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二模)试题分类汇编-05填空题

    2022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二模)试题分类汇编-05填空题第1页
    2022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二模)试题分类汇编-05填空题第2页
    2022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二模)试题分类汇编-05填空题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二模)试题分类汇编-05填空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二模)试题分类汇编-05填空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鲸落是由鲸鱼死后沉入深海形成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分析丙乙可知,当时的室温为 ___________℃ 。
    (2)根据探究的目的,反应釜应该具有的性质的是___________。(例举一种)
    (3)在该探究的过程,每次加入的药品质量都不一样。请你说说这样做会不会影响探究的结论,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小明发现混入部分空气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见并非只有纯氧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同比例的氧气和空气混合,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结果不同。
    (1)小明往100毫升集气瓶中加入50毫升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发现该瓶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氧气浓度对木条复燃的影响,小明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实验。选择下列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___________(老师建议实验分四组)。器材: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H2O2溶液、MnO2粉末、水、量筒、木条、100毫升集气瓶若干个及其它需要的实验器材。
    3.(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小金同学在学习了酶的知识后联系生活中的金属中毒事件,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猜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会受到金属离子的影响。结合猜想小金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铜属于重金属,钠不是重金属
    设计实验:取试管4支,编号,按表分别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C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3滴碘液,观察其颜色变化
    (1)小金同学提出猜想的依据是:大多数酶是一种___________,遇到重金属离子会变性。
    (2)表中“▲”处应该填___________。
    (3)将三支试管分别放入37°C的水浴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看了小金的设计及实验后,同桌的小胡认为凭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小金的猜想。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原实验进行改进___________?
    4.(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发现产生一种黄绿色气体,后来英国化学家戴维确定这种气体为氯气(Cl2)。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与水、碱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舍勒发现氯气的实验至今还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请将该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
    (2)下列气体收集装置中,适合收集氯气的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收集到的氯气中往往含有杂质氯化氯气体,这是由于___________。
    5.(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HDPE膜因具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能好,成为一种优良的工程材料。资料显示该HDPE膜只含C、H两种元素,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该HDPE膜样品的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假设HDPE膜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1)按上照装置进行实验若C装置玻璃管中放入的HDPE膜样品质量为a克,完全燃烧后,E装置质量增加了b克,则该HDPE膜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2)若没有F装置,照上述装置实验,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将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
    6.(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以下是小金同学对解决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
    结合小金建构的思维模型,完成如图装置气密性检查相关操作的问题:
    (1)操作一:往锥形瓶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从建模的角度分析,该操作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________;
    (2)操作二:往锥形瓶中加水后,接下来应该是从________(填A或B)管向瓶内吹气。
    7.(2022·浙江台州·统考一模)鲸落是由鲸鱼死后沉入深海形成的。在北太平洋深海中,科学家发现有一鲸落至少有43个种类的12490个生物体生活于其中。其中一些海洋生物如蛤蚌、蠕虫和盲虾会吃掉尸体上的残余物,一此特殊的微生物可以利用鲸落中的物质进行化能自养,即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自己生产食物,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1)以下生物中,营养类型与化能自养型类似的是( )
    A.蠕虫 B.海藻 C.鲸鱼
    (2)从生态学角度看,鲸落属于___________ (填“ 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科学家认为恢复鲸鱼的种群数量可以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鲸鱼主要食用海洋中的大量磷虾,而磷虾的食物是海洋中的浮游植物群落。写出其中包含的食物链:___________。
    8.(2022·浙江绍兴·统考一模)某校组织学生到滨海新城的某现代化农场开展了研学活动。经过活动后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1)小科小组在参观了育种室后,他们认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会发生的生理活动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2) 如果将整个农场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若如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图中的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如果因为某种原因造成图中 D 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期内B生物数量将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通过了解晚上给大棚中的植物增加光照可以提高产量,为此小科小组设计了如下“智能光照”装置如图所示。补光灯规格皆为“220V 1000W”,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00Ω,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R1为光敏电阻,光强度符号用E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R1与光强度E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则:导线A、B端连接电路中火线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端;当外界光照在10cd时,闭合开关S1,同时将滑动变阻器R2从右向左刚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S2闭合,补光灯亮起如果每天补光照射10小时计算,那每天补光灯消耗电能是___________kwh。
    9.(2022·浙江绍兴·统考一模)下图A是显微镜下的两个视野,图B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图C是人血的永久涂片,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A中欲换高倍镜观察时,需转动显微镜中的___________。
    (2)图B中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和液泡。
    (3)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C时,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___。
    10.(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在稻田放养雏鸭,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同时鸭粪可作为肥料,由此得到无公害、 安全的大米和鸭肉。请据此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分析,水稻属于___________。
    (2)稻田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其自动调节能力较___________ 。因此,在栽培和管理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11.(2022·浙江·一模)英国汤普森摩根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15年的反复试验,在它们长到大约60厘米的时候,把番茄上部与土豆根茎部结合,终于成功培育出一种“一藤双生”植物——番茄薯——根部长土豆枝头结西红柿。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西红柿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收获的番茄和土豆中营养物质都来自该植物的光合作用,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的________中,但是它们的口感不同。造成 此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________不同;
    (3)食用土豆后,淀粉物质被消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一段时间后,发现人体血糖含量并不会明显增加,这与________(填一激素名称)的调节密切相关。
    12.(2022·浙江·一模)2020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科学防治。
    (1)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当我们吸气时,胸部扩张,胸内肺泡跟着扩张,于是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___________,外界大气压使含病毒的空气经鼻腔、气管进入肺中。
    (2)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的_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科研工作者日夜奋战在研究病毒的特殊实验室——负压实验室(即室内气压低于室外),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_____。
    (3)传染病专家指出75%酒精对新型冠状病毒能起到有效的消毒作用。现有90%的酒精溶液5千克,若要配置成75%酒精溶液,需加入___________千克水。
    (4)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中,医务人员需要随时看护患者,临时使用的一种呼唤电路如图所示(注意:有多少张床就按同样接法装多少盏电灯,图中只画出两盏),患者只要按床头的电键,他们就知道谁呼唤。请你研究一下这个电路(你可以只研究没有两人同时按电键的情况),说说既然已经有电铃为什么还需要电灯?___________。
    13.(2022·统考二模)2021 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成功创制了一条利用二氧化碳和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合成淀粉的人工路线。这条路线涉及11步核心生化反应,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
    (1)淀粉属于___________ (选填 “无机物”或“有机物" )。
    (2)自然界中的淀粉是由植物的叶绿体进行___________而产生的。
    (3)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它在人体内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的场所是___________。
    14.(2022·浙江绍兴·统考一模)把一盆栽番茄植株放在钟罩内(如下图),再把含放射性碳的二氧化碳依图中所示输入罩内,1小时后把进气阀关闭。然后把番茄植株移出,洗去土壤,用仪器记下根系的放射性碳的剂量。再把这些根烘干,切成小块,放到养着饥饿金鱼且不带放射性物质的金鱼缸内,4天后,把金鱼从缸中取出,经检测发现鱼组织内放射性碳超过正常水平。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是研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
    A.氧循环 B.碳循环 C.氮循环 D.水循环
    (2)在设置该实验的对照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A.把番茄换成天竺葵 B.把放射性二氧化碳换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把土换成蒸馏水 D.把金鱼换成蝌蚪
    (3)放射性碳首先必须通过植株的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然后才能通过叶内的______管运输到根部。
    15.(2022·浙江绍兴·统考一模)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上图是表示人和绿色开花植物之间物质的关联图,其中a、b,c,d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a,a主要在消化道的___________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
    (2)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肺内气压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于是b被吸入肺。
    (3)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可用图中 ___________(填字母)表示。
    16.(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精准扶贫是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如图依次为大棚、叶片进行的三项生理过程,晴朗的夏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以及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请你联系教材内容学以致用:
    (1)图三中,能表示图二C过程的曲线为 ___________(填标号)。
    (2)图四中,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17.(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在实验室里,科学家利用氢气(电解水产生)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然后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最后合成淀粉。
    (1)电解水产生氢气的过程中,能量从 ____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能合成淀粉,植物光合作用是在___________细胞中进行;
    (3)甲醇(化学式CH3O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4)此合成技术中多次用到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___________保持不变(写出一点即可);
    (5)要进行工业化生产,未来人工合成淀粉的挑战之一在于如何在细胞外保持各种酶活性稳定,这是由于生物酶的活性会受到 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写出一点即可)。
    18.(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小明在研学活动期间,参观了某葡萄园并参与相关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些葡萄植株叶子发黄,小明建议施加尿素【CO(NH2)2】等化肥,尿素属于______肥。
    (2)自制葡萄酒时,利用酵母菌将葡萄汁发酵,产生酒精及二氧化碳,这里的发酵指酵母菌进行______呼吸。
    19.(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会不自觉的调高耳机音量,提高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若瞬间将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值,有可能损伤人耳结构中的_______(选填“鼓膜”或“半规管”),此过程中声音起传递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作用。使用降噪耳机能在_______减弱外部噪声,避免了该情况的出现。
    20.(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当天宁波会拉响警报,以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

    (1)某校为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能力,进行了地震逃生演习。逃生演习时,高层的同学听到警报声后迅速躲到课桌底下,同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正确姿势如图所示)。同学做出的这些反应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其中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护人体的生命中枢— ________ 。
    (2)若我们掌握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可通过自救与互救来降低灾害风险。例如身上着火,可快速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压灭。这种灭火方式,利用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 。
    21.(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图一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图二表示果蝇的发育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一的甲、乙两种组合方式中,___________表示雄果蝇体细胞。
    (2)图二中,经过发育过程的蛹期,羽化出翅,成为成虫,与幼虫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发育方式称为___________(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3)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C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C环境下,部分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如图三所示。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不仅仅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 还与环境因素有关。
    22.(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牛奶中钙的吸收率可在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以上,一般食物中钙的吸收率不超过百分之三十,喝牛奶补充体内的钙是理想的选择。请按某品牌纯牛奶的营养成分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七大类营养素中,除水、维生素之外,表中没有列出的是________;
    (2)若每日饮用 200 毫升该牛奶, 则补充的钙元素质量是___________毫克;
    (3)若钠元素全部由氯化钠提供, 求每 100 毫升纯牛奶中含氯化钠质量。( )
    23.(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LPG是指经高压或低温液化的石油气,简称“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物质, 其燃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1) LPG有轻微麻醉性,过量吸入,会使人缺氧窒息甚至死亡。家庭瓶装LPG常添加适量的乙硫醇,使气体泄漏时变得极易察觉。乙硫醇作为瓶装液化石油气的添加剂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可多选) 。
    A.有臭味 B.助燃性 C.可燃性 D.易溶于水 E.不与液化石油气反应
    (2)中国已向全球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小明家平均每月用2瓶液化石油气,每瓶液化石油气的净含量为14.5千克,若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由阔叶林吸收,平均1平方米阔叶林每月能吸收3千克二氧化碳,试计算小明家由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需要多少面积的阔叶林才能实现碳中和?_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以丁烷代替液化石油气计算,化学方程式为:
    (3)瑞安市部分小区已启动燃气置换工作,用天然气替换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1千克液化石油气和1千克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CO2的质量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表分析燃气置工作的意义:___________。
    24.(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2020年2月,我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引入消毒机器人(如图)。该机器人自主移动时,利用紫外线和雾化的过氧化氢进行多点消毒,有效预防病菌传播。
    (1)机器人通过自带的摄像系统避开障碍物,调控行进路线。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摄像系统接收到的障碍物图像越来越大时,则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变化是________。
    (2)机器人对环境进行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
    (3)该机器一次可加入4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则需______千克2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而成。
    种类
    质量/克
    NaOH
    0.400
    NaCl
    0.585
    NH4Cl
    0.535
    KCl
    0.745
    H2O
    0.500
    编号
    0.25%淀粉溶
    液 (ml)
    蒸馏⽔
    (ml)
    0.9%NaCl
    溶液 (ml)
    0.9%CuSO4
    溶液 (ml)
    唾液溶液
    (ml)
    加⼊ 3 滴碘液后现象
    1
    3




    变蓝⾊
    2
    3
    1


    1
    不变蓝
    3
    3

    1

    1
    不变蓝
    4
    3


    1
    1
    变蓝⾊
    光强度E/cd
    0
    5
    10
    15
    20
    光敏电阻R1/Ω
    50
    100
    150
    200
    250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 100 毫升 营养素参考值%
    能量 194 千焦(k) 2%
    蛋白质 3.3 克 6%
    脂肪 1.5 克 3%
    碳水化合物 4.9 克 2%
    钠 46 毫克 2%
    钙 120 毫克 15%
    说明:表中所列“碳水化合物”主要指一些糖类物质。
    参考答案:
    1. 20.2 导热能力差##保温性能好##耐碱性 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因为质量大小只影响温度升高(放热)或降低(吸热)的多少
    【详解】(1)分析乙图可知,未加药品前的水温是当时的室温,温度约为20.2℃,故填20.2。
    (2)根据探究常见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釜应该具有的性质的是导热能力差,保温性能好,实验中用到了氢氧化钠,则反应釜还应该耐碱性,故填导热能力差,保温性能好,耐碱性等。
    (3)在该探究的过程,每次加入的药品质量都不一样。我认为这样做会不会影响探究的结论,因为药品质量的大小只影响温度升高(放热)或降低(吸热)的多少,故填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因为质量大小只影响温度升高(放热)或降低(吸热)的多少。
    2. 氧气体积分数过低 ①按如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取100毫升集气瓶4个,分别加入60毫升、70毫升、80毫升、90毫升的水。
    ③将导管末端放入水中,往装置中装入药品,打开活塞,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后,用排水法将各集气瓶中的水恰好排尽。
    ④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带火星木条是否复燃。
    ⑤分析数据,氧气浓度对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影响的结论。
    【详解】(1)100毫升集气瓶中加入50毫升水集气瓶内混有的空气体积分数过高,即氧气的体积分数过低,故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根据(1)可知100毫升集气瓶中加入50毫升水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以从60毫升的水开始进行试验,分为四组分别是60毫升、70毫升、80毫升、90毫升,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取100毫升集气瓶4个,分别加入60毫升、70毫升、80毫升、90毫升的水。
    ③将导管末端放入水中,往装置中装入药品,打开活塞,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后,用排水法将各集气瓶中的水恰好排尽。
    ④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带火星木条是否复燃。
    ⑤分析数据,氧气浓度对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影响的结论。
    3. 蛋白质 2 37°C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宜温度 0.9%CuSO4改为0.9%CuCl2
    【详解】(1)酶是一种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离子会变性,故填蛋白质。
    (2)根据控制变量的要求,实验中应控制液体的体积相同,即实验中液体的总体积为5mL,表中“▲”处应该填2,故填2。
    (3)37°C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宜温度,所以将三支试管分别放入37°C的水浴中,故填37°C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宜温度。
    (4)铜属于重金属,钠不是重金属,证明重金属离子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不同,阴离子应该相同,所以改进的方法是将0.9%CuSO4改为0.9%CuCl2,故填0.9%CuSO4改为0.9%CuCl2。
    4. H2O 甲 浓盐酸挥发产生氯化氢气体
    【详解】(1)反应前原子个数分别为1个锰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氯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已有原子:1个锰原子,4个氯原子,故还有两个水分子,填 H2O;
    (2)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与水、碱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应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上述气体收集装置中,适合收集氯气的是甲;
    (3)实验室收集到的氯气中往往含有杂质氯化氯气体,这是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易挥发产生氯化氢气体。
    5. 解:HDPE膜只含C、H两种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水被浓硫酸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即E装置质量增加的b克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其中碳元素的质量=b克×= 克,该HDPE膜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克÷a克)×100%=×100%
    答:该HDPE膜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 偏大 没有F装置,装置E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详解】(1)见答案
    (2)若没有F装置,照上述装置实验,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会偏大,故填偏大;
    若没有F装置,装置E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装置E增加的质量会偏大,则测出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也将偏大,故填没有F装置,装置E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6. 构建封闭体系 B
    【详解】(1)操作一:往锥形瓶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从建模的角度分析,该操作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构建封闭体系;
    (2)在操作二中,如果从A管吹气,那么空气进入水中,然后从水中溢出,通过B管排出,无法确定装置的气密性能;只有从B管吹气,气体被封闭在锥形瓶内,才能增大压强,使水沿A管上升,通过水柱的上升确定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7. B 生态系统 浮游植物→磷虾→鲸鱼
    【分析】生物的营养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两类。自养生物包括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两种。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详解】(1)蠕虫(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和鲸鱼都属于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类型是异养。海藻是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类型是自养,与化能自养型类似。故选B。
    (2)鲸落是由鲸鱼死后沉入深海形成的,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因此属于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被称为深海生命的绿洲。
    (3)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故题干中包括的食物链是:浮游植物→磷虾→鲸鱼。
    8. B A A→B→D→(E)(或A-B) 增加 B 20
    【分析】(1)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是需要能量的,只有种子不断地进行呼吸,从外界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子的正常萌发,据此进行选项。
    (2)根据图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判断:A是生产者,F是分解者,其余生物都是消费者,据此进行分析。
    (3)火线对地电压大,其带电,而零线对地的电压为零,不带电,据此判断哪一端为火线;根据kwh表示的意义进行分析计算。
    【详解】(1)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是需要能量的,只有种子不断地进行呼吸,从外界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子的正常萌发,因此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会发生的生理活动有B。
    (2)A是生产者,F是分解者,其余生物都是消费者,即B、D、E是消费者;根据碳循环示意图,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图中的A;图中的一条食物链:A→B→D→E;如果因为某种原因造成图中D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期内B生物数量将增加。
    (3)火线对地电压大,其带电,而零线对地的电压为零,不带电;根据图可知,B端电压大,应该为火线;kwh表示1千瓦功率的用电器使用1小时消耗的电量,根据题意知道,补光灯的功率为1千瓦,一天要照10个小时,并且有2个灯,所以消耗的电量为20kwh。
    9. 转换器 细胞壁 红细胞
    【分析】(1)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转动转换器,可以更换高倍物镜进行观察。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详解】(1)转换器在镜筒的下端,圆形可以安装物镜,所以图A中欲换高倍镜观察时,需转动显微镜中的转换器。
    (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不是植物的绿色部位,细胞内不具有叶绿体,因此洋葱鳞片叶内细胞具有,而人体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
    (3)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显微镜下,我们看见最多的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看到最少的血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呈圆球状,有细胞核;看不到的血细胞是血小板,因为血小板个体小,普通显微镜下很难观察的到。
    10. 生产者 弱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详解】(1)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水稻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稻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食物链单一且不完善,其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因此,在栽培和管理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11. 子房 液泡 基因 胰岛素
    【分析】(1)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2)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3)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为分裂生殖(细菌及原生生物)、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等)、孢子生殖(蕨类等)、营养生殖(草莓、匍匐茎等),具有保留母本优良性状。
    (3)人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的合成、转化和分解,据此解答。
    【详解】(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
    我们吃的西红柿是植物的果实,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2)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色素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收获的番茄和土豆中营养物质都来自该植物的光合作用,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的液泡中,但是它们的口感不同,造成此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基因不同。
    (3)人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的合成、转化和分解,正常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其含量相对稳定,这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点睛】此题的知识点较多,有一定的难道,认真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12. 减小 液化 病原体 1 见解析
    【详解】(1)[1]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体积增大时压强减小。当我们吸气时,胸部扩张,胸内肺泡跟着扩张,于是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大气压使含病毒的空气进入肺中。
    (2)[2]医护人员戴上的眼罩,当呼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遮挡视线,使人看着模糊不清。
    [3]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能使人和其他生物患病,所以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
    (3)[4]设加入水的质量为m,由题意得
    5kg×90%=(5+m)×75%
    解得
    m=1kg
    (4)[5]电铃在干路上,无论是哪号病床的患者,按下开关,电铃都会响,致使医务人员辨别不清哪位患者需要看护。安装电灯能起到这个作用,当病人需要看护,按下开关,电铃响的同时对应患者的灯亮起,就知道哪位患者需要看护。
    13. 有机物 光合作用 小肠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详解】(1)淀粉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淀粉)。自然界中的淀粉是由植物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而产生的。
    (3)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小肠中能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肠液和胰液,淀粉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14. B B 筛
    【分析】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结合题干的资料和探究实验的变量等知识进行解答。
    【详解】(1)因为用放射标记的是碳,实验中测定的也是碳的放射剂量,因此该实验主要研究二氧化碳(或碳) 在生态系统内的循环。
    (2)本实验中测定的也是碳的放射剂量,该实验的对照实验把放射性二氧化碳换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自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将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茎、根等器官,使植物体内达到一个有机物的均衡。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放射性碳首先必须通过植株的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然后才能由茎叶内的筛管运输到根部。
    15. 小肠 减小 c、d##d、c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如甲图所示a有机物(主要是淀粉)、b氧气,c二氧化碳,d水分。
    【详解】(1)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a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a有机物主要在小肠被消化和吸收。
    (2)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可见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可用图中c二氧化碳,d水分表示
    16. I d
    【分析】此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此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类型的题目,需要理解并熟记: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明确: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不需要光;在白天,在光照下,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植物才能表现出生长的趋势。
    【详解】(1)图三中C过程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发生在白天有光的条件下,所以图四中,I曲线在早上六点活动强度为0,18点后活动强度为0,所以曲线I表示光合作用。
    (2)在白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大于呼吸作用的效率,所以在早上六点左右,太阳升起,光合作用开始进行,有机物开始积累,一直到傍晚18点左右,太阳落下,光合作用逐渐停止,在白天,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有机物积累的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量,在18点左右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所以,在18点即d点是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
    17. 电能 叶肉 12.5% 质量或化学性质 温度或酸碱度
    【详解】(1)在电解水过程中,生成氢气和氧气,能量转化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能合成淀粉,植物光合作用是在叶肉细胞中进行;
    (3)甲醇(化学式CH3O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5)温度、酸碱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生物酶的活性。
    18. 氮 无氧
    【详解】(1)尿素【CO(NH2)2】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所以属于氮肥。
    (2)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成为发酵。
    19. 响度 鼓膜 能量 耳朵处
    【详解】[1]人们会不自觉的调高耳机音量,是提高声音的响度。
    [2]若瞬间将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值,有可能损伤人耳结构中的鼓膜。
    [3]声音能传递能量,所以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
    [4]使用降噪耳机能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20. 条件; 脑干 使可燃物隔绝助燃物
    【详解】(1)同学们经过训练做出的逃生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护脑干;
    (2)如果身上着火,可快速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灭火,利用的原理是使可燃物隔绝助燃物;
    21. 乙 完全变态 基因
    【分析】(1)果蝇的“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是由X、Y染色体决定,因此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4)图二中,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
    【详解】(1)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图一所示”图一甲中,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相同,是XX染色体,因此是雌果蝇;图一乙中,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是雄果蝇。
    (2)观察图二果蝇发育过程图,其发育起点是①受精卵,从图中可以看出,果蝇的发育经过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羽化出翅,成为④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
    (3)由于两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所处的温度不同,导致表现型也不同,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2. 膳食纤维 240 117毫克
    【详解】(1)七大营养素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膳食纤维,在七大类营养素中,除水、维生素之外,表中没有列出的是膳食纤维,故填膳食纤维。
    (2)由图可知,每 100 毫升牛奶中钙元素的含量为120毫克,则每日饮用 200 毫升该牛奶, 则补充的钙元素质量=120毫克×2=240毫克,故填240。
    (3)由图可知,每100毫升牛奶中钠元素的含量为46毫克,则每 100 毫升纯牛奶中含氯化钠质量=46毫克÷×100%=117毫克,故填117毫克。
    23. ACE 29.3 燃烧相同质量的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天然气放出的热量较多,且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小,有利于碳中和
    【详解】(1)由题可知家庭瓶装LPG常添加适量的乙硫醇,使气体泄漏时变得极易察觉,故添加的乙硫醇不能和液化石油气发生反应,添加的乙硫醇可以让天然气的泄漏变的极易察觉,故乙硫醇可能有特殊的气味比如说臭味,作为添加的乙硫醇可以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综上考虑故选ACE。
    (2)小明家平均每月用2瓶液化石油气,每瓶液化石油气的净含量为14.5千克,故总共消耗29千克的液化石油气,以丁烷代替液化石油气进行计算,故可设每月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由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过程如下:
    由于平均1平方米阔叶林每月能吸收3千克二氧化碳故要多少面积的阔叶林可列式为:88÷3≈29.3,故填29.3。
    (3)由图一可知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相比液化石油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多,由图二可知,燃烧相同质量的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多,故填:燃烧相同质量的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天然气放出的热量较多,且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小,有利于碳中和。
    24. 变小 切断传播途径 1
    【详解】(1)[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摄像系统接收到的障碍物图像越来越大,物距减小,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变小。
    (2)[2]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机器人对环境进行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
    (3)[3]应加溶液的质量为x
    4kg×5%=x×20%
    x=1kg

    相关试卷

    2022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二模)试题分类汇编-02选择题(基础题):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二模)试题分类汇编-02选择题(基础题),共16页。

    2022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一模)试题分类汇编-06探究题-: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一模)试题分类汇编-06探究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果如图乙和图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一模)试题分类汇编-01选择题(基础题):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模拟(一模)试题分类汇编-01选择题(基础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