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常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化学实验
展开江苏省常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化学实验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常州的焦尾琴是四大古琴之一,面板材料取自尾部烧焦的桐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桐木能够燃烧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B.向灶膛扇风可加快桐木燃烧速度
C.桐木烧焦时部分桐木转化为木炭 D.浇水可降低桐木的着火点而灭火
2.(2022·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酸碱中和的实验多处用到滴管,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酚酞 B.取用盐酸
C.搅拌溶液 D.放置滴管
3.(2021·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葡萄糖和蛋白质溶液:取样,加入碘水,观察是否变蓝
B.除去NaCl固体中的Na2CO3杂质加入过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分离MnO2和KCl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D.检验CO2中是否混有HCl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4.(2021·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用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的系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药品 B.添加药品
C.加快反应 D.滴加碱液
5.(2020·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均不同,连线两端的物质常温下均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分别属于碱、盐、酸
B.X和Z可以是Al2O3和CaCl2
C.Y和Z可以是Na2CO3和Ca(OH)2
D.X和Y可以是NaCl和NaOH
6.(2020·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辨别硬水和软水——观察透明度
B.区分棉线和羊毛线——点燃并闻气味
C.鉴别H2SO4和NaCl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比较颜色
D.比较Fe、Cu金属活动性——将Fe、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析出
7.(2020·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稀释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8.(2019·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放入铁钉 B.倾倒稀酸
C.滴加溶液 D.熄灭酒精灯
9.(2018·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烧杯 B.试管 C.蒸发皿 D.燃烧匙
10.(2018·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量取液体 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 D.稀释液体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桐木能够燃烧说明其具有可燃性,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灶膛扇风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从而使桐木燃烧更充分即加快桐木燃烧速度,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木材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会生成木炭,因此桐木烧焦时部分桐木转化为木炭,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浇水可降低温度至桐木的着火点以下,从而使其熄灭,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不能降低,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A、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烧杯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图示操作正确;
B、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C、搅拌溶液应用玻璃棒,不能用胶头滴管,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D、放置滴管时,不能放置在桌面上,应放置在烧杯中或试管架上,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A。
3.C
【详解】A、淀粉遇碘变蓝,葡萄糖和蛋白质遇碘不变色,故A错误;
B、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产生了新的杂质,故B错误;
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可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分离二者,故C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均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取用药品瓶塞要倒放,以免沾染杂质污染试剂。错误。
B、添加药品应先放固体药品再加入液体药品,并且加入粉末状固体药品要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然后竖起试管。错误。
C、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用酒精灯加热加快反应速率可行。加热液体药品试管向上倾斜,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正确。
D、胶头滴管滴液时,要悬空放在容器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错误。
故选C。
5.C
【分析】Z既可以与石蕊溶液反应,又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则可以推测Z为碱,Y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则Y可能是某种盐,X可以与盐酸反应,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均不同,则X可能是某种氧化物。
【详解】A、根据题意,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均不同,图中已经有盐酸,则 Z不能是酸,根据分析,Z应当是碱,则X不能是碱,故A错误;
B、CaCl2不能与CO2发生反应,则Z不可以是CaCl2,故B错误;
C、如果Y是Na2CO3,Z是Ca(OH)2,Na2CO3可以与HCl发生反应,也可以与Ca(OH)2发生反应,而Ca(OH)2可以与CO2发生反应,且符合Y是盐、Z是碱的要求,故C正确;
D、NaCl不能与HCl发生反应,则X不能是NaCl,故D错误。
故选C。
6.B
【详解】A、辨别硬水和软水均是无色,观察透明度不能辨别,应用肥皂水辨别,说法错误;
B、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灼烧产生烧纸的气味,可以鉴别,说法正确;
C、稀硫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说法错误;
D、将Fe、Cu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Fe、Cu均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银,不能比较Fe、Cu金属活动性,说法错误;
故选:B。
7.C
【详解】A、稀释时玻璃棒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
B、溶解时玻璃棒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C、过滤时玻璃棒作用是引流。
D、蒸发时玻璃棒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玻璃棒的作用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过滤
故选C。
8.B
【详解】A、试管平放,放入铁钉后缓慢立起来。避免铁钉直接放入打碎试管底部,故A不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盖倒放在实验台,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故B正确;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药品,故C不正确;
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让空气进入,免得冷却后盖内造成负压使盖打不开.决不允许用嘴吹灭,故D不正确。故选B。
9.A
【详解】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烧杯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故选A。
10.C
【详解】A、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视线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正确;
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正确;
C、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C图示错误。
D、稀释浓硫酸,为应防止酸液飞溅,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正确。故选C。
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化学实验: 这是一份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化学实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2流程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2流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程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实验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实验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