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仓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仓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仓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仓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仓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仓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12小题,共36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ml∙L−1的硫酸溶液中, 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2至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过程性监测与诊断
    (化学学科)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76的某核素:Ts
    B. 基态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 Fe3+的结构示意图:
    D. 基态锌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104s2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是质量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则中子数为176的某核素,其符号为,故A错误;
    B.根据洪特规则,基态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故B错误;
    C.Fe的原子序数为26,核外的26个电子分四层排布,由里往外依次排2、8、14、2个电子,则Fe3+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C错误;
    D.锌的原子序数为30,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故D正确;
    故选D。
    2.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①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②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
    ③原电池工作时所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
    ④加热时,放热反应的υ(正)会减小;
    ⑤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无关。
    A. ①②④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放热反应常温下不一定能自发进行,比如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故①错误;
    ②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起来,故②错误;
    ③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正极得到电子,因此原电池工作时所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故③正确;
    ④加热时,放热反应的υ(正)会增大,υ(逆)会增大,故④错误;
    ⑤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方程式变为2倍,则平衡常数是原来的平方,故⑤错误;
    因此①②④⑤错误,故A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的燃烧热△H=−285.8 kJ∙mol−1,则2H2O(g)=2H2(g)+O2(g) △H=+571.6 kJ∙mol−1
    B. 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混合溶液的温度不再变化时,该温度为终止温度
    C.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只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
    D. 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1=−57.3 kJ∙mol−1,稀醋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为ΔH2,则ΔH1<ΔH2
    【答案】D
    【解析】
    【详解】A.H2的燃烧热△H=−285.8 kJ∙mol−1,不应该是气态水,则2H2O(l)=2H2(g)+O2(g) △H=+571.6 kJ∙mol−1,故A错误;
    B.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混合溶液的温度上升到最高值时,该温度为终止温度,故B错误;
    C.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还与反应所处的温度、压强有关,故C错误;
    D.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1=−57.3 kJ∙mol−1,醋酸电离会吸收热量,稀醋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为ΔH2,根据放出热量越少,焓变越大,则ΔH1<ΔH2,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D。
    4. 已知某可逆反应mA(g)+ nB(g)p 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P2、m+n>P,ΔH T2、P1c()>c(H+)>c(OH-) ②. 增大
    (5)NO2(g)+CO(g)=CO2(g)+NO(g) ΔH=-234kJ/mol
    【解析】
    【小问1详解】
    对于N2(g)+3H2(g) ⇌ 2NH3(g)△Hc()>c(H+)>c(OH-),水解呈酸性,加入少量明矾固体,Al3+水解也呈酸性,两者相互抑制,c()增大,故答案为:c()>c()>c(H+)>c(OH-);增大;
    【小问5详解】
    由图可知,1molNO2和1molCO反应生成CO2和NO的 ΔH =E1-E2=134 kJ/mol -368 kJ/mol=-234kJ/mol,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CO2(g)+NO(g) ΔH=-234kJ/mol,故答案为:NO2(g)+CO(g)=CO2(g)+NO(g) ΔH=-234kJ/mol。
    14.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电极(填“阴极”或“阳极”)附近溶液颜色先变红,该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该溶液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若开始时改用银棒做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4)若用H2和O2为反应物,以KOH为电解质溶液,可构成新型燃料电池(如图),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炭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答案】(1) ①. 阴极 ②. 2H2O+2e-=H2↑+2OH-
    (2)2NaCl+2H2O Cl2↑+H2↑+2NaOH
    (3)Ag-e-═Ag+
    (4)H2-2e-+2OH-=2H2O
    【解析】
    【分析】该装置为电解池,在阳极溶液中的Cl-失去电子生成氯气,在阴极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
    【小问1详解】
    阴极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氧根离子使附近溶液颜色先变红,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H2O+2e-=H2↑+2OH-,故答案为:阴极;2H2O+2e-=H2↑+2OH-;
    【小问2详解】
    阳极是还原性强的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是水电离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Cl2↑+H2↑+2NaOH;
    【小问3详解】
    金属银作阳极,阳极是金属银本身放电,电极反应方程式为:Ag-e-═Ag+;
    【小问4详解】
    通氢气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是负极;b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是正极,在碱性溶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
    15. 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NaOH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试液;
    B.用盐酸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盐酸标准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mL;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的读数。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2)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颜色变化,直到加最后半滴盐酸时,溶液颜色由_______变为_______,且半分钟内不变化为止。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
    A.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 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C.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液NaOH润洗就直接注入
    D. 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4)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则终点读数为_______mL。

    【答案】(1)B→D→C→E→A→F
    (2) ①. 红色 ②. 无色 (3)BC
    (4)25.90
    【解析】
    【分析】中和滴定有检漏、洗涤、润洗、装液、调零、取待测液加指示剂、滴定等操作,进行误差分析时根据c(待测)×V(待测)=c(标准)×V(标准) ,V(待测)、c(标准)均是已知的,
    V(标准)是待测的,c(待测)是待计算的,因此V(标准)偏大,计算出的c(待测)就偏大,V(标准)偏小,计算出的c(待测)就偏小,据此进行分析。
    【小问1详解】
    中和滴定有检漏、洗涤、润洗、装液、调零、取待测液加指示剂、滴定等操作,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B→D→C→E→A→F;
    【小问2详解】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不恢复原来颜色,即达到终点;
    【小问3详解】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装标准溶液来滴定,没有润洗,标准液浓度被稀释,则消耗的标准体积偏大,从而导致最终所测氢氧化钠浓度偏高,A不符合题意;
    B.中和滴定开始仰视读数,到达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会使所测标准液的体积差偏小,从而导致最终所测氢氧化钠浓度偏低,B符合题意;
    C.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取待测碱溶液注入锥形瓶进行滴定,没有润洗,则会使消耗的标准体积偏小,从而导致最终所测氢氧化钠浓度偏低,C符合题意;
    D.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对结果没有影响,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C。
    【小问4详解】
    由于滴定管的刻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以根据装置图可知,此时的读数是25.90mL。
    16. 已知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36号元素,A的2p轨道有3个电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的M层有一个电子;D元素形成的单质具有两性;E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为[Ar]3d104S1。回答下列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A的最高能级电子云呈_______形,B的价层电子轨道表达式是_______。
    (2)D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3)A、B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顺序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4)B、C、D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
    (5)B、C、D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
    (6)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位于_______区。
    【答案】(1) ①. 哑铃 ②.
    (2)[Ne]3s23p1
    (3)O

    相关试卷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15小题,共4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室温下,对于1L0,02×1022,1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共8页。

    2023天津市南仓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天津市南仓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天津市南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天津市南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