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同时,各地都发现许多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据此可知当时( )
A. 纺织技术日臻完善B. 生产工具来源多样
C. 陶器制造十分发达D. 手工行业分工细致
【答案】B
【解析】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骨针等工具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说明当时生产工具来源多样,故选B。材料无法体现纺织技术日臻完善,原始社会末期也不可能有发达的纺织技术,A错误;材料不仅限于陶制工具,还有骨制工具,C错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手工行业分工细致,D错误。
2. 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是中华文明的物质象征。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 )
A. 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B. 汉代华美轻柔的丝织品为中国赢得“丝国”美誉
C. 唐代大邑白瓷、邢窑青瓷等釉色光亮,各具风格
D. 唐宋以来,中国海上对外贸易之路被称为“瓷路”
【答案】C
【解析】唐朝的越窑出产的是青瓷,邢窑盛产白瓷,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了人工养蚕、丝织技术,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西汉时期我国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是丝绸,故中国与外国联系的商道被称为丝绸之路,中国被称为丝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繁荣,主要输出的商品是瓷器,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 下列图片所示“筒车”和“水排”的出现, 从其使用功能的共性来看,能够说明( )
A. 灌溉技术的发展B. 生产方式的变革
C. 耕作水平的提高D. 生产工具的进步
【答案】D
【解析】由材料“筒车和水排的出现, 从其使用功能的共性”可知,筒车是灌溉工具,水排是水力鼓风装置,二者的共性都体现了生产工具的进步,故选D项;水排不是灌溉具,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生产工具而非生产方式,排除B项;水排是冶金成就,排除C项。
4. 商王武丁妻子的妇好墓,曾出土200多件青铜礼器、5件大铜铎、16件小青铜铃、44件青铜器具、4件青铜镜、1件青铜勺、130多件青铜兵器、4个青铜虎、20余件其他青铜器。这些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代青铜器( )
A. 生产地点广泛 B. 品种种类单一
C. 铸造水平较高 D. 日常应用普及
【答案】C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在商代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器种类比较多,数量也较多,这充分反映出商代青铜器的铸造水平较高,故选C项;题干仅是提及在商代妇好墓中出土了很多种青铜器,但没有涉及这些青铜器的生产地点,排除A项;通过题干中妇好墓所出土的青铜器的种类和数量,可知其种类多、数量多,而不是种类单一,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代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比较发达,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大面积普及,排除D项。
5. 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 )
A. 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B. 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
C. 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D. 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
【答案】B
【解析】商朝被称作中国的青铜时代,已出现青铜农具,但未推广,故A项错误;材料“该墓共出土礼器……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说明商朝青铜制造业发达,品种繁多,故B项正确;材料中有青铜武器,但不能表明武器皆为青铜制造,故C项错误;妇好为商朝王室,其墓葬出土青铜制品并非为普通人能享用,故D项错误。
6. 据西周青铜器铭文载,贵族格伯以“三十田”换取了某人的良马四匹,官吏建立了文书档案并规定了界限;裘卫承担了治理河流的工程,贵族厉答应以“五田”作为偿付,后产生纠纷,官员前往裁决并勘定田地。这些铭文反映出西周中期( )
A. 土地兼并现象突出B. “田里不鬻”的格局已被打破
C. 宗法制度开始瓦解D. 官府对商业活动采取鼓励政策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以三十田换取了某人的良马四匹”“以五田作为偿付”可知,西周中期出现以土地作为商品进行买卖的现象或者以土地作为偿还物进行交易,说明土地不能买卖的现状被打破,故选B项;土地兼并现象是土地私有化的产物,西周中期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排除A项;宗法制度瓦解始于春秋时期,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官府的态度,排除D项。
7. 中国古代,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且遭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这种顽强的再生产机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 小农经济形态的长期存续B. 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
C. 农业生产水平的长期停滞D. 农村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一锄一镰”“且遭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可知,小农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简单,具有顽强的再生产机制,很容易维持这种经济形态,从而导致小农经济形态长期存续,故选A项;小农经济的再生性与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无关,排除B项;在小农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水平也有一定提高,排除C项;农村租佃关系的发展是由于私有土地的集中,排除D项。
8. 杨恽《报孙会宗书》记载:“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另有《后汉书·逸民传》记载:“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这说明了( )
A. 家庭式劳作方式B.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
C. 铁犁牛耕的技术D. 男耕女织经营方式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可知是对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的描述,故选A项;精耕细作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的核心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与精耕细作无关,排除B项;材料说明的是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并未说明使用铁犁牛耕的技术,排除C项;材料只有“男耕”的内容,并未反映“女织”的信息,排除D项。
9. 西汉时期多数农妇终日忙于田地耕作,穿衣等日用品依赖于市场。至东汉时,各地农妇才可能专心从事纺织。以上变化最能说明( )
A. 自然经济兴起于东汉时代B. 生产力发展推动家庭内部分工
C. 妇女社会地位呈下降趋势D. 土地兼并导致农民土地的减少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西汉时期多数农妇终日忙于田地耕作……至东汉时,各地农妇才可能专心从事纺织”可知东汉时生产力有所进步,田间耕作已经无需农妇参与,农妇专心纺织,故选B项;据所学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排除A项;材料所述是妇女在家庭中工作的变化无法说明社会地位下降,排除C项;材料没有土地兼并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10. 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饴糖等的酿造加工,纺织、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段材料表明( )
A. 农民受到沉重剥削B. 田庄商品经济发达
C. 田庄经济自给自足D. 手工业者劳动繁重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并未说明农民的遭遇,故A项错误;根据“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等信息可知主要是自给自足,商品经济并不发达,故B项错误;材料中田庄自己生产粮食、蔬菜和进行养殖,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说明手工劳动的情况,故D项错误。
11. 《四民月令》一书中记述了东汉后期地主田庄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等)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据此可以推测( )
A. 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B. 田庄经济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 田庄的生活资料基本可以自给自足D. 田庄经济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地主田庄的家庭事务安排,不涉及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田庄内部主要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涉及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据材料“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等)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可得田庄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基本都是自己生产,可以自给自足,故C项正确;田庄经济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在材料无体现,故D项错误。
12. 嘉兴的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民可七千余家,不务耕绩”。濮院镇人“以机为田、以梭为耒”,而吴江的盛泽、黄溪的居民更是“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治丝”。这表明,明朝江南的某些城镇( )
A. 以织棉为生的机户不断增加B. 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C. 经济作物生产的日益专业化D.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答案】B
【解析】根据嘉兴的王江泾镇以织绸居多,百姓不务耕作,吴江的盛泽、黄溪的居民更是追求绫绸之利等信息可知,明朝江南的某些城镇中丝织业从纺织业中逐渐分离出来,这表明明朝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故选B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织丝,而不是织棉,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手工业生产,而不是经济作物的生产,排除C项;材料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且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是在近代时期,排除D项。
13. 中国古代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中,发明了许多工具,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②③④①D. ④③①②
【答案】C
【解析】筒车是唐朝的灌溉工具,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鼓风冶铁工具,翻车东汉末年已经出现,匣钵是南北朝时期烧制陶瓷的工具。故选C项。
14. 《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
A. 由西域传入 B. 属水力灌溉工具
C. 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 在当时的江南地区广泛使用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可知说的是曲辕犁,该犁能够调整土地深浅,又名江东犁,依所学,唐朝时出现曲辕犁,在江东地区出现而非西域传入,故A项错误;曲辕犁是耕作工具而不是灌溉工具,故B项错误;唐朝出现曲辕犁,故C项错误;据材料“江东之田器尽于是”可知,曲辕犁在江南地区广泛使用,故D项正确。
15. 宋末元初,江南地区使用单锭手摇纺车。黄道婆吸收海南黎族妇女纺车优势,制造出三锭脚踏纺车,后来被江南地区工匠改进为四锭脚踏纺车。这表明宋元时期棉纺织业的发明创造( )
A. 依赖于生产动力的突破B. 取决于民族文化交流
C. 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D. 源自于劳动人民实践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江南地区工匠改进为四锭脚踏纺车”,可知宋元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是建立在江南工匠不断改进纺车技术的基础上,故选D项;结合材料“单锭手摇纺车”“四锭脚踏纺车”的动力都是手工劳动,没有改变,排除A项;结合材料“黄道婆吸收海南黎族妇女纺车优势”,可知黄道婆只是借鉴了黎族的纺织技术,民族文化交流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社会其他阶层对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排除C项。
16. 北齐文学家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云:“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生之具已足, 但家无盐井尔。” 这反映了当时( )
A. 小农经济的发达 B. 生产力显著提升
C. 庄园经济的特点 D. 家庭手工业占主导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除了盐井,所有的生产生活都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这是庄园经济的特点,故选C项;小农经济主要针对的是农业经济,与“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等不符,并且材料只是强调自给自足,而不是“发达”,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不能说明生产力显著提升,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得不出“家庭手工业占主导”的结论,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秦代,南方的主食以稻为主,而北方的主食以粟为主。粟是黍和稷的总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粟就是产量最大,也是秦人最常吃的食品。
在汉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以种植大小麦为最多,其次是粳稻和粟类;北方草原地区以种植荞麦、高粱为主;西北高原地区以种植粟类为主;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最多。这种因地理气候的差异而形成的几个不同作物区,至迟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各作物区种植的主要谷类成为各作物区人民的主食来源。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的日常生活方式与秦汉一脉相承,但也带有相当浓厚的时代色彩。这一时期的主食有饭、饼(蒸饼、汤饼、油饼、烧饼、胡饼等)、粥等。佐餐的菜肴副食,富贵人家以肉、鱼、禽、蛋等为主,穷人则以盐豉、燥蒜、蔬菜为主。
唐代饮食比前代更加丰富多彩,主食以麦、粟、稻为主,间以多种杂粮。小麦面食为最主要的食品。副食以葱、韭、蒜、菠菜、竹笋、杏、梨、枣、瓜、葡萄等蔬果为主。唐代饮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胡食盛行,尤其是开元以后,“贵人御馔,尽供胡食”,成为一时风尚。前述胡饼即是一种胡食,这是唐代民族融合的结果。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
材料三
饮食方面,宋人引进了早熟的占城稻,不啻多了一季的收获。而且,新品种的稻米皮薄糠少,可以食用的米粮重量也增加不少。北方及中部,麦类取代小米成为主要的食粮。五代以后,豆腐成为家常食物,麦类与豆类富含蛋白质的制品,如面筋、豆皮等,也已是日常食用之物。这些素食的出现与推广,当与佛教禁杀茹素的要求有相当关系。
宋元之世,讨论食疗养生治病的著作颇多。举例言之,宋人陈直《养老奉亲书》及元人邹铉《寿亲养老新书》都详论老年人饮食应予注意处,也介绍了一些特具营养价值的饮品与食物。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秦汉至宋元饮食结构的特点。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以来饮食特点形成的原因。
【答案】(1)饮食习惯地域特色明显;稻类和麦类是主食的主要食材;饮食结构与身份等级关系密切;饮食习惯处于不断的交流融合过程;饮食习惯具有传承性,多元性;素食出现并得到推广;注重食疗养生。
(2)地理气候的差异导致地域特色明显;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社会等级观念浓厚;秦汉以来民族融合的影响;物种的交换;宗教因素的影响;对外交往的活跃。
【解析】(1)据材料一“黄河中下游地区以种植大小麦为最多,其次是粳稻和粟类;北方草原地区以种植荞麦、高粱为主;西北高原地区以种植粟类为主;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最多”可得饮食习惯地域特色明显;据材料一“南方的主食以稻为主,而北方的主食以粟为主”可得稻类和麦类是主食的主要食材;据材料二“佐餐的菜肴副食,富贵人家以肉、鱼、禽、蛋等为主,穷人则以盐豉、燥蒜、蔬菜为主”可得饮食结构与身份等级关系密切;据材料二“唐代饮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胡食盛行,尤其是开元以后,‘贵人御馔,尽供胡食’,成为一时风尚”可得饮食习惯处于不断的交流融合过程;据材料二“魏晋南北朝的日常生活方式与秦汉一脉相承,但也带有相当浓厚的时代色彩”可得饮食习惯具有传承性,多元性;据材料三“这些素食的出现与推广,当与佛教禁杀茹素的要求有相当关系”可得素食出现并得到推广;据材料三“宋元之世,讨论食疗养生治病的著作颇多”可得注重食疗养生。
(2)据材料一“这种因地理气候的差异而形成的几个不同作物区,至迟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可得地理气候的差异导致地域特色明显;据材料二“前述胡饼即是一种胡食,这是唐代民族融合的结果”可得民族融合的影响;据材料三“新品种的稻米皮薄糠少,可以食用的米粮重量也增加不少”可得物种的交换;据材料三“这些素食的出现与推广,当与佛教禁杀茹素的要求有相当关系”可得宗教因素的影响;据材料三“饮食方面,宋人引进了早熟的占城稻,不啻多了一季的收获”可得对外交往的活跃。
18. (13分)棉花的音译与棉花传入路线
材料一
《后汉书》记载哀牢夷(位于缅甸云南交界处)种植棉花,“绩以为布、幅广五尺”,哀牢夷被汉征服后,植棉东传到广西及越南边境一带。超南语中的“Kpaih”指的就是棉花,转译成汉文就是“古贝”。7世纪左右,植棉逐渐传布到广东及福建,棉花一词摆脱越南语的发音,而采用中国音的译名“古贝”。
棉花另一个发音从梵语Pata演变而来,译成中文被称为叠㲲(die),白叠等。《新唐言》记载:“西州交河郡(位于西域)……土贡:丝、甄布。”唐初编撰的《梁书》载:“高昌国(位于天山南路)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曰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
——摘编自赵冈《中国棉纺织业史》等
材料二
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衣服的主要原材料,富贵者是丝,平民百姓则以麻、葛为主。至唐代,在广大内地,棉布还是稀有之物。元朝时,闽广广泛种植棉花,“纺织为布”;“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推动了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展。1289年,元朝政府在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设置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棉布十万匹;1296年,又颁布江南税则,规定棉花和棉布为夏税征收的实物。到了清代,“天下无不衣棉之人,无不宜棉之土”。
(1)阅读材料一,指出棉花传入我国的路线。依据材料说明作者的研究方法。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元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1)陆上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作者借助语言学和历史文献的研究探索棉花传入路线。
(2)原因:棉花的广泛种植;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政府重视,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将棉花和棉布作为税收的内容。影响:进一步推动棉花作为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税收的来源,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各阶层广泛使用棉织物,丰富了衣着的材质。
【解析】(1)第一小问路线,据材料一“哀牢夷被汉征服后,植棉东传到广西及越南边境一带”得出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据材料一“7世纪左右,植棉逐渐传布到广东及福建” 得出通过西南丝绸之路传入。第二小问说明,据材料一“超南语中的‘Kpaih’指的就是棉
花,转译成汉文就是‘古贝’”“棉花另一个发音从梵语Pata演变而来,译成中文被称为叠?(die),白叠等”可知,作者借助语言学的研究探索棉花传入路线;据材料一“《后汉书》记载哀牢夷(位于缅甸云南交界处)种植棉花,‘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新唐言》记载……”可知,作者借助历史文献的研究探索棉花传入路线。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闽广广泛种植棉花”得出棉花的广泛种植;据材料二“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得出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据材料二“元朝政府在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设置木棉提举司”得出政府重视,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据材料二“又颁布江南税则,规定棉花和棉布为夏税征收的实物”得出将棉花和棉布作为税收的内容。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元朝政府在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设置木棉提举司”“无不宜棉之土”结合所学得出进一步推动棉花作为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二“又颁布江南税则,规定棉花和棉布为夏税征收的实物”结合所学得出增加了政府税收的来源,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据材料二“天下无不衣棉之人”结合所学得出各阶层广泛使用棉织物,丰富了衣着的材质。
19. (13分)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社会各个层面折射出与以往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
材料二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大函集》中说:“吾乡左 (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三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曹大为 《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
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4)综合材料二、三,分析这些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
【答案】(1)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
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剩余大量劳动力);养牛成本较高。
(2)变化;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崇拜。
(3)变化: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得出牛耕大量退出;据材料一“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得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结合所学得出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剩余大量劳动力);据材料一“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结合所学得出养牛成本较高。
(2)据材料二“吾乡左 (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得出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崇拜。
(3)据材料三“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得出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据材料三“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得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根本原因从生产力角度入手。
20. (13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人们已认识到水与土是农业的基础,“食之所生,水与土也”。宋国的农业灌溉条件也比较优越,宋境内有睢水、获水、汳水等水流,当时人们在睢水筑起堤防,旱时便可决水灌田。这些水流不仅利于宋境的农田灌溉,也使水上交通得以便利。
——摘编自新民《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经济》
材料二
“西门豹引漳水灌邺,以富魏之河内”“(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渠就,用注填瘀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摘编自司马迁《史记·河渠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战国时期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意义。
【答案】
(1)原因:重视水利兴修和灌溉。
时代背景:大动荡、大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经济也逐渐摆脱奴隶制的桎梏,得到空前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任答一点即可)
(2)主要意义: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发展了农业生产;有利于商业、交通运输的发展;使诸侯国富强起来,兼并其他国家,从而实现局部统一;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奖励耕织,兴修水利,国力增强,最终统一中国。(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当时人们已认识到水与土是农业的基础……宋境内有睢水、获水、汳水等水流,当时人们在睢水筑起堤防,旱时便可决水灌田”结合所学得出重视水利兴修和灌溉。第二小问时代背景,据材料出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经济》结合所学可从总体时代背景、政治、经济等角度入手。
(2)据材料二“西门豹引漳水灌邺,以富魏之河内”“(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渠就,用注填瘀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得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发展了农业生产;结合所学可从有利于商业、交通运输的发展等方面回答;使诸侯国富强起来,兼并其他国家,从而实现局部统一角度回答;据材料二“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结合商鞅变法得出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奖励耕织,兴修水利,国力增强,最终统一中国。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明朝《林氏族范家训》告诫族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