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陈大丘与友期行 课件+教案+素材
展开8.陈太丘与友期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
过程与方法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3.结合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
结合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聪慧的古代少年陈元方,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尊君在不(fǒu) 友人 惭(cán)
2.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句子,复述故事。
期行:相约同行。
舍去:顾而离去。去,离开。
乃:才。
则:就,便,那么。
顾:回头看。
君:对别人的尊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不:同“否”。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客人很惭愧,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3.表演故事。
要求:一位同学担任旁白,一位同学饰演元方,一位同学饰演元方父亲的朋友。规则:①表情、动作到位;②语言可以是白话,也可能是文言,但不能脱离课本。③分两组展开竞赛。
4.概括内容主旨
【点拨】文章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驳斥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小小年纪便明白事理、机智善辩,同时从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第二课时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从神态、语言描写品析这句话。友人为什么“怒”?
【点拨】“怒”友人认为陈太丘不等就走,是失约的表现。 一个“怒”字,神态描写生动形象使“友人”不守信用而且无理的神态毕现。“非人哉”语言描写生动形象表现了“友人”粗野、毫无羞耻之心的特点。这也为陈元方的反驳提供了依据。
2.文中写了陈元方怎样反驳友人的?陈元方的反驳之语有什么特点。
【点拨】 陈元方的反驳之语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首先,言简意赅。他的语言简洁而内容凝练,“期日中”“日中不至”“对子骂父”,寥寥数字便将原因、结果交代得十分清楚。
其次,他说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指出友人一为“无信”,二为“无礼”。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是没有礼貌。义正词严,不失身份。
3.“友人惭,下车引之”表现了什么?
【点拨】动作神态描写“惭”字写出了“友人”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尽显人物羞愧的神情。“引”字则表明了友人想对元方表示友好,以示悔意。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点拨】(1)不失礼。客人得知太丘已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是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小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所以,这一则的核心是“无信”“无礼”,宣扬的是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品格。
(2)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5.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友人和元方的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点拨】(1)陈太丘:太丘舍去。
——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
(2)友人:去后乃至;尊君在不;恕;非人哉;惭;下车引之。
——无信无礼,缺乏修养,然知错能改。
(3)元方:(家君)待君久不至。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入门不顾。
——守信识礼,聪明机灵,能言善辩,直率不阿。
6.结合课文内容,谈阅读感受。
【点拨】文中元方面对友人的失信,义正辞严指出其无信无义,并不失礼,正如同学们所说童言无忌,那是爱父亲的表现!并且,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作为学生我们要在这种情形之下摆正立场,重信守诺,把诚实守信的美德发扬光大。
四.赏读课文,归纳写法
1.故事完整,波澜起伏。
文章篇幅虽短,但却把故事的交代得清楚明了,波澜起伏。整个作品以陈元方痛斥友人“无信”“无礼”为核心,先写起因友人“过中不至”“对子骂父”,后写元方驳斥,最后友人“下车引之”,但元方却“入门不顾”,情节生动,尺水兴澜,可读性极强。
2.语言动作,刻画形象。
文章刻画七岁孩童陈元方的形象,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来完成。面对父亲友人的“骂父”,小元方毫不畏怯,据理反驳,有理有据,让友人无言以对,感到羞愧而下车。但元方“入门不顾”,一个动作,就把人物那种天真、执拗、孩童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一)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古今异义
(1)下车引之 (古义:拉。今义:领。)
(2)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去。)
(3)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4)相委而去 (古义:丢下、舍弃。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
3.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省略主语,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2)感叹句
非人哉 [哉,表感叹的语气助词。本句表示强烈愤怒的感情。]
(3))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 正常语序 [ “白雪纷纷所似何” ]
(4)判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 ,表示判断]
(二)收集有关诚信的名言。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民无信不立。——孔子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