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5388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词语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5388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词语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538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词语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538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词语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538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词语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词语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题,文件包含词语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词语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词语考前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22年世界杯将在卡塔尔举行,足球迷们纷纷呼朋引伴,相约前往观看。B.每天早晨,潇湘公园内有不少老人晨练,个个精神抖擞。C.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力。D.为庆祝教师节,礼堂被布置得花枝招展,师生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答案】D【详解】A.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符合语境;B.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句中指老人们精神都很好。符合语境;C.稀稀疏疏:不稠密、不紧凑。句中指枝杈很稀疏。符合语境;D.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不能用来形容礼堂,不符合语境;故选D。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鸟儿将窠巢 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 清脆的喉咙,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 着。A.搭 展示 诵 附和 B.筑 摆弄 叫 混合C.建 炫耀 哼 搅拌 D.安 卖弄 唱 应和【答案】D【详解】搭:把柔软的东西放在可以支架的东西上;建:建筑;建造;筑:建造,修盖;安:定居;在此形容将鸟儿生活的的小巢安在树上,应用“安”字;展示:展现,显示,摆出来让人看;摆弄:指任人支配,摆布;卖弄,炫耀;炫耀:泛指夸耀;亦指刻意向他人展现自己认可的事物,从而获得别人的赞美与羡慕;卖弄:夸耀、显露本事;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在此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态,形容鸟儿显露自己清脆的喉咙,应用“卖弄”一词;诵: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叫:鸣叫;哼:轻声随口地唱;唱:歌唱,吟咏;在此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态,形容鸟儿唱着曲子,应用“唱”字;附和:指对别人的言行因赞同而表示应和、追随,也指随和别人的言行;大多用于贬义;混合:搀合,合在一起;搅拌:用手或器械在混合物中转动;应和:应声唱和;在此形容鸟儿彼此应声唱和,应用“应和”一词;故选D。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温晴”是贯串全文的主线,下文写济南的山水景物,都与此相关)B.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突出了小山的娇美)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传神地写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情态,烘托出一种恬适的氛围)D.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温暖、多情)【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忍得”将水人格化,属于拟人的修辞手法。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了花儿的甜美引人遐想,令人心醉)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的角度巧妙地表现了春风的轻柔)C.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含贬义,写出鸟儿的有意显示、炫耀)D.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突出雨后小草的清新和碧绿)【答案】C【详解】C.“卖弄”这里是贬义褒用;故选C。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每天进步一点点,那简直是在默默地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在不动声色中酝酿一个真实感人的神话。B.迎面走来了一群俏姑娘和帅小伙,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人十分阳光的感觉C.又到银装素裹的冬季,一场大雪之后,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D.刑警队长目光敏锐,明察秋毫,疑犯留下的蛛丝马迹都很难逃过他的眼睛。【答案】B【详解】A.酝酿: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比喻事前讨论、磋商,交换意见,统一思想。与语境相符,A项正确;B.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本句中用来形容“帅小伙”,不合适。B项使用对象错误;C.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合乎句意,C项正确;D.蛛丝马迹:意思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留下的痕迹可以查出灶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与句意相符,D项正确;故选B。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风里带来些_____________泥土的气息,____________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____________空气里酝酿。A.润湿的 混着 新翻的 B.混着 润湿的 新翻的C.新翻的 润湿的 混着 D.新翻的 混着 润湿的【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选段出自朱自清的《春》,本文要求能够有感情的背诵课文。可以根据语境分析,“泥土的气息”只有在“翻地之后”才能闻得到。“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需要“混在”一起,才能“酝酿”。故选D。原文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 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 的空气里 。A.抚摸 凉爽 发酵 B.牵引 润湿 传播C.温暖 干燥 酝酿 D.抚摸 润湿 酝酿【答案】D【详解】“吹面不寒杨柳风”写的是春风拂面的触感,“牵引”有拉、拖的意思,用在这里形容风给人的触感不恰当,“抚摸”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比“温暖”词意更丰富,因此第一空选“抚摸”;“凉爽”与前面“不寒”矛盾,“干燥”意思是缺乏水分,与风中混着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情况不符,“润湿”指潮湿而润泽的,这里形容春风潮湿润泽恰当,因此第二空选“润湿”;“发酵”指复杂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不符合题意,“传播”有传送、散布或传染的意思,用在此处不恰当,“酝酿”一词用在这里,指泥土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在春天的阳光下,如同酿造美酒,越来越浓郁,越来越醇厚,因此第三空填“酝酿”。故选D。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B.尊君在不(同“否”)C.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 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A.句意为:跟子侄辈的人讲解文章的义理。儿女:泛指小辈,包括侄儿和侄女。故选A。 9.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化。黄色的花 ,白色的花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A.深沉 高洁 淡雅 浪漫B.高洁 淡雅 深沉 浪漫C.深沉 淡雅 高洁 烂漫D.淡雅 高洁 深沉 烂漫【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此题一方面要熟记文本的内容,一方面要分析某种颜色通常代表的事物特点。三个颜色中,“紫红色”与“深沉”搭配最恰当;其次“白色”通常表示纯洁,那便可以“高洁”来代表;最后“黄色”便代表“淡雅”。花儿开放是“烂漫”而不是“浪漫”。故选D。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一眼望去,湖面上水波粼粼,这景象真是美极了。B.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有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C.公正断案是法官的基本职责,只有坚守公正,百姓才会信服。D.他俩在某个问题上有了分歧,争得面红耳赤。【答案】B【详解】A.水波粼粼:形容水面明净。使用正确;B.各得其所: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在此形容马的神情与颈部的美相互配合得很好,使用有误;应使用“相得益彰”;C.信服:相信并佩服。使用正确;D.分歧:指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使用正确;故选B。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园里有水波粼粼的湖面,绚丽多彩的花儿,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B.这次春游,一出发他们就各得其所,一点统一行动的意思也没有。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D.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答案】B【详解】A.水波粼粼:水面十分明净。句中用来形容公园里的湖面,正确;B.各得其所: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句中用来形容春游不统一,使用对象错误;C.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句中用来形容“她”的意外高兴,正确;D.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来回的翻动身体。句中用来形容她“睡不了觉”,正确;故选B。1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B.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他的母亲十分担忧。C.家住回龙村的向代惠,得了偏瘫,被界定为二级伤残,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为她提供免费无障碍改造服务,喜出望外。D.秋游结束后,同学们都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是各得其所。【答案】D【详解】A.翻来覆去:原指来回翻身,现用来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使用恰当;B.暴怒无常: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有规律。使用恰当;C.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使用恰当;D.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使用不恰当。故选D。【点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1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家的户口本不见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最终还是没找着。B.史铁生双腿瘫痪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C.试卷发下来,我一看得了满分,真是喜出望外。D.万千雪絮,泼泼洒洒,在空中交织着唯美的乐章,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悄悄地来了。【答案】A【详解】A.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在句中是“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的意思,此时它具有副词的性质,作状语,后面要跟谓语动词。适用对象错误。B.暴怒无常: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有规律。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考试得了满分,超出了自己的预想,用“喜出望外”正确。D.泼泼洒洒:原指水(液体)从容器中散洒出来的样子。后引申为写文章,做事气势很大。还有“洋洋洒洒”的意思。这里有“泼泼洒洒”来形容“万千雪絮”飘飞的情形,使用正确。故选A。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阳光明媚的午后,漫步于美丽的西子湖畔,那水波粼粼的画面美得如梦似幻。B.2020年央视一套新春晚会向全国电视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尤其令人赞叹的是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各得其所。C.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非常严峻的形势下,大家与提出“尽量不要出行”建议的钟南山院士没有任何分歧。D.他自信地跨上演讲台,发表的演说旁征博引,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答案】B【详解】A.“水波粼粼”形容水面明净。使用恰当;B.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此处应该用“相得益彰”;C.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使用恰当;D.信服:相信并佩服。使用恰当;故选B。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科技工作者实实在在地践行了矢志报国的誓言。B.成功登顶珠峰的那一刻,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位中国登山队员心中油然而生。C.贵阳贵安加快融合发展,就像驶向更宽广海域的大船,鼓满风帆、一气呵成。D.夏季雨量充沛,河水湍急,非常危险,同学们一定不能心存侥幸下河游泳啊!【答案】C【详解】A.誓言:指誓师时所说的话,也指相互约定的话。使用恰当;B.油然而生:形容自然地产生。使用恰当;C.一气呵成:形容诗文的气势畅达,一次写成;比喻整个工作迅速完成,毫无间断。与句意“加快融合发展”不符,使用有误;D.侥幸:指由于偶然因素而获得成功或免去灾祸。使用恰当;故选C。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主任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B.这一天,青海省图书馆门前人声鼎沸,挤满了前来参加签售会的读者。C.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沟壑纵横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D.人民公园的郁金香,花枝招展,引来游客们的一片赞叹。【答案】D【详解】A.各得其所:意思是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到适当的安排,符合语境,正确;B.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符合语境,正确;C.人迹罕至:意思是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符合语境,正确;D.花枝招展: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使用对象错误;故选D。1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西游记》的情节虽然天花乱坠,但只要我们从三个结构入手,就可以揭示它的文化含义。B.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寒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C.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实在是各有千秋。D.当九级地震来袭时,日本全岛地动山摇,刹时海浪涛天,来势汹汹的海水沧海桑田般地摧毁了一切建筑物。【答案】C【详解】A.“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使用错误;B.“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望文生义,使用错误;C.“各有千秋”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使用正确;D.“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望文生义,使用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躲避日本兵的搜捕,平时大大咧咧的游击队队长化装成一个温文儒雅的商人。B.经不住同寝室好友的怂恿,从来没有参加过校运会的他居然也信心满满地报了名。C.新华书店新进的两本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点都很鲜明。D.秋日里的菊花正在争奇斗艳呢,时而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时而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伙子。【答案】A【详解】A.“化装”①为了适应演出的需要,用油彩、脂粉、毛发制品等把演员装扮成特定的角色或给演员作容貌的修饰。②假扮。使用恰当。B.怂恿,指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多用于贬义。与语境不符。C.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不符合语境。D.亭亭玉立,,意思是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使用对象有误。故选 A。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雪花泼泼洒洒地在空中飞舞,爱雪的人都喜上眉梢。B.今年春天,受强冷空气影响,很多景点出现了罕见的雾凇现象,让游客喜出望外。C.人类对环境的不断破坏,让地球母亲变得暴怒无常;河水泛滥、大海怒吼、群山崩塌、冰川融化……环境已开始向人类进行疯狂的报复。D.他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细细地想了一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不成眠。【答案】A【详解】A.泼泼洒洒:水散洒的样子。形容花开得茂盛。使用不恰当;B. 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使用恰当;C. 暴怒无常: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有规律。使用恰当;D. 翻来覆去:原指来回翻身,现用来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使用恰当。故选A。【点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主动向老师请教,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B.抱怨话、牢骚话都是心里话,换个角度看一看,不少都是群众的真心愿望,关键是是否有开门纳谏的勇气和洗耳恭听的胸怀。C.中央纪委正采取多种举措,狠抓“五一”前后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D.经过努力,我终于把这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了。【答案】A【详解】A.“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用于向老师提问不合适。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作文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题,文件包含作文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作文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默写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题,文件包含默写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默写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词语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题,文件包含词语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词语考前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