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6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235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6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235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6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235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6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2352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6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2352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6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2352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专题26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6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文件包含专题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docx、专题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6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专题导航目录常考点01 反射和反射弧常考点02 神经纤维.................................................................4常考点03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7 常考点归纳常考点01 反射和反射弧【典例1】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③为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C.⑤为效应器,由(传出)神经纤维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D.切断④,仍能完成非条件反射,但不能完成条件反射【典例2】如图a、b、c、d、e表示反射弧各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 B.刺激e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现象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完成一次反射活动至少需要3个神经元参与【技巧点拨】1.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反射弧组成分析解读:(1)两个反射弧都包括五部分基本结构。(2)相应反射完成都离不开外界条件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3)在传入神经上都有神经节结构。(4)两者中枢都在脊髓,属低级中枢,都受高级中枢调控。(5)缩手反射由3个神经元组成,内有2个突触结构,而膝跳反射只有2个神经元,内有1个突触结构。(6)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特别提醒】 (1)并非所有反射弧都具有中间神经元(如膝跳反射只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2)依据神经中枢是否位于大脑皮层中可将反射划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前者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是经训练获得的后天性反射,后者中枢位于皮层以下(如小脑、脑干、脊髓等),是由遗传得来的、固有的反射。(3)反射活动的进行除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外,还需要适宜的刺激。【变式演练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为条件反射,大脑皮层可以控制该反射 B.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只含有两个神经元 C.控制膝跳反射的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中 D.在完成膝跳反射的过程中,兴奋在传出神经上是双向传导的【变式演练2】如图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小心被针刺而缩手,相关调节过程为a→b→→c→d→e B.输液扎针时,人能够忍住疼痛不缩手,相关调节过程为a→b→f→g→h→c→d→e C.图中的b和d都是神经元的轴突 D.若刺激d处神经,人体不会产生痛觉,但仍能完成缩回手臂的动作【变式演练3】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 B.该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 C.在3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 D.若1处受损,膝跳反射现象消失常考点02 神经纤维【典例3】如图为运动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神经细胞及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神经元有多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B.图中①②为树突,③为轴突 C.人体神经调节的过程不受激素的影响 D.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典例4】如图表示神经纤维某处受到不同刺激后产生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与b~d均发生Na+内流,b~d段Na+内流速率更快 B.c、e两点时膜电位均为0,c点时膜外Na+浓度与膜内相等 C.d~f为复极化过程,此过程中K+外流需消耗大量的ATP D.若刺激强度低,则可能发生a~g段过程,因不能发生去极化而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技巧点拨】1.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1)静息电位——内负外正,K+通过K+通道外流而产生。(2)动作电位——内正外负,Na+通道打开,Na+内流而产生。(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特别提醒】 (1)在膜外,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2)在膜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3)在一个神经元内有一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迅速传到整个神经元细胞,即在该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生物电变化。【变式演练4】在蛙坐骨神经b、c处放置两个电极,并且将这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灵敏电位计上,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刺激a处后,a处膜外为负电位 B.a处的神经冲动离开c处后,c处膜外为正电位 C.刺激前电位计指针不偏转,说明b、c两处电位相等 D.若刺激bc的中点,电位计指针将发生的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变式演练5】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神经元生有许多突起数量多而短的叫轴突 D.神经元接受刺激后可以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变式演练6】如图为脊蛙屈反射示意图,a、b表示电位计,Ⅰ、Ⅱ代表刺激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射弧为三元反射弧,其中间神经元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B.该反射中枢由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组成 C.适宜刺激Ⅰ处,屈肌将会收缩,该过程属于简单反射 D.适宜刺激Ⅱ处,可看到电位计b发生偏转,电位计a不偏转常考点03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典例5】舌表面的味觉细胞与感觉神经元形成突触,食物中的 Na+进入细胞使膜电位改变,最终使感觉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咸味的感觉,过程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味觉的形成是一个非条件反射过程 B.未受刺激时味觉细胞膜内为正电位 C.突触前膜为感觉神经元的细胞膜 D.膜电位的变化影响膜对Ca2+的通透性【典例6】如图为相互联系的两个神经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膜上的不同位点,①②表示相关物质或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信号传导(递)方向为a→b→c B.b处于复极化过程,c处于去极化过程 C.a处K+外流、b处Na+内流均为被动转运 D.①与②特异性结合后,Na+可通过②进入细胞【技巧点拨】1.突触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由此可分为两类:2.传递过程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其原因是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特别提醒】 (1)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有两种:促进或抑制。(2)递质的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3)在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活动所需时间的长短。(4)突触小体内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两种细胞器较多。(5)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6)异常情况: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②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导。【变式演练7】如图表示两个神经元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图中字母表示相关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d可表示神经细胞的轴突 B.a点兴奋时,该处的Na+从膜外大量流向膜内 C.c结构中存在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刺激d点,b点动作电位比c点出现的早【变式演练8】如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引起①处产生兴奋的刺激也能引起④处产生兴奋 B.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②和④处,且电位大小相等 C.③处完成了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化 D.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①处兴奋的产生和③处兴奋的传递【变式演练9】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均需消耗ATP B.同一神经元可释放不同种类的神经递质 C.④仅表示下一个神经元树突的膜 D.⑤与神经递质结合后,④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8 免疫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文件包含专题28免疫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docx、专题28免疫调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1 生物变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文件包含专题21生物变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docx、专题21生物变异-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2 细胞的增殖-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文件包含专题12细胞的增殖-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docx、专题12细胞的增殖-高三毕业班生物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