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9.2液体的压强 同步训练同步练习(无答案)

    9.2液体的压强 同步训练同步练习(无答案)第1页
    9.2液体的压强 同步训练同步练习(无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9.2液体的压强 同步训练同步练习(无答案)

    展开

    第2 液体压强1.下列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2.关于连通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连通器中,若装入同种液体,则各容器中的液面就相平B.连通器中,液面的高低与容器的形状有关C.只要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都属于连通器D.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内在同一水平面的压强均相等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Fpp表示,则(  )A.FFpp    B.FFppC.FFpp    D.FFpp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重力相等、形状不同的容器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  )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p>p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F<F<FC.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关系是pppD.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关系是F>F>F5.如图所示,用细线将一规则均匀的金属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至其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中忽略细线的体积,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应大致如下列图中的(  )6.如图所示,在一个开口的锥形瓶内注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5 N,现在将一个重为G1的木块放入瓶中,水对瓶底的压力变为6 N,再将一个重为G2的木块放入瓶中,水对瓶底的压力变为7 N。木块与锥形瓶始终不接触,水也没有溢出,则(  )A.G2G1>1 N     B.G1G2>1 NC.G1G2<1 N     D.G2G1=1 N7.一个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然后反过来正立在桌面上(未画出),两次放置,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橙汁对杯底的压力分别是FAFB,则pA________PBFA________FB。(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如图所示,平底容器的质量为0.1 kg,底面积为2×10-3 m2,盛装0.4 kg水后,测得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0 cm。将该平底容器放在面积为0.2 m2的水平桌面的中央,则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Pa,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为______N。(忽略容器厚度)9.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图①~⑤所示的操作:   (1)压强计上的U形管__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右侧水面高),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__(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3)将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朝下逐渐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则压强计显示的是橡皮膜________(选填“各个方向”“上方”或“下方”)的水对它的压强。(4)U形管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__________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5)将橡皮膜置于空气中,U形管中两侧液面应该________,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6)比较图①②③可知:当液体的密度一定时,在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7)比较图________可知: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比较图②④可知:当液体的密度一定时,____________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8)图⑥中梯形容器与图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盛有密度相同、深度相同的盐水,将同一金属盒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相同深度处,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小与容器的形状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9)如图⑧所示,现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另一烧杯的液体中,使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Δh与探头在图⑦中的a位置时相同,观察两烧杯中的液面可知,烧杯⑧中的液体密度ρ______(选填“>”“<”或“=”)ρ;若U形管足够长,则U形管内选用密度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液体可以减小实验误差。(10)若保持图⑦中的压强计金属盒探头的位置不变,将U形管中的液体分别更换成下列液体后能使U形管内液柱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_______。A.酒精(ρ酒精=0.8×103 kg/m3)B.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 kg/m3)C.盐水(ρ盐水=1.1×103 kg/m3)D.红墨水(ρ红墨水≈1.0×103 kg/m3)(11)若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同学们做了一些改进,下列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__________。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B.U 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C.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D.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增大但保持相同(12)某同学将调节正常的压强计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已知其中一杯为水,另一杯为盐水,两容器液面一样高),如图⑨和⑩所示。他发现图⑨中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较小,由此确定图⑨杯子中盛的是水。他的结论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根据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计算出的压强p1和用烧杯中金属盒表面所处深度计算出的压强p2不相等,这是由于橡皮膜发生的形变导致p1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p2能力提升】10.如图所示,一支试管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某种液体,甲为竖直放置,乙为倾斜放置,两种放置情况下,管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应是(    )A.p甲>p乙       B.p甲=p乙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1.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则两管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应是(    )A.p甲>p乙          B.p甲=p乙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2.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则两管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应是(    )A.p甲>p乙            B.p甲=p乙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3.善于动脑的小北用带有薄膜的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与容器的接触部分密合,如图所示,在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深度不同的水时,薄膜向左突起。由此说明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选填“深度”或“高度”)有关;接着,小北将右侧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当薄膜变平时,分别测出薄膜到左、右两侧液面的距离h1h2,即可测出液体的密度,则ρ=________(用ρh1h2表示);如果隔板并不在容器的正中间,对液体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14如图,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开口容器(足够高),各盛有20 cm 深的水,AB 之间用带阀门K的细导管连接,初始时阀门K关闭,此时水对 AB两容器底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若将阀门K打开,待水不流动时,水对 AB两容器底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A______(选填“>”“<”或“=”)pBpApB=____________。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