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必刷24 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必刷24 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必刷24 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解析版).docx
    必刷24 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原卷版)第1页
    必刷24 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原卷版)第2页
    必刷24 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原卷版)第3页
    必刷24 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解析版)第1页
    必刷24 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解析版)第2页
    必刷24 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必刷24 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

    展开

    这是一份必刷24 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24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24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24  基因工程与细胞利用高考题目1.(2021·全国甲卷)PCR技术可用于临床的病原菌检测。为检测病人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菌,医生进行了相关操作:①分析PCR扩增结果;②从病人组织样本中提取DNA;③利用PCR扩增DNA片段;④采集病人组织样本。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___(用数字序号表示)。(2)操作③中使用的酶是_________。PCR 反应中的每次循环可分为变性、复性、________三步,其中复性的结果是_______ 。(3)为了做出正确的诊断,PCR反应所用的引物应该能与_______ 特异性结合。(4)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指_______。该技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诊断等方面。 2.(2021·全国乙卷)用DNA重组技术可以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产品。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工具酶,其中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常用的DNA连接酶有E. 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上图中__________酶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用E. coli DNA连接酶连接。上图中___________酶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用T4DNA连接酶连接。(2)DNA连接酶催化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载体片段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3)DNA重组技术中所用的质粒载体具有一些特征,如质粒DNA分子上有复制原点,可以保证质粒在受体细胞中能___________;质粒DNA分子上有______________,便于外源DNA插入;质粒DNA分子上有标记基因(如某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利用抗生素可筛选出含质粒载体的宿主细胞,方法是______________。(4)表达载体含有启动子,启动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3.(2020·全国Ⅰ,38)为研制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某同学以小鼠甲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前必须给小鼠甲注射病毒A,该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以小鼠甲的脾脏为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得到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图中筛选1所采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筛选2含多次筛选,筛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使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4.(2019·全国卷Ⅰ,38)基因工程中可以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工程中所用的目的基因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得。基因文库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2)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复制开始时,解开DNA双链的酶是________。在体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________。上述两个解链过程的共同点是破坏了DNA双链分子中的________。(3)目前在PCR反应中使用Taq酶而不使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9·全国Ⅱ,38)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微型繁殖是植物繁殖的一种途径。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这种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再通过人工种皮(人工薄膜)包装得到人工种子(如图所示),这种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生长。人工种皮具备透气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胚乳能够为胚状体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因此应含有植物激素、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几类物质。(3)用脱毒苗进行繁殖,可以减少作物感染病毒。为了获得脱毒苗,可以选取植物的________进行组织培养。(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与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获得转基因植株。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基本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6.(2019·全国Ⅲ,38)培养胡萝卜根组织可获得试管苗,获得试管苗的过程如图所示。①               ②                  ④              ⑤                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胡萝卜根段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用分化的植物细胞可以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③切取的组织块中要带有形成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步骤⑤到步骤⑥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新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通过细胞的________过程,最终可形成试管苗。(4)步骤⑥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经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一般可保持原品种的____________,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繁殖。 7.(2018·全国Ⅲ,38)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地应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回答下列问题:(1)“中中”和“华华”的获得涉及核移植过程,核移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核移植方法获得的克隆猴,与核供体相比,克隆猴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______(填“减半”“加倍”或“不变”)。(2)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在哺乳动物核移植的过程中,若分别以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作为核供体,通常,所得到的两个克隆动物体细胞的常染色体数目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性染色体组合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必刷点一  基因工程和操作工具8.(2022·天津一中高三月考)为使水稻获得抗除草剂性状,科研人员将除草剂草甘膦抗性基因转入水稻植株,获得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回答下列问题:(1)将草甘膦抗性基因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2)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农杆菌后获得感受态细胞,将其与基因表达载体混合完成____________后,在添加潮霉素的培养基中,经筛选1得到含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3)取某品种水稻的幼胚,先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然后接种到培养基中,水稻幼胚细胞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用含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侵染该愈伤组织。(4)利用PCR技术,可以鉴定被侵染的愈伤组织中是否含有草甘膦抗性基因。草甘膦抗性基因的部分序列如下:5′—ATGGCT……AGGAAC—3′3′—TACCGA……TCCTTG—5′根据上述序列应选择引物________(填字母)进行PCR。A.引物:5′—TACCGA—3′  B.引物:5′—GTTCCT—3′C.引物:5′—AUGGCU—3′  D.引物:5′—ATGGCT—3′(5)除了鉴定愈伤组织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以外,还可以利用GUS基因表达产物的鉴定进行图中的筛选2,以确定目的基因是否________。两次筛选后得到的转基因愈伤组织经过细胞的____________过程,获得转基因水稻。9.大肠杆菌的质粒上含有lacZ基因,其编码的产物β-半乳糖苷酶在X-gal和IPTG同时存在时,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呈现白色。如图为利用该质粒进行的转基因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在基因工程中,大肠杆菌质粒通常作为__________,除此以外,基因工程操作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工具酶。(2)基因工程的核心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题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 ________。(4)加入了X-gal和IPTG培养基被称为________培养基,能够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菌落是________(填“①”“②”或“③”),颜色是________。  10.人的T细胞可以产生某种具有临床价值的蛋白质(Y),该蛋白质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目前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Y。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获得Y的基因,可从人的T细胞中提取________作为模板,在________催化下合成cDNA,再利用________技术在体外扩增获得大量Y的基因。(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若将上述所得Y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上的________中,得到含目的基因的重组Ti质粒,则可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该基因导入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若该叶肉细胞经培养、筛选等得到了能稳定表达Y的愈伤组织,则说明Y的基因已经___________________。(3)天然的Y通常需要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假设将Y的第6位氨基酸甲改变为氨基酸乙可提高其热稳定性,若要根据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对Y进行改造以提高其热稳定性,具体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某质粒上有SalⅠ、HindⅢ、BamHⅠ三种限制酶切割位点,同时还含有抗四环素基因和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利用此质粒获得转基因抗盐烟草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中用到的质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质粒含有一段特殊的DNA片段,称为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中农杆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和只用一种酶切割目的基因的两端及质粒相比,选用HindⅢ和SalⅠ两种酶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含有目的基因的农杆菌可根据标记基因进行筛选。若农杆菌在含有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的培养基上都可以生长繁殖,农杆菌中是否已含有目的基因?________(填“是”或“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已经转化的农杆菌进行如下操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农杆菌。先把转化的农杆菌接种到A培养基中培养,长出菌落后,用无菌牙签挑取A上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到B(含氨苄青霉素)和C(含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两个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含目的基因的菌落位于B或C上的哪些菌落中?请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圈出来。 12.图1是某基因工程中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示意图,载体质粒P0具有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1)EcoR V酶切位点为EcoR V酶切出来的线性载体P1为________末端。(2)用Taq DNA聚合酶进行PCR扩增获得的目的基因片段,其两端各自带有一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载体P1用酶处理,在两端各添加了一个碱基为________的脱氧核苷酸,形成P2;P2和目的基因片段在________酶作用下,形成重组质粒P3。(3)为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P3的菌落,采用含有不同抗生素的平板进行筛选,得到A、B、C三类菌落,其生长情况如表(“+”代表生长,“-”代表不生长)。根据表中结果判断,应选择的菌落是________(填表中字母)类,另外两类菌落质粒导入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菌落类型平板类型    ABC无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4)为鉴定筛选出的菌落中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拟设计引物进行PCR鉴定。图2所示为甲、乙、丙3条引物在正确重组质粒中的相应位置,PCR鉴定时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________。某学生尝试用图中另外一对引物,从某一菌落的质粒中扩增出了400 bp的片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13.(2022·济南联考)下图是利用工程菌(大肠杆菌)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实验流程。所用的pBR322质粒含有限制酶PstⅠ、EcoRⅠ和Hind Ⅲ的切点各一个,且三种酶切割形成的末端各不相同,而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________的因子。过程①所用到的组织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③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过程常用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2)如果用限制酶PstⅠ、EcoRⅠ和HindⅢ对图中质粒进行切割,形成的DNA片段种类有________种,这些种类的DNA片段中含有完整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DNA片段和四环素抗性基因的DNA片段分别有______种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3)如果只用限制酶Pst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完成过程④、⑤后(受体大肠杆菌不含AmpRTetR),将三角瓶内的大肠杆菌先接种到甲培养基上,形成菌落后用无菌牙签挑取甲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到乙和丙两个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状况如图乙、丙所示。接种到甲培养基上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肠杆菌;接种到乙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能存活的大肠杆菌体内导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乙和丙上的生存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是从酵母菌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某种酶基因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过程是________,cDNA文库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基因组文库。(2)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________扩增的方法,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3)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完成此步骤后产生的结构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目的基因等。(4)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其能否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此植物的染色体DNA中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以用________技术进行检测。(5)如果要想使该酶活性更强或具有更强的耐受性需要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这要通过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首先要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再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________。(6)除植物基因工程硕果累累之外。在动物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治疗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请列举出至少两方面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刷点二  结合RCR技术的应用15.如图为转基因抗病毒马铃薯培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PCR技术利用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该技术扩增目标DNA片段(子链的延伸方向从5′→3′),应选择图中的引物________(填字母)与模板DNA结合。(2)PCR体系经过n次循环可使DNA数量得到约2n倍的扩增。若反应体系加入m个靶DNA,经3次循环后图中所示目标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3)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重组细胞经过G、H过程成功地培育出了转基因抗病毒马铃薯植株,此过程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该技术广泛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育种过程。(5)研究表明,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花粉将外源基因扩散到其他植物,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________(填“细胞核”或“叶绿体”)基因组中,以防止目的基因通过花粉向其他植物扩散。16.PCR是多聚酶链式反应的缩写,利用PCR技术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请根据下面PCR反应原理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PCR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PCR技术使DNA解链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DNA的这种解链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是________(填“可逆的”或“不可逆的”)。(3)DNA解链后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温度加热至70~75 ℃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把单个脱氧核苷酸通过________键连接到引物上。如此逐渐延伸形成互补链,进而使目的基因加倍。(5)通过重复循环过程,使目的基因以________形式扩增。必刷点三 蛋白质工程17.基因工程已成为生物科学的核心技术,在农牧业、医药卫生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E·coliDNA连接酶催化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2)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抗虫棉的过程:目的基因→受体细胞→转基因抗虫棉,为使抗虫基因在抗虫棉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基因表达载体的________________之间。抗虫基因的遗传特性能在抗虫棉株体内维持和表达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此过程产生的抗虫棉还需要在________水平上检验抗虫效果。为防止抗虫棉的抗虫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抗虫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干扰素是抗病毒的特效药,由于干扰素在体外保存困难,可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干扰素进行改造,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________→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18.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pBR322质粒进行重组,得到的重组质粒导入牛的受精卵,使其发育为转基因牛,再通过细胞工程培育出转基因克隆牛。pBR322质粒含有两个抗生素抗性基因和5个限制酶切点(如图2)。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显示的人的生长激素基因是人工合成的,图中①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与②过程比较,①过程所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图1中的mRNA是从人体的________细胞中获取的。(3)重组质粒形成与否需要鉴定和筛选,方法是将重组质粒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通过含抗生素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并进行判断,如图3所示:图3①如果受体菌在培养基A上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而不能在培养基B上生长、繁殖,则限制酶a的切点是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受体菌在培养基A上不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而在培养基B上能生长、繁殖,则限制酶a的切点是图2中的________。③如果受体菌在培养基A和培养基B上都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则限制酶a的切点是图2中的________。(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时,常利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成为________,与溶有目的基因的缓冲液混合,从而完成转化过程。若重组大肠杆菌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扩散到水体或土壤中,会引发________安全问题。19.干扰素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和癌症,但在体外保存相当困难。如果将其分子上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那么,便能在-70 ℃条件下保存半年之久,这需要利用蛋白质工程来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按照________进行的,而蛋白质工程与之相反。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求。(2)若将干扰素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推测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________(填“是”或“不是”)唯一的。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该技术的前提是要有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3)科学家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中常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大肠杆菌常用的转化方法是首先用________处理后成为________细胞,再与重组表达载体溶于缓冲溶液中完成转化。(4)可用________(填物质名称)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20.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子β-肽链第6位氨基酸谷氨酸被缬氨酸代替,导致功能异常。回答下列问题:(1)异常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改变的根本原因是编码血红蛋白基因的            序列发生改变。(2)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基因导入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可以合成正常的血红蛋白达到治疗的目的。此操作        (填“属于”或“不属于”)蛋白质工程,理由是该操作                                                                                           (3)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血红蛋白时,可先提取早期红细胞中的          ,以其作为模板,在                          酶的作用下反(逆)转录合成cDNA,cDNA与载体需在限制酶和              酶的作用下,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菌后进行表达。(4)检测受体菌是否已合成血红蛋白,可从受体菌中提取                ,用相应的抗体进行            杂交,若出现杂交带,则表明该受体菌已合成血红蛋白。必刷点四  植物细胞工程2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来繁殖名品花卉,某同学利用蓝色月季花来进行培育,培育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组织培养是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经过A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后再经过B________,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2)为了防止其品质退化,该同学选用植株________部位进行组织培养,选择该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培养过程中,该同学想要了解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对促进植物生根还是生芽的影响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由图可知当细胞分裂素浓度大于生长素浓度时,诱导________的生长,当细胞分裂素浓度小于生长素浓度时,诱导________的生长。22..(2022·青岛高三期中)青蒿素是被誉为“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几乎不溶于水,且对热不稳定,所以提取工艺一直难以突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提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图为组织培养获得含青蒿素较高的黄花蒿的基本流程。试回答下列问题:(1)建立无菌体系时,需要用到______________的酒精溶液,幼嫩的材料易在酒精溶液中失绿,所以浸泡时间要短,而且酒精处理后马上要用________冲洗。获得愈伤组织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过程中的__________阶段。(2)题中④培养基与③培养基是否一致,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通常选取黄花蒿的分生区组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愈伤组织中提取不到青蒿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青蒿叶片组织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小组对生根的青蒿继续组织培养得到了黄花蒿幼苗,但是幼苗叶片颜色为黄色,可能的原因是培养基中没有添加________元素,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1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a~f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育种工作者还利用番茄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三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_。(2)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____________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3)如果形成c的a、b原生质体都来自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地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杂种植株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仅保留番茄的染色体而马铃薯的染色体会不断丢失,采用特异性引物对番茄和马铃薯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图3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4棵再生植株1~4进行PCR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________(多选)。(5)图2中过程Ⅰ培育植物体A主要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_技术。(6)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Ⅱ、Ⅲ有关实验,则过程Ⅱ中,培育植物体B的方法(Ⅱ)称为__________________。24.下图中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 Tt(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A、B、C、D 表示以亲本植株为材料进行的四种人工繁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人工繁殖过程都用到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技术。图中不同的方法都能获得子代植株,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过 B 过程获得的子代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子代再连续自交 2 代后,T 的基因频率和 TT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①需经过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4)植物细胞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②过程表示将该植物的两个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融合前需用化学试剂______________进行诱导;图中 A、B、C、D 过程都能得到一种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组成的结构——______________,某同学取 A 过程的薄壁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可观察到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_____组。(5)通过D 过程获得子代植株用到的工程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科学家已经利用该技术培育出了白菜—甘蓝和胡萝卜—羊角芹等,这说明该技术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玉米(2n=20)和水稻(2m=24)均为二倍体植物,某实验小组拟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富含β-胡萝卜素的“黄金大米”植株,过程设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为原生质体的制备过程,该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原生质体的过程不能在清水中进行,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3)图中融合的杂种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该杂种细胞培育形成的植株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产生________个四分体。(4)③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在光下进行,④过程中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与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必刷点五 动物细胞培养26.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1)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________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_。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是________层。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用到的酶是________。(2)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获得________,该种细胞的黏着性________,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________。(3)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染色,而活细胞不被染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分裂________期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5)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________条件下保存细胞。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________的活性降低,细胞________速率也降低。 必刷点六  核移植技术27.科学家们发现,在核移植过程中,卵母细胞通过表达一些特异因子“修补”了体细胞核中缺失的端粒酶基因,最终成功地从端粒酶杂合缺失的小鼠体细胞中得到多能干细胞,该多能干细胞的端粒长度被有效延长,功能得以恢复。通过核移植后形成的多能干细胞,能分化发育成身体内多种细胞,可用于自身组织修复,并具有安全性。这一成果从实验和理论层面都表明人类“返老还童”不再是梦想。请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所用的受体细胞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该细胞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目前动物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____________。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体细胞核移植,其中移植成功率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端粒学说认为,细胞衰老的原因是染色体上的端粒结构缩短,而端粒酶能够修复缩短的端粒,从而延缓细胞衰老。由此分析,题干中核移植小鼠的端粒酶活性应较正常小鼠的____________。(4)早期胚胎最终要通过____________技术才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必刷点七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28.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抗体可阻断病毒的黏附或入侵,故抗体药物的研发已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图为筛选、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序号①~④表示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诊断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咽拭子取样,其检测的是病毒的________。但由于采集的样品量较少,为了增加检材数量可进行________;还可采集血液样本检查血清中________________;另外通过胸透检测胸部是否有病毒侵染的阴影,也可确诊。(2)研制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时,需先给小鼠注射________以激活小鼠的免疫细胞。图中①、②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HAT培养基筛选获得的③为______________,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上述选择培养的细胞④还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3)细胞①、②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________成为可能。 29.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大量制备,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用H7N9病毒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1)过程③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小鼠体内注射抗原蛋白,使小鼠产生____________免疫。从小鼠体内分离的细胞Ⅰ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Ⅱ应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体外培养细胞Ⅱ,首先应保证其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其次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4)对于转基因成功的细胞Ⅱ还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5)若要预防H7N9禽流感,可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疫苗。30.如图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的模式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人体免疫过程中,图中细胞A主要参与__________免疫。过程①中常用的诱导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过程②中,需先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第一次筛选,经筛选获得的细胞产生的抗体还不能确定是单克隆抗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筛选出的细胞Y是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过程④需要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_。若过程⑤用到了E·coliDNA连接酶,该酶作用的底物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构甲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标记基因等。将结构甲导入大肠杆菌内时,常用Ca2+处理大肠杆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必刷21 基因工程与细胞利用(30题)-备战高考生物核心考点 常考题型必刷题:

    这是一份必刷21 基因工程与细胞利用(30题)-备战高考生物核心考点 常考题型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21基因工程与细胞利用30题-备战高考生物核心考点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21基因工程与细胞利用30题-备战高考生物核心考点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22 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

    这是一份必刷22 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22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22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19 种群和群落(共36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

    这是一份必刷19 种群和群落(共36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19种群和群落共36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19种群和群落共36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