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110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110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110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20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填写好个人资料。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題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20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6.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
1.铁制品通常比铝制品更容易锈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4.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5.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6.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7.2020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低碳生活、高质量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8.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开设的“天宫课堂”进行了泡腾片(由碳酸氢钠、酸和香料等组成)实验。下列对应解释错误的是
9.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10.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11.纳米医学上可用四氯金酸(HAuC14)制备包裹药物的外壳,四氯金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金元素的化合价为
12.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写人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舆论热词。“碳中和”是指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目的。以下措施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13.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50℃时,将40gA物质投入到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___。
(4)将50℃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14.根据化学知识回答:
(1)起床后,测体温。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汞原子______。
(2)用餐时,讲营养。如午餐仅食用米饭、红烧肉、鸡蛋汤、牛奶,从均衡营养角度出发还应补充的一种食物是______。
(3)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为什么水中常有气泡冒出?
(4)从灭火原理角度回答,为什么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
(5)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涤纶、锦纶(尼龙)和腈纶属于合成纤维,请写出一条合成纤维的优点______。
(6)你身上的衣服牢固耐穿、易洗快干、抗皱性好,是因为衣料大多都由______(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制成。
15.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_____ (填字母)。
(3)图二中E是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_____ ;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们在装置E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F),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 (填序号,双选)。
I、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Ⅱ、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Ⅲ、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16.实验室有两瓶常温下的饱和溶液,已知它们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为了区分并验证它们的性质,小强和小丽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探究一:小强同学用物理方法鉴别它们。他从两瓶溶液取出来少许装入试管并在酒精灯上加热。他根据_________现象,判断甲瓶为石灰水。
探究二:小丽同学用化学方法鉴别它们。她从两瓶溶液取出来少许装入试管并向里面吹气,也判断出甲瓶为石灰水,乙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探究三:乙瓶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可能变质。为了探究乙瓶是否变质以及变质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两位同学做了如下猜测和实验。
【提出猜想】①只有NaOH ②只有Na2CO3 ③Na2CO3和NaOH ④…
【查阅资料】已知NaCl、CaCl2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实验与结论】(1)取少许溶液并加入足量稀盐酸,看不到任何现象就可证明猜想①成立。
(2)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要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现做如下实验。
【反思与交流】步骤1中所加溶液需过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17.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______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B.铝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C.锈蚀的铁制品无回收价值
D.自行车链条涂油有防锈作用
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
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C.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
D.2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331. 6g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A.漫步月面
B.采集月壤
C.展示国旗
D.点火返航
A.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NaCl
B.0℃时,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NaCl大于KNO3
C.将30℃的KNO3溶液降温到2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30℃时,将等质量的 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NaCl大于KNO3
A.2Fe3+:两个铁离子
B.O2: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2He:2个氦元素
D.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A.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B.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
C.燃烧衣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
D.为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
A
从水袋中挤出水,形成水球漂浮在空中
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B
将水溶性颜料溶于水球,水球呈美丽的蓝色
颜料溶于水形成溶液
C
将泡腾片放入水球,水球充满气泡并变大
发生化学变化生成CO2气体
D
靠近水球,闻到阵阵香气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A.A
B.B
C.C
D.D
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A.含有O2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属于氧化物
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A.+2
B.+3
C.+4
D.+5
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肥效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实验题
五、科学探究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方程式
步骤1:取少量已变质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的溶液。
白色浑浊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步骤2:取步骤1所得的澄清溶液少许,并向清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________
猜想②成立
_______
猜想③成立
六、计算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一)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二)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有关空气、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浓氨水用途广泛,具有腐蚀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