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专题04 核酸、糖类和脂质
展开高考一轮生物复习策略
1、落实考点。
一轮复习时要在熟读课本、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后,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通过结合复习资料,筛选出难点和考点,有针对地重点复习。这就需要在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要善于进行知识迁移和运用,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三生物的考试并不仅仅是考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并要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
不过特别强调了从图表、图形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年高考试题,图表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那些图表题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和图表的变换、深化、拓展,使之成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一点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错题。错题整理不是把错题抄一遍。也不是所有的错题都需要整理。
专题04 核酸、糖类和脂质
专题导航
目录
常考点01 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 1
常考点02 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6
常考点03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0
常考点归纳
常考点01 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
【典例1】
下列关于核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核酸分子中,嘌呤碱基数都等于嘧啶碱基数
B.核酸分子中,五碳糖和磷酸都通过氢键相互连接
C.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
D.有些生物的遗传信息可以直接贮存在核糖核酸中
【分析】DNA分子的组成元素为C、H、O、N、P,其结构的主要特点为:
(1)是一个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2)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双螺旋结构。
(3)是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A﹣T;C﹣G).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解:A、单链RNA和DNA中,嘌呤碱基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A错误;
B、核酸分子中,两条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构成碱基对,五碳糖和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B错误;
C、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C错误;
D、有些生物的遗传信息可以直接贮存在核糖核酸中,如RNA病毒,D正确。
故选:D。
【典例2】
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细胞器如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合成蛋白质需要核酸参与,合成核酸则不需要蛋白质参与
C.蛋白质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
D.两者都是由单体构成的多聚体,其结构的多样性完全取决于单体的排列顺序
【分析】蛋白质和核酸
蛋白质
单纯蛋白(如胰岛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C、H、O、N、S
(Fe、Cu、P、Mo…)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
②调节代谢(激素)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运输、免疫、识别等
核酸
DNA
RNA
C、H、O、N、P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②控制生物性状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类酶)
【解答】解:A、染色体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但染色体不是细胞器,A错误;
B、蛋白质是由核酸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都需要相应酶的催化,因此合成蛋白质需要核酸参与,合成核酸也需要蛋白质参与,B错误;
C、蛋白质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C正确;
D、两者都是由单体构成的多聚体,其中蛋白质的多样性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核酸的多样性取决于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D错误。
故选:C。
【技巧点拨】
1.核酸的组成
2.核酸与蛋白质的比较
(1)核酸与蛋白质的区别:
【特别提醒】
(1)同种生物不同细胞中DNA一般相同,而mRNA则一般不同,蛋白质种类和含量也不同,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核酸与蛋白质在不同生物体中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因而可以从分子水平上,通过分析核酸与蛋白质的相似程度来推断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3)核酸和蛋白质的联系:
①核酸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②DNA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变式演练1】
核酸和蛋白质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承担着重要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中DNA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分布在细胞质中
B.生物体内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共有6种小分子
C.线粒体中的某些蛋白质是由线粒体DNA控制合成的
D.细胞中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分析】核酸: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解答】解:A、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错误;
B、细胞生物体内的核酸包括DNA和RNA,它们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共有5种碱基、2种五碳糖和磷酸,共8种小分子,B错误;
C、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是由自身DNA控制合成的,C正确;
D、细胞中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错误。
故选:C。
【变式演练2】
科学家将新冠肺炎病毒的遗传物质和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并对水解后产生的小分子物质进行了比较,其中相同的物质可能是( )
A.胞嘧啶、核糖 B.胸腺嘧啶、尿嘧啶
C.磷酸、腺嘌呤 D.磷酸、尿嘧啶
【分析】1、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2、核酸彻底水解产物为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
【解答】解:新冠肺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彻底水解产物为磷酸、核糖、4种含氮碱基A、U、C、G;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彻底水解产物为磷酸、脱氧核糖、4种含氮碱基A、T、C、G;
RNA和DNA彻底水解后产生的小分子物质,相同的是磷酸、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
故选:C。
【变式演练3】
如图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单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f是核糖,则该物质是DNA的基本单位
B.若n是U(尿嘧啶),则d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C.d含有的P元素在n中
D.人体细胞中含的d有四种
【分析】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3、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4、分析题图:题图是由一分子磷酸(m)、一分子五碳糖(f)和一分子碱基(n)形成的(d)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
【解答】解:A、若f是核糖,则该物质是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A错误;
B、若n是U(尿嘧啶),则d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尿嘧啶核糖核苷酸,B正确;
C、d含有的P元素在m(磷酸)中,C错误;
D、人体细胞中含有DNA和RNA2种核酸,含的d核苷酸有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B。
常考点02 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典例3】
如图所示为糖的常见种类及其转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B.单糖→二糖→淀粉,其中单糖指的是葡萄糖
C.图中②可能是纤维素,它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D.图中①可能是肌糖原,在人体内该糖原水解可以补充血糖
【分析】1、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单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多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2、分析题图:图中①是肌糖原,②为纤维素。
【解答】解:A、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别是组成RNA和DNA的成分,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A错误;
B、组成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因此“单糖→二糖→淀粉”中的“单糖”指的是葡萄糖,B正确;
C、图中②可能是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C错误;
D、图中①可能是肌糖原,在人体内肝糖原水解可以补充血糖,但肌糖原不能水解来补充血糖,D错误。
故选:B。
【典例4】
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淀粉、糖原、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
②氨基酸和抗体均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③只有细胞中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④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少,放能多
⑤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⑥长期以玉米为主食的人群,应额外补充赖氨酸。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分析】1、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中的多糖。
2、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与糖类相似,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磷和氮,所不同的是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所以同质量脂肪和糖类相比,放能多、耗氧多。
【解答】解:①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生物大分子,核糖不属于生物大分子,①错误;
②双缩脲试剂检测含有2个或者2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氨基酸不含肽键,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②错误;
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核酸也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③错误;
④脂肪含氢量高于糖,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多,放能多,④错误;
⑤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细胞膜中蛋白质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⑤错误;
⑥赖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玉米缺少赖氨酸,长期以玉米为主食的人群,应额外补充赖氨酸,⑥正确。
故选:B。
【技巧点拨】
1.糖类和脂质的分类
2.糖类和脂质的比较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质
区别
元素组成
C、H、O
C、H、O(N、P)
种类
单糖、二糖、多糖
脂肪、磷脂、固醇
合成部位
葡萄糖、淀粉:叶绿体
纤维素:高尔基体
糖原:主要是肝脏、肌肉
主要是内质网
区别
生理作用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
③核酸的组成成分,如核糖、脱氧核糖
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如脂肪
②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如磷脂
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如性激素
联系
糖类脂肪
【特别提醒】
糖类和脂质元素组成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1)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多于糖类。
(2)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H]+O2―→H2O+能量,因此[H]越多,消耗的O2越多,释放能量越多。因此等质量的脂质与糖类相比,脂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多于糖类。
【变式演练4】
如图是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可作为药物的载体,将药物送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分子的头部是疏水性的,尾部是亲水性
B.药物甲能在水中结晶或溶解,药物乙是脂溶性的
C.脂质体上的蛋白质能与特定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
D.脂质体可与细胞膜融合或通过胞吞把药物送入细胞
【分析】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脂分子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图中药物甲是能在水中结晶或溶解的药物,图中药物乙是脂溶性药物。
【解答】解:A、图中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A错误;
B、图中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图中药物甲是能在水中结晶或溶解的药物,图中药物乙是脂溶性药物,B正确;
C、在脂质体膜上镶嵌某种蛋白质,能与特定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起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C正确;
D、脂质体具有双层磷脂分子,可与细胞膜融合或通过胞吞把药物送入细胞,D正确。
故选:A。
【变式演练5】
当前“减肥”和“瘦身”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下列关于减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肥胖是由于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为了减胖,我们要少吃油腻的食物
B.由于糖类较易转变成脂肪,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
C.脂肪可以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我们要多运动,以增强脂肪的消耗
D.为了轻松减肥,最好每天只吃含维生素丰富、含脂类较少的水果、蔬菜
【分析】肥胖的原因是由于在体内积累脂肪过多引起,过多的脂肪可能是食物中直接摄入的,也可能是食物中过多的糖类转变而来.减肥的措施:
1、膳食多样化:所有的营养干预必须基于平衡膳食,食谱要尽可能广泛,各种食物都要涵盖.
2、减肥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和总脂肪量的摄入,同时保证人体基本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3、控制减肥速度:第一个月控制在2﹣4kg,从第二个月开始每个月维持在1﹣2kg水平,平均每周减少0.25﹣0.5kg.合理减肥的膳食是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和高膳食纤维膳食.
【解答】解:A、肥胖的原因是由于在体内积累脂肪过多引起,所以肥胖的人应该少吃油腻食物,减少脂质的摄入,A正确;
B、由于糖类较易转变成脂肪,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应该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因为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B正确;
C、脂肪可以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我们要多运动,以增强脂肪的消耗,C正确;
D、为了减肥,最好少吃肥肉,多吃含维生素较丰富而含脂质较少的水果和蔬菜,D错误。
故选:D。
【变式演练6】
媒体报道的“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但还有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下列有关“地沟油”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元素一定是C、H、O、N
B.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
C.遇苏丹Ⅲ染液可能呈现橘黄色
D.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分析】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 P 和 N.脂肪是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解答】解:A、“地沟油”主要成分是脂质,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 P 和 N,A错误;
B、脂质是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B错误;
C、脂肪遇苏丹Ⅲ染液可能呈现橘黄色,C正确;
D、脂质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D错误。
故选:C。
常考点03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典例5】
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B.该实验的染色剂是质量分数为30%苏丹Ⅳ
C.取材时应滴加适量的蒸馏水,以维持人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D.实验证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与DNA的亲和力强,吡罗红与RNA的亲和力强,即甲基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解答】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颜色,会干扰试验结果,不能作为实验材料,A错误;
B、该实验的染色剂是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B错误;
C、取材时应滴加适量的生理盐水,以维持人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C错误;
D、实验结果,细胞核被染成绿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被染成红色,说明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正确。
故选:D。
【典例6】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
B.用8%的盐酸的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
C.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细胞质和呈红色的细胞核
【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一、实验原理
①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②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③盐酸(HCl)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二、实验流程图
取口腔上皮细胞:
↓
水解:①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加有30mL8%盐酸的小烧杯中;②将小烧杯置于加入30℃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min
↓
冲洗涂片:用蒸馏水缓慢冲洗载玻片10s
↓
染色:①用吸水纸吸干载玻片的水分②将吡罗红甲基绿2滴滴于载玻片上,染色5min③吸去多余染色剂,盖上盖玻片
↓
观察
↓
结论: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解答】解:A、实验中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后,用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A错误;
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而不是使DNA水解,B错误;
C、染色时应该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C错误;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细胞核和呈红色的细胞质,D错误。
故选:A。
【技巧点拨】
1.原理、步骤、结论
2.实验注意问题
(1)选材:口腔上皮细胞、无色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防止颜色的干扰。
(2)缓水流冲洗的目的:防止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
(3)几种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
①0.9% NaCl溶液(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②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b.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
③蒸馏水:a.配制染色剂;b.冲洗载玻片。
④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混合使用且现配现用。
(4)DNA和RNA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分布,只是量的多少不同。故结论中强调“主要”而不能说“只”存在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
【变式演练7】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可用健那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
B.实验流程为制片→水解→染色→冲洗涂片→观察
C.观察时,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
D.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顺序:
1.取材
①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②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③涂:将牙签上的碎屑涂抹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
④烘: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干.
2.水解
①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装有30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进行材料的水解;
②保:将小烧杯放入装有30℃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分钟.
3.冲洗涂片
①冲:用缓缓的蒸馏水冲洗载玻片10秒钟;
②吸: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4.染色
①染:用2滴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分钟;
②吸:吸去多余染色剂;
③盖:盖上盖玻片.
5.观察
①低:在低倍物镜下,寻找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
②高:转到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解答】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应该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A错误;
B、实验流程为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B错误;
C、观察时,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C错误;
D、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D正确。
故选:D。
【变式演练8】
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菠菜叶肉细胞与用口腔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效果相同
B.实验现象为细胞核呈现红色,细胞质呈现绿色
C.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RNA和蛋白质分离
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和DNA与染色剂结合,进而有利于对DNA进行染色。
【解答】解:A、菠菜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应选用无色透明的细胞,如口腔上皮细胞,A错误;
B、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因此实验现象为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现红色,B错误;
C、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DNA和蛋白质分离,C错误;
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正确。
故选:D。
【变式演练9】
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
B.实验中0.9%的NaCl溶液的作用是使口腔上皮细胞脱水
C.用体积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
D.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
【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
1、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2、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盐酸(HCl)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解答】解:A、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A正确;
B、实验中0.9%的NaCl溶液是为了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B错误;
C、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细胞,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C正确;
D、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D正确。
故选:B。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4讲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练透):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4讲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练透),文件包含第4讲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练习原卷版docx、第4讲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4讲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讲通):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4讲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讲通),文件包含第4讲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讲义教师版docx、第4讲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讲义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透):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透),文件包含第3讲糖类和脂质练习原卷版docx、第3讲糖类和脂质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