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册 精品解析天津市滨海新区2019-2020学年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滨海新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高一年级生物
第Ⅰ卷 选择题
1. 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A. 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B. 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 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它有纤毛可以运动
D. 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详解】A、叶绿体不是完整的细胞,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错误;
B、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这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正确;
C、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单个细胞就能进行运动和分裂,这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正确;
D、由于精子和卵细胞是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所以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说明遗传等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考生要识记并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包括病毒、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其中非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在寄主细胞内才能进行代谢和繁殖。
2. 大熊猫以冷箭竹为食物,下列有关大熊猫与冷箭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它们分别属于异养生物和自养生物
B. 它们的生命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C. 它们可以在同一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
D. 组成它们的细胞在结构上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2、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供自身利用的是自养生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从其他生物获取,是异养生物。
3、大熊猫是动物,冷箭竹是植物,二者都是真核生物。
【详解】A、大熊猫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异养生物,而冷箭竹是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A正确;
B、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而动物有,B错误;
C、由于大熊猫以冷箭竹为食物,所以他们可以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可以在同一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C正确;
D、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相同的结构(比如细胞膜、细胞质),也有不同的结构(比如植物有细胞壁,动物没有),所以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考生以细胞学说为中心,识记生命系统的层次,同时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 2010年,科学家发现一种含NDM-1基因的细菌,这种细菌几乎可抵抗所有的抗生素。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为获得大量的“NDM-1超级细菌”,可在体外用培养基培养
B. “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核糖体
C. 与人体细胞相比,“NDM-1超级细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细胞壁
D.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超级细菌可归类为原核生物中的细菌。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
【详解】A、NDM-1超级细菌有细胞结构,能够独立生活,所以可通过在体外用培养基培养获得大量的细菌,A正确;
B、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B正确;
C、与人体细胞相比,“NDM1超级细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
D、NDM-1超级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所以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以“NDM-1超级细菌”为载体,考查了原核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点;明确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均离不开细胞。
4. 下面有关细胞和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施莱登与施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得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是不可靠的
B.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 细胞学说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 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结合促进了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完善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
2、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的建立是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结论是可靠的,A错误;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
C、细胞学说使动植物结构在细胞结构有相同的结构,所以统一于细胞水平,同时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C正确;
D、细胞学说的建立是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通过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提出的,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掌握细胞学说的意义。
5.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构成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相同 B.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碳、氢、氧、氮、磷
C. 碳被称为“生命的核心元素” D. 自然界中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糖类组成元素是碳、氢、氧;脂质主要是由碳、氢、氧三种化学元素组成,其中磷脂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磷,脂肪组成元素为碳、氢、氧;蛋白质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大多数还含有硫元素;核酸的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磷。碳是细胞中的最基本元素,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2、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特有的,但同一元素在细胞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甚远,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详解】A、构成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相同,都是碳、氢、氧,A正确;
B、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碳、氢、氧、氮,B错误;
C、碳是细胞中的最基本元素,细胞中的大分子都是以碳原子为中心形成的碳链,所以是生命的核心元素,C正确;
D、自然界中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体现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以及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识记相关知识即可。
6. 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种植物的种子,在萌发时和休眠时自由水含量相同
B. 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
C. 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D. 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与休眠种子的不同,萌发种子中的自由水含水量高,A错误;
B、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比如:结合水,B正确;
C、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如自由水可以参与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C正确;
D、自由水自由移动对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内结合水的生理作用,对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不同存在形式的水的作用的理解、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7.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
A. 纤维素 B. 胰岛素 C. 叶绿素 D. 甲状腺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的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只有C、H、O三种,其分子式为C15H22O5。
【详解】A、纤维素的元素组成为C、H、O三种,A正确;
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有C、H、O、N、可能有S,B错误;
C、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O、N、Mg,C错误;
D、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其组成元素有C、H、O、N,还含有I,D错误。
故选A。
8. 某学生对一待测物质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实验步骤均正确,其进行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请回答其可能鉴定的物质及试剂A是
实验
1
2
3
4
检测
试剂
双缩脲试剂
试剂A
苏丹Ⅲ染液
试剂B
检测结果
淡紫色
无砖红色沉淀
未观察到橘黄色
蓝色
A. 鸡蛋清 斐林试剂 B. 鸡蛋清 碘液
C. 劣质奶粉 碘液 D. 劣质奶粉 斐林试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所学实验可知,判断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现象的是还原糖的检测,所用试剂为斐林试剂;判断是否出现蓝色的实验是淀粉的检测,所用试剂为碘液;双缩脲试剂用于蛋白质的鉴定;苏丹Ⅲ染液用于脂肪的鉴定。
【详解】根据表示中信息可知,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鸡蛋清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应该呈现淡紫色,因此应该检测的是劣质奶粉,故A、B错误;淀粉遇碘变蓝色,因此试剂B为碘液,砖红色沉淀是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因此试剂A应为斐林试剂,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9. 如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则对甲、乙、丙所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推测错误的是( )
A. 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B. 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
C. 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D. 叶绿体中不可能同时存在甲和丙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
血红蛋白组成元素是C、H、O、N、Fe;
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
【详解】A、甲含有C、H、O、N,Mg,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乙组成元素是C、H、O、N,还含有铁离子,可能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有运输氧气,B正确;
C、丙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构成的是磷脂,构成生物膜,C正确;
D、甲可能是叶绿素,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丙可能是磷脂,组成叶绿体的两层膜,故叶绿体中可能同时存在甲和丙,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元素组成,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0.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为核糖,b则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 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C. 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 若由b构成的分子在植物细胞中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与叶绿体中,则该分子是R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化合物b是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的,其中化合物a为五碳糖,化合物b为核苷酸,m为含氮碱基.当a为核糖时,b为核糖核苷酸,当a为脱氧核糖时,b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详解】A、若a为核糖,则b为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A错误;
B、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错误;
C、若m为尿嘧啶,则b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DNA中肯定不含这种化合物,C正确;
D、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中都含有DNA和RNA,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核苷酸结构图,考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分布及基本组成单位,关键是识记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区别。
11. 下图表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图a、b、c中都含有DNA与RNA
B. 图a、b、c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
C. 图a、b、c分别代表的是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胞核
D. 图c中的孔道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中显示abc都具有两层膜。a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是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二、三阶段都发生在线粒体中;b中内膜光滑,有类囊体,是叶绿体,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因为上面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膜不连续,是核膜,上有核孔,有助于细胞质和细胞核进行物质信息交流。
【详解】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数在细胞质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由于转录的主要场所在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中也有少量的RNA,A正确;
B、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没有,B错误;
C、根据分析,图a、b、c分别代表的是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胞核,C正确;
D、图c中的孔道是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例如(例如RNA),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需要通过膜的结构识别细胞结构,同时掌握各种结构的功能和分布。
12. 下列与细胞有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B. 在流动镶嵌模型中,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C.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承担着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等功能
D. 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1)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生物膜内或者膜表面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
(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详解】A、细胞核不一定在细胞的正中央,A错误;
B、磷脂分子以疏水的尾部相对,形成双分子层,是构成生物膜包括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正确;
C、由于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承担着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等功能,C正确;
D、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例如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的知识,识记各种细胞结构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易错点A选项中虽然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但不一定位于正中央。
13. 某同学在学习了细胞结构这部分知识后,绘制了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他所绘制的模式图是
A. 数学模型 B. 概念模型 C. 物理模型 D. 以上均不是
【答案】C
【解析】
【分析】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提出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
(1)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2)概念模型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
(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例如:细菌繁殖N代以后的数量Nn=2n,孟德尔的杂交实验“高茎:矮茎=3:1”。
【详解】根据分析内容可知,该同学绘制的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是构建了细胞的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A.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B. 大熊猫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 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D. 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详解】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A正确;
B、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属于细胞间的直接交流,B正确;
C、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的交流是细胞内部的交流,不是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调节,作用于靶细胞,属于细胞间的间接交流,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区分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细胞内的信息交流。
15. 伞藻结构可分为“帽”“柄”和“假根”3部分。科学家用地中海伞藻和细圆齿伞藻做嫁接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没有联系 B. 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取决于细胞质
C. 该实验中缺少对照,不能得出结论 D. 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假根”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将伞形帽伞藻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形帽伞藻的假根上,形成菊花形帽伞藻;将菊花形帽伞藻的伞柄嫁接到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上,形成伞形帽的伞藻。
2、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细胞功能的完整需要结构的完整,所以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有联系,A错误;
BD、分析伞藻核移植实验的题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足”的类型,再生出的伞帽类型由“假根”的类型决定,而不是取决于柄(细胞质),B错误,D正确;
C、本实验两组形成相互对照,能够得出结论,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核的功能,找到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理解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的代谢的控制中心,但细胞发挥作用需要完整的结构。
16. 对玉米种子实验处理和观察现象如下,该实验结果说明
实验处理
将玉米种子浸泡15小时,从中央纵切后,用稀释红墨水染色
将浸泡的玉米种子煮熟,从中央纵切后,用稀释红墨水染色
实验现象
胚细胞着色浅
胚细胞着色深
A.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红墨水能自由进出玉米细胞
C. 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 活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可知,该实验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自变量为“种子是否有活性”,应变量为“胚体细胞的着色程度”。
【详解】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有选择的吸收物质,红墨水不是细胞生长的必需的物质,所以不能或很少通过活细胞膜进入胚体细胞,胚体细胞着色浅;而煮熟的胚细胞已经死亡,其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而为全透性,红墨水进入细胞,所以胚体染色深,故选D。
17. 利用高浓度的盐水杀菌的原理是
A. 盐水中的氯与钠具有杀菌作用
B. 由于渗透作用,细菌脱水死亡
C. 由于渗透作用,细菌因吸水过多而涨破
D. 高浓度盐水中水分不足,不利用细菌生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过程.在高浓度盐水环境中,细菌会由于细胞渗透作用失水过多,而导致死亡。
【详解】细菌的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当其和外界溶液接触时会发生渗透作用,在高浓度的食盐水中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故选B。
【点睛】本题需要理解细菌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在结合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解答。
18. 下列关于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的跨膜运输属于被动运输
B.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可以是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
C. 受氧气浓度影响的物质运输方式一定需要载体蛋白
D. 某些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协助扩散
【答案】C
【解析】
【分析】
物质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一般是指对离子、小分子的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都不需要消耗能量,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质协助;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质协助,是逆浓度梯度运输;胞吞和胞吐一般是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通过囊泡运输实现。
【详解】AB、水分子运输是自由扩散或者通过水通道蛋白运输(协助扩散),是顺相对含量的运输,属于被动运输,AB正确;
C、胞吞胞吐作用需要消耗能量,受氧气浓度影响,但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错误;
D、某些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比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神经兴奋时钠离子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考生要明确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和实例。
19. 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 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 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 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曲线a中物质运输速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相关,则a为自由扩散,曲线b中物质运输速度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达到一定数值后,因受载体数量的限制而保持稳定,则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详解】A、由分析可知,a为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属于扩散,A错误;
B、方式a为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错误;
C、由分析可知,b为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 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C正确;
D、方式b为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易化扩散不需要能量,主动转运需要能量,抑制细胞呼吸可能会影响方式b。方式a为扩散,不需要能量,抑制细胞呼吸不会影响方式a,D错误。
故选C。
20. 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ATPase为ATP酶,在图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体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TP只影响方式③的运输速率 B. 吞噬细胞通过方式④吞噬病原体
C. 低温会影响方式①~④的运输速率 D. 固醇类激素通过方式①进入靶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自由扩散,②是协助扩散,③是主动运输,④是胞吞。
2、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物质出入细胞
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是胞吞和胞吐。
【详解】A、ATP影响主动运输和胞吞作用,A错误;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胞吞,B正确;
C、低温影响酶的活性和膜的流动性,所以对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影响,C正确;
D、固醇的本质是脂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意考生在判断运输方式时首先运输的方向,顺浓度梯度的是被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是主动运输。
21.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 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C.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D. 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详解】A、酶在细胞内或者细胞外都可以发挥作用,例如消化酶可以在消化道中发挥作用,A错误;
B、糖酵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因此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B正确;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可能是蛋白质,也可能的RNA,C错误;
D、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结构而使其失去活性,只能使酶活性降低,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DNA在细胞中的分布,糖酵解发生的场所,酶的本质、高温与低温对酶活性影响的本质区别,解题时要把细胞代谢过程、场所与酶的作用和作用特点统一起来形成知识的内在联系。
22. 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 蛋白酶 B. DNA C. RNA D. 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NA;
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详解】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其中的蛋白质被蛋白酶去除后仍能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说明核糖体中的RNA能催化该反应。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核糖体、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识记酶的概念及特性,能结合题中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
23. 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细胞内储存有大量的ATP
B.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ATP
C. 线粒体是蓝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D. 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答案】B
【解析】
【分析】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又叫三磷酸腺苷,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是细胞对于ATP的需要量很大,ATP与ADP在细胞内不停地转化,保证了细胞对于ATP的大量需求,ATP合成的生理过程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合成ATP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呼吸作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化学能。
【详解】A、细胞内的ATP含量不高,消耗后可迅速由ADP合成,A错误;
B、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ATP,B正确;
C、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C错误;
D、合成ATP的能量由光能(光合作用)或者有机物的化学能提供(呼吸作用),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ATP和ADP的转化过程,理解ATP中能量的来源及去路。
24. 下列有关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布于叶绿体基质中
B. 叶绿素比叶黄素更易溶于层析液
C. 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绿光和蓝紫光
D. 叶绿体色素中的胡萝卜素为橙黄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④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详解】A、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A错误;
B、叶绿素和叶黄素都易溶于有机溶剂,叶黄素的溶解度更大,B错误;
C、叶绿素a、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错误;
D、胡萝卜素为橙黄色,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要求学生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25. 如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该植物在2000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mol)是( )
A. 12
B. 17
C. 18
D. 2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形分析,氧气的释放量代表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氧气的释放量增加,当光照强度达到2000Lx时,氧气的释放量达到最大值17.
【详解】题目问的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即为总光合作用强度,图线的纵坐标表示的是氧气释放量即为净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为2000lx时,净光合作用强度为17mL/h。当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则图线的纵截距表示的是呼吸作用强度(6mL/h)。根据总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得该植物在2000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为17+6=23(mL).
故选D.
【点睛】要会分析坐标曲线,分析坐标曲线首先看横坐标自变量--光照强度,再看纵坐标氧气的释放量,是因变量,代表光照强度,最后看曲线的走势,这是看坐标曲线的步骤.
26. 下列关于生产和生活中的措施或方法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 将种子晒干进行保存
B. 蔬菜在无氧、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C. 淀粉经发酵产生酒精,可通过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实现
D. 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呼吸应用:
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
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
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
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
5、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细胞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详解】A、种子晒干降低了水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呼吸作用,A正确;
B、蔬菜保鲜,为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需要放在低氧的环境中,B错误;
C、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可以进行酒精发酵,C正确;
D、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是为了防止伤口处厌氧菌的生存和繁殖,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27.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是相同的
B.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C. 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与末期
D. 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比分裂期短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个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其中分裂间期进行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了物质准备。
【详解】A、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A错误;
B、DNA的复制在分裂间期,所以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B错误;
C、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人为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与末期,C正确;
D、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比分裂期长得多,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8. 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
B. 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
C. 细胞的大小受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
D. 细胞体积小,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大,利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
(2)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的生长。
【详解】A、生物体积的大小主要不是依赖于细胞大,而主要依赖于细胞数目更多,A错误;
B、真核细胞体积一般比原核细胞大,B正确;
CD、细胞的大小受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细胞体积小,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快,利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掌握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多细胞生物体积增大的原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9. 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B. 细胞全能性一般随着细胞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
C. 受精卵能在自然状态下发育成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D. 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或其它各种细胞的潜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关于细胞“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3)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
(5)细胞全能性以细胞形成个体为标志。
【详解】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属于自然生长过程,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A错误;
B、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发育成个体的能力越低,细胞全能性越低,B正确;
C、受精卵能在自然状态下发育成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C正确;
D、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或其他细胞的潜能,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能对细胞全能性大小进行比较,掌握细胞全能性体现的标志,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0.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B.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C. 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的过程中
D.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再分裂,A错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对有机体是有利的,B正确;
C、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C错误;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第Ⅱ卷 非选择题
31. 图A、B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B细胞可能表示的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____。
A.黑藻叶肉细胞 B.大肠杆菌细胞
C.洋葱根尖细胞 D.人乳腺细胞
(2)若图A细胞是能产生并分泌抗体(蛋白质)的浆细胞,其合成抗体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_,合成后将在[10]中加工,再进入[ ]____________中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细胞膜的面积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常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玉米田中有时会出现极少量的白化苗,该白化苗由于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而很快死亡,你认为这是由细胞中[ ]____________发育异常导致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与之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____________。
A.脂肪细胞 B.成熟红细胞 C.心肌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6)图中不属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
【答案】 (1). A (2). 2 核糖体 (3). 4 高尔基体 (4). 增大 (5). 同位素标记法(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或同位素示踪法) (6). 6 叶绿体 (7). 8 液泡 (8). C (9). 2 3 9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1是线粒体,2是核糖体,3是中心体,4是高尔基体,5是细胞膜,6是叶绿体,7是细胞核,8是液泡,9是细胞壁,10是内质网,所以A高等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B是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详解】(1)A、图B是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黑藻属于高等植物,A正确;
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和除了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B错误;
C、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C错误;
D、人乳腺细胞属于动物细胞,D错误。
故选A。
(2)分泌蛋白质是在2核糖体中合成,经过10内质网加工,进入4高尔基体加工,产生囊泡和细胞膜融合,将分泌蛋白释放至细胞外,所以细胞膜面积增大。
(3)分泌蛋白的研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4)白化苗是缺少6叶绿体或者叶绿体发育异常导致的,枫叶出现红色,是由于8液泡中含有花青素造成。
(5)由于硒对线粒体膜具有稳定作用,缺硒时,含有线粒体越多的细胞受到的损伤程度越大,而心肌细胞消耗能量最多,含有的线粒体多,因此最易受损的细胞是肌细胞。
故选C。
(6)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2核糖体,3中心体,9细胞壁不含膜结构,所以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32. 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甲、乙两个研究性兴趣小组分别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和外表皮细胞进行实验。图1、图2是兴趣小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图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离。
(2)甲组将伊红(伊红是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加入到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可能的是图_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乙组用一定浓度的溶液做该实验,发现在没有将溶液置换成清水的情况下,质壁分离的细胞发生了自动复原现象。原因是细胞先因________________作用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能够吸水而自动复原。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____________。
【答案】 (1).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2). 原生质层 (3). 1 (4).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5). 渗透 (6). 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
【解析】
【分析】
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1)质壁分离的外部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造成,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
(2)由题意知伊红是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故不能通过原生质层,但可以通过具有全透性的细胞壁,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可能的是图1;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功能。
(3)用一定浓度的KNO3素溶液重复该实验,能发生自动复原现象。原因是细胞先因渗透作用失水发生了质壁分离,而后KNO3分子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液,使原生质层两层的浓度差逐渐减小,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该过程中水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而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33. 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及其关系的图解,其中A—D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有关物质,据图回答:
(1)A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它为B过程提供了[d]_____________和[e]________________。
(2)B、C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b物质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5)请你针对提高冬季塑料大棚栽培蔬菜的产量,从促进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两个大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反应 (2). NADPH或[H] (3). ATP (4). 叶绿体基质 (5). 线粒体 (6). (7). 增加 (8). 增加光照强度,白天补充光照,白天适当提高温度,生炉子,夜间适当降低温度,补充二氧化碳,通风透气,增施农家肥,中耕松土,合理施肥,合理灌溉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及其关系的图解,其中A代表光反应,B代表暗反应,C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D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a是水分子、b是氧气、c二氧化碳、d是[H]、e是ATP。
【详解】(1)A是光反应,可以为B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
(2)B是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是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
(3)b是水的光解产物氧气。
(4)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 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减弱,而由C3生成C5的量不变,故C5的含量增加。
(5)可以通过增加光照强度,白天补充光照,白天适当提高温度,生炉子,夜间适当降低温度,补充二氧化碳,通风透气,增施农家肥,中耕松土,合理施肥,合理灌溉等措施,白天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夜间降低呼吸作用强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点睛】本题是对呼吸作用和光反应、暗反应的反应物以及产物的考查,结合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相关知识点及对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图解过程或者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关方程式清楚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4. 甲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乙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DNA数量变化的关系,丙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____区细胞。甲图中其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甲图中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该时期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图的C图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该生物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甲图____________两个时期(用字母表示)。
(5)乙图中代表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实线”或“虚线”)。
(6)在甲图A、B、C、D中,对应丙图BC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分生区 (2). A→D→C→B (3). 间 (4). 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5). 8 8 0 (6). A B (7). 虚线 (8). A D (9).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甲图分析可知:A细胞中,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细胞中,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C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乙图中实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虚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AB段表示间期、BC段表示前期、CD段表示中期、DE段表示后期、EF段表示末期。
丙图中,AB段表示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详解】(1)观察有丝分裂需要选择分裂的细胞,所以选择分生区的细胞,根据分析,分裂顺序为A(前期)→D(中期)→C(后期)→B(末期)。
(2)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所以缺少间期的细胞,间期细胞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甲图的C是分裂后期,染色体8条,DNA8个,由于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形成染色体,所以姐妹染色单体数为0。
(4)动物细胞前期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组成纺锤体,末期是细胞膜缢裂形成子细胞,所以是前期A和末期B。
(5)根据分析虚线代表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6)图丙BC段每条染色体上2个DNA分子,所以对于前期A和中期D。CD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由2个减少为1个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示各细胞所处的时期;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5. “多酶片”是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双层药片,内层是肠溶衣(不易溶于胃液,可溶于肠液)包裹的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外层是糖衣(可溶于胃液)包裹的胃蛋白酶。某同学为了验证多酶片中胃蛋白酶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
(1)实验材料:多酶片,蛋白块,pH1.5的缓冲溶液,蒸馏水,恒温水浴箱,试管,烧杯等。
(2)实验步骤:
①制备胃蛋白酶溶液:取多酶片放入盛有pH为___________的缓冲溶液的烧杯中,几分钟后糖衣溶解,取上层溶液备用;
②取试管A加入适量胃蛋白酶溶液,试管B加入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
③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蛋白块,在37℃恒温水浴箱中保温30分钟。
(3)预测实验结果:B试管蛋白块体积基本不变,A试管的蛋白块体积比B试管蛋白块体积__________。
(4)分析讨论:
多酶片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为充分发挥多酶片的作用,使用时应_____________(整片吞服/嚼碎服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5 (2). 等量pH1.5的缓冲溶液 (3). 小或变小 (4). 整片吞服 (5). 整片吞服使肠溶衣在胃液中不被破坏,确保肠溶衣包裹的酶在肠溶液中发挥作用或如果是嚼碎服用,肠溶衣包裹的酶释放会后在酸性的胃液中失去活性,无法发挥作用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2)①由于胃蛋白酶的适宜pH为1.5--2.0,所以制备胃蛋白酶溶液:取多酶片放入盛有pH为1.5的缓冲溶液的烧杯中,几分钟后糖衣溶解,取上层溶液备用;
②为了控制无关变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试管A加入适量胃蛋白酶溶液,试管B加入等量pH1.5的缓冲溶液作为对照。
③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蛋白块,在37℃恒温水浴箱中保温30分钟。
(3)由于酶具有催化作用,所以可预测结果为A试管的蛋白块体积变小,B试管蛋白块基本不变。
(4)由于整片吞服使肠溶衣在胃液中不被破坏,确保肠溶衣包裹的酶在肠溶液中发挥作用,而嚼碎服用时,肠溶衣包裹的酶释放会后在酸性的胃液中失去活性,无法发挥作用,所以为充分发挥多酶片的作用,使用时应整片吞服。
【点睛】本题以“多酶片”为素材,考查酶活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并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具备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高中生物第二册 精品解析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二册 精品解析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对细胞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主要载体是,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线粒体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一册 精品解析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一册 精品解析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一册 精品解析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一册 精品解析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