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必刷题 13—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0326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每日必刷题 13—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0326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每日必刷题 13—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0326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每日必刷题
- 每日必刷题 11—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12—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14—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15—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16—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每日必刷题 13—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展开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每日必刷题131.干细胞技术——人类医疗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干细胞能够转化为骨、肌肉、神经等多种组织细胞,上述干细胞的变化属于( ) A. 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 C. 细胞生长 D. 细胞死亡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火星离太阳比地球离太阳略远,但火星赤道上中午气温仍可上升到0℃以上,一个在地球表面重500N的物体在火星表面重190N.若地球表面g取10N/kg,不计火星大气压的影响,在火星中午的赤道地面上(温度与地球表面相同),有一个盛水容器,水中悬浮着一个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则此时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 A. 大于10N B. 仍等于10N C. 小于10N D. 无法计算4.目前利用病毒杀虫剂进行生物防治害虫尚有很大困难,主要原因是( )A. 施用病毒杀虫剂易使施用者患病毒病 B. 昆虫病毒不能大规模培养因而制剂昂贵C. 病毒杀虫剂杀虫效果不如化学制剂 D. 病毒杀虫剂具有生物活性易失效5.动车组列车用大功率的电动机提供动力,列车到站前停止供电,电动机线圈随车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个过程车速从200km/h减到90km/h,在90km/h以下才进行机械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速发电过程中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B. 列车停止供电后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C. 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人靠太近会被推向列车D. 进站前停止供电列车仍能继续前行,是因为列车的惯性比摩擦力大6.显微镜是自然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教学仪器.现有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甲、乙、丙、丁四个镜头,其中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 ) A. 乙、丙 B. 甲、乙 C. 丙、丁 D. 甲、丁7.人和动物的身体柔软,而树木却笔直硬挺,从细胞的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 )A. 人和动物的细胞没有液泡 B. 树木的细胞里有叶绿体C. 树木的细胞有细胞壁 D. 人和动物的细胞数量少8.自行车既是环保的交通工具也是很好的健身器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给车胎充气增加了车胎内气体的压强B. 地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力总是阻碍车前进C. 刹车时自行车受到惯性的作用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D. 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9.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 虾 B. 鱼 C. 鸡 D. 牛 10.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11.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中,把鱼骨浸泡在稀盐酸中,实验后会变成( )A. 变轻、变软 B. 变轻、变硬 C. 变重、变硬 D. 变重、变软12.如图是甲烷(CH4)分子两种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B. 图1是比例模型,图2是球棍模型C. 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4D. 甲烷发生化学反应时,甲烷分子结构并没有变化13.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Zn→ZnCl2②Zn(OH)2→ZnCl2③ZnCO3→ZnCl2。则( ) A. 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 B. 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完成C. 只有②发生了中和反应 D. 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14.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小应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b→c段表示生产气体过程B. 图1中b点的值为106C. 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D. 图1中o→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表示15.如图是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B=3BO,配重的重力为120牛。重力为500牛的健身者通过细绳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85牛。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60牛。已知F1:F2=2:3,杠杆AB和细绳的质量及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60牛B. 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20牛C. 健身者在B点施加400牛竖直向下的拉力时,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35牛D. 配重刚好被匀速拉起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540牛16.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而实现的。 (2)生物的性状是受________控制的。 (3)把一种生物的某一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________中,使之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________ ,这样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 (4)通俗地说,遗传是指________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________ 间或________间的差异。 (5)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17.“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如图1所示是燕子的一组形态结构图:(1)请从图1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燕子适于飞行生活的三个特点.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2)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从内部结构看如图2所示,①鸟的体温________,用________呼吸,________辅助呼吸.②鸟类飞行时,两翼举起,气囊扩张,气体进出的方向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③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________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称为________.18.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内能 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温度 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瓶内水蒸气发生 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从而出现“白气”19.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色物质。这层白色物质是________,形成原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某药品部分说明书如图,阅读后回答:(1)胰酶中的胰脂肪酶能帮助脂肪最终消化为________ (2)该药品嚼碎后服用会影响药效,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1. B 解析:细胞的分裂是指由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是指细胞由小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那些形态的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解答: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成功地制造出了心脏细胞,这说明干细胞就是经过分裂的新细胞中有的分化出了心脏细胞,因此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成功的制造出心脏细胞,这种转变的原因是干细胞的分化结果,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2. C 解析:A、根据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分析; B、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C、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 ;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 解答:A、取用块状固体时试管要横放,将药品放管口,再慢慢直立,不符合题意;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将滴管伸入管口,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用外焰,且液体体积不能超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符合题意; 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且盖上之后再提起再盖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3. C 解析:首先根据G=mg计算出1kg的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然后再判断同样的物体在金星上的重力大小,最后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分析物体漂浮时它受到浮力和自身重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1kg的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为G=mg=1kg×10N/kg=10N; 根据题目描述可知,同样的物体在金星上重力肯定小于10N; 当物体在水面漂浮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重; 因为它的重力小于10N, 所以它在金星上受到的浮力肯定小于10N。 故选C。4. D 解析:有的病毒对人类有益,有的对人类有害,如利于某些病毒可制成杀虫剂,来消灭害虫.解答:解:A、利用无脊椎动物病毒寄生在昆虫的活细胞内的特性,消耗昆虫细胞的营养导致昆虫死亡的原理,来杀虫的,故施用病毒杀虫剂不会使施用者患病毒病.A不符合题意;B、昆虫病毒是专门寄生在无脊椎动物细胞内的病毒,利用寄生在昆虫的活细胞内的特性,消耗昆虫细胞的营养导致昆虫死亡的原理,来杀虫的,不是不能大规模培养因而制剂昂贵.B不符合题意;C、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C不符合题意;D、病毒是一种生物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杀虫剂具有生物活性易失效正确.D符合题意;故选:D.5. A 解析:(1)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2)列车停止供电后,车轮会带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判断; (3)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4)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不是力,二者不是一个范畴。 解答:A.列车减速发电过程和发电机相似,即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故A正确; B.列车停止供电后,会首先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当速度达到90km/h以下时,机械能才全部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 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靠太近会被推向列车 ,故C错误; D. 进站前停止供电列车仍能继续前行,是因为列车的惯性大,故D错误。 故选A。6. D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在物镜中,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大,越短的放大倍数越小.目镜中越长的放大倍数反而越小. 解答:解:在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要想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目镜没有螺纹,物镜有螺纹,所以甲、乙为物镜,丙、丁为目镜.在物镜中,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大,越短的放大倍数越小.所以甲的放大倍数比乙的大;目镜中越长的放大倍数反而越小,越短的放大倍数越大,所以丁的放大倍数比丙要大.故选:D7. C 解答: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补不同之处及各自的功能。人和动物的细胞与树木的细胞相比缺少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其中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的功能,这样的多个细胞组合在一起后自然树木要比人和动物的身体坚硬得多。8. A 解析:(1)当体积不变时,气体的质量越大,压强越大; (2)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分析; (3)惯性是一种性质,而不是一种力的作用;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给车胎充气,车胎的体积基本不变,但是气体质量不断增大,因此车胎内气压增大,故A正确; B.骑车时,车轮给地面向后的推力,而地面反过来施加给车辆向前的摩擦力,从而保证车辆前进,因此地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力并不总是阻碍车前进,故B错误; C.刹车时自行车由于惯性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故C错误; D.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而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作用在自行车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9. A 解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解答:A、虾体内没有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故符合题意。B、鱼属于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不符合题意。C、鸡属于脊椎动物中的鸟类,不符合题意。D、牛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0. A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包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交叉关系、纯净物混合物是并列的物质分类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为并列的两种变化分析。 解答:A、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符合题意; B、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包含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11. A 解答: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能够与盐酸反应,剩下有机物,从而使骨变软。故答案选:A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使骨较硬,有机物使骨柔软,无机物能够与盐酸反应,剩下有机物,从而使骨变软。12. A 解析:A、根据甲烷的结构模型进行解答;B、根据图1是球棍模型,图2是比例模型进行解答;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就是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进行解答;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故选项正确;B、图1是球棍模型,图2是比例模型,故选项错误;C、由甲烷的化学式CH4可知,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1×4)=3:1,故选项错误;D、甲烷发生化学反应时,甲烷分子会分裂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成新分子,故甲烷分子结构一定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13. C 解析:(1)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2)根据三种转化过程分析; (3)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叫中和反应; (4)根据三种反应的产物分析。 解答:①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单质; ②氢氧化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 ③碳酸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A.反应②和③肯定是复分解反应,而①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 B.根据反应①可知,不一定必须有稀盐酸参与反应,故B错误; C.只有②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是中和反应,故C正确; D.反应①中就没有水生成,故D错误。 故选C。14. D 解析:根据 向含CaCl2和HCl的废液中加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分析。 解答:A、 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沉淀过程,不符合题意; B、 图1中b点为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设碳酸钠溶液质量为 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10% x 2.2g 106:44=10%x:2.2g x=53g,即b的值为53,不符合题意; C、 图1中c点时,盐酸和氯化钙都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D、 图1中o→a段反应过程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表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15. C 解析:(1)对配重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原理计算出配重绳子上的拉力F;对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出杠杆A点产生的拉力FA;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B点的拉力F 1 , 并且找到B点拉力与配重的重力等之间的数学关系式;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B点的拉力F 2 , 借助 F 1 :F 2 =2:3 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 (2)使用上面同样的方法计算出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N和90N时,B点施加的向下的拉力; (3)将FB=400N代入关系式计算配重对地面的压力; (4)配重刚好被拉起,即它对地面的压力为0,根据上面的关系式计算出B点的拉力。 解答:当配重在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绳子的拉力F为:F=G-FN; 因为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 因此杠杆A点受到的拉力: ;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 因为: AB=3BO ; 所以:AO=2BO; 那么: ; 即: ; 当压力为85N时, ; 当压力为60N时, ; 因为: F1:F2=2:3 ; 所以: ; 解得:G动=30N; A.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N时,B点向下的拉力为: , 故A错误; B.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N时,B点向下的拉力为: , 故B错误; C.健身者在B点施加400N竖直向下的拉力时, 根据 得到: ; 解得:FN=35N,故C正确; D.配重刚好被拉起,即它对地面的压力为0, 根据 得到: ; 因为人的最大拉力等于体重500N,因此配重不可能匀速拉起,故D错误。 故选C。16. (1)生殖;发育(2)基因(3)基因组;性状(4)亲子;亲子;子代(5)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 解答:(1)遗传通过生殖实现,DNA为主要遗传物质,亲本遗传给后代亲本具有的DNA片段,后都继承亲本基因,表现出不同表现型。变异是通过发育形成的,后代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外界环境影响,或者是化学因素、X射线、紫外线等影响,导致基因突变,从而表现出父母没遗传给后代的基因表现,形成变异。(2)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由于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由此证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4)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即具有相同的性状,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即性状的差异。如父母都是双眼皮,生的孩子有单眼皮的有双眼皮的,父母和双眼皮的孩子之间就是遗传;父母和单眼皮的孩子之间就是变异,两个孩子之间也是变异。遗传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5)相对性状指的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比如,狗的长毛与短毛是相对性状,满足同一种生物(狗) 同一种性状(毛的长短) 不同表现(长毛与短毛)。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几个性状,都可以称为相对性状。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通过基础概念能加深理解生物的相对性状。17. (1)体型呈流线型;体表被羽毛(或有翅膀);胸肌发达(2)恒定;肺;气囊;a→c→b;两次;双重呼吸 解析: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等;解答:解:(1)从鸟体形图的信息中能够获取燕子适于飞行生活的三个特点:①身体呈流线型,②体表被有羽毛,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③胸肌发达,胸骨发达.(2)①燕子体温恒定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②③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时,气体的流经途径是a气管→c肺→b气囊,家鸽完成了吸气;当两翼下垂时,气体的流经途径与吸气正相反,家鸽完成呼气.这样,每呼吸一次,空气就 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供给飞行时充足的氧气.故答案为:(1);体型呈流线型;体表被羽毛(或有翅膀);胸肌发达;(2)恒定;肺;气囊;a→c→b;两次;双重呼吸18. 减小;降低;液化 解答:解: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里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气压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降低的影响,瓶口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气.故答案为:减小;降低;液化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对物体做功、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19. 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 解析:根据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分析。 解答: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物质为石灰水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 反应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故答案为:碳酸钙; Ca(OH)2+CO2=CaCO3↓+H2O 。20. (1)甘油和脂肪酸(2)胰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胰酶会在胃中被消化而失去活性,从而影响药效 解析:(1)根据胰脂肪酶的作用分析回答;(2)根据胃液能消化蛋白质分析回答.解答:解:(1)脂肪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该药品嚼碎后服用会影响药效,原因是胰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胰酶会在胃中被消化而失去活性,从而影响药效.故答为:(1)甘油和脂肪酸;(2)胰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胰酶会在胃中被消化而失去活性,从而影响药效.选项ABCDX化合反应纯净物物理变化化学反应Y氧化反应混合物化学变化化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