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11 免疫调节(分层训练)(教师版).docx
    • 学生
      11 免疫调节(分层训练)(学生版).docx
    • 讲义
      11+免疫调节(讲义).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1  免疫调节01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1  免疫调节02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1  免疫调节03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1  免疫调节01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1  免疫调节02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1  免疫调节03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1  免疫调节01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1  免疫调节02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1  免疫调节03
    还剩3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1 免疫调节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1 免疫调节,文件包含11免疫调节分层训练学生版docx、11免疫调节分层训练教师版docx、11+免疫调节讲义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二轮生物复习策略
    高考能否考好,二轮复习是一个关键环节。经过一轮复习,往往学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生物基础知识总是记不准、用不好;对实验探究题感觉不好做,做不好;题读不准,作答了却不得分;对难度稍微大点的生物题比如遗传题缺乏思路,且不能举一反三。为了提升二轮复习的效率,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一、对知识进行层级化的框架梳理:生物知识点比较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逻辑关系对知识进行层级化的“知识框架”梳理,以便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从而能够更好地把知识融会贯通。
    二、回归教材,注重教材细节:新课标I卷的题“不偏”“不怪”“不坑”,不会在题目中设“语言陷阱”,大多数题考查的内容直接或改编至教材。
    三、帮助学生进行“方法类知识”的梳理,深入理解生物学研究方法:新高考命题的呈现,往往是延续科研人员的思维过程。理解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实验分析能力。
    四、掌握生物学实验的两大要素:自变量和对照。
    自变量保证了实验设计的逻辑正确,对照保证实验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所有的实验设计题都是由自变量得到的因变量(实验结论),因此在做实验题时首先要找准自变量。
    五、帮助学生总结一些答题技巧
    做选择题要把握住几点:(1)高考题往往有非常明确的选项,比我们平时的模拟题要简单,所以千万不要把高考题看得太难,不要想多了,想复杂了。(2)高考题考查的对象一般是重要概念和基本素养,对于重要概念不能过于死记硬背,要理解。(3)生物不是数学,不考复杂的计算,数字越复杂,答案可能越简单。所以要善于运用倒推法、排除法来做选择题。
    做好以上几点,相信二轮复习后学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解密11 免疫调节
    考点热度 ★★★★★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
    核心考点2免疫系统的功能
    核心考点3 体液免疫
    核心考点4 细胞免疫
    核心考点5 免疫失调
    核心考点6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统一协调
    核心考点7 疫苗
    核心考点8 器官移植

    考点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预测
    免疫调节
    (2021浙江卷)15.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2021 广东卷)1.疫苗的原理
    (2021湖北卷)20.T细胞发挥免疫的原理
    (2021湖南卷)6.免疫系统的额组成和体液免疫
    (2021辽宁卷)3.疫苗的原理
    (2021辽宁卷)10.过敏反应
    (2021山东卷)18.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2021天津卷)9、10 疫苗的原理
    (2021北京卷)16. 体液免疫
    (2021 海南卷)2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2021 河北卷)21.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敏反应

    热点预测与趋势分析
    考察内容:
    ①重点是特异性免疫、疫苗
    ②人教版变化的内容:
    a、免疫细胞的种类;
    b、免疫活性物质;
    c、免疫系统功能有概念变化;
    d、新增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统一协调;
    e、新增过敏反应的过程
    f。新增艾滋病(原来是课后阅读资料)
    题型:
    所占比重不大,但是是必考项目,一般为选择题


    第一部分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物质基础)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骨髓
    胸腺

    淋巴结
    扁桃体
    免疫细胞
    树突状细胞和巨嗾细胞等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
    细胞因子
    溶菌酶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




















    骨髓
    Ø 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质内
    Ø 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
    胸腺
    Ø 位于胸骨的后面,呈扁平的椭圆形,分左、右两叶。胸腺随年龄而增长,在青春期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退化。
    Ø 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Ø 呈椭圆形,在胃的左侧,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
    Ø 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淋巴结
    Ø 呈圆形或豆状,是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沿淋巴管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部和腹股沟部等处
    Ø 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扁桃体
    Ø 通常指咽腭部的扁桃体,左右各一,形状像扁桃。其内部有很多免疫细胞。
    Ø 具有防御功能。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的来源:



    造血干细胞
    分裂、分化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嗾细胞
    淋巴细胞
    T细胞
    B细胞
    免疫细胞
    无核
    有核
    无核












    抗原呈递细胞(APC):


    抗原:

    Ø 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Ø 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它既可以游离,也可以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胞上,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抗原呈递细胞(APC):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B细胞
    Ø 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
    Ø 成熟时具有分支
    Ø 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Ø 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
    Ø 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Ø 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Ø 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溶菌酶
    抗体
    Ø 由浆细胞产生(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每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
    Ø 具有免疫功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Ø 能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
    细胞因子
    Ø 由淋巴细胞分泌
    Ø 主要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作用: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
    (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
    Ø 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
    Ø 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Ø 人人生来就有
    Ø 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
    (若该功能异常,则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第二部分 特异性免疫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认病原体的。
    体液免疫

    (依靠抗体起作用,清除细胞外液中的抗原)


    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抗原呈递细胞(APC)


    ①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②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③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
    ④将抗原信息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接受抗原后的变化:

    ① 接受抗原后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② 分裂、分化
    ③ 分泌细胞因子





    B细胞活化及分裂的条件:


    活化条件
    ① 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第一个信号)
    ②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第二个信号)
    ③ 细胞因子刺激(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






    抗体


    ① 是蛋白质
    ② 只能在细胞外液中起作用


    l 与病原体结合
    l 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l 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③ 作用:





    B细胞
    ① 通常一个B细胞只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反应
    ② 种类:109种以上,最终形成的抗体也有109种以上
    浆细胞
    ① 不识别抗原,只负责分泌抗体
    ② 每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
    记忆B细胞
    ① 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
    ② 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细胞免疫


    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①靶细胞变化信号的刺激
    ②(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刺激
    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条件:




    细胞免疫的结果:


    使侵染到人体细胞内的病原体从该细胞(靶细胞)释放出来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1、B细胞 和 细胞毒性T细胞 的活化离不开 辅助性T细胞 的辅助。
    2、体液免疫中产生的 抗体 ,能消灭 细胞外液 中的病原体;而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要靠 细胞免疫 将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此时 体液免疫 就又能发挥作用了。

    (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通过 信号分子 相互作用2、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 直接与受体接触 。受体一般是蛋白质分子.
    3、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因此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第三部分 免疫失调

    过敏反应



    Ø 定义: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这样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Ø 特点:
    Ø 反应过程:
    Ø 过敏原:
    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作过敏原。
    如:鱼、虾、牛奶、蛋类、花粉、花生、室内尘土、磺胺、奎宁、宠物的皮屑、棉絮等都是(或含有)过敏原。
    Ø 预防措施:
    因此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自身免疫病


    实例:

    Ø 风湿性心脏病

    定义:

    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分子,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十分相似,当人体感染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不仅向病菌发起进攻,而且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损伤。这就是风湿性心脏病。


    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地损伤自身的组织和器官,并且出现了症状


    Ø 类风湿关节炎

    Ø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红斑、大量脱发、白细胞减少等。


    原因:


    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与遗传、免疫失调、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等多因素有关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是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Ø 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叫作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Ø 如艾滋病。大多数免疫缺陷病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Ø 由于遗传而生来就有免疫缺陷的,叫作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Ø 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该病是由与淋巴细胞发育有关的基因突变或缺陷引起的,患者多为新生儿和婴幼儿,他们存在严重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缺陷,任何一种病原体感染,对他们都是致命的















    艾滋病:
    Ø 原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从而使人丧失大部分免疫能力。
    Ø 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Ø 预防措施:
    (1)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如使用避孕套;
    (2)避免注射吸毒;
    (3)接受检测并积极治疗HIV等性传播感染;
    (4)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5)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第四部分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预防(疫苗)、免疫诊断、免疫治疗

    疫苗



    2、作用:
    使人产生相应的抗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疫苗仍是人类发明的对抗传染病的一件有效的武器
    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
    含有不同的有效抗原成分,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
    如,百白破三联疫苗
    联合疫苗:
    疫苗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一般情况下,引起免疫反应的并不是整个病原体,而是病原体所含有的抗原。因此,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质、多糖夹膜类)及其产物制备疫苗。随着免疫学、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DNA疫苗也已经在临床中使用。
    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1、定义:
    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
    抗毒素
    亚单位疫苗(含多肽疫苗)、载体疫苗
    核酸疫苗等
    按疫苗成分分:
    按用途分:
    4、疫苗的种类(拓展了解,不要求)
    天花疫苗——预防天花(拓展:天花病毒引起)
    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拓展: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拓展: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
    麻疹疫苗——预防麻疹(拓展:麻疹病毒引起)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该疫苗可以预防由HPV引起的几种子宫颈癌,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

    3、实例:




































    器官移植



    1、定义:
    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
    2、免疫排斥反应
    ①定义:
    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作“非己”成分进行攻击,这就是免疫排斥反应,这是器官移植容易失败的原因。
    ②原理:
    组织相容性抗原(HLA):
    ① 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②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叫做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白细胞可以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自己”还是“非己”,如果是“非己”则会发起攻击
    3、器官移植成功的保障











    三、免疫学的其他应用
    免疫诊断:
    原理: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
    实例: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等
    免疫治疗: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使用免疫增强疗法,
    对于有些疾病则使用免疫抑制疗法。

















    (2021浙江卷)15. 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
    B. 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标志是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C. 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
    D. 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


    2、细胞免疫过程:

    【详解】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即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其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和病毒核酸,A错误;
    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该病毒入侵时,能迅速作用于该病毒,属于主动免疫,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B正确;
    C、分析题干信息“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可知S蛋白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故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C正确;
    D、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二次免疫会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故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D正确。
    故选A。
    (2021 广东卷)1. 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为更有效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爱。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通过理化方法灭活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
    ②接种后抗原会迅速在机体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③接种后可以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
    ④二次接种可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的免疫防卫功能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1、制取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对新冠病毒进行特殊处理,使其内部遗传物质(核酸)失活,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仍然完整,从而保持免疫原性。
    2、体液免疫的过程:
    (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①通过理化方法灭活病原体,使其内部核酸失活,失去繁殖和感染能力,该方法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①正确;
    ②接种后,疫苗作为抗原会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疫苗已灭活不能大量增殖,②错误;
    ③接种后,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③错误;
    ④二次接种后,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识别抗原,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可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体的免疫防卫功能,④正确。
    故选A。
    (2021湖北卷)20. T细胞的受体蛋白PD-1(程序死亡蛋白-1)信号途径有调控T细胞的增殖、活化和细胞免疫等功能。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与T细胞的受体PD-1结合引起的一种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PD-Ll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B. PD-L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
    C. PD-L1与PD-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
    D. 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当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与T细胞的受体PD-1结合时,T细胞产生的干扰素不能对肿瘤细胞起作用,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当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与T细胞的受体PD-1不结合时,T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对肿瘤细胞起免疫作用,杀伤肿瘤细胞。
    【详解】A、PD-Ll抗体和PD-1抗体能分别于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和T细胞的受体PD-1结合,但它们结合在一起时,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与T细胞的受体PD-1就不能结合,T细胞可以对肿瘤细胞起免疫作用,因此PD-Ll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A正确;
    B、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可以与T细胞的受体PD-1结合,导致T细胞不能产生干扰素,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B正确;
    C、PD-L1与PD-1的结合,导致T细胞不能产生干扰素,因此PD-L1与PD-1的结合会降低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C错误;
    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肿瘤细胞膜上PD-L1蛋白减少,导致肿瘤细胞不能与T细胞的受体PD-1结合,T细胞能产生干扰素,T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对肿瘤细胞起免疫作用,杀伤肿瘤细胞,从而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D正确。
    故选C。
    (2021湖南卷)6. 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
    B. 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
    C. 将孵出当日的雏鸡摘除法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
    D. 雏鸡感染IBDV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缩
    【答案】D
    【解析】
    【分析】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体液免疫过程为: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 “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 ,可推知法氏囊相当于人体的骨髓造血组织,是B淋巴细胞产生和分化的部位,所以是鸡的免疫器官,A正确;
    B、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进而影响B淋巴细胞的产生,B淋巴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所以会导致体液免疫功能衰退,B正确;
    C、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孵出当日摘除,会导致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减少,C正确;
    D、IBDV灭活疫苗相当于抗原,应在感染前注射,用于免疫预防,发病后再使用不会阻止其法氏囊萎缩,D错误。
    故选D。
    (2021辽宁卷)3. 下列有关病毒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B. 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C. 基因工程中常用噬菌体转化植物细胞
    D. 经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用于免疫预防
    【答案】C
    【解析】
    【分析】1、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2、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应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疫苗,主要成分是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接种后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详解】A、促进动物细胞的融合除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A正确;
    B、病毒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B正确;
    C、基因工程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农杆菌的特点是其细胞内的Ti质粒上的T-DNA片段能够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C错误;
    D、经过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以作为免疫学中的疫苗,用于免疫预防,D正确。
    故选C。
    (2021辽宁卷)10. 下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包含细胞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
    B. 细胞①和细胞②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
    C. 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指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 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细胞①是T细胞,细胞②是B细胞,细胞③是记忆B细胞,细胞④是浆细胞。
    【详解】A、根据图中分泌的抗体可知,过敏反应参与的是体液免疫,A错误;
    B、细胞①是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细胞②是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错误;
    C、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是B细胞分化出的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C错误;
    D、由图可知,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导致过敏症状,则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D正确。
    故选D。
    (2021山东卷)18. 吞噬细胞内相应核酸受体能识别病毒的核酸组分,引起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病毒与效应 T 细胞抵抗病毒的机制相同
    C. 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吞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速度明显加快
    D. 上述过程中吞噬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答案】ABC
    【解析】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说明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不具有特异性,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
    B、溶酶体分解病毒,是将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而效应 T 细胞抵抗病毒的机制是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使病毒失去藏身之所,B错误;
    C、吞噬细胞对病毒的识别作用不具有特异性,所以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吞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速度不会加快,C错误;
    D、干扰素是免疫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
    故选ABC。
    (2021天津卷)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S蛋白是新冠病毒识别并感染靶细胞的重要蛋白,作为抗原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并应答,因此S蛋白是新冠疫苗研发的重要靶点。下表是不同类型新冠疫苗研发策略比较。
    类型
    研发策略
    灭活疫苗
    新冠病毒经培养、增殖,用理化方法灭活后制成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
    利用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携带S蛋白基因,制成疫苗。接种后,S蛋白基因启动表达。
    亚单位疫苗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体外合成S蛋白,制成疫苗。
    核酸疫苗
    将编码S蛋白的核酸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制成疫苗。接种后,在人体内产生S蛋白。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利用减毒流感病毒作为载体,带S蛋白基因,并在载体病毒表面表达S蛋白,制成疫苗。

    9. 自身不含S蛋白抗原的疫苗是( )
    A. 灭活疫苗 B. 亚单位疫苗
    C. 核酸疫苗 D.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2021天津卷)10. 通常不引发细胞免疫的疫苗是( )
    A. 腺病毒载体疫苗 B. 亚单位疫苗
    C. 核酸疫苗 D.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答案】9. C 10. B
    【解析】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3、疫苗属于抗原,进入机体后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常见的疫苗有减毒活疫苗、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9题详解】
    A、灭活疫苗是病毒经培养、增殖并用理化方法灭活后制成,会保留病毒的S蛋白抗原,A不符合题意;
    B、亚单位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体外合成S蛋白制成,包含S蛋白抗原,B不符合题意;
    C、核酸疫苗是将编码S蛋白的核酸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制成,自身不含S蛋白抗原,C符合题意;
    D、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是利用减毒流感病毒作为载体,带S蛋白基因,并在载体病毒表面表达S蛋白制成,故该疫苗自身含S蛋白抗原,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题详解】
    A、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利用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携带S蛋白基因制成,腺病毒会引发细胞免疫,A不符合题意;
    B、亚单位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体外合成S蛋白制成,只包含S蛋白抗原,不会引起细胞免疫,B符合题意;
    C、核酸疫苗是将编码S蛋白的核酸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制成,该疫苗会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可能会引发机体的细胞免疫,C不符合题意;
    D、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是利用减毒流感病毒作为载体,带S蛋白基因,并在载体病毒表面表达S蛋白制成,流感病毒会引发细胞免疫,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1北京卷)16. 新冠病毒(SARS-CoV-2)引起的疫情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肆虐,接种疫苗是控制全球疫情的最有效手段。新冠病毒疫苗有多种,其中我国科学家已研发出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重组疫苗)是一种基因工程疫苗,其基本制备步骤是:将新冠病毒的S基因连接到位于载体上的腺病毒基因组DNA中,重组载体经扩增后转入特定动物细胞,进而获得重组腺病毒并制成疫苗。
    (1)新冠病毒是RNA病毒,一般先通过_______得到cDNA,经_______获取S基因,酶切后再连接到载体。
    (2)重组疫苗中的S基因应编码________。
    A. 病毒与细胞识别的蛋白 B. 与病毒核酸结合的蛋白
    C. 催化病毒核酸复制的酶 D. 帮助病毒组装的蛋白
    (3)为保证安全性,制备重组疫苗时删除了腺病毒的某些基因,使其在人体中无法增殖,但重组疫苗仍然可以诱发人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该疫苗发挥作用的过程是:接种疫苗→________→_________→诱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4)重组疫苗只需注射一针即可完成接种。数周后,接种者体内仍然能检测到重组腺病毒DNA,但其DNA不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请由此推测只需注射一针即可起到免疫保护作用的原因________。
    【答案】(1) ①. 逆转录/反转录 ②. PCR扩增 (2)A
    (3) ①. (重组腺病毒)进入细胞 ②. 表达抗原
    (4)重组腺病毒DNA在人体细胞中持续表达抗原,反复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解析】
    【分析】重组腺病毒疫苗必须具备的条件:能够将新冠病毒抗原基因(目的基因)带入到受体细胞;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出抗原蛋白;不会导致疾病发生。
    【小问1详解】
    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若要得到与其对应的cDNA,则要进行逆转录。用cDNA扩增出目的基因——S基因,需要利用PCR扩增技术。
    【小问2详解】
    重组疫苗作为抗原需要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而重组疫苗中的S基因是从新冠病毒中提取的,所以重组疫苗中的S基因应编码病毒与细胞都能识别的蛋白,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小问3详解】
    重组疫苗对人体来说属于外来异物,即抗原,故人体接种疫苗后,重组腺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其在人体细胞内表达出抗原,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因此该疫苗发挥作用的过程是:接种疫苗→(重组腺病毒)进入细胞→表达抗原→诱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小问4详解】
    接种疫苗后,由于长时间内接种者体内仍能检测到重组腺病毒DNA,而DNA会不断表达出S蛋白,S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故机体会反复针对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点睛】本题以新冠肺炎为问题情境,考查重组腺病毒疫苗和免疫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1 海南卷)22. 大规模接种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疫苗建立群体免疫,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措施。新冠疫苗的种类有灭活疫苗、mRNA疫苗等。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控制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中,T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T细胞在人体内发育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该疫苗在人体内作为____________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B细胞能分化为分泌抗体的____________。
    (3)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是介导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关键蛋白,据此,某科研团队研制出mRNA疫苗。接种mRNA疫苗后,该疫苗激发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基本过程是____________。
    (4)新冠肺炎康复者体内含有抗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这些特异性抗体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的免疫作用是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胸腺 ②. 增殖分化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2) ①. 抗原 ②. 浆细胞
    (3)新冠病毒进入机体后,少部分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大部分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4)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解析】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小问1详解】
    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是胸腺;T 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增殖分化出效应T细胞(可识别并裂解靶细胞)和记忆细胞(保持对同种抗原的记忆)。
    【小问2详解】
    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可以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其中由B细胞分化而成的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
    【小问3详解】
    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作用也相当于抗原,进入机体后,少部分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大部分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小问4详解】
    新冠肺炎康复者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以阻止新冠病毒对人体细胞的粘附和进一步增殖,并可能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
    【点睛】本题以新型冠状病毒为背景,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识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相应的实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或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2021 河北卷)21.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对某地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VarV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初期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__________。
    (2)呼吸道黏膜受损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VZV感染引发机体的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被感染的细胞统称为__________。
    (3)水痘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与水痘的发病机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反应,是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过强的表现。
    (4)图中统计结果显示,随VarV接种率的提高,水痘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接种VarV后,B淋巴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4年、2015年出生儿童的接种率与发病率数据提示,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原因是第一剂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组织液 ②. 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防卫功能减弱 ③. 特异性 ④. 靶细胞 ⑤. 过敏 ⑥. 防卫 ⑦. 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⑧. 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再次接种VarV后,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解析】
    【分析】1、免疫系统的功能是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可以监控和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细胞及癌变细胞。
    2、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道线:(1)第一道: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
    3、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4、分析坐标图形,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第一剂次VarV接种率开始基本持平,2014年后下降;第二剂次VarV接种率逐年增加,水痘发病率逐年下降。
    【详解】(1)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水疱中的液体应该为渗透压失衡造成的组织液聚集在皮肤下形成的,主要还是来自组织液。
    (2)呼吸道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具有清扫、阻挡异物等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当VZV从呼吸道侵入人体时,呼吸道黏膜受损者,会失去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阻挡和黏液的吸附作用,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防卫功能减弱,故更易被VZV感染。VZV 侵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被其感染的细胞被称为靶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
    (3)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过敏反应是因为机体免疫防卫功能过强造成的。
    (4)易感人群接种VarV疫苗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起到预防VZV的作用。
    (5)初次接种疫苗后,体内能产生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抗体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由于记忆细胞的存在,追加第二剂时,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使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因此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过程产生抗体的数量多、速度快。
    【点睛】本题以“VZV”为载体,主要考查内环境和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够结合背景材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7 基因工程: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7 基因工程,文件包含17基因工程分层训练教师版docx、17基因工程讲义docx、17基因工程分层训练原卷板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6 细胞工程: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6 细胞工程,文件包含16细胞工程分层训练教师版docx、16细胞工程讲义docx、16细胞工程分层训练学生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5 +发酵工程: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5 +发酵工程,文件包含15发酵工程分层训练学生版docx、15发酵工程分层训练教师版docx、15+发酵工程讲义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11 免疫调节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