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白城通榆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A.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注意结合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由题意可知反应A(g)+B(g)⇌C(g)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
A.反应A(g)+B(g)⇌C(g)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C的质量分数减小,图像符合,故A正确;
B.反应A(g)+B(g)⇌C(g)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增加的更大,故B错误;
C.加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无影响,C的浓度应不变,故C错误;
D.反应A(g)+B(g)⇌C(g)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100°C时A的转化率应小于10°C时A的转化率,故D错误;故选A。
2、C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热和焓变以及热化学方程式,题目难度一般。掌握燃烧热、中和热的判断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A. 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l水放出的热量,稀硫酸与0.1ml/L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H=−57.3kJ⋅ml−1符合中和热的概念,故A错误;
B. 燃烧热是1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所以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l)=H2(g)+12O2(g) △H=+285.5kJ⋅ml−1,故B错误;
C. 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能量,说明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正确;
D.C燃烧的焓变为负值,放热越多,焓变越小,所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故D错误。故选C。
3、D解析:A.海水溶液为弱酸性,发生吸氧腐蚀,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才发生析氢腐蚀,故A错误;
B.铁闸连接石墨形成原电池,铁闸门做负极被腐蚀,腐蚀速率加快,故B错误;
C.Fe作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故铁腐蚀时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故C错误;
D.在乙处,海水与氧气接触,与Fe最易形成原电池,发生的吸氧腐蚀的程度最大,生成铁锈最多,故D正确;
A.海水溶液为弱酸性,发生吸氧腐蚀; B.铁闸与石墨相连,铁闸门做负极;
C.Fe作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
D.根据吸氧腐蚀的发生条件分析,在乙处,海水与氧气接触,与Fe最易形成原电池。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明确吸氧腐蚀发生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4、B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盐的水解原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其影响、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明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的含义为解答关键。
A.常温下,将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氨水为弱碱,则氨水过量,混合液呈碱性:c(OH−)>c(H+),根据电荷守恒c(NH4+)+c(H+)=c(Cl−)+ c(OH−)可知:c(NH4+)>c(C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H4+)>c(Cl−)> c(OH−)>c(H+),故A错误;⋅L−1Na2CO3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2c(HCO3−)+2c(CO32−)+2c(H2CO3),故B正确;
⋅L−1的NH4Cl溶液中,铵根离子部分水解,所以c(NH4+)
5、A
分析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交换膜的判断方法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根据已知信息可知: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阴极电极反应式为4H2O+4e−=2H2↑+4OH−。
A.电路中通过1 ml电子时有1 mlH+生成,硼酸(H3BO3)为一元弱酸,生成1 ml硼酸需要1 mlH+,所以电路中通过1 ml电子时,可得到1 mlH3BO3,A正确;
B.如果将电源的正、负极反接,工作原理发生变化,B错误;
C.电解时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H2O+4e−=2H2↑+4OH−,C错误;
D.阳极室中的氢离子通过阳膜进入产品室,原料室中的[B(OH)4]−通过阴膜进入产品室,发生反应[B(OH)4]−+H+=H2O+H3BO3,D错误。故选A。
6、D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掌握外界因素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
A.若a+b=c,t0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说明平衡不移动,则t 0时刻可以是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故A错误;
B.若a+b=c,t0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说明平衡不移动,则t0时刻可以是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故B错误;
C.若a+b≠c,则t 0时刻只能是使用催化剂,因为增大压强会引起平衡移动,故C错误;
D.若a+b≠c,则t0时刻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故选D。
7、D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则水中c(H+)、c(OH−)及离子积常数增大,水的离子积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Kw增大,温度降低,Kw降低,据此回答。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分析图象,把握水的离子积只受温度的影响。
A.水中Kw=c(H+)⋅c(OH−),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则水中离子积常数增大,所以T3>T2>T1,故A正确;
B.pH=−lgc(H+),三个点氢离子浓度相同,所以pH(B)=pH(D)=pH(E),故B正确;
C.水的离子积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Kw增大,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E>D>A=B=C,故C正确;
D.C点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故选D。
8、【分析】本题结合电解质的电离、水解平衡常数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解题关键是根据题干已知的信息判断两种离子的水解程度大小,进而判断粒子浓度的关系,题目难度较易。
A.分析表中数据并结合题给信息知,CO32−的水解程度远大于NH4+的水解程度,则常温下1 ml·L−1的(NH4)2CO3溶液呈碱性,A项错误;
B.盐类的水解是微弱的,则在常温下1 ml·L−1的(NH4)2CO3溶液中:c(NH4+)>c(CO32−)>c(HCO3−)>c(NH3⋅H2O),B项错误;
C.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H4+)+c(NH3⋅H2O)=2c(CO32−)+2c(HCO3−)+2c(H2CO3) ,C项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知c(NH4+)+c(H+)=2c(CO32−)+c(HCO3−)+c(OH−),D项错误。
9、A本题考查水的电离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简单,酸抑制水的电离,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A.HCl溶液为强酸,抑制水的电离,NH4Cl溶液为可水解的盐溶液,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水电离的c(H+):①<②,故A正确;
B.pH均为1,即c(H+)=0.1ml/L,①HCl溶液完全电离,所以c(HCl)=0.1ml/L, ②NH4Cl溶液中的H+,是NH4+水解产生的,而水解程度很小,所以c(NH4Cl)>0.1ml/L,故 B错误;
C.尽管c(NH4Cl)>c(HCl),但没有说明两者体积的相对大小,所以分别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的体积是不确定的,故C错误;
D.分别加水稀释形同倍数,盐酸为强酸PH变化大,氯化铵的水解平衡移动使pH变化小,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10、B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注意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规律:负极上是燃料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在正极上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液氨−液氧燃料电池中,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A是负极,B是正极,碱性条件下,氧气在正极生成氢氧根离子,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是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2N2+6H2O,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来回答,
A.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是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2N2+6H2O,该电池工作时,每消耗标准状况下的22.4L即1mlNH3转移3ml电子,而选项没有指明状态,故A错误;
B.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即从电极A流向电极B,故B正确;
C.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OH−向负极A移动,故C错误;
D.碱性条件下,氧气在正极生成氢氧根离子,其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故D错误。
故选B。
11、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使用、实验操作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Na2SO3溶液,眼睛应该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不是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变化,故A错误;
B.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在锥形瓶中要加入相应的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而锥形瓶内无指示剂,因而不能测定NaOH的浓度,故B错误;
C.记录滴定终点读数应为:11.80mL,故C错误;
D.排除滴定管内气泡,图示操作正确,故D正确。
12.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试题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应用。
【解答】
A.固体的浓度为常数,不能列入K的表达式中,该反应的K=c2(C)⋅c(D)c3(A),A错误;
B.该反应中B是固体,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反应正向进行,在恒容绝热容器中放出热量,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压强逐渐增大,容器中压强不变时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
C.增加C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但只是减弱这种改变,再次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增大,故C错误;
D.由于B是固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对容器内的温度无影响,故D错误。
13、本题考查溶解平衡曲线分析,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图像意义,运用平衡理论进行分析。
【解答】
A.Ksp(MnS)>Ksp(FeS),结合图象可知,曲线Ⅰ表示Mn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曲线Ⅱ表示Fe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故A正确;
B.升高温度,Ksp(FeS)增大,曲线Ⅱ上的c点可沿虚线向e点方向平移,故B错误;
C.常温下,反应MnS(s)+Fe2+(aq)⇌FeS(s)+Mn2+(aq)的平衡常数K=c(Mn2+)c(Fe2+)=c(Mn2+)⋅c(S2−)c(Fe2+)⋅c(S2−)=Ksp(MnS)Ksp(FeS)=2.5×10−136.3×10−18≈4×104,故C正确;
D.温度不变,Ksp(MnS)不变,向b点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c(S2−)增大,c(Mn2+)减小,溶液组成可由b点沿Ⅰ线向a点方向移动,故D正确。
14、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的问题,涉及指示剂的选择,及滴定实验操作,题目难度不大。
①甲基橙、石蕊和酚酞的变色范围分别是pH在3~5、5~8、8~10之间,由此判断解答;
②碱性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量取;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则锥形瓶中会残留有待测液,实际量取的待测液偏多;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以判断终点;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由此判断。
【解答】
①根据图可知,A的pH范围是8~10,C的pH范围大约是2~4,甲基橙、石蕊和酚酞的变色pH范围分别约在3~5、5~8、8~10之间,所以A是酚酞,C是甲基橙,故答案为:酚酞;甲基橙;
②A.已知浓度的烧碱溶液必须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故A正确;
B.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不能使用待测液润洗,否则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故B错误;
C.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故C正确;
D.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必须用滴定管量取,故D错误;
故选AC。(2)根据滴定开始时,浓度相同的三种一元酸,酸性越强,pH越小;根据−lgc(x−)越大,c(x−)越小,先形成沉淀的c(x−)越小。
浓度相同的3种一元酸,③的pH最小,说明酸性最强。沉淀完全后I−浓度最小,说明Ksp(AgI)最小,故I −首先沉淀。故答案为:③;I−。
15、(1)Cu(NO3)2是强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Cu2++2H2O⇌Cu(OH)2+2H+,常温下溶液的pH<7;向溶液中加入硝酸抑制铜离子水解,故答案为:酸;<;Cu2++2H2O⇌Cu(OH)2+2H+;抑制;
(2)AlCl3为强酸弱碱盐,加热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盐酸,水解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盐酸易挥发,氢氧化铝可分解生成Al2O3,故答案为:酸;Al3++3H2O⇌Al(OH)3+3H+;Al2O3;
(3)硫化钠是强碱弱酸盐,硫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S2−+H2O⇌HS−+OH−,为防止水解应该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加入少量NaOH,故答案为:NaOH.
(1)Cu(NO3)2是强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向溶液中加入酸抑制铜离子水解;
(2)氯化铝为强酸弱碱盐,铝离子水解而使其溶液呈酸性;AlCl3为强酸弱碱盐,加热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盐酸,盐酸易挥发,氢氧化铝可分解;
(3)硫化钠是强碱弱酸盐,硫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为防止水解应该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加入少量碱.
本题考查盐类水解,会根据盐的特点确定溶液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知道抑制盐类水解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
16、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影响因素,掌握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即可解答,难度一般,侧重考查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解答】
(1)①2min内,C的浓度增加0.1ml/L,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l/L2min=0.05ml/(L·min);
②2min内A浓度降低0.2ml/L,B的浓度增加0.2ml/L,C的浓度增加0.1ml/L,最后处于平衡状态,则为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2B+C;
③800℃时,用A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2v(C)=0.1ml/(L·min),则测得A的反应速率为0.05ml/(L⋅min),比800℃时慢,故选B;
(2)①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l·L−1 ,则D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5ml/(L·min),C的反应速率是0.25 ml·L−1·min−1,则x=2;
②设A和B的物质的量均为aml,2min末生成D1ml,则消耗A1.5ml,消耗B0.5ml,(a−1.5):(a−0.5)=3:5,a=3,则A在2min末的浓度是0.75ml/L。
17、解析:燃料电池中,投放燃料的电极是负极,投放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
(1)燃料电池中,负极上投放燃料所以投放甲烷的电极是负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故答案为:CH4+10OH−−8e−=CO32−+7H2O;
(2)甲中投放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所以乙装置中石墨电极是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上是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反应:2H++2e−=H2↑,电解池中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 通电 2OH−+Cl2↑+H2↑,
故答案为:2Cl−+2H2O− 通电 2OH−+Cl2↑+H2↑;
(3)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阳极上不仅铜还有锌失电子进入溶液,银沉积在阳极附近,形成电极泥,阴极上析出铜,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知,阳极上溶解的铜小于阴极上析出的铜,所以丙装置中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4)串联电池中转移电子数相等,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4=0.4ml,乙装置中铁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设生成氢气的体积为xL;丙装置中阴极上析出铜,设析出铜的物质的量为y,
2H++2e−=H2↑
2ml 22.4L
0.4ml xL
x=4.48
2Cu2++2e−=Cu
2ml 1ml
0.4ml y
y=0.2ml
故答案为:4.48;0.2ml;
(5)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上析出氢气,阳极上析出氯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B电极上生成氯气,氯气的密度小于溶液的密度,所以生成的氯气上升,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的接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所以A极上析出氢气,即A极是阴极,所以a为电池负极;若用于制Fe(OH)2,使用硫酸钠做电解质溶液,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如果阳极是惰性电极,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得不到氢氧化亚铁,所以阳极上应该是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故答案为:负;饱和食盐水或饱和氯化钠溶液;铁。
燃料电池中,投放燃料的电极是负极,投放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乙装置中Fe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C为阳极,电极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装置为精炼铜,
(1)燃料电池中,负极上投放燃料,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2)甲中投放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所以乙装置中石墨是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是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据此书写离子方程式;
(3)粗铜精炼时,粗铜作阳极,阳极上金属失电子,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根据阴阳极上金属的变化确定溶液中铜离子是否变化;
(4)根据串联电池中转移电子数相等计算铁电极上生成氢气的体积、丙装置中析出铜的质量。
(5)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上析出氢气,阳极上析出氯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若用于制Fe(OH)2,使用硫酸钠做电解质溶液,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阳极上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及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难点是题中电解质溶液的选取及电极材料的选取,根据实验目的进行正确选取即可,题目难度中等。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白城通榆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白城通榆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2020白城通榆县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白城通榆县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