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结
展开五年级下册简答
1 白天与黑夜
1.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有规律的变化?
答:早上的气温较低,影子较长;中午的气温较高,影子较短;夜空中,月亮的位置会不断变化。
2.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答: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一侧会被阳光照亮,这里就是白天;背对太阳的一侧没有光照,这里就是黑夜。随着地球不断自转,地球上的人们就会看到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周而复始的现象。这种现象叫作昼夜交替。
3.极昼和极夜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它们与地球的运动有什么关系?
答:地球环绕太阳旋转(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这个椭圆上。由于地球总是侧着身子环绕太阳旋转,即地球自转轴与公转平面之间有一个夹角,而且这个夹角在地球运行过程中是不变的。这样就造成了地球上的阳光直射点并不是固定不动,而是南北移动的。在一年中的春分和秋分,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时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都相等。春分以后,阳光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这时,极昼和极夜分别在北极和南极同时出现。直到夏至日时,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整个北极圈内都能看到极昼现象;而整个南极圈内都能看到极夜现象。到冬至日时,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时整个南极圈内都能看到极昼现象,而整个北极圈内都能看到极夜现象。所以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的公转运动和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平面的夹角有关。
2 谁先看到日出
1.两个城市的相对位置是怎样的?哪个城市在东边?哪个城市在西边?
答: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
2.为什么北京比乌鲁木齐日出时间早?
答:地球自转使各地产生了时间差异,东边地点的时间早于西边地点的时间。北京市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东面,两市所处经度不同,因而北京的日出时刻与日落时刻比新疆乌鲁木齐早。
3 四季的形成
1.一年四季的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可能是由什么引起的?四季
的气温变化与太阳的照射有什么关系?
答:春天由寒转暖,夏天由暖转热(一年最高气温),秋天由热转凉,冬天由凉转寒(一年最低温度)。可能是由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地球自转轴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有一个 66°34'的夹角,相应地,地球赤道面的夹角为 2326'。正是由于这个夹角的存在,使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的位置,太阳照射地面的直射点纬度存在变化,使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也存在变化,造成气温、大气环流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季节的气温变化。
2.查阅资料,了解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
答:地球是按自西向东的方向围绕着太阳按照一定的轨道运动的。
4 电灯的能量转换
1.观察几种电灯,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
电灯 | 白炽灯 | 荧光灯 | LED灯 |
相同 点 | 灯头、 灯泡 | 灯头、 灯泡 | 灯头、 灯泡 |
不 同 点 | 有灯丝,通电时灯丝会发光 | 没有灯丝也没有小晶片,它是靠着充进灯内的特殊气体和荧光粉发光的 | 没有灯丝,但有许多二级管晶片——通电时,LED灯就是靠着这些晶片发光的 |
另外,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三种电灯都需要通电才能亮起来。但是白炽灯的亮度低,有明显的发热现象;荧光灯的亮度居中,有发热现象;LED灯的亮度最高,没有明显的发 热现象。
2.电灯发光时,附近的温度有变化吗?亲身感受并测量一下,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答:附近的温度会慢慢升高。说明电灯可以使电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5电铃的能量转换
1.观察电铃,看看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通电时有什么现象发生?
答:是由铃碗、小锤、电磁铁和弹簧片构成的。通电时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能够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
2.电磁铁与普通磁铁有什么不同?
答:普通磁铁的磁性是永久性的,而电磁铁是只有在通电的时候才有磁性,断电了以后就没有磁性了;普通磁铁南北极的位置和磁力大小是不可以改变的,而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普通磁铁没有线圈,但是电磁铁有线圈;普通磁铁使用起来操作简单,但是电磁铁使用起来操作却比较麻烦而且复杂。
6小电机转起来
1.电动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答:是由磁铁和线圈组成的。
2.哪些电器中装有电动机?
答: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吸尘器、电脑、油烟机、电风扇、电吹风等。
7随处可见的能量转换
1.生活中有哪些能量转换现象?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怎样转换的?
答:如风车转动由动能转换为电能,击鼓由动能转换为声能等。能量转换现象随处可见,生物的生长和运动、各种自然现象、机械的工作都与能量有关。
2.能量转换只能朝着一个方向进行吗?分析下列过程中的能量转
换情况,有什么发现?
答;如,声能一电能一光能,光能(大阳)一电能一光能(灯)。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并不是单向的。
8人的感知与反应
1.雷雨天,电闪雷鸣时我们会有什么反应?哪些器官能帮助我们感知天气的变化?
答:我们能够看到闪电,明亮的闪电在天空中特别刺眼。我们还能听到轰隆隆的雷声,雷声很大很刺耳。除了雷声,我们还能听到哗哗的雨声。我们能用眼睛看到闪电,用耳朵听到雷声和雨声,还能用手和皮肤感觉到雨水,还能用鼻子闻到下雨时潮湿的空气气味。
2.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说说在不同的环境刺激下,人体会作出哪些反应?
答:当我们观看相声时,主要通过眼睛和耳朵感受外界的刺激。看到滑稽的表演、听到有趣的事时,我们就会开怀大笑,我们的身体会放松,产生愉悦感。当我们的鼻子闻到食物香味时,身体会产生饥饿的反应。当我们的手不小心碰到冰冷的物体时,手会使我们感受到冷的刺激,于是手会马上缩回来。不仅手指能感受到冷的刺激,我们身上其他部位的皮肤也能感受到冷的刺激。看到树上的杨梅时,虽然没有吃到杨梅,但也感觉到了杨梅的酸,这是一种条件反射现象,是在人经过吃过杨梅,知道基础上发生的,这种现象称为“联学”。
- 体验人体对外界制激的反应。(结合教材第32页)
答:
外界刺激 | 我们的反应 |
眼睛从暗处到明亮处 | 眼睛睁不开,不能适应,眼睛难受 |
耳朵听到噪声;耳朵听到美妙的音乐 | 感觉惊慌,捂耳朵;感觉陶醉,心情好 |
手指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后同时放入温水 | 热水中的手指开始感觉热,之后感觉凉;冷水中的手指开始感觉冷,之后感觉温暖。 |
手指触摸凹凸不平的盲文图书 | 感觉字的形状,在大脑中想象出来 |
- 基于上面的活动和日常生活经验,说一说我们是如何感知环境和作出反应的,应该怎样保护感觉器官?
答:感觉器官特别灵敏,能够感觉特别小的刺激,人体把这些刺激收集到大脑,而且能让身体作出快速反应。
感觉器官的名称 | 保护方法 |
眼 |
|
耳 |
|
鼻 |
|
舌 |
|
皮肤 |
|
9 脑的功能
说一说怎样保护我们的大脑?
答: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改正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熬夜打游戏等。(答案合理即可)
10 保护我们的身体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
答:多亲近自然,进行户外活动:热爱体育运动:不要熬夜:不要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等。
11 杠杆
1.怎样做,才能轻松地撬开桶盖?
答;可以用个撬棒撬开桶盖。
2.仔细观察杠杆尺,它跟撬棒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都有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3. 探究怎样 使用杠杆能省力。
答,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2 滑轮
1.仔细观察旗杆顶部,有什么发现?
答:旗杆顶部有一个定滑轮。
2.仔细观察,起重机上的两个滑轮有什么不同?
答:起重机顶部的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是定滑轮;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会随着物体一起移动,是动滑轮。
3.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
答: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是可以省力。
4.探究滑轮组有什么作用?
答: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13 轮轴
1.为什么螺丝刀能帮助我们快速而又省力地固定螺丝呢?
答:螺丝刀相当于一个轮轴,刀柄相当于轮,刀杆相当于轴。因为轮比轴大,因此,在刀柄(轮)上用力比在刀杆(轴)上用力省力。
2.观察、比较几种螺丝刀,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都是轮比轴大。
14 斜面
1.许多教学楼门口的台阶旁都修有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人们也喜欢在坡道上拖运重物,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用坡道(斜面)虽然费距离,但是可以省力。
2.为什么螺钉容易被拧进木头里?
答:螺钉的螺纹相当于盘山公路,通过延长路程使坡度变小,让我们能够轻松地将其拧进木头里。
3.用螺丝刀把螺钉拧进木头里。这个操作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答:应用了轮轴和斜面的工作原理。
15 设计与制作
面对“设计一个能提升重物的省力装置”这样的工程任务,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
答;会想到哪样的装置既能够提升重物又能省力。
16 测试与改进
怎样测量所用力的大小?
答;可以用测力计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