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模型全归纳 第27讲 卫星(天体)追及相遇模型
展开高考物理全归纳——模型专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什么是物理模型
自然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界,进行科学研究时,总是遵循这样一条重要的原则,即从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次深入。
物理模型有三个类型:(1)物理研究对象的理想化(对象模型);(2)物理条件的理想化(条件模型);(3)物理过程的理想化(过程模型)
二、为什么要建立物理模型
1、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2、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三、如何帮助学生的建立物理模型
(一)提高认识,重视过程:
对研究对象建立理想的物理模型和在研究物理过程中选择最简单的物理模型,在教学中是经常涉及到的,但学生总不能从中得到启示。
(二)概括总结,触类旁通:
新课程提出高中阶段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较独立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已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7讲 卫星(天体)追及相遇模型
(全国高考)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
轨道半径(AU) | 1.0 | 1.5 | 5.2 | 9.5 | 19 | 30 |
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
B.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
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
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
一.知识回顾
如果有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两个不同轨道上同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卫星的角速度为ωa,b卫星的角速度为ωb,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正上方,相距最近,如图甲所示,则当它们转过的角度之差Δθ=π,即满足ωaΔt-ωbΔt=π时,两卫星第一次相距最远,如图乙所示。两卫星相距最远的条件是ωaΔt-ωbΔt=(2n+1)π(n=0,1,2,3…),相距最近的条件是ωaΔt-ωbΔt=2nπ(n=0,1,2,3…)。
二.例题精析
例1.如图是在同一平面不同轨道上同向运行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设它们运行的周期分别是T1、T2(T1<T2),且某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近。问:
(1)两卫星再次相距最近的时间是多少?
(2)两卫星相距最远的时间是多少?
(多选)例2.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未来将向全世界开放,也会成为70多亿人生活的一部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55颗卫星,若其中在同一平面不同轨道上同向运行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甲和乙,它们运行的周期分别是2小时、16小时,且某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颗卫星再次相距最近的时间是小时
B.两颗卫星相距最远的时间是(16k+4)(k=0,1,2,…)小时
C.乙卫星点火加速可以与甲卫星对接
D.甲、乙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1:4
三.举一反三,巩固练习
- (多选)如图是在同一平面不同轨道上运行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设它们运行的周期分别是T1、T2,(T1<T2),且某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近.( )
A.两卫星再次相距最近的时间是
B.两卫星相距最远的时间是
C.两卫星再次相距最近的时间是
D.两卫星相距最远的时间是(其中k=0.1.2…)
- 如图所示,有A、B两颗卫星绕同颗质量未知,半径为R
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旋转方向相同,其中A为近地轨道卫星,周期为T1,B为静止轨道卫星,周期为T2,在某一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近,试用已知量求解下列问题:(引力常量G为已知)
(1)经过多长时间,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
(2)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
(3)该行星的平均密度ρ=?
- A、B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R,A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R,周期为T,B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R,则:(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A、B两卫星周期之比是多少?
(2)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通过地面同一点的正上方,则经过多长时间两卫星再次相距最近?
(3)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通过地面同一点的正上方,则经过多长时间两卫星相距最远?
- 如图所示,A、B是地球的两颗卫星,卫星A、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卫星A离地面高度为7R,卫星B离地面高度为R,R为地球半
径,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
(1)求卫星A、B的运行周期之比。
(2)若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 “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随后,“嫦娥一号”经过变轨和制动成功进入环月轨道。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月球,设想卫星在圆形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圆轨道Ⅰ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到达A点时经过短暂的点火变速,进入椭圆轨道Ⅱ,在到达轨道Ⅱ近月B点时再次点火变速,进入近月圆形轨道Ⅲ(轨道半径近似为月球半径),而后卫星在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圆轨道Ⅲ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
,不考虑其他星体对卫星的影响。
(1)求月球的平均密度。
(2)求卫星从轨道Ⅱ上远月点A运动至近月点B所用的时间。
(3)如果在Ⅰ、Ⅲ轨道上有两颗卫星,它们绕月球飞行方向相同,某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近(两卫星在月球球心的同侧,且两卫星与月球球心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又会相距最近?
- 2014年3月8日马航客机MH370失联,多国卫星在搜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某两颗搜寻卫星的运行示意图,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q,O为地球中心.
(1)求卫星B的运行角速度ω;
(2)若卫星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模型03、追及、相遇模型 【巧解题】2024高考物理模型全归纳: 这是一份模型03、追及、相遇模型 【巧解题】2024高考物理模型全归纳,文件包含模型03追及相遇模型原卷版docx、模型03追及相遇模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7讲 卫星(天体)追及相遇模型(原卷版): 这是一份第27讲 卫星(天体)追及相遇模型(原卷版),共5页。
第27讲 卫星(天体)追及相遇模型(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27讲 卫星(天体)追及相遇模型(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2,,5R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