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展开阿长与《山海经》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组别组号: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1.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请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词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不大佩服→( )→( )→憎恶→( )→怀念
2.品味本文的语言。本文的语言有的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细细品味,妙趣无穷。
①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②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老 哥 哥
臧克家
秋是怀人的季候,深宵里,床头里叫着蟋蟀,凉风吹,一缕明光穿过纸窗来。在我没法合紧双眼的当儿,一个老态龙钟的人的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
老哥哥,真是老哥哥,他来到我家时曾祖父还不过十几岁呢。祖父是在他背上长大的,父亲是在他背上长大的,我呢,还是。他是曾祖父的老哥哥,他是祖父和父亲的老哥哥,他是我的老哥哥。
听老人们讲,他到我家来那年不过才二十岁呢。身子铜帮铁底的,一个人可以单拉八百斤重的小车,可是在我记事的时候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暮年人了。那时他的活是赶集,喂牲口,农忙了提着饭往坡里送。晒场时节有时拿着一张木锨翻一翻。扬场,他也拾起张锨来扬他几下,别人一面扬一面称赞他说:“好手艺,扬出个花来,真果老将出马一个赶俩。”
从我记事以来,祖父没曾叫过他一声老哥哥,都是直呼他老李。曾祖父也是一样。曾祖父的脾气很暴,好骂人“王八蛋”。他老人家一生起气来,老哥哥就变成“王八蛋”了。祖父虽然不骂人,然而那张不大说话的脸子一望,就得叫人害怕。老哥哥赶集少了样东西,或是祖父说话他耳聋听不见,那一张冷脸,半天一句的冷话他便伸着头吃上了。我在一边替老哥哥心跳,替老哥哥不平。心里想:“祖父不也是在老哥哥手下长大了的吗?”“老哥哥,我还小呢,等我大了做官,一定给你银子养老。”
他听了当真的高兴。然而这话曾祖父小时候曾说过,祖父小时候也曾说过了!
在黄昏,在雨夜,在明月的树下,他的老话便开始了。我侧着耳朵听他说长毛作反,听他说天上掉下彗星来。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这一次了。那年我八岁,母亲躺在床上,脸上蒙一张白纸,我放声哭了,老哥哥对我说母亲有病他到吕标去取药吃了就好了。后来给母亲上坟也是他担着菜盒我跟在后头……
老哥哥一天一天地没用了。日夜蜷缩在他那一角的炕头上,像吐尽了丝的蚕一样,疲惫抓住了他的心。背屈得像张弓。小辫越显得细了。他的身子简直成了季候表,一到秋风起来便咯咯地咳嗽起来。
“老李老了!老李老了!”
大家都一齐这么说。年老的人最不易叫人喜欢。于是老哥哥的坏话塞满祖父的耳朵了。大家都讨厌他。讨厌他耳聋,讨厌他咯咯闹得人睡不好觉,讨厌他冬天把炕烧得太热,他一身都是讨厌骨头,好似就没有过不讨厌的时候!祖父最会打算,日子太紧,废物是得铲除的,于是寻了一点小事把50年跑里跑外的老哥哥赶走了。我当时的心比老哥哥的心还不好过,真想给老哥哥讲讲情,可是望一下祖父的脸,心又冷了。
老哥哥临走泪零零的,口里半诅咒半咕噜着说:“不行了,老了。”每年12吊钱的工价算了账,肩上一个小包(50年来努力的代价)走出了我家的大门,我牵着他的衣角,不放松地跟在后面。
老哥哥儿花女花是没有一点的。他要去找一个嗣子。说家是对自己的一个可怜的安慰罢了。但是,不是他养的儿子,又没有许多东西带去,人家能好好养他吗?我在替他担心着呢。
又是秋天了。秋风最能吹倒老人!我已经能赚银子了,老哥哥可还能等得及接受吗?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的_________________手法,起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试结合课文的内容,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是否与课文相同。B
答题指导:
首先考虑文章的写作手法主要有哪些,然后结合《阿长与<山海经>》的主要内容确定课文采用的写作手法,并与课文比较。
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并做读书笔记。
【答案】
【自主先学】
1.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
明确:作者对她的“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是“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最讨厌”的。对她的繁琐的规矩和很多道理也觉得“非常麻烦”;而后对她讲的长毛故事产生“空前的敬意”,但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崇敬和敬爱的心意,因为“这种敬意”,后来竟“淡薄起来”,甚至“完全消失”。最后她买来《山海经》时,作者产生了“新的敬意”,因为作者说: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这样才有作者后来的真挚的感激、怀念之情,所以最后作者发出一声深沉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更能使阿长这个普通人的形象更加丰满,避免了人物简单化、绝对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这就叫先抑后扬的写法。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2.①明确:这是“我”听了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段文字中,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认识长妈妈的“伟大神力”,实际上是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以一种苦笑进行讽刺。整段文字寓庄于谐,增添了幽默风趣之感。
②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
【类文阅读】略
10.阿长与《山海经》寒假预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10.阿长与《山海经》寒假预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预习导航,人物形象,精彩细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