白一般通过两种途径被分泌到胞外:一种是不受外界影响持续的组成型分泌,另一种是受到生理刺激后产生的调节型分泌,如下图。
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与膜的________有关。M作为信号分子的________,其加工过程发生在________。
(2)研究者将受体S基因与GDNF基因均转入PC12细胞,构建了S基因过量表达的细胞系甲,并和仅转入GDNF基因的PC12细胞系乙进行比较,检测结果如下图。
据图可知,受体S对GDNF分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上述结论,研究者将与S基因序列互补的小RNA(抑制S基因表达)导入到上述细胞系________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导入________的RNA。与对照组相比,若实验组细胞的GDNF的调节型分泌量________,组成型分泌量________,则证明上述结论正确。
31.(2019·洪洞县第一中学高三期中)某种番茄的黄化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如表所示。
材料
叶绿
素a/b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净光合作用速率(μmolCO2·
m-2·s-1)
细胞间CO2浓度(μmolCO2·m-2·s-1)
呼吸速率
(μmolCO2·
m-2·s-1)
突变体
9.30
0.32
5.66
239.07
3.60
野生型
6.94
0.28
8.13
210.86
4.07
(1)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________上,可用________(试剂)提取;如图为野生型叶片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其中________(填标号)色素带含有镁元素。
(2)番茄细胞中可以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
(3)番茄的黄化突变可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转化的过程。
(4)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对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降低了________(μmol·m-2·s-1)。研究人员认为气孔因素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据是________。
32.(2019·江苏省高三期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高完整度的叶绿体的分离是进行光合作用及其调控机理研究的重要保证。 下面是某研究小组进行叶绿体分离的实验流程(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采取的分离叶绿体的方法称为________法。研磨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和研磨过细,其目的是______。
(2)将组织匀浆在1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min,以去除其中的组织残渣和一些______。叶绿体的分离应在0.35mV/L NaCl溶液(等渗溶液)中进行,以免因______的改变使叶绿体受到损伤。
(3)取一滴叶绿体悬液滴于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关于对菠菜叶离体叶绿体观察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__。
A.呈椭球形 B.呈螺旋式带状 C.具有双层膜 D.内部含有较深的绿色小颗粒
(4)将分离得到的新鲜叶绿体置于白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照射,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相对含量______(填“增多”或“减少”或“不变”)。
(5)小麦叶片富含纤维素,用上述方法无法成功分离叶绿体,小麦叶绿体的分离可以先利用______酶处理小麦幼苗叶,获得原生质体,再从原生质体中分离出高活性的叶绿体。
33.(2019·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三月考)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如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__________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_______(填编号)、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若将正常的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若将其置于1mol/L的KNO3溶液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如图b是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
①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______(填“高”或“低”)。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_____(填“升高”或“降低”)。
③甲-戊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_____。
34.(2020·宁夏回族自治区景博中学高三一模)在适宜温度和适宜CO2浓度的条件下,某实验小组测得某森林中4种主要乔木(马尾松、苦槠、石栎、青冈)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如图所示,其中光补偿点是指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是指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____,光反应阶段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成氧气和[H];二是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为39 μmol·m-2·s-1时,青冈叶肉细胞消耗ADP的场所有____。
(3)研究的4种植物中,最适合在较弱的光照环境中生长的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4)研究发现,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同时,对受冷害的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是不同的。某实验小组欲探究低氧浓度(1%)对受冷害青冈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实验结论。(实验所需材料及条件都充足。)
实验思路: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
35.(2019·浙江省高三月考)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之一。下图A—D分别表示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RuBP羧化酶活性(催化CO2固定的酶)等变化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在光反应中分解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为碳反应的正常进行起重要作用。
(2)要检测RuBP羧化酶活性,需对植物叶片剪切成小片,加入相应的缓冲液后,在低温条件下经___________处理得到相应的匀浆,然后再经冷冻离心取___________(填悬液、上清液或沉淀),作酶活性检测。
(3)与第6d时比较,第15d时植物叶肉细内的三碳酸含量将相对较____________。干旱胁迫3~6d时,Pn增加对该植物生存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推测引起该指标增加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2020·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将植物暴露在过高的光照条件下,叶片会耗散掉吸收的过剩光能,以保护光合器官。图1表示某阴生植物的光合放氧速率、过剩光能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虚线表示该植物光合速率不受任何限制时的理论上的光合放氧速率。图2是某科研小组在探究环境因素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影响时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图2中lx为光照强度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200μmol·m-2·s-1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该植物对其所吸收光能的耗散量会__________。与阴生植物相比,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阳生植物光合作用所耗散掉的过剩光能_______(填“较小”“相当”或“较大”)。
(2)强光下,激发态叶绿素会与氧分子反应形成单线态氧而损伤叶绿体,然而类胡萝卜素可快速淬灭激发态叶绿素,起保护叶绿体的作用。缺乏类胡萝卜素的突变体的光合速率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分析可知,当环境中CO2浓度为200 mg·L-1时,黄瓜幼苗固定的CO2可来自______(填“呼吸作用”“外界环境”或“呼吸作用和外界环境”)。d点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
37.(2020·云南省高三期末)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与记忆形成密切相关的大脑海马区萎缩明显。药物X能降低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率,研究人员利用正常小鼠和构建的AD模型小鼠来验证药物X有治疗AD的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AD模型小鼠时应定位损伤位于小鼠__________的海马区。该实验需要测量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细胞凋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正常小鼠和AD模型小鼠分为甲、乙、丙三组;向甲组正常小鼠侧脑室注射2μL生理盐水,向乙组AD模型小鼠侧脑室注射________________,向丙组AD模型小鼠侧脑室注射2μL生理盐水。预测三组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组小鼠。
(3)研究发现,药物X通过促进海马区神经细胞中HIF-1α蛋白的合成来抑制细胞凋亡,则需要在(2)的实验基础上,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38.(2019·四川省高三月考)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率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显微镜观察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制作的流程为:取材→解离→____→____→制片。有同学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出现了较多的具有大液泡的长方形细胞和无细胞质、细胞核的导管细胞,出现这种结果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进行观察时,区分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依据是___。若要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选择分裂___期的细胞效果较好,此时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 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一定浓度的可可碱可降低农田中鬼针草数量,原因是 ______。
39.(2018·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通常DNA分子复制从一个复制起始点开始,有单向复制和双向复制,如下图所示:
放射性越高的3H-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3H-脱氧胸苷),在放射自显影技术的图像上,感光还原的银颗粒密度越高。请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低放射性3H-脱氧胸苷和高放射性3H-脱氧胸苷,设计实验以确定大肠杆菌DNA复制的方向,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40.(2019·北京一七一中高三期中)随着酒的消费量增加,解酒药物的需求随之增加。科学家发现乙醇进入猕猴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猕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猕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猕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理由是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
(2)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
①让该“白脸猕猴”与_____________,并产生多只后代。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分析:
Ⅰ.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若子代“红脸猕猴”:“白脸猕猴”=l:1,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Ⅲ.若子代___________,雄猴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1.(2019·山东省高三期中)根据中心法则内容,RNA病毒可以分为两种,RNA复制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如图所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拉夫米定”有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阻止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的作用。以体外培养宿主细胞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某种新RNA病毒的复制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思路:
①将培养在培养基中的宿主细胞平均分为两份,标记为甲和乙。
②向甲组中加入___________,乙组加入_______________。
③分别向甲、乙两组中加入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测。
(2)结果及结论:
①若甲组病毒数量__________乙组,则说明新病毒复制方式是逆转录。
②若甲组病毒数量_________乙组,则说明新病毒复制方式是RNA自我复制。
42.(2020·天津市武清区天和城实验中学高三月考)回答下列病毒的遗传学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________。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________。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________。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________。
(3)如图表示三种病毒合成自身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
①更容易发生突变的是病毒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7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需要的酶是______。
43.(2019·山东省高考模拟)果蝇的气门部分缺失和正常气门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A、a表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具有上述相对性状的一对纯合果蝇杂交,F1全部为气门部分缺失,F1相互杂交产生的F2中正常气门个体占1/4,说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定律。
(2)某小组选择一只气门部分缺失果蝇和多只正常气门果蝇杂交,发现Fi中正常气门个体均约占1/6。从变异来源推测出现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序号)。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结构变异 ④染色体数目变异
(3)果蝇的第Ⅳ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多1条(Ⅳ号三体)或者少l条(Ⅳ号单体)都可以生活,而且还能繁殖后代,而Ⅳ号染色体缺2条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为探究A、a基因是否在第Ⅳ号染色体上,A同学将某气门部分缺失的雄蝇(染色体正常)与气门正常的Ⅳ号单体雌蝇杂交,子代雌雄均出现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l:1。A同学据此判断A、a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①A同学的判断不一定正确,原因是____。
②请以A同学杂交实验的子代为材料,写出进一步探究的思路,并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
44.(2020·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高三期末)某药用植物是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海岛上一大型该药用植物的窄叶种群中,偶然发现一株雌性宽叶植株,若已知该变异由一个基因突变引起,则该宽叶性状为___________(填“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请设计实验探究该突变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与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则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则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若控制其宽叶和窄叶的基因(用A、a表示)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现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其窄叶雄株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获得一株宽叶雄株,现利用该种群中宽叶或窄叶雌株与上述雄株进行杂交,若杂交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可根据其子代幼苗叶的宽窄区分雌雄。
45.(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为了培育性状优良的万寿菊,常用万寿菊与孔雀草进行有性杂交,如用基因型为DD的万寿菊与基因型为AABB的孔雀草杂交,获得的F1具有更优良的抗病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例中F1为_____倍体,其不可育的理由是______可用______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恢复可育的能力。
(2)万寿菊存在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的鉴定方法有目测法、花粉离体培养法、活体测定法等。
①花粉离体培养法是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培养花粉,在______(仪器)下统计花粉的萌发率以测定花粉活力,其培养过程利用了_______原理。
②万寿菊雄性不育受细胞质基因(单个,S为不育,N为可育)以及核基因(成对,Ms为可育,ms 为不育)基因共同控制,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有一种表现出可育如S(MsMs)即为雄性可育,则雄性不育基因型为____ ;让不育型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杂交,可稳定维持不育系存在 (细胞质遵循母系遗传)。
46.(2020·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月考)家蚕蛾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触角节数有多节数、巾节数、少节数之分,且分别受位于Z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一组基因)Bl、B2、B3控制。现用中节数雄性家蚕蛾与多节数雌性家蚕蛾杂交,所得F1中雄性家蚕蛾均表现为多节数,雌性家蚕蛾中中节数:少节数=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复等位基因B1、B2、B3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F1中雌性家蚕蛾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让F1中的家蚕蛾相互交配,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不考虑性别)。
(2)已知纯合巾节数家蚕蛾的抗病能力较强,请利用F1中的家蚕蛾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获得纯合中节数雄性家蚕蛾。(家蚕蛾性别易区分)
设计方案:让___________杂交,分别统计每一对杂交组合的后代的表现型。
挑选方案:若某杂交组合的后代中出现___________,则从该杂交组合的后代中挑选出中节数雄性家蚕蛾,即纯合中节数雄性家蚕蛾。
47.(2020·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高三月考)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休,但其形态、大小却小完全相同。下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果某雄果蝇B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蝇交配,后代发病几率为__________;如果此雄果蝇的D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段还是B段。
实验步骤:
①选用纯种果蝇做亲本,雌性亲本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雄性亲本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
②用亲本果蝇进行杂交。
③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记录结果。
结果分析: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此对基因位于A段。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此对基因位于B段。
48.(2019·重庆高三一模)在一群棕色豚鼠中偶然发现了一只黑色雌性豚鼠,研究发现该黑色雌性豚鼠有一个染色体上的一个DNA分子的 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某研究小组用该黑色雌性豚鼠与一棕色雄性豚鼠杂交,三胎共产生子代35只,其中19只黑色豚鼠(雌雄均有),16只棕色豚鼠(雌雄均有)。回答下列问题:
(1)该黑色基因属于____________(填“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杂交结果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3)有人利用上述子代豚鼠为材料,通过一对表现型不同的豚鼠的一次杂交实验,证实了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杂交父本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有人认为利用上述子代豚鼠为材料还有另一种方案,也可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证实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已知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A/a 和B/b )控制,花色遗传的生化机制如图所示:己知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1可以将白色前体物催化反应出黄色色素,植物开黄色花,黄色色素能在酶2的作用下形成橙红色素,植物开橙红色花,但现在不清楚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是B还是b。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群体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各颜色纯合雌雄植株若干,请设计实验通过一次杂交就能判断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是B还是b(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 )。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 。
(3)若酶2是由b基因控制,某橙红花植株与某白花植株杂交,子一代全为黄花植株,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子一代黄花植株自交,子二代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50.单体是指某对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其染色体条数可以用2n-l来表示。1973年,我国从加拿大引进了“中国春”(小麦品种)单体系统。小麦有21对同源染色体,所以,“中国春”单体系统中共有21种不同的单体类型。
(1)从可遗传变异的类型来看,单体属于___________变异,鉴定此种变异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
(2)中国农科院张玉兰等科学家利用“中国春”单体系统和本地“京红1号”小麦交配并选育,培育出了中国自己的“京红1号”单体系统,具体方法如下:
①将“中国春”单体系统分别作为母本,“京红1号”作为父本,逐一进行杂交,再逐株鉴定杂种F1的核型(染色体组成)。
②将后代F1中的单体植株作为母本,继续与_____________(“京红1号”/“中国舂”)交配,得到子代后再筛选出单体植株作为母本,按相同方法连续交配5-8次,基本上可以选出纯合或接近纯合的“京红1号”单体系统。
(3)从染色体数量来看,单体植株可以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理论上应为________,但是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现如果将单体植株作为父本,则后代中单体植株所占的比例只有2%,以单体作为母本,则后代中单体植株比例约为38%,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高考专练09 实验分析 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练09 实验分析 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解析版),共58页。
高中生物高考专练10 实验分析 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练10 实验分析 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原卷版),共28页。
高中生物高考专练09 实验分析 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练09 实验分析 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解析版),共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