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综合应用题(中档题)
展开广东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综合应用题(中档题)
一、综合应用题
1.(2022·广东·模拟预测)室温下,足量镁片、铁片(已打磨)分别与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用数据采集器测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如下图所示)。
已知:相同温度下,装置内压强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成正比。
(1)根据图乙可知,金属与酸反应是属于放热反应,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2)计算镁片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t4时,消耗铝片的质量为______。
(4)室温下足量的稀盐酸与等质量的如下金属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
A.镁 B.铁 C.铝 D.锌
2.(2022·广东广州·统考模拟预测)镓(Ga)是化学史上第一个先从理论预言,后在自然界中被发现验证的化学元素。
(1)镓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3价,硫酸镓的化学式是_______。
(2)为了探究金属镓在常见金属中的活动性顺序。将金属镓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到镓表面有气泡产生并完全溶解,据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3)若要进一步探究金属稼在常见金属中的活动性顺序,下列实验有必要做的是 (填编号)。
A.将金属稼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B.将金属稼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C.将金属镓放入稀盐酸中
(4)以稀硫酸为原料之一,除上述反应外,再设计两种制备硫酸镓的方案。完成下表:
方案 |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依据的反应规律 |
① | _______ | 略 |
② | _______ | 略 |
3.(2022·广东潮州·统考模拟预测)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CO2的量,重新实现碳平衡。下图是碳循环和碳中和策略的示意图。
(1)下列符合碳达峰、碳中和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减少用煤炭为燃料,尽量多用天然气
③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
④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②有___________。
(3)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碳中和”除上图中策略外,还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碳减排: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B(OH)3中B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碳“捕捉”与封存:碳“捕捉”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碳转化:一定条件下,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化学式为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2022·广东广州·统考模拟预测)我国承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碳减排:氢能源汽车逐渐推广,氢气作为燃料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任写一点),但由于氢气储存困难和制取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解决办法。
(2)碳捕捉:一种利用生石灰固体捕捉回收CO2的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捕捉室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
②在捕捉室内通入水蒸气,会发生CaO→Ca(OH)2→CaCO3的转变,从而大大提高CO2的捕捉效率,请写出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碳储存:2021年,我国科研团队开发出高效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CH3OH),该合成反应还生成另一种无污染的氧化物是_______。该科研成果实现了_______的储存与转化之外,还为解决_______的储存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4)碳利用:CO2用途广泛,写出一种用途:_______。
5.(2022·广东·统考模拟预测)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用稀盐酸处理工业废水中的氢氧化钠。取100g工业废水于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利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记录反应过程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分析温度曲线,推测该反应为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
(2)观察pH曲线,当实验进行到点时______(选填“A”或“B”),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稀盐酸20g。请计算:工业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下列为市面上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相关数据:
商品 | 纯度 | 价格(元/吨) |
浓盐酸 | 36.5% | 400 |
浓硫酸 | 98% | 600 |
某工厂每天用硫酸处理100吨上述工业废水大约需要花费600元,请通过计算,你会建议该工厂购买(选填“浓盐酸”或“浓硫酸”)______更划算。
6.(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铁及其矿石。
(1)下图中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下列所给选项)
A.赤铁矿(Fe2O3) B.黄铜矿(CuFeS2) C.菱铁矿(FeCO3) D.辉铜矿(Cu2S)
(2)如图是实验室CO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图。图中框内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3)完全反应之后,许同学取少量黑色生成物进行探究。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1 | 称量黑色固体质量 | 10 g |
2 | 取黑色固体,用磁铁靠近 | 固体全部都能被吸引 |
3 | 取黑色固体,加入100 g稀盐酸 | 固体部分溶解,产生0.2 g气体 |
【查阅资料】
①FeO是一种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不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
②Fe3O4是一种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
根据实验现象及资料,可认定生成物应为Fe和_______的混合物。
(4)计算除Fe之外的另一种氧化物的质量分数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步骤)。
7.(2022·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洁剂。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其化学性质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并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I、性质验证
(1)将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稀盐酸)滴入炉具清洁剂中,如图1甲所示。
①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酚酞除外),此时溶液可用如图1乙中______点处(选填“A”、“B”、“C”,)表示。
②下列试剂不能验证出反应后溶液处于图1乙中C点的是______(填字母)。
A.pH试纸 B.铜粉 C.氧化铁 D.氢氧化铜 E.碳酸钙 F.硝酸银溶液
Ⅱ、测定质量分数
(2)取10.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逐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测出溶液的pH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①当pH=7时,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
②计算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8.(2022·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精选种子有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某兴趣小组尝试配制NaCl溶液进行选种。
(1)在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现需配制100g这种溶液,所需的NaCl质量为_______g,量取水所需的仪器是_______(选填字母)。
A.50mL量筒 B.100mL量筒 C.100mL量筒,胶头滴管
(2)小彤发现一瓶浓度不明的NaCl溶液,取出1170g放于大烧杯,向烧杯中逐次加入AgNO3溶液以测定浓度,所得数据如图表所示。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每次加AgNO3溶液的体积(mL)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71.75 | 143.5 | 215.25 | 287.0 | 287.0 |
①图中生成的沉淀质量a=_______g。
②AgNO3溶液与NaCl溶液在第__________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③该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9.(2022·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天宫课堂”上,“太空教师”王亚平将半片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中,有气泡冒出,水球不断变大。某小组尝试探究其中奥秘。
【查阅资料】①泡腾片用小苏打、柠檬酸等制作而成,遇水即反应。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的原理是 :②无水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探究目标】检验反应产物:泡腾片中NaHCO3的含量。实验装置如下图。
(1)装置A中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水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定性探究】检验反应产物:在装置B盛放无水CuSO4,装置C盛放澄清石灰水。
装置序号 | 现象与证据 | 分析推理 |
B | 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 反应生成H2O |
C | ☆ | 反应生成CO2 |
(2)装置C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小振认为装置B的现象作为“反应生成H2O”的证据不够严谨,你认为他的依据是____。
【定量探究】泡腾片中NaHCO3的含量:将5片泡腾片加入上述装置A,设计了甲、乙、丙三种试剂方案。
方案 | 装置B | 装置C | 装置D |
甲 | 浓硫酸 | NaOH溶液 | 澄清石灰水 |
乙 | 碱石灰 | NaOH溶液 | 澄清石灰水 |
丙 | 浓硫酸 | NaOH溶液 | 不需盛放试剂 |
(4)方案_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最合理:
(5)已知每片泡腾片的质量为lg,若反应后装置C的总质量增加ag,则泡腾片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用含a的式子表示即可)。
参考答案:
1.(1)热量散失
(2)设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x=0.1g,
答: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1g。
(3)0.9g
(4)C
【详解】(1)金属与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热量散失,压强减小;
(2)见答案;
(3)t4时刻,镁、铝与盐酸充分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由题(2)可知产生氢气的质量均为0.1g;设消耗铝的质量为y,
y=0.9g;
(4)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根据化学方程式Mg + 2HCl = MgCl2 + H2↑可知,24g镁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1g镁生成g氢气;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56,根据化学方程式Fe + 2HCl = FeCl2 + H2↑ 可知,56g铁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1g铁生成g氢气;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根据化学方程式2Al + 6HCl = 2AlCl3 + 3H2↑ 可知,27g铝可反应生成3g氢气,即1g铝生成g氢气;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根据化学方程式Zn + 2HCl = ZnCl2 + H2↑可知,65g锌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1g锌生成g氢气;
因为>>>,所以铝放出的氢气最多;
故选C。
2.(1)Ga2(SO4)3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镓位于氢的前边
(3)B
(4)
【解析】(1)
镓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3价,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硫酸镓的化学式是Ga2(SO4)3;
(2)
金属活动性比氢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将金属镓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到镓表面有气泡产生并完全溶解,据此可得到的结论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镓位于氢的前边;
(3)
由上述实验可知,镓位于氢的前边,若要进一步探究金属稼在常见金属中的活动性顺序,下列实验有必要做的是将金属稼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铜排在氢的后面,因此不需要将金属稼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金属镓放入稀盐酸中和放入稀硫酸中都可以证明镓位于氢的前边,故选:B;
(4)
由于金属氧化物、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以稀硫酸为原料之一,除上述反应外,还可以利用氧化镓、氢氧化镓等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镓。氧化镓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氧化镓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①④
(2)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3) H2O +3
【解析】(1)
①大力植树造林能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正确;
②减少用煤炭为燃料,尽量多用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故错误;
③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会浪费资源,故错误;
④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会减少废气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故选:①④;
(2)
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②有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合理即可);
(3)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有2个硼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反应前有2个硼原子,故6X中含有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则一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O;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B元素化合价为x,x+(-1)×3=0,解得x=+3;
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1)热值高、产物不污染环境
(2) 600-700 ,
(3) 水##H2O 二氧化碳##CO2 氢气##H2
(4)制取碳酸饮料、用作化工原料等
【解析】(1)
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作为燃料具有的优点是热值高、产物不污染环境等,但由于氢气储存困难和制取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解决办法;
(2)
①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捕捉室的温度应该控制在600-700℃;
②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合成反应还生成另一种无污染的氧化物是水;该科研成果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储存与转化之外,还为解决氢气的储存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4)
CO2可用于制取碳酸饮料、用作化工原料等。
5.(1)放热
(2) A 设100g工业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0.8g
则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8%;
(3)浓硫酸
【解析】(1)
分析温度曲线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升高,因此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
观察pH曲线,当实验进行到点A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过程见答案;
(3)
由(2)可知,处理100g的工业废水需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为20g,按此比例处理100t废水,需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为20t,换算为需要36.5%浓盐酸的质量2t,买2t浓盐酸需要400×2=800元,所以该工厂购买浓硫酸更划算。
6.(1)A
(2)检验CO2,并收集多余的CO
(3)Fe3O4##四氧化三铁
(4)解:设Fe的质量为x。
Fe3O4的质量分数:
答:另一种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44%。
【解析】(1)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B、C两选项中的物质都是由3种元素组成的,不是氧化物,D选项中的物质虽然由2种元素组成,但是没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A中氧化铁由2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是氧化物。故选A;
(2)
澄清石灰水用于验证并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需要进行尾气处理,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与石灰水反应,通过排石灰水将一氧化碳收集到集气瓶中,用于尾气处理;
(3)
根据实验现象,固体全部被磁铁吸引可知,黑色生成物中不含有FeO,加入盐酸后,固体部分溶解,说明生成物中含有不溶于酸的物质四氧化三铁,故推断生成物是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
(4)
混合物中,只有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根据氢气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算出铁的质量,进而计算出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具体过程见答案。
7.(1) NaCl、NaOH A BF
(2) 10g 解:参加反应的10 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10g×3.65%=0.365g
设 10.0g 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x
=
x=0.4g
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00% = 4%
答: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4%。
【解析】(1)
①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稀盐酸,将洁厕灵滴入炉具清洁剂中,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即溶液呈碱性,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氢氧化钠,其化学式依次为NaCl、NaOH,故填NaCl、NaOH;
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即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可用如图1乙中A点处,故填A。
②A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如pH小于7,证明反应后溶液处于图1乙中C点溶液,选项正确;
B 铜粉与酸性溶液不反应,无法判断反应后溶液是否处于图1乙中C点溶液,选项错误;
C 氧化铁能够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铁盐,溶液呈黄色,选项正确;
D 氢氧化铜能够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铜盐,溶液呈蓝色,选项正确;
E 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气泡,证明反应后溶液处于图1乙中C点溶液,选项正确;
F 硝酸银与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及剩余的盐酸都能够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无法判断溶液的pH是否小于7,无法判断反应后溶液是否处于图1乙中C点溶液,选项错误,故填BF。
(2)
①由图可知,当pH=7时,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10g,故填10g。
②见答案
8.(1) 16 C
(2) 287.0##287 4 10%
解:设该NaCl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x,
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
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解析】(1)
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16%=16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6g =84g,即需水的体积为84mL,因此量取水所需的仪器是100mL量筒和胶头滴管,故填:16;C;
(2)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4、5次生成沉淀的质量不变,说明反应已停止,生成沉淀的质量a=287.0g,故填:287.0;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每加入100 mLAgNO3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为71.75g,第4次实验生成沉淀的质量为71.75g×4=287.0g,且不再增加,因此AgNO3溶液与NaCl溶液在第4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故填:4;
③见答案。
9.(1)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产生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
(4)甲
(5)解:设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C装置增大的质量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解得x=g
则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等于碳酸氢钠的质量与泡腾片的质量之比,并将比值转化为百分数即可;
(1)
长颈漏斗下端要在液面之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
加水后,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
小苏打和柠檬酸的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产生的二氧化碳中含有一部分水蒸气,也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4)
甲方案中先用浓硫酸对二氧化碳气体干燥,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装置D中浓硫酸能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C内,故甲合理,乙方案中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实验误差大,故乙不合理,丙方案中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装置C内,产生实验误差,不合理,故填甲;
(5)
见答案;
【点睛】在进行定量探究时,需考虑不规范操作会引起实验误差。
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计算题(中档题): 这是一份广西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计算题(中档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实验题(中档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汇编-实验题(中档题),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综合应用题(提升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综合应用题(提升题),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应用题,图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