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考点34 +动物的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展开中考生物复习策略
要把握四个点:注重根底,贴近生活,突出能力,关注情感。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学情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策略,希望大家喜欢!
一、注重根底,回归教材
1.紧扣《课标》和《考试说明》。
2.帮助学生建构生物学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教材是有编写体系的,各单元、章、节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二、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1.关注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教师一定要关注与生物科学相关的新闻事件、科学技术开展的成果,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2.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初中生物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和思路,掌握要点和规律。
考点34 动物的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命题趋势】
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是中考常考查的内容,多以选择题、材料题形式进行考查。
【重要考向】
一.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二. 社会行为的判断
三.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四.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知识讲解
动物的行为
1.概念: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2.表现:各种各样的运动。
动物行为的分类
1.先天性行为: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行为。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
2.学习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典例】
1.以下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黑猩猩钓取白蚁 B. 刚出生的袋鼠爬到育儿袋中吃奶
C. 菜青虫总是只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 D. 失去雏鸟的红雀喂养金鱼
【答案】A。
【解析】A、黑猩猩钓取白蚁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A符合题意。
BCD、刚出生的袋鼠爬到育儿袋中吃奶、菜青虫总是只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失去雏鸟的红雀喂养金鱼,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CD不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
B. 鹦鹉学舌属于学习行为
C.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D. 蚂蚁和蜜蜂不具有社群行为
【答案】D。
【解析】A.蜘蛛结网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
B.鹦鹉学舌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C.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强,不符合题意。
D.蚂蚁和蜜蜂都具有社会行为,因为在它们的群体内有明确的分工,符合题意。
社会行为的判断
知识讲解
1.社会行为的概念:动物营群居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2.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
3.常见的动物:昆虫类的蚂蚁、蜜蜂;狮子、大象、狒狒、猴子、狼等多数高等动物。
4.社会行为的意义:
(1)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
(2)有利于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典例】
3.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下列( )行为的主要特征
A. 繁殖 B. 社群 C. 捕食 D. 防御
【答案】B。
【解析】社会(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狒狒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有分工,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其它雄狒狒负责采集食物,保卫狒狒群体,属于社群行为的特征。
4.火蚁具有社会行为,当洪水来临时,它们分工合作在水面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齐心协力到达陆地。下列动物群体中也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土壤中的一群蚯蚓 B.草丛中的一群蚊子
C.池塘中的一群蝌蚪 D.树林中的一群狒狒
【答案】D
【解析】蚯蚓、蚊子、蝌蚪的群体内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没有明确分工,不具有社会行为,而狒狒的的群体内有明显的组织、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还会形成等级,因此具有社会行为。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知识讲解
信息交流方式
举例
意义
声音
狮群中的狮子发出不同的吼叫声
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动作
发现蜜源的蜜蜂跳“8”字舞
气味
昆虫释放性外激素
【典例】
5.下列不属于同种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的是( )
A.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B.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C.羚羊闻到老虎的气味会迅速逃避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方位
【答案】C
【解析】蚂蚁根据同伴的气味找到食物,是通过分泌物,告诉其他工蚁寻找食物的路线,属于用分泌物交流信息;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是通过声音告诉同伴引起注意,有利于保护群体的安全,属于用声音交流信息;羚羊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是为了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不是同种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方位,是通过动作告诉同伴引起注意,有利于同伴间传递信息。
6.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动物“通讯”的是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
D.乌鸦见到老鹰时大声鸣叫
【答案】A
【解析】蜜蜂是用舞蹈的动作进行信息交流,A不符合题意;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是通过声音告诉同伴引起注意,有利于保护群体的安全,属于用声音交流信息,B不符合题意;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是为了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不是同种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C符合题意;乌鸦见到老鹰时大声鸣叫属于信息交流,D不符合题意。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知识讲解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动物与仿生
1.仿生学: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外形、结构和功能而造出新仪器、新设备的科学。
2.实例:利用长颈鹿的血液循环原理制成宇航服——“抗荷服”;雷达与蝙蝠;萤火虫与冷光灯等。
【典例】
7.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其具体表现有( )
①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②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③帮助植物传粉;④生产抗生素类药物;⑤用于仿生技术的研究;⑥彻底分解植物枝叶;⑦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原料;⑧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A. ①②③⑤⑦ B. ①③⑤⑦⑧
C. ②③④⑥⑧ D. ①②④⑤⑥
【答案】B。
【解析】①②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正确。
③⑧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正确。
⑤还可以用于仿生技术的研究,如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制造出人们需要的仪器和设备,正确。
⑦动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为人类提供生活原料、药用、观赏用,生产某些人类所需物质如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生产人乳铁蛋白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正确。
④⑥生产抗生素是利用的真菌,分解植物枝叶,促进物质循环的也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错误。
由上可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具体表现在①③⑤⑦⑧。
8.以下关于仿生产品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蛋壳--薄壳建筑 B. 蝴蝶的鳞片-人造卫星控温系统
C. 蝙蝠的定位系统-雷达 D. 家鸽的皮肤-飞行员抗荷服
【答案】D。
【解析】A.仿乌龟的背甲制造了薄壳建筑,A不符合题意。
B.卫星控温系统是模仿蝴蝶可以利用身体表面的小鳞片调节体温,B不符合题意。
C.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C不符合题意。
D.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研制了飞行服──“抗荷服”,符合题意。
【归纳比较】
1.据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2.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 狗辨主客、尺蠖拟态、惊弓之鸟
C.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婴儿吮吸
D. 鹦鹉学舌、蜘蛛织网、孔雀开屏
3.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运动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 B. 海豚顶球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
C. 蜜蜂利用舞蹈传递食物信息 D. 蚂蚁不具有社会行为
4.下列例子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
①蚂蚁“侵食”金合欢 ②蜜蜂采蜜 ③苍耳的果实挂在动物皮毛上 ④白蚁群体的分工合作 ⑤某地区大量捕杀蛇而导致鼠类猖獗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5.“红灯停,绿灯行”,闯红灯的汽车会被电子眼抓拍,这种拍照设备模拟了蛙眼只能发现移动物体的特性。这里采用的技术是( )
A. 发酵 B. 人工诱变 C. 转基因 D. 仿生
1.(2021·四川)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探究实验时,生物兴趣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多次走相同迷宫,得到如下图2结果: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先天性行为
B.小鼠第一次实验的“尝试与错误”时间最少
C.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和消失
D.小鼠重复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
2.(2021·新疆)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黑猩猩中的年长者为“首领”,这是社会行为
B.失雏的野鸭喂鱼,这是先天性行为
C.膝跳反射不受大脑控制
D.蚂蚁的通讯依靠气味和触角
3.(2021·江西)杜鹃将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为杜鹃孵卵、育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鸟为杜鹃孵卵、育雏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这些行为说明杜鹃比小鸟更高等,学习能力更强
C.小鸟和杜鹃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说明它们具有社会行为
D.这些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4.(2021·广西)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跳舞传递蜜源信息
B.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进行交配
C.萤火虫发出冷光“对话”
D.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
5.(2021·广东)一群亚洲象离开原栖息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发生长距离迁移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有组织、有分工的社会行为
B.可用无人机远距离观察象群的迁移行为
C.该象群中个体的差异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D.该象群的迁移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
1.老鼠打洞这种动物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 )
①由生活经验获得的 ②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③先天生来就有的 ④由生活的环境因素决定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下列现象中,属于动物学习行为是( )
①鹦鹉学舌 ②狗认主人 ③小鸡啄食 ④婴儿吃奶 ⑤家鸽传信⑥蜘蛛结网 ⑦小猴表演 ⑧鱼儿游泳
A. ①②⑤⑦ B. ①③④⑤
C. ③④⑥⑧ D. ①③⑤⑥⑦
3.火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蚂蚁。在洪水来临时,火蚁中的一些工蚁彼此将前后足搭在一起,在水面上形成一个由身体搭建的“筏子”,另一些工蚁则忙着把蚁后、雄蚁和幼蚁搬到“筏子”上,组成“筏子”的工蚁常常会被鱼吃掉,一旦有缺口,总有其他工蚁义无反顾地补上去,直到蚁团到达陆地。请据以上材料判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工蚁的这种行为是不利于自身生存的行为,对物种的延续是不利的
B. 火蚁的群体中有组织、分工、等级
C. 火蚁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
D. 雄蚁的作用是与蚁后交配从而达到种族延续的目的
4.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都会形成等级
B. 失去雏鸡的母鸡抚爱小猫、猴子表演骑车都属于学习行为
C.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大山雀喝牛奶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D. 黑长尾猴发现敌害时尖叫、蜜蜂的各种舞蹈、都属于信息交流
5.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后天学习行为
B.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是领域行为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攻击行为
D.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是月节律
6.图阴影部分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共同点,则阴影部分可以包含 ( )
A. 生来就有的行为 B.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 与遗传物质有关 D. 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7.社会行为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普遍具有的行为,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社会行为是哺乳动物具有的一种高等行为
B.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个体和群体的生存
C.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
D.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组织内一定有传递信息的“语言”
8.有关动物的“语言”,表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
B.动物的“语言”是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C.动物的“语言”是动物之间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
D.动物的“语言”是动物的各种行为
9.生物给予我们许多启迪。下列左右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蜻蜓的翅---直升机 B. 鸟巢---国家游泳中心(俗称“ 水立方 ”)
C. 蝉的保护色---军人的迷彩服 D. 海豚---潜水艇
10.下列哪项不是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动物和植物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C.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 促进生物系统的物质循环
参考答案
跟踪训练
1.【答案】A。
【解析】“一只刚失去幼患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失去妈妈的小狗患”,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①是先天性行为、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2.【答案】C
【解析】A.猫捉老鼠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而黄牛耕地、老马识途是动物出生后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A不符合题意。
B.尺蠖拟态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狗辩主客、惊弓之鸟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不符合题意。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婴儿吮吸,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C符合题意。
D.蜘蛛织网、孔雀开屏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D不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A.运动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是由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调节)、消化系统(提供有机物)、呼吸系统(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A正确。
B.海豚顶球表演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B正确。
C.通讯是指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蜜蜂是通过舞蹈传递食物信息的。C正确。
D.蚂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中有雌蚁(就是蚁后,是专职的“产卵机器”)、雄蚁(与雌蚁交配)、工蚁(职能是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和兵蚁(专司蚁穴的保卫),具有社会行为。D错误。
4.【答案】B。
【解析】①蚂蚁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表明蚂蚁能促进合欢幼苗的生长,正确。
②蜜蜂采蜜,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正确。
③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动物为植物传播了种子,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正确。
④白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错误。
⑤某个地区的蛇被大量捕杀导致老鼠猖獗,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正确。
5.【答案】D。
【解析】A.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错误。
B.利用秋山仙碱、辐射线、异常温度等化学或物理因素,诱导生物体遗传性状发生变异,再通过选择,培育出新物种,错误。
C.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错误。
D.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红灯停,绿灯行”,闯红灯的汽车会被电子眼抓拍,这种拍照设备模拟了蛙眼只能发现移动物体的特性。这里采用的技术是仿生,正确。
真题再现
1.【答案】D
【解析】A.“小鼠学走迷宫获取食物" ,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A错误。
B.观察图2可知,小鼠第一次实验的“尝试与错误”时间最长,B错误。
C.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C错误。
D.从图2中分析可知,小鼠重复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D正确。
2.【答案】A
【解析】A.黑猩猩群体中有首领—雄猩猩,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这是社会行为,故A错误。
B.失雏的野鸭喂鱼,这是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故B正确。
C.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不受大脑控制,故C正确。
D.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所以蚂蚁的通讯依靠气味和触角,故D正确。
3.【答案】A
【解析】A.“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小鸟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正确。
B.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杜鹃、小鸟都属于鸟类,等级一样高,错误。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同一种生物)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小鸟和杜鹃不是同一种生物,错误。
D.杜鹃将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让小鸟为其孵卵、育雏的行为是杜鹃生来就有的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错误。
4.【答案】D
【解析】A.蜜蜂跳舞传递蜜源信息,是同种动物通过动作进行交流,属于信息交流,A不符合题意。
B.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进行交配,是同种动物通过气味进行信息交流,B不符合题意。
C.萤火虫发出冷光“对话”,是同种动物通过光线进行信息交流,C不符合题意。
D.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属于防御行为,不属于信息交流,D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A.社会行为的特征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所以,亚洲象的迁徙行为是一种有组织、有分工的社会行为,A正确。
B.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故可用无人机远距离观察象群的迁移行为,B正确。
C.该象群中的全部个体都属于一种生物,故象群中个体的差异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C错误。
D.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故该象群的迁移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D正确。
模拟检测
1.【答案】C。
【解析】老鼠打洞这种动物行为是③动物生来就有的,②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2.【答案】A
【解析】A.鹦鹉学舌 、狗认主人、家鸽传信、小猴表演都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学习行为。A符合题意。
B.小鸡啄食、婴儿吃奶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B不符合题意。
C.小鸡啄食、婴儿吃奶、蜘蛛结网、鱼儿游泳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C不符合题意。
D.小鸡啄食、蜘蛛结网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D不符合题意。
3.【答案】A。
【解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具有等级,如蚂蚁的个体很弱小,难以独立生存,但是如果一群蚂蚁在一起,互相分工、密切合作,就会变得很强大,有利于抵挡外敌,因此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故B、C、D正确, A错误。
4.【答案】D
【解析】A.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A错误。
B.失去雏鸡的母鸡抚爱小猫是母鸡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猴子表演骑车属于学习行为,B错误。
C.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属于先天性行为,大山雀喝牛奶属于学习行为,C错误。
D.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故黑长尾猴发现敌害时尖叫、蜜蜂的各种舞蹈都属于信息交流,D正确。
5.【答案】A。
【解析】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后天的学习行为,A正确。
B.“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是攻击行为,B错误。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捕食行为,C错误。
D.“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是迁徙行为,D错误。
6.【答案】C。
【解析】A.生来就有的是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出生以后才有的,因此不可以写在阴影部分,A不符合题意。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是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不学而会的本能,因此不可以写在阴影部分,B不符合题意。
C.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此部分可以表示为与遗传因素有关,C符合题意。
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因此不可以写在阴影部分,D不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社会行为不是哺乳动物具有的一种高等行为,有些哺乳动物没有社会行为,如家兔;蚂蚁、蜜蜂是节肢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A错误;社会行为的动物分工合作,有利于动物个体及群体的生存,B正确;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C正确;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组织内一定有传递信息的语言,如蜜蜂群体,通过舞蹈动作进行信息交流,D正确。
8.【答案】C
【解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故选C。
9.【答案】B
【解析】仿生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直升机模仿的是蜻蜓;军人的迷彩服模仿的是动物的保护色;潜水艇模仿的是海豚;国家游泳中心(俗称“水立方”)模仿的是人体的细胞构成,可见B错误,符合题意。
10.【答案】B.
【解析】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环境组成的一个统一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 (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判断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关键是看是否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 分,缺一不可.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若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缺少非生物部分,因此动物和植物不能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C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项的、逐渐递减,并且是不可循环的.
初中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考点23 血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考点23 血管,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重根底,回归教材,关注生活,学以致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考点22 血液: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考点22 血液,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重根底,回归教材,关注生活,学以致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考点21 人体的呼吸: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考点21 人体的呼吸,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重根底,回归教材,关注生活,学以致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