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567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567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展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读12个生字,会写15个字,读准“依赖、潜入”等词语,区分“发明”和“发现”的意思,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能够按照 “不影响理解”“帮助理解内容”“引发深入思考”对问题整理分类,筛选出能帮助理解课文的问题。
教学重点:认读12个生字,会写15个字,读准“依赖、潜入”等词语,区分“发明”和“发现”的意思,读通课文,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能够按照 “不影响理解”“帮助理解内容”“引发深入思考”对问题整理分类,筛选出能帮助理解课文的问题。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初读课文,筛选问题
回忆提问题的角度
讨论筛选问题
解决容易的问题
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
“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
再读课文 夯实基础
会认读呼风唤雨 科学技术 获得 依赖 潜入 百亿探索 奥秘 船舶 物质 哲学家
会书写重点指导:唤、程、超、哲、善、奥、益
布置练习
完成本课生词的书写。
修改你的问题清单,再次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3.查阅有关“科技改变生活”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学法渗透
同学们好,欢迎同学们再次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借助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谁能说说你的收获?
回忆学习方法
二、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一)理解第一个问题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 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大胆猜想、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了提出的问题。
(二) 理解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1) “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体会到这些发现和发明超出了人们考虑的范围, “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说明科学成就大,发展速度快。
(2)“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 “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体会到在这短暂的100年间,人类把不可能实现的幻想都成功实现了。
(3)从“登上、潜入、洞察、探索、变成”这些动词中,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人类能上天,能入海,无所不能。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各种交通工具,让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所以说新的交通工具把地球变成了“地球村”。
(三)体会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
(1)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补充资料
(3)联系生活实际,谈对“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这句话的理解。三、聚焦表达,发现特点
(一)语言逻辑严谨文章的5个自然段都是紧紧围绕着题目“呼风唤雨的世纪”来写的。
(二)文章写法的特点
(1)体会设问的好处课文第2段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设问句,作者自问自答,是为了吸引我们阅读的兴趣,引发我们的思考。
(2)体会对比的好处第3自然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20世纪的科学成就之大。
四、布置练习
1.用今天学到的学习方法,预习《蝴蝶的家》。
2.推荐阅读《不可不知的科技发明》《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和智能生活》来了解更多的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共10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作者介绍,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其他资料,课堂作业新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