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复习练习题
展开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1.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由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由于( )
A.农耕和畜牧业产生 B.早期城市出现
C.私有制逐渐产生 D.国家开始形成
2.阶级对抗是一切政治斗争的基础。下列各项对人类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描述最准确的是( )
A.平民反抗贵族的斗争 B.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
C.农民与地主之间的斗争 D.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斗争
3.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
A.阶级的产生 B.王的出现 C.早期国家的诞生 D.世袭制的确立
4.《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这表明该法典( )
A.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宣扬君权神授
C.维护私人财产 D.宣扬正义与公平
5.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出现过“泥板上的文字”“莎草纸上的文字”“龟甲上的文字”等,以上文字的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字母文字 B.都产生在亚洲 C.诞生于大河流域 D.保存于史诗中
6.埃及是一本厚重却有趣的“历史书”,这本书包含了璀璨文明、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神秘宝藏、自然探索……走进古埃及的世界,你了解的“璀璨文明”应是( )
A.充满神秘的楔形文字 B.巍然屹立的金字塔
C.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D.提倡改革的法家思想
7.古代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当时的四个等级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8.有学者认为,雅典公民大会在理论上享有最高权威,但在实践上陪审法庭可以通过违法法案诉讼程序推翻公民大会的决定,还可以通过检举案件的审理、公职资格审查等公共程序行使部分行政管理权,对政治军事领导人及各级官吏直接控制。该学者意在指出雅典民主( )
A.具有多元分权特色 B.法治色彩比较浓厚
C.运行成本比较昂贵 D.存在权力交叉制约
9.马克思对他作过高度的评价,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曾提出著名的“三段论”命题,如“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墨子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安德鲁是雅典郊区的一个农民,今年(公元前430年)30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这虽然影响安德鲁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安德鲁的妻子海伦也要跟着丈夫去,安德鲁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于是两人一同前往。在雅典公民大会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喊道:“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奴隶、妇女、外邦人不许入内。”海伦只得怏怏地离开。公民大会开始了,执政官宣布今天的议题是“是否进一步扩大海军规模”,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都可以进行辩论和表决……公民大会结束后,安德鲁在参加许多次抽签后,终于成为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审判员中的一名。
——改编自《世界上下五千年》
(1)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是谁?确立民主政制的是谁?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是在谁执政时出现的?
(2)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哪些?
(3)材料二中的“安德鲁”为什么愿意参加公民大会?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逐渐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并由游牧转为定居,故A项正确。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故早期城市的出现是人们定居生活的结果而非原因,B项排除;私有制产生和国家形成,都是人类成为食物生产者和定居生活方式形成、发展后的结果,C、D两项可排除。
2.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故选B项。
3.答案:C
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根据材料“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可知,汉谟拉比王的王权来自太阳神和正义之神,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信息均未体现,故排除。
5.答案:C
6.答案:B
解析:据材料“走进古埃及的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属于古埃及,故B项正确。楔形文字属于西亚的两河流域,种姓制度属于古印度,法家思想属于中国。
7.答案:B
8.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雅典公民大会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是也要受到陪审法庭的限制,同时陪审法庭也具有部分行政管理权,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存在权力交叉制约,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权力的交叉制约,并非主要体现分权的特色;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权力的交叉制约,并非主要体现浓厚的法治色彩;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雅典民主的运行成本。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三段论命题”可知,他是亚里士多德,故C项正确。A项是中国百家争鸣时期墨家代表,主张兼爱非攻,排除。B项主张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排除。D项主张国家治理由贤者统治、武士保卫、手工业和农民生产三个部分,排除。
10.答案:(1)分别为: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克利。
(2)公民大会、陪审法庭、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等。
(3)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解析:(1)结合所学,梭伦改革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确立。通过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2)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日常政务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3)“公元前430年”处于伯里克利时期。结合所学,伯里克利时期,公民权力充分。为了鼓励公民参与国家政权,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习题,共8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同步训练题,共6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印度古史料记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