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题(提升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东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题(提升题)第1页
    广东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题(提升题)第2页
    广东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题(提升题)第3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题(提升题)

    展开

    广东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题(提升题)

    一、科学探究题
    1.(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袋装食品的脱氧剂常用于烘焙类食品的保存。现有一包敞口放置的脱氧剂,发现里边出现了结块,且有黑红色物质生成,小圳同学对这包变质的“脱氧剂”的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Ⅰ.变质后的脱氧剂的成分

    【查阅资料】“脱氧剂”一般由还原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等组成。
    【提出问题】变质后的黑红色脱氧剂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 C Fe2O3猜想二: C 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变质后的脱氧剂少许,将其放入盛有红墨水的试管中振荡
    静置,上层液体颜色明显变浅
    说明样品中含有____
    实验2
    取少量稀盐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变质后脱氧剂粉末
    ______
    猜想②正确 

    【结论】脱氧剂变质的反应原理: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脱氧剂的性质应用探究。
    基于上述Ⅰ中的反应原理,脱氧剂能在短时间内将包装袋中的氧气浓度降至0.01%以下,那么脱氧剂可否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小圳同学用以下装置对红磷燃烧法和脱氧剂除氧的效果进行了对比探究。

    (1)图2所示实验①中,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2)利用图2所示装置,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①、实验②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所示。依据图3信息,实验_____(填“①” 或“②”)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__。
    2.(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小明同学收集了某种铝制易拉罐,剪成条状并打磨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发现纯铝片表面有划痕。

    【发现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更______,结合上述现象,可得出该易拉罐不是纯铝制作。那么易拉罐中除铝外,还含有什么金属呢?
    【查阅资料】①铝制易拉罐中的主要成分是铝,可能还含有镁、铁。
    ②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镁和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作出猜想】该易拉罐的金属组成除铝外,可能还含有镁、铁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设计】小明取打磨后的铝制易拉罐样品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取一定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______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固体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过滤后得到黑色粉末。
    样品中含铝
    (2)取少量上述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______
    样品中含铁,发生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结论】小明得出该易拉罐是由铝和铁组成。
    【反思评价】其他同学分析后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_;大家认为应该补充下列实验:取步骤(1)中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某种金属的盐溶液后,如果无现象产生,则小明的结论正确。你认为加入的盐溶液中阳离子对应的金属理论上可以是______(填一种即可)。
    【拓展应用】下图为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废弃易拉罐应放入标有______(填序号)图标的垃圾桶内。

    3.(2022·广东·模拟预测)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进行铁钉腐蚀的探究。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而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试管D、E中铁钉严重锈蚀。

    (1)由A、B、C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作用的过程。
    (2)试管A中使用“干燥剂”,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向试管D中(含生锈铁钉)加入过量10%稀盐酸,浸泡。可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呈黄色,一段时间后黄色变为浅绿色。
    (3)写出溶液一段时间后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E试管:铁钉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黑色粉末。该小组同学对此黑色粉末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试管中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Fe            猜想②Fe2O3 猜想③Fe3O4
    【查阅资料】
    Fe3O4是黑色的,能被磁铁吸引。
    【分析讨论】
    你认为上述三个猜想中,不做实验就可排除的是猜想②,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5)将试管中黑色粉末干燥后,用磁铁靠近,发现黑色粉末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结论,黑色粉末一定是Fe,你认为该结论正确吗?理由是___________。
    (6)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验证黑色粉末是否为Fe。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则黑色粉末是Fe。如果没有,则黑色粉末不是Fe


    4.(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Ⅰ、硬水加热时易产生水垢,很多工业用水需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小组同学利用1.5%的肥皂水,对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CaC12和MgC12的混合溶液,配制两种不同硬度的硬水。用蒸馏水和两种硬水完成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实验操作


    实验序号









    混合溶液用量/滴
    0
    0
    0
    1
    x
    1
    2
    2
    2
    肥皂水用量/滴
    5
    10
    20
    5
    10
    20
    5
    10
    20
    产生泡沫量


    很多







    【解释与结论】
    (1)对比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可知(填序号),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产生泡沫量。
    (2)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⑤中x应为___________。
    (3)第2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由上述三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Ⅱ、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KCl、BaCl2、K2CO3、K2SO4、CuSO4中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a、取适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取a中的白色沉淀,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
    (5)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请分析白色粉末的成分:___________。
    5.(2022·广东·统考模拟预测)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和“蜃”(贝壳灰,主要成分为CaO)混合加水所得溶液来洗涤丝帛时,会与丝表面附着的丝胶蛋白发生反应,生成物可用水冲去,从而可把丝洗得干脆亮丽、化学小组对“混合加水所得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实验过程】
    (1)如图所示,步骤Ⅰ是______热反应(填“吸”或“放”),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小组同学将烧杯丙中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澄清溶液,并对该溶液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无明显现象
    证明该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钙
    实验2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始终没有明显现象
    证明溶液中没有______

    【交流讨论】同学们将实验结果与老师交流,老师认为实验2的结论不一定准确,原因是______。
    (3)经过谈论,同学们又进行实验3,请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3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溶液中有K2CO3

    【实验结论】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烧杯丙中澄清溶液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6.(2022·广东·模拟预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甲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乙实验锌丝表面覆盖___________,溶液逐渐变无色。小明把甲、乙实验后的上层清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Zn(OH)2和ZnCO3均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作出假设】白色沉淀为:
    假设Ⅰ:___________;假设Ⅱ:ZnCO3;假设Ⅲ:Zn(OH)2和ZnCO3。
    经过思考讨论,小组有同学认为假设Ⅱ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取烧杯中的少量白色沉淀于一支试管中,加稀硝酸至过量
    ___________
    假设Ⅲ成立,该实验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拓展思考】若假设I成立,则实验甲要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
    7.(2022·广东·统考模拟预测)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上,老师拿来一包粉末。它是由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铁粉和久置的碱石灰干燥剂混合而成,让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碱石灰干燥剂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2)BaC12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NaOH、Ca(OH)2、Na2CO3和_______等七种物质。
    (进行实验)

    甲组同学对滤渣B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①_______
    ②_______
    结论:滤渣B中有Fe2O3,CaCO3.实验操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出一个即可)

    乙组同学对滤液C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酚酞试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滤液C中有____

    (3)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该固体样品中能确定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
    8.(2022·广东东莞·统考模拟预测)某农场有一袋标签已破损的铵态氮肥、破损标签内容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袋氮肥的成分进行探究并验证其还有肥效、设计了如下实验活动。
    活动一:探究氮肥的成分。

    【猜想假设】猜想1:NH4NO3          猜想2:(NH4)2SO4
    猜想3:NH4HCO3                     猜想4:NH4Cl
    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2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无气泡产生、则该氮肥的成分一定不是______(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该氮肥究竟是剩余两种中的哪一种、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活动二:验证氮肥还有肥效。
    【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向盛有氮肥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NaOH浓溶液。
    【实验现象】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结论】该氮肥还有肥效。
    【施用指导】施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_________。
    9.(2022·广东深圳·校考模拟预测)“蔬果净”(如图-1)可以除去蔬菜、水果表面的农药残留。同学们看到一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的“蔬果净”,想确定其成分及含量,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贝壳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②氢氧化钙的分解温度一般为500~600℃,碳酸钙的分解温度一般为800~900℃,氧化钙在1000℃内不分解。
    ③蔬菜、水果表面的农药部分可溶于水,部分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
    [思考] “蔬果净”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因为高温煅烧贝壳粉会发生反应: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
    敞口放置的“蔬果净”中除含有上述物质外,还可能有哪些物质?
    [作出猜想]
    猜想一:可能有碳酸钙,原因:贝壳粉末没有完全煅烧
    猜想二:可能有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煅烧后的贝壳粉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1]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说明一定有碳酸钙;
    [实验探究2]
    取10g样品,加热,样品质量变化情况如图-2。A、B两点分别对应样品中某一物质恰好完全分解。
    [实验结论]敞口放置的“蔬果净”中________(选填“含有”或“不含有”)氢氧化钙,样品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
    10.(2022·广东深圳·校考模拟预测)桂花树适宜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桂花树的叶子偏黄,长势不好时,园林师傅施用适量的硫酸亚铁溶液。下图是某种硫酸亚铁产品图,请分析:

    Ⅰ定性分析
    操作
    现象
    结论/解释
    取适量硫酸亚铁溶于水
    溶液颜色呈浅绿色

    用________蘸取少量液体,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为_______色
    溶液呈酸性,因此可用于中和碱性土壤
    将硫酸亚铁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色
    硫酸亚铁被空气氧化,变质为硫酸铁

    Ⅱ定量计算
    园林师傅说,硫酸亚铁溶液浓度为1~2%时,可以更好促进桂花树的生长。实验室中有金属铁和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若需要硫酸亚铁溶液152g,请通过计算说明至少需要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
    Ⅲ思考总结
    硫酸亚铁在使用时,应注意____。
    A.随用随取,配置的溶液及时使用
    B.增大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使叶片更浓绿
    C.与波尔多液混合使用,增强药效
    D.长期多次使用硫酸亚铁,减少其它化肥的使用
    11.(2022·广东·模拟预测)自然界并不缺少“镁”,而是缺少发现“镁”的眼睛。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启寻“镁”之旅。
    (1)镁是一种__________色的固体,质软,有导电性。
    (2)将2根打磨光亮的镁条分别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镁条有剩余,产生氢气的质量 。
    A.相等 B.无法判断
    C.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氢气多 D.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的氢气多
    (3)探究金属镁的性质
    【提出问题】镁与水是否发生反应?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70℃时Mg(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溶于水的部分可以完全解离出Mg2+和OH-。
    【实验步骤】
    ①将打磨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70℃水的试管中,发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将收集的气体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该气体为__________。
    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立即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镁条附近溶液__________,证明溶液中生成OH-。
    【交流讨论】
    ③根据上述实验,写出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
    同学们又探究温度对镁与水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温度(℃)
    20
    55
    60
    65
    70
    收集50mL气体所用时间(s)
    295
    257
    196
    124
    74

    ④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温度对镁与水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
    ⑤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观察到镁条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镁条表面失去光泽。但将表面失去光泽的镁条打磨后再次放入热水中,发现又有气泡产生,说明镁与水反应变缓慢直至停止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12.(2022·广东·统考模拟预测)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编号
    1
    2
    3
    4
    加入试剂
    无色酚酞试液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
    ______
    有气泡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记录】试管1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试管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反应后试管中的溶质进一步探究:某一小组将试管3、4中的物质分别过滤,得到滤液 A 和 B。
    甲、乙两同学对滤液 A 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 A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 和 Na2CO3     猜想三: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取少量滤液 A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猜想______成立
    乙: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甲、乙两同学均验证猜想______成立,乙同学的实验操作为______。
    【实验拓展】丙同学取一定量的滤液 A 和 B于小烧杯中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以和盐酸,氢氧化钙和氯化钡等物质发生反应。
    (2)要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既要验证生成物,还应考虑反应物。
    13.(2022·广东佛山·统考模拟预测)某化学小组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如图示做电解水实验,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两极产生气泡,负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气体a、b的体积比约为______,写出电解水化学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电解后负极附近溶液的溶质含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
    猜想一:硫酸
    猜想二:氢氧化钠
    猜想三:硫酸钠和______混合物
    猜想四:硫酸钠和硫酸混合物
    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_错误,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试管②中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入过量在氯化镁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且______。
    猜想三成立,

    取步骤一反应后试管中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______溶液。
    ______。

    【解释与拓展】电解过程中取出少量试管①和②中的溶液进行检验,发现试管①溶液中含有硫酸,将两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4.(2022·广东东莞·统考模拟预测)菠菜、芥菜、韭菜等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草酸(H2C2O4),草酸及部分草酸盐的物理性质如下表(20℃):
    物质
    H2C2O4
    Na2C2O4
    CaC2O4
    CuC2O4
    状态
    无色晶体
    无色晶体
    白色固体
    浅蓝绿色固体
    溶解度/g
    14.3
    3.7
    0.67×10-3
    1.9×10-5

    请预测草酸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填写下表。
    限选试剂:H2C2O4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CaCl2溶液、Na2CO3溶液、酚酞溶液、铜片、镁条。
    预测
    预测的依据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①能与碱反应
    H2C2O4溶液中含有_____
    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如果观察到______,则预测成立。
    ②能与___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
    H2C2O4溶液中含
    _____,如果观察______,则预测成立。
    ③能与__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
    H2C2O4溶液中含有_______
    ______,如果观察_____,则预测成立。


    15.(2022·广东珠海·统考模拟预测)同学们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某品牌螺帽的金属成分展开如下的探究(其它杂质不参与下述各步反应)。

    【做出猜想】
    猜想1:螺帽的主要成分是铁。
    猜想2:螺帽的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锌。
    猜想3:螺帽的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
    【实验一】甲组先探究铁、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稀硫酸的体积和浓度
    金属(均取2g)
    收集50 mL氢气所需时间/s

    10 mL10%稀硫酸
    铁片
    t1

    10mL10%稀硫酸
    镁片
    t2

    10mL____稀硫酸
    锌片
    t3

    (1)实验前需将金属片进行打磨,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③中加入稀硫酸的浓度应为__________。
    (3)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观察并记录时间】t1>t3>t2
    【得出结论】
    (4)初步判断铁、镁、锌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实验二】乙组用以下方案探究螺帽的金属成分。
    步骤1:取一个螺帽适当打磨,称量其质量为22.4 g。
    步骤2:
    实验操作
    预测现象
    预测结论
    将螺帽放入硫酸锌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螺帽,洗涤,在氮气流中烘干,称得质量为m
    (5)若m____22.4g(选填“>”或“=”或“”或“=”或“     (答案合理即可)     防止镁、锌、铁在加热时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或
    【详解】[实验一]甲组先探究铁、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设计如下实验。
    (1)实验前需将金属片进行打磨,其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故填: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
    (2)控制变量法:只是金属种类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③中加入稀硫酸的浓度应为10%,故填:10%;
    (3)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填:;
    [得出结论]
    (4)收集50 mL氢气所需时间为:t1>t3>t2;故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镁、锌、铁;反应速率越快金属活动性越强,初步判断铁、镁、锌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镁、锌、铁(、、),故填:镁、锌、铁(或、、)
    [实验二]乙组用以下方案探究螺帽的金属成分
    (5)猜想1或2成立, 猜想1:螺帽的主要成分是铁,猜想2:螺帽的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锌;螺帽中的铁没有锌活泼,不与硫酸锌反应,锌也不与硫酸锌反应,螺帽的质量不变,故m=22.4g,故填:=;
    (6)猜想3成立,猜想3:螺帽的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镁比锌活泼,镁能与硫酸锌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锌,,参加反应镁的质量小于生成锌的质量,故反应后螺帽的质量会增加,故m>22.4g,故填:>;
    步骤3:(7)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锌能与亚铁盐反应置换除铁;猜想2:螺帽的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锌;将步骤2中烘干后的螺帽加入溶液中,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若观察到螺帽表面析出黑色固体,说明猜想2成立。故填:(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反思:(8)步骤2中,烘干螺帽需要在氮气流中进行的原因是镁、锌、铁在加热时都会与空气中氧气反应,防止镁、锌、铁在加热时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填:防止镁、锌、铁在加热时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实验三](9)丙组将上述实验所得废液倒入废液缸,如图,甲组: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镁;实验结论:由步骤2的实验现象得到猜想3不成立,说明没有镁,乙组溶液中含硫酸锌;混合后溶液溶质是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镁,利用镁的活动性比锌、铁强,加入A物质既可回收金属又可使上述废液仅含一种溶质,故可以在废液中加入足量的镁,加入A物质为镁,镁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铁,镁与硫酸锌反应生成锌和硫酸镁,故填:或。
    16.     a     氧气(或O2)     无色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体变红     b     2Na2O2+2H2O═4NaOH+O2↑     2CO2+2Na2O2=2Na2CO3+O2
    【详解】[实验探究一](1)根据资料可知,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而现象是加入足量蒸馏水产生气泡,证明猜想a错误.故答案为a;
    (2)氧气有助燃的性质,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答案为氧气(或O2);
    (3)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要证明生成物中有NaOH,可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可观察到酚酞试液体变红.同时可以证明猜想b正确.故答案为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体变红;b;
    (4)根据以上的资料和实验可知,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其中碱是氢氧化钠,气体是氧气,化学反应式是:2Na2O2+2H2O═4NaOH+O2↑;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气体使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另一生成物与石灰水反应得到沉淀,则是碳酸钠.故答案为2CO2+2Na2O2=2Na2CO3+O2;
    17.     Ba(OH)2+Na2CO3═BaCO3↓+2NaOH     镁条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或溶液蓝色变浅)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且有气泡产生     滴加的碳酸钠过量     甲反应后的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
    【详解】(1)甲实验中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CO3═BaCO3↓+2NaOH;
    (2)金属活动性顺序,镁可以把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镁,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镁条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
    [提出猜想]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乙中硫酸镁与甲中的氢氧化钡、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镁沉淀或硫酸钡沉淀;
    如果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则硫酸镁与甲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白色沉淀为:Ⅰ.Mg(OH)2;
    如果氢氧化钡有剩余,则白色沉淀为:Ⅱ.Mg(OH)2和BaSO4;
    如果碳酸钠有剩余,则白色沉淀为:Ⅲ.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根据氢氧化镁能与盐酸反应;硫酸钡不溶于酸,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
    ②若 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且有气体产生,猜想Ⅲ成立。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滴加的碳酸钠过量,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甲反应后的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
    答案:
    (1)Ba(OH)2+Na2CO3═BaCO3↓+2NaOH;
    (2)镁条表面出现红色固体;
    (3)[提出猜想]Mg(OH)2;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
    ②若 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且有气体产生,猜想Ⅲ成立。

    [拓展与思考]滴加的碳酸钠过量;甲反应后的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
    18.     在溶液中,NaHCO3和NaOH不反应     D     BaCO3;     2;     2     NaHCO3+NaOH= Na2CO3+H2O     一     C
    【详解】(1)NaHCO3和NaOH要么反应,要么不反应,故猜想2是在溶液中,NaHCO3和NaOH不反应;
    (2)实验1将碳酸氢钠和氯化钡混合后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混合后没有沉淀生成,故选D;
    (3)实验3中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又于氯化钡反应生成BaCO3沉淀;故碳酸根离子来源于实验2中;故实验2中必定发生了化学反应,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反应方程式为NaHCO3+NaOH= Na2CO3+H2O;
    (4)由上可知,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猜想一正确;两种溶液混合,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发生了反应但是无明显现象,另一种是不发生反应,故选C。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