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4-3四季的形成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0285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4-3四季的形成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0285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4-1昼夜的交替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4-2四季的变化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5-1生活中的“好帮手”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5-2杠杆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5-4滑轮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五年级下册3 四季的形成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第三课 四季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绕着倾斜的地轴自转的同时,以近似圆的轨道绕着太阳逆时针转动,地轴与这个转动平面的夹角是23.5°,并始终指向北极星。
知道地球绕太阳转动称为地球公转。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关。
2.科学探究
阅读资料并能用模型解释地球公转,能设计模拟实验演示并解释四季的形成。
3.科学态度、STSE
对地球公转现象有好奇心,积极参加四季形成的模拟实验,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并乐于分享。
初步了解所学地球公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橡皮泥、牙签,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提问引入:我们知道了四季的划分,了解了四季变化中可观测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正午影长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四季的形成》。
(二)新课学习
1.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阅读“日心说“的有关介绍:1543年,哥白尼完成了《天体运行论》的写作,建立了“日心说”理论。他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普通行星,其自身又自转。哥白尼的学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成为近代天文学的奠基。
(2)交流并小结:哥白尼“日心说”理论首次提出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3)了解地球的公转。
教师演示并讲解,同时课件展示教材P52下方图。
a.地球绕自身轴的转动,就是地球自转。这个轴称为地轴。
b.地球以近似圆的轨道绕太阳转动,地轴与这个转动平面的夹角是23.5°,并始终指向北极星。
c.地球绕着倾斜的地轴自转的同时,绕太阳逆时针转动。
d.地球绕太阳转动称为地球公转。
(4)学生自己操作地球仪,理解上述概念。
2. 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
(1)明确任务:做模拟实验,从地球的运动来推测四季形成的原因。
(2)实验前交流:
a. 如果地轴不倾斜会怎么样?
b. 地轴倾斜与地面接受太阳的光和热的多少有关吗?
c. 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讨论,制订实验计划。
(4)班级交流,明确实验方案:两步走。第一步,地轴不倾斜,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 第二步,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
(5)研究一:地轴不倾斜,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
①讨论:
a.用什么器材模拟太阳和地球?
b.怎样让“地轴”不倾斜?
c.“地球”该怎样运动?“太阳”呢?
d.怎样观察“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
②汇报并小结:在“北半球”某处用橡皮泥垂直地面竖直固定一根牙签,我们可以根据影子的变化来判断阳光照射的角度。
a.以桌面为“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让“地轴”垂直桌面。
b.用手电筒光直射地球仪中部。
c.让“地球”的公转从“春分”开始,依次通过“夏至”“秋分”“冬至”各点。
d.观察正午时牙签影子的变化和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实验,记录,并汇报:将实验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你的发现与事实相符吗?
④小结:如果“地轴”不倾斜,牙签影长的变化与事实不相符,说明“地球”上没有出现四季变化。
(6)研究二: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
①明确实验方法:
a.以桌面为“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将地球仪平放在桌面上,则“地轴”就是倾斜的。
b.用手电筒光直射地球仪中部。
c.让地球的公转从“春分”开始,依次通过“夏至”“秋分”“冬至”各点。注意:“地轴”要一直指向北。
d.观察正午时牙签影子的变化和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实验,记录,并汇报:分析实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③小结:如果“地轴”倾斜,且方向保持不变,牙签影长的变化与事实是相符的,说明“地球”上出现了四季的变化。
(7)追问:对比这两个实验的结果,这说明了什么?
(8)全课总结:地球公转(地轴倾斜着,始终指向北极星,绕着太阳转)是四季形成的原因。
a.北半球,夏季阳光直射程度大,照射面积大,获得太阳光能量多,温度高;冬季阳光直射程度小,照射面积小,获得太阳光能量相对少,温度低。
b.正对阳光时的影子,就是正午的影子。假如以冬至时正午的影子长度为标准,再回到这个影子长度,则说明地球公转了一周。这个周期就是我们说的“一年”。一年12个月,约365天。
c.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三)整理,下课。
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2 杠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2 杠杆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1 昼夜的交替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1 昼夜的交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4 光的色散与混合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4 光的色散与混合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