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考38第六章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高考专题突破3 第2课时 数列的综合问题课件PPT
展开NEIRONGSUOYIN
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
例1 (2019·四川三台中学模拟)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2Sn=an+1-2n+1+1,n∈N*,且a1,a2+5,19成等差数列.(1)求a1的值;
解 在2Sn=an+1-2n+1+1,n∈N*中,令n=1,得2S1=a2-22+1,即a2=2a1+3,①又2(a2+5)=a1+19,②则由①②解得a1=1.
(3)设bn=lg3(an+2n),若对任意的n∈N*,不等式bn(1+n)-λn(bn+2)-6<0恒成立,试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解 由(2)可知,bn=lg3(an+2n)=n.当bn(1+n)-λn(bn+2)-6<0恒成立时,即(1-λ)n2+(1-2λ)n-6<0(n∈N*)恒成立.设f(n)=(1-λ)n2+(1-2λ)n-6(n∈N*),当λ=1时,f(n)=-n-6<0恒成立,则λ=1满足条件;当λ<1时,由二次函数性质知不恒成立;
则f(n)在[1,+∞)上单调递减,f(n)≤f(1)=-3λ-4<0恒成立,则λ>1满足条件,综上所述,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1,+∞).
数列与函数的交汇问题(1)已知函数条件,解决数列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利用函数的性质、图象研究数列问题;(2)已知数列条件,解决函数问题,解题时要注意数列与函数的内在联系,掌握递推数列的常见解法.
跟踪训练1 (2018·辽南协作校模拟)已知数列{an}满足a1=1,2an+1=an,数列{bn}满足bn=2-lg2a2n+1.(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an}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设数列{bn}的前n项和为Tn,求使得2Tn≤4n2+m对任意正整数n都成立的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由(1)得,Tn=n2+3n,∴m≥-2n2+6n对任意正整数n都成立.设f(n)=-2n2+6n,
∴当n=1或2时,f(n)的最大值为4,∴m≥4.即m的取值范围是[4,+∞).
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问题(1)函数方法:即构造函数,通过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得出关于正实数的不等式,通过对关于正实数的不等式特殊赋值得出数列中的不等式;(2)放缩方法:数列中不等式可以通过对中间过程或者最后的结果放缩得到.
跟踪训练2 (2018·天津部分区质检)已知数列{an}为等比数列,数列{bn}为等差数列,且b1=a1=1,b2=a1+a2,a3=2b3-6.(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解 设数列{an}的公比为q,数列{bn}的公差为d,由题意得1+d=1+q,q2=2(1+2d)-6,解得d=q=2,所以an=2n-1,bn=2n-1.
又因为Tn在[1,+∞)上单调递增,
题型三 数列与数学文化
例3 (2018·东北师大附中模拟)我国古代名著《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段话:“今有金锤,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中间三尺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锤,长5尺,头部1尺,重4斤,尾部1尺,重2斤,且从头到尾,每一尺的重量构成等差数列,问中间三尺共重多少斤.”A.6斤 B.7斤 C.8斤 D.9斤
解析 原问题等价于等差数列中,已知a1=4,a5=2,求a2+a3+a4的值.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a2+a4=a1+a5=6,
则a2+a3+a4=9,即中间三尺共重9斤.
我国古代数学涉及等差、等比数列的问题很多,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将古代实际问题转化为现代数学问题,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A.4 B.5 C.9 D.16
故b3=b2q=3×3=9.
1.(2018·莆田模拟)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an+1.(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 由Sn=-an+1得Sn+1=-an+1+1,两式相减得,Sn+1-Sn=-an+1+an,
(2)若f(x)= x,设bn=f(a1)+f(a2)+…+f(an),求数列的前n项和Tn.
2.(2018·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模拟)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a1=0,其前n项和为Sn,且a2+2,S3,S4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因为a2+2,S3,S4成等比数列,即(3d)2=(d+2)·6d,整理得3d2-12d=0,即d2-4d=0,因为d≠0,所以d=4,所以an=(n-1)d=4(n-1)=4n-4.
证明 由(1)可得Sn+1=2n(n+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 f′(x)=2ax+b,由题意知b=2n,16n2a-4nb=0,
又f′(x)=x+2n,
当n=1时,a1=4也符合,
∴Tn=b1+b2+…+bn
4.已知{x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x1+x2=3,x3-x2=2.(1)求数列{xn}的通项公式;
解 设数列{xn}的公比为q.
所以3q2-5q-2=0,由已知得q>0,所以q=2,x1=1.因此数列{xn}的通项公式为xn=2n-1.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依次连接点P1(x1,1),P2(x2,2),…,Pn+1(xn+1,n+1)得到折线P1P2…Pn+1,求由该折线与直线y=0,x=x1,x=xn+1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Tn.
解 过P1,P2,…,Pn+1向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Q1,Q2,…,Qn+1.由(1)得xn+1-xn=2n-2n-1=2n-1,记梯形PnPn+1Qn+1Qn的面积为bn,
所以Tn=b1+b2+…+bn=3×2-1+5×20+7×21+…+(2n-1)×2n-3+(2n+1)×2n-2,①则2Tn=3×20+5×21+7×22+…+(2n-1)×2n-2+(2n+1)×2n-1,②由①-②,得-Tn=3×2-1+(2+22+…+2n-1)-(2n+1)×2n-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显然Tn是关于n的增函数,
6.已知各项均不相等的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和为9,且a1,a3,a7恰为等比数列{bn}的前三项.(1)分别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Sn,Tn;
解 设数列{an}的公差为d,
又b1=a1=2,b2=a3=4,所以bn=2n,Tn=2n+1-2.
证明 因为an·bn=(n+1)·2n,所以Kn=2·21+3·22+…+(n+1)·2n,①所以2Kn=2·22+3·23+…+n·2n+(n+1)·2n+1,②①-②得-Kn=2·21+22+23+…+2n-(n+1)·2n+1,所以Kn=n·2n+1.
所以cn+1>cn(n∈N*).
高中数学高考36第六章 数 列 高考专题突破3 第2课时 数列的综合问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36第六章 数 列 高考专题突破3 第2课时 数列的综合问题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时作业,题型分类深度剖析,题型一数列与函数,题型二数列与不等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高考37第六章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高考专题突破3 第1课时 等差、等比数列与数列求和: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37第六章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高考专题突破3 第1课时 等差、等比数列与数列求和,共7页。
高中数学高考36第六章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6 4 数学归纳法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36第六章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6 4 数学归纳法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时作业,基础知识自主学习,题型分类深度剖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