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考点04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展开中考生物复习策略
要把握四个点:注重根底,贴近生活,突出能力,关注情感。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学情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策略,希望大家喜欢!
一、注重根底,回归教材
1.紧扣《课标》和《考试说明》。
2.帮助学生建构生物学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教材是有编写体系的,各单元、章、节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二、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1.关注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教师一定要关注与生物科学相关的新闻事件、科学技术开展的成果,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2.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初中生物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和思路,掌握要点和规律。
考点04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命题趋势】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及临时装片的制作都是比较重要的考查内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考查。
【重要考向】
一. 显微镜的结构
二. .显微镜的使用
三. 显微镜的成像与放大
四. 临时装片的制作
显微镜的结构
知识讲解
显微镜的结构
【典例】
1.显微镜上遮光器的作用是( )
A.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B.调节光线的强弱
C.遮住全部光线不使其反射到镜筒内 D.使光线更加的均匀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遮光器的作用。A项,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是反光镜的功能;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但不能阻挡所以光线,因此B项正确,C错误;遮光器能调节光圈的大小,控制进入视野的光线的多少,不能使光线均匀,D项错误。因此选择B。
2.在显微镜中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 )
A.通光孔 B.目镜 C.粗准焦螺旋 D.反光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另一面是凹光镜。在光线强时使用平面镜,在光线弱时,使用凹面镜。
显微镜的使用
知识讲解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典例】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
A.模糊、变暗 B.模糊、变亮 C.清晰、变亮 D.清晰、变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先用低倍镜再转换高倍镜的时,焦点产生微小变化,需要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焦,不然视野会模糊;同时,因为放大倍数的增加,进入视野的光线变少,所以会导致变暗。因此本题应该选A。
4.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物象时一般用右眼,左眼闭合
B.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C.先用高倍镜寻找物象,再用低倍镜观察
D.为将物象从右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在观察物像时,一般是使用左眼观察,右眼睁开或闭合;光线较暗使使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可以增加进入视野的光线,提高亮度;在观察时候,应该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观察到物像在右上方,而实际上物体是在左下方,因此应该外右下方移动装片才能将物像移到中央。因此本题选B。
显微镜的成像与放大
知识讲解
一.物像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
1.显微镜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
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变化
(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二.视野成像的特点与玻片的移动
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成倒立、放大的像。
2.将显微镜视野中较偏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的方法: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
三.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
1.移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在目镜上。
2.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则不在玻片上。
3.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典例】
5.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目镜上标的是10×,物镜标的是40×,请问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为( )
A.300倍 B.150倍 C.40倍 D.400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实际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因此应该选择D。
6.小明在载玻片上用细圆珠笔写了个字母“b”,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那么它看到的图形应该是( )
A.b B.p C.q D.b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在显微镜视野中所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物像和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临时装片的制作
知识讲解
题序 | 内 容 |
1 |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擦片→滴液【清水】→撕洋葱表皮→展开洋葱表皮→盖盖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注: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细胞核】 【其过程可简化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
2 |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片→滴液【0.9%生理盐水】→ 刮口腔上皮细胞→涂口腔上皮细胞→盖盖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 【其过程可简化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
【典例】
7.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一般步骤应该是( )
①盖上盖玻片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染色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②⑥①⑤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第一步是用吸水纸拭擦载玻片和盖玻片;第二步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第三是从实验材料上撕取一小块材料;第四步是将撕取下来的材料放入水滴中展平;第五步的盖上盖玻片;第六步是进行染色。因此选择的是B。
8.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而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时都采用__________进行染色,并用__________在另一侧吸引。
【答案】清水;保持实验材料的新鲜;生理盐水;使细胞的功能形态保持正常;碘液;吸水纸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动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其目的是保持实验材料的新鲜|。而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使细胞的功能形态保持正常。染色时都采用碘液进行染色,并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归纳总结】
1.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细调找物像。 看完低倍找高倍,九退整理镜归箱。 2.显微镜使用的四个“先后”: (1)先低后高:观察时先使用低倍物镜,再使用高倍物镜。 (2)先大后小:对光时,先使用大光圈,再使用小光圈。 (3)先下后上:观察时,先使镜筒缓缓下降,再缓缓上升。 (4)先粗后细:观察时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再使用细准焦螺旋。 3.观察时,先让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要看着物镜,目的是防止物镜镜头压碎玻片,然后眼睛观察目镜,此时镜筒只能上升,不再下降。
|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所用的材料应该是( )
A.薄而透明 B.厚实的 C.干燥的 D.完整的
2.显微镜属于何种探究器具( )
A.观察器具 B.计量器具 C.加热器具 D.解剖器具
3.在载玻片上面画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
A、↘ B、↖ C、↙ D、→
4.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
A、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B、较大的光圈、凹面镜
C、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D、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
①目镜15× 物镜10× ②目镜10× 物镜10× ③目镜15× 物镜25× ④目镜10×物镜25×
A.①② B.④① C.③② D.③④
1.(2021·湛江)某同学使用显微镜对光时,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始终漆黑一片,其原因可能是( )
A.反光镜上有个污点
B.目镜的放大倍数太大
C.镜筒离载物台太远
D.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2.(2021·重庆)小邱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节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视野最暗的是②
B.正确观察顺序是③②①
C.观察图③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
D.要使视野亮度增加,可将显微镜移至明亮处
3.(2021·重庆)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初步断定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 )
A.更换目镜 B.转动目镜
C.转换物镜 D.调节反光镜
4.(2021·眉山)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将物镜由低倍转换为高倍,则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化和视野亮度变化分别是( )
A.细胞数量增加、视野变亮 B.细胞数量减少、视野变暗
C.细胞数量增加、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减少、视野变亮
5.(2021·云南)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视野中有许多气泡,原因最可能是制片过程中
A.没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B.滴水过多
C.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D.染色时间过短
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以下四种镜头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5×,物镜4×
C.目镜10×,物镜40× D.目镜5×,物镜10×
2.探索微观世界离不开显微镜。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对光时使用低倍物镜
B.光线较暗时要用大光圈
C.下降镜筒时侧视物镜
D.调节反光镜改变物像大小
3.如图为使用显微镜的几个主要步骤,其中属于对光操作的是( )
A. B.
C. D.
4.在观察叶片横切面临时玻片标本时,视野较暗,为了便于观察,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反光镜、遮光器
C.细准焦螺旋 D.转换器
5.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以下有关“对光”的操作错误的选项是( )
A.遮光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B.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C.光线较暗时要使用凹面反光镜
D.反光镜对向光源
6.图1是显微镜构造示意图,图2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3是观察该装片时看到的甲、乙两个视野。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在转动⑤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③
B.图2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cdba
C.图3中甲变成乙应转动图1中的③
D.出现图3中甲⑦的现象,是由于图2中的a操作不规范
7.下面是丁丁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B.视野较暗﹣﹣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C.物像偏上方﹣﹣向下方移动玻片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8.要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P”从如图甲所示状态转变成如图乙所示状态,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先将④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②换成③
B.先将④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③换成②
C.先将④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③换成②
D.先将④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②换成③
9.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10.某实验小组同学想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于是制作了临时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图甲中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步骤A中,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目的是避免产生________。步骤B染色时所用的染液是________。
(2)图乙中的显微镜有两个物镜,对光时,应选用________×的物镜。
(3)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目镜上的标识为“10×”,物镜上的标识为“40×”,则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4)图丙中,在视野的上方发现了要观察的细胞,欲将它移至视野中央,需将玻片标本向 ________移动。
参考答案
跟踪训练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临时装片制作的要求。光学显微镜原理是利用光线透过所要观察的物体,经过放大后时人体能看到起微细结构,因此观察所用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器具的分类。显微镜可用于放大物体,方便观察,因此属于观察器具。尺子量筒属于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体积,称为计量工具。酒精灯属于加热器具。具有解剖功能的,如解剖剪、解剖针属于解剖器具。
3.【答案】C
【解析】考查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因此,本题应该选C。
4.【答案】C
【解析】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的较小的光圈和平面镜。因为小光圈能使进入视野的光线更少;通过平面镜反射的光线题凹面镜更少。所以本题应该选C。
5.【答案】C
【解析】在观察显微镜的过程中,细胞最少,说明放大倍数最大。根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所以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应该是③。进入视野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的时候,进入视野的光线就越多。所以要使视野中最亮的镜头组合应该是②。
真题再现
1.【答案】D。
【解析】题干描述为“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始终漆黑一片”,原因显微镜没有通光,即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显微镜的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D正确。
2.【答案】C。
【解析】A.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故视野最暗的是最高倍视野③,A错误。
B.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图中①是中倍视野,②是低倍视野,③是高倍视野,显微镜观察标本要按照从低倍到高倍的顺序,故正确观察顺序是②①③,B错误。
C.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结合分析可知:低倍物镜更换高倍物镜的操作流程中,是通过旋转细准焦螺旋来调节物象清晰度的,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C正确。
D.调节明暗: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所以,要使视野亮度增加,可调整显微镜的遮光器、反光镜,而不是将显微镜移至明亮处,D错误。
3.【答案】B。
【解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转动目镜,B正确。
4.【答案】B。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多、越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窄,透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反之,越亮。因此如果将物镜由低倍转换为高倍,则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化和视野亮度变化分别是细胞数量减少、视野变暗。
5.【答案】C。
【解析】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较多气泡,其原因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模拟检测
1.【答案】C
【解析】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10×10=10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5×4═2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40×10═40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5×10═50(倍)。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放大倍数最大的是C400倍。
2.【答案】D
【解析】A、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正确;
B、光线较暗时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正确;
C、下降镜筒时侧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C正确;
D、调节反光镜可改变视野的明暗程度,不能改变物像的大小,D错误。
3.【答案】B
【解析】显微镜对光时,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打开聚光器上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图中A是取镜、B是对光、C是观察的第一步,镜筒下降,D是观察的第二步,镜筒上升,故B正确。
4.【答案】B
【解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作用是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在观察叶片横切面临时玻片标本时,视野较暗,为了便于观察,应调节反光镜、遮光器。
5.【答案】B
【解析】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朝向光源的方向,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可以聚光,因而在光线较弱时,要使用凹面镜来对光,才能使视野变亮,故B错误。
6.【答案】C
【解析】A、图1中在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③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影响观察,A正确;
B、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c滴、d撕、b展、a盖、染,故图2中正确操作顺序是cdba。B正确;
C、图3中乙图的细胞体积变大,说明显微镜换用了高倍镜,换用高倍物镜,应转动图1中的②转换器,C错误;
D、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出现图3中的⑦气泡现象是由于图2中的步骤a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造成的,D正确。
7.【答案】C
【解析】A、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A正确;
B、视野较暗,应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B正确;
C、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物像偏上方,向上方移动玻片,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即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D正确。
8.【答案】B
【解析】图甲中“P”不在视野中央,若先放大,它就不能在视野中出现,因此应该先将它移到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成倒像,物像的位置和实际位置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的实际位置在右上方,故可以先将④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动①转换器,把③低倍物镜换成②高倍物镜。选项B符合题意。
9.【答案】A
【解析】由于细胞核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在用洋葱鳞片叶“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一个个具有细胞核的长方形格子。图中视野A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B为血细胞、C为神经元、D为口腔上皮细胞。
10.【答案】(1)DCAB;气泡;碘液;(2)10;(3)400;(4)左上。
【解析】(1)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刮。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内侧刮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涂: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盖:盖上盖玻片,注意避免产生气泡。染:用碘液染色,用吸水纸吸引,所以正确的顺序是:DCAB;盖盖玻片时,盖玻片一侧先接触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对标本进行染色时,应滴加的是碘液,便于观察。
(2)(3)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目镜和物镜。对光时,首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再转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图乙中的显微镜有两个物镜,对光时,应选用10×的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上的标识为“10×”,物镜上的标识为“40×”,则放大倍数为400倍。
(4)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观察装片时,把图中左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需要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初中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考点23 血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考点23 血管,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重根底,回归教材,关注生活,学以致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考点22 血液: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考点22 血液,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重根底,回归教材,关注生活,学以致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考点21 人体的呼吸: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考点21 人体的呼吸,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重根底,回归教材,关注生活,学以致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