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共28分,毎空1分)
1.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 _____测得的空气温度。
2.气象人员一般用安装在百叶箱中的________测量气温。百叶箱一般安放在________,箱门_______,以免阳光_____入箱内。
3.风力是指风的_______。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 _____,最小是______,最大是_______。现在,气象部门又把12 级以上、摧毁力极大的风补充到_______。
4.云量是指云___________的情况。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______,估计云遮蔽的______,就是云量。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气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阴。
5,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________。通常用_______测定,以_____为单位。
6.气候是指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内的________情况。天气总在发生着_______,气候却具有________。
7.在海滨,白天,风从______吹向______;夜晚,风从______吹向______。
二、判断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 )1.气温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气温随时都在变化。
( )2.在海边,白天面朝大海,风从前面吹来。
( )3.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 )4.天气预报中从风向和风力两个方面去描述风。
( )5.风向可以用风力计来测量,风力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 )6.帆面的方向和风向一致。
( )7.我们在野外考察,观察炊烟可以判断气温。
( )8.我们可以根据旗子、炊烟、树木等来判断风向和风力。
( )9.天空没有云的时候,也可以降雨或降雪。
( )10.我住在武汉,这里夏天炎热,冬天寒冷,有时会下雪。
( )11.关心天气,可以及时预防自然灾害。
( )12.一般情况下,气温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三、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1.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变化,气温最高时段在( )
A.正午12点左右 B.下午两点左右
C.下午4点左右
2.当船向东航行,刮西风时,帆面的方向应朝(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3.以下形状的透明容器适合让小明用来做雨量器的是( )
A. B. C.
4.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遇到周末和假期,应该停止观察记录
C.尽量在同一个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5.用来测量风向的仪器是( )
A.风力计 B.风车 C.风向标
6.风向通常用( )个方位来描述。
A.4 B.6 C.8
7.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见到太阳,属于( )
A.晴天 B.多云 C.阴天
8.根据( )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多云和阴。
A.风量 B.雨量 C.云量
9.风向标能用于指示风向。图中,现在的风向是( )
A.东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10.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较为突出的自然灾害性天气是( )
A.台风 B.寒潮 C.龙卷风
11.如果把天空当作一个圆,把云量填到这个圆里,那么能表示如图天气的是( )
A. B. C.
12.科学小组成员去测量气温,在教室内测量的温度是20℃,在阳光下测量的温度是26℃,在室外阴凉处测量的温度是23℃,这时气温应记为( )
A.20℃ B.26℃ C.23℃
四、实验探究题(共10分)
制作简易风向标
(1)为了制作一个简易风向标,小明选取的实验器材有:安全剪刀、吸管、硬纸板、大头针、指南针,还需要的器材是 。
(2)根据下列制作过程,进行实验顺序排序 → → (填序号)。
①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的平衡点并插人铅笔上的橡皮中,使吸管能自由转动。
②在吸管两端纵向剪出长约1厘米的缝隙。
③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尾翼,将它们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中,并固定好。
(3)指南针的作用是 。
(4)选择:如果用大头针固定箭头和尾翼,为了不让箭头和尾翼上下移动,最好使用几个大头针来固定。
A.2个B.4个C.6个D.8个
(5)判断:大自然里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判断对错)
(6)判断:测定风向时,要用一段时间内出现最多的风向作为观测结果。 (判断对错)
(7)选择:风力达到 时,我们走路难以举伞。
A.6级 B.7级 C.8级 D.5级
(8)判断:制作简易风力计时可以用实心橡胶球代替乒乓球来测量风力的大小。 (判断对错)
五、综合解答题(14分)
1.表格是小明所作的气温记录,请你帮助他完成气温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一天的气温记录表
2018年11月3日
时间 | 6时 | 8时 | 10时 | 12时 | 14时 | 16时 | 18时 |
气温(℃) | 10 | 12 | 16 | 20 | 22 | 17 | 14 |
(1)根据“一天的气温记录表”,画出一天的气温变化柱状图。
(2)你从气温变化柱状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2.举出几种你知道的气象灾害,并说一说它们通常多发于什么季节。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28分,毎空1分)
1.空气流通 不受阳光直射 1.5 米 2.温度表 草坪上 向北开
直射 3.强度 13 级 0 级 12 级 18级 4.遮蔽天空 10 份 份数 晴 少云 多云 5.降雨量 雨量器 毫米 6.平均气象 变化 一定的规律 7.海洋 陆地 陆地 海洋
二、判断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1.B 2.B 3.B 4.B 5.C 6.C 7.B 8.C 9.B 10.A
11.B 12.C
四、综合解答题(共10分)
丝绸;②;③;①;能指示南北方向;B;√;√;A;×。
五、综合解答题(14分)
1.
(1)
(2)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最低温度出现在6时。
2.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夏季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洪涝灾害等,它们通常多发于夏季,我国北方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它们通常多发于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