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备考】第1-4单元阶段质量检测卷(培优)+-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高频易错题专项突破(苏教版)
展开第1-4单元阶段质量检测卷(培优)
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高频易错题专项突破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得分 |
|
|
|
|
|
|
一、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每题2分,共16分)
1.已知x+y=50,x÷y=4,则x等于( )。
A.10 B.40 C.50
2.李芳和张宇参加了“绿色环保我行动”收集易拉罐活动。如果李芳给张宇8个,两人收集的易拉罐数量就同样多。下面的数量关系符合题意的是( )。
A.李芳收集的个数-8=张宇收集的个数
B.李芳收集的个数+8=张宇收集的个数
C.李芳收集的个数-8=张宇收集的个数+8
3.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堆,有( )种不同的分法.
A.6 B.2 C.5
4.a和b都是自然数,且0.3a=b,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A.a B.b C.无数判断
5.一根绳子分两次用完,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 )去的长.
A.第一次 B.第二次 C.不能确定
6.一个可以换( )个。
A.2 B.4 C.8
7.一辆汽车3分钟行驶5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分钟行驶( )千米.
A. B. C.
8.行李箱密码是一个“520□”的四位数,密码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符合密码规则的共有( )种可能。
A.2 B.3 C.4
二、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题2分,共16分)
9.要统计某位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用( )折线统计图,要统计两个城市一年气温变化情况用( )折线统计图。(填“单式”或“复式”)
10.少先队员参加植树活动,五年级去的人数是四年级的1.2倍,五年级去的人数比四年级多20人。四年级去了多少人?
解:设四年级去了x人。可列方程为( )。
11.在下面的括号里分别填一个合适的数字。
(1)15(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15( ),既是3的倍数,又是偶数。
12.两个连续的正整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 .
13.将的分子加上1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乘( );如果分母加上1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
1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8,最小公倍数是180,如果这两个数的差是54,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是 ( )。
15.如图。红彩带的长是蓝彩带长的( ),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长的( )。
16.下面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填序号)
①7.6+6=13.6 ②y+4=8.5 ③m+5 ④4+3x=12
⑤x+4>17 ⑥14y=28 ⑦6+b ⑧4x+5y
等式有( ),方程有( )。
三、仔细思考,准确判断。(每题2分,共8分)
17.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 )
18.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 )
19.=3是方程8+2=30的解。( )
20.1、2、3、7都是42的因数.______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共18分)
21.(6分)解方程。
10x﹣2x=24 x+1.8x=22.4
0.7x+6×5=37 (x-2.8)×2=10.4
22.(6分)把下列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3.(6分)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五、活用知识,解决问题。(共42分)
24.(6分)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上海出发开往青岛。经过8小时后,乙船落后甲船24千米。乙船每小时行32.5千米,甲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法解)
25.(6分)柏树和松树一共有7500棵。柏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5倍。两种树各有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26.(6分)把两根长度分别是36厘米和48厘米的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剪这样的几根?
27.(6分)手工课上,欢欢10分钟完成6件作品,迎迎7分钟完成4件。谁做的快一些?
28.(6分)小红参加一次知识竞赛,共有40道题,她做对了32道题。请你用最简分数表示,小红做对的题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29.(12分)如表是甲乙两种树生长情况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将下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从开始植树到第七年,生长速度较快的是( )。(填“甲树”或“乙树”)
(3)生长到第( )年,两棵树的高度都是8米。
参考答案
1.B
【分析】由于x÷y=4,根据等式的性质2,即可知道x=4y,由于x+y=50,把x换成4y,即4y+y=50,由此即可解出y的值,再乘4即可求出x的值。
【详解】x÷y=4,即x=4y
4y+y=50
5y=50
y=50÷5
y=10
10×4=40
故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查等量代换以及解方程,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C
【分析】根据“如果李芳给张宇8个,两人收集的易拉罐数量就同样多”可知,张宇得到8个,李芳拿出8个,由此可得:李芳收集的个数-8=张宇收集的个数+8,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李芳和张宇参加了“绿色环保我行动”收集易拉罐活动。如果李芳给张宇8个,两人收集的易拉罐数量就同样多。下面的数量关系符合题意的是:李芳收集的个数-8=张宇收集的个数+8。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
3.A
【详解】试题分析:求把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只要求出12的因数:1、2、3、4、6、12,然后依次分析即可.
解:12的因数:1、2、3、4、6、12;
平均分为1堆,每堆12根;
平均分为2堆,每堆6根;
平均分为3堆,每堆4根;
平均分为4堆,每堆3根;
平均分为6堆,每堆2根;
平均分为12堆,每堆1根;
故选A.
点评:此题应根据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解答即可.
4.C
【详解】a和b都是自然数,且0.3a=b,这里a与b的值不能确定,所以无法确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故选:C
5.A
6.B
【分析】
如上图:将一张“分数条”看作一个整体,将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占它的,正好占“分数条”的一半(从上往下数第二张“分数条”);
将一张“分数条”平均分成8份,其中一份占它的,8份占它的,也就是一整张“分数条”。4份占它的, 正好占“分数条”的一半,即分数条的(从上往下数第四张“分数条”)。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一个可以换4个。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7.C
8.A
【分析】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或8;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个位上是0时,5+2+0+0=7,7不是3的倍数,则□里面不是0;
个位上是2时,5+2+0+2=9,9是3的倍数,则□里面可能是2;
个位上是4时,5+2+0+4=11,11不是3的倍数,则□里面不是4;
个位上是6时,5+2+0+6=13,13不是3的倍数,则□里面不是6;
个位上是8时,5+2+0+8=15,15是3的倍数,则□里面可能是8。
符合密码规则的共有5202和5208两种可能。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2、3的倍数的应用。掌握2和3的倍数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9. 单式 复式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解答。
【详解】要统计某位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要统计两个城市一年气温变化情况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理解并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0.1.2x-x=20
【分析】根据“五年级去的人数是四年级的1.2倍”设四年级去了x人,则五年级去了1.2x人,由“五年级去的人数比四年级多20人”可列等量关系式:五年级去的人-四年级去的人=20人,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四年级去了x人。
1.2x-x=20
1.2x-x=20
0.2x=20
0.2x÷0.2=20÷0.2
x=100
即四年级去了100人。
此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即:五年级去的人-四年级去的人=20人,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11. 0 0或6
【分析】(1)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要满足个位上是0;据此分析解答;
(2)因为是偶数,能判断出个位数是0、2、4、6、8,进而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推断出这个数个位上的数是0或6,继而得出结论。
【详解】(1)括号里是2的倍数,则可以填写0、2、4、6、8;括号里是5的倍数可以填写0或5,故此,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括号里只能填0。
(2)15( )既是3的倍数,又是偶数。是偶数末尾必须填写0、2、4、6、8,而1+5=6符合3的倍数特征,或:1+5+6=12符合3的倍数特征,再加2、4、8都不可以,所以括号里填写0或6。
本题考查了2、3、5倍数的特征,牢记概念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12.1,积
【详解】试题分析:两个连续的正整数,例如5和6,它们互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解:两个连续的正整数,例如:5和6,8和9,…,它们互质,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故答案为1,积.
点评:此题考查了两个数互质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互质,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13. 4 10
【详解】略
14.126
【分析】两个数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是:180÷18=10,10=1×10=2×5,如果是18×1=18和18×10=180,180-18=162,就和这两个数的差是54相矛盾,因此这两个数只能是:18×2=36,18×5=90,再相加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180÷18=10
所以两个数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是10
因为10=2×5=1×10
这两个数的差是54
所以不可能是1和10
则这两个数只能是:18×2=36,18×5=90
36+90=126
即这两个数的和是126。
本题考查了数的整除性问题,它实际是考查了求最小公倍数方法的逆用,关键理解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独有的质因数这一关系。
15.
【分析】用红彩带的长度除以蓝彩带的长度,再用黄彩带的长度除以红彩带的长度即可。
【详解】14÷16=
10÷14=
红彩带的长是蓝彩带长的,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长的。
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16. ①②④⑥ ②④⑥
【分析】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等式有①②④⑥,方程有②④⑥。
故答案为:①②④⑥;②④⑥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7.×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不能反映不同数据的差异,故原题干错误。
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8.×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应该是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才不变,而不是加上。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确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9.×
【分析】把=3代入到方程8+2=30中如果方程左边等于方程右边,则是该方程的解,如不相等则不是该方程的解。
【详解】当=3时,
方程左边=8+2
=8+2×3
=8+6
=14
≠方程右边
所以,=3不是该方程的解。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方程的检验,明确方程左边等于方程右边则方程成立是解题的关键。
20.√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42的因数有:1、2、3、6、7、14、21、42,由此可知,1、2、3、7都是42的因数.
解答:解:42的因数有:1、2、3、6、7、14、21、42,
故1、2、3、7都是42的因数.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一个数没有公因数,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才能有公因数.
21.x=3;x=8
x=10;x=8
【分析】(1)化简方程左边得8x,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即可解答;
(2)化简方程左边得2.8x,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8即可;
(3)先计算6×5=30,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0,再同时除以0.7即可解出方程;
(4)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再同时加上2.8即可解答。
【详解】10x﹣2x=24
解:8x=24
x=24÷8
x=3
x+1.8x=22.4
解:2.8x=22.4
x=22.4÷2.8
x=8
0.7x+6×5=37
解:0.7x+30=37
0.7x=37-30
0.7x=7
x=7÷0.7
x=10
(x-2.8)×2=10.4
解:x-2.8=10.4÷2
x-2.8=5.2
x=5.2+2.8
x=8
22.====
【详解】略
23.5;;
【分析】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能够除尽的商就是最终得数,除不尽的,用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写成带分数形式。
【详解】=15÷3=5
=24÷7=
=14÷5=
24.35.5千米
【分析】设甲船每小时行x千米,根据“速度差×时间=路程差”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甲船每小时行x千米
(x-32.5)×8=24
(x-32.5)×8÷8=24÷8
x-32.5=3
x-32.5+32.5=3+32.5
x=35.5
答:甲船每小时行35.5千米。
本题主要考查应用方程解简单的行程问题,明确“速度差×时间=路程差”是解题的关键。
25.松树:3000棵;柏树:4500棵。
【分析】设松树有x棵,柏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5倍,则柏树有1.5x棵;柏树和松树一共有7500克,即柏树棵数+松树棵数=7500,列方程:1.5x+x=7500,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松树有x棵,则柏树有1.5x棵。
1.5x+x=7500
2.5x=7500
x÷2.5=7500÷2.5
x=3000
3000×1.5=4500(棵)
答:松树有3000棵,柏树有4500棵。
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松树棵数和柏树棵数之间的关系,设出未知数,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26.12厘米;7根
【分析】每根彩带最长的长度应是36厘米和48厘米的最大公因数,先把36和48进行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然后分别求出两根彩带分成的根数,进而把两根彩带分成的根数相加即可。
【详解】36=2×2×3×3,48=2×2×2×2×3
所以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即每根彩带最长的长度应是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12
36÷12+48÷12
=3+4
=7(根)
答:每根短彩带最长12厘米,一共可以剪这样的7根。
此题考查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
27.欢欢
【分析】欢欢10分钟完成6作品,求出欢欢一件作品需要的时间,同样,迎迎7分钟完成4件作品,求出迎迎一件作品需要的时间,再比较欢欢和迎迎完成一件作品所用时间的长短,谁用的时间短,谁就做的快,即可解答。
【详解】10÷6=(分钟)
7÷4=(分钟)
==
==
<
<
欢欢1件作品用的时间<迎迎1件作品用的时间
答:欢欢做的快些。
本题考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及分数比较大小。
28.;
【分析】做对的题目数÷总的题目数=做对的题目占总数的几分之几;1-做对的题目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详解】32÷40=
1-
答:小红做对的题数占总数的;做错的题占总数的。
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除法中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注意结果约分到最简。
29.(1)见详解
(2)乙树
(3)10
【分析】(1)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第七年后,哪种树生长的快;
(3)观察统计图,找出第几年两棵树的高度都是8米。
【详解】(1)
(2)从开始植树到第七年,生产速度较快的是乙树;
(3)生长到第10年,两个数的高度都是8米。
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填充。关键是利用所给数据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第1-4单元阶段质量检测卷(培优)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高频易错题专项突破(人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本册综合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复比较,谨慎选择,用心思考,正确填空,仔细思考,准确判断,注意审题,细心计算,作图题,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备考】第1-4单元阶段综合测评卷(培优)+-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重难点专项突破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期中备考】第1-4单元阶段综合测评卷(培优)+-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重难点专项突破卷(人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复比较,谨慎选择,用心思考,正确填空,仔细思考,准确判断,注意审题,细心计算,作图题,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备考】第1-4单元阶段质量检测卷(培优)+-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高频易错题专项突破(人教版): 这是一份【期中备考】第1-4单元阶段质量检测卷(培优)+-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高频易错题专项突破(人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复比较,谨慎选择,用心思考,正确填空,仔细思考,准确判断,注意审题,细心计算,作图题,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