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PPT
展开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秋天。当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离开蜀地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此诗。
①半轮:半边,半个。②发:出发。
这首诗写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远游,秋夜行船所看到的夜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憧憬、喜悦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描绘出一幅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明亮月影的美丽画面。
2、诗人连用“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 “渝州”五个地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巧妙。通过连用五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七年级上册 第6首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其诗被称为“诗史”,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尊为“诗圣”。
此诗大约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当时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殿中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乐师李龟年的歌唱艺术。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潭州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当年在岐王和崔九的府邸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及如今与李龟年在他乡重逢的对比,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现实的无限感慨和个人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诗人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以及对自己飘零身世的深切感伤。
2、请写出你对“落花时节”的三种理解。
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朝由盛转衰的局面,还体现出诗人与李龟年两人的颠沛流离。
中考语文复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写作背景,重点注释,作品主旨,理解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复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观沧海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观沧海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写作背景,重点注释,作品主旨,理解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复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次北固山下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次北固山下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写作背景,重点注释,作品主旨,理解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