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1.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2.下图是近代形成的某一贸易路线图。该贸易的进行( )A.促进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B.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C.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是工业文明扩张的产物3.有学者统计,中国1685年人口约为1亿,1767年约为2亿,1790年约为3亿,此间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来自新的作物从新大陆直接或间接传入中国。“新作物”最有可能是( )A.玉米和马铃薯 B.小麦和水稻 C.马铃薯和小麦 D.水稻和玉米4.有学者认为: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吨或10000吨。因此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表明当时中国( )A.处于世界经济的中心 B.积极拓展对外贸易C.传统手工业具有优势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5.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甘薯、玉米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羊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C.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6.17世纪时,荷兰拥有的船只超过1.5万艘,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下列对“海上马车夫”理解最确切的是( )A.荷兰已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B.荷兰已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C.荷兰本国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 D.荷兰人在海洋中驾驭马车本领高超7.16世纪,“中国的茶叶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为了控制国内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上述现象反映了( )A.奴隶贸易 B.宗教扩张 C.商业革命 D.价格革命8.到16世纪末,欧洲人对世界陆地面积的了解,比14世纪时增加了5倍,这使得欧洲与外界经济联系的范围空前扩大,并使原本相对孤立的欧洲大陆发展起了跨洋贸易。当时欧洲跨洋贸易的两个主要方向是( )A.澳洲与非洲 B.亚洲与美洲 C.亚洲与非洲 D.澳洲与美洲9.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提示了( )A.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 B.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C.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D.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印第安人10.“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11.蔗种植需要大量的灌溉水和劳动力投入,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甘蔗种植培育技术得到提高 B.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C.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D.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12.15~19世纪,欧洲从美洲掠夺了约250万公斤黄金与1亿公斤白银,这些金银运到欧洲后,就转化成了资本,涌向了沉寂的市场;刺激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最终轰鸣的机器诞生。据此可知( )A.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B.殖民掠夺成为欧洲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C.全球金融贸易中心由美洲转向欧洲地区 D.美洲开发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13.17世纪,欧洲各国的金融机构包括国家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交易所相继建立,信贷业务出现,支票逐渐盛行起来,股份公司也发展起来。这些变化表明( )A.商业革命促进近代信用制度的建立 B.殖民掠夺的财富流入到欧洲C.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14.新航路开辟之后,屠杀与病毒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但世界人口却在增长。世界人口在1500年约4.25亿,到1600年前后增长到5.4亿,到1750年前后,达到了7.2亿。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是( )A.各大洲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 B.农作物在新旧大陆间的交流C.工业革命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D.近代生命科学的兴起和发展15.威廉·伊斯特利和罗斯·莱文撰文宣称,欧洲人在殖民活动中非正式的规范和文化、法律规范、政治制度、具体的技术等,在塑造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该观点可以用来揭示( )A.欧洲文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B.欧洲殖民以传播先进制度和技术等为目标C.欧洲殖民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D.整个欧洲地区在当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内容15世纪以甘蔗为原料的砂糖,生产中心从地中海东边的岛屿转移到大西洋上的岛屿16世纪以后巴西成为全世界的砂糖生产中心17世纪初期砂糖和茶都是在药店里出售的贵重药品。17世纪加勒比海地区在很长时间内只种甘蔗,粮食都要从北美洲进口,居住人口中,从非洲贩来的奴隶占了人口绝大多数。18世纪英国人可以从事砂糖贸易,还可以向甘蔗种植国主出口英国生产的砂糖等商品。18世纪以后人们才开始关注过量摄入砂糖是否有害健康19世纪英国城市工人的早餐就是红茶、砂糖,以及从商店购买的面包和麦片粥。19世纪50年代英属殖民地的砂糖关税经过不断下调,与外国生产的砂糖关税几乎相同。19世纪80年代依靠近代植物学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甜菜糖的产量终于超过了砂糖。——整理自川北稔(日)《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从如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持论有据,知识准确,表述清晰。)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英格兰银行是英国最早创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光荥革命后英国卷入一系列对外战争,政府财政几乎瘫痪。1694年,一批伦敦金融家与政府达成协议,金融家向政府提供120万镑贷款,政府授权其成立一家银行发行银行券。由于英国持续卷入对外作战,作为向社会筹款者的英格兰银行演变为一个常设机构,并接管国债。18世纪以来,英国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法案,巩固英格兰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并颁发新的特许状,英格兰银行获得发行银行券的垄断权,由于实行金本位,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可以兑换成黄金,得到金融业的广泛认同。18世纪中叶,英格兰银行开始发挥中央银行的职能,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其资产总额发展到1797年的1759万镑,成为全国实力最强的银行。——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格兰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格兰银行设立与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1——15:DAACC BCBBA CAABC16.示例答案观点: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人口迁移和物种大交换。论述: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迁移。随着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锐减;与此同时,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统的人,共同生活在这里,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有族群混合的现象。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大交流。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总之,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人口迁移和物种大交换使人类日益联系为一有机整体。17.(1)特点:由商业银行发展为国家银行;由临时机构逐渐发展常设机构;享有政府特权保障;实力逐渐强大。(2)影响:积极:对英国:(对军事)为英国18世纪的军事战争提供了财政支持,推动了英国的对外扩张;(对经济)推动了英国近代金融业的发展;(对政治)丰富了英国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对国家)推动了英国的发展以及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对他国:为其他国家近代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消极:由于政府的支持,英格兰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享受了诸多特权,不利于其他银行的发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达标测试,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