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科学探究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034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丹东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科学探究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034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丹东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科学探究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034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丹东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科学探究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科学探究题,共13页。
【探究活动一】钟乳石形成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查阅资料:(1)CaCO3与CO2、H2O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
(2)溶有Ca(HCO3)2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Ca(HCO3)2就会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
交流讨论:同学们认为NaOH和Ca(OH)2溶液中都含有 ,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NaOH溶液是否也能与CO2反应生成NaHCO3?
【探究活动二】CO2通入NaOH溶液中,产物中是否有NaHCO3?
实验过程:
反思提升:(1)若要用CO2与Ca(OH)2溶液反应获得CaCO3,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
(2)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你对化学反应的新认识是 。
2.(2021•丹东)A、B、C、D四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无机化合物,已知它们由H、O、C、Cl、Ca、Na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C与A、B、D均能发生反应。为确定A、B、C、D的成分,将这四种物质的溶液相互滴加,其中有三支试管反应现象如图所示,甲试管中有气泡生成,乙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请回答:
(1)甲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向丙试管中滴加的 (填数字序号)。
①一定是B溶液
②一定是D溶液
③是B溶液或D溶液
(4)将反应后的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静置,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则说明上层清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5)某同学取(4)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呈红色,再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观察到有沉淀生成,溶液仍然呈红色,则(4)的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2020•丹东)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物质的质量不同,产物可能有所不同。
【已有知识】碳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当氧气充足时,产物是 ;当氧气不充足时,则能产生有毒气体 。
【查阅资料】澄清石灰水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时,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生成的产物可能不同。请完成下列空格中的化学方程式。
【产物探究】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欲对上述反应三得到的相关产物进行探究,请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可选试剂:稀盐酸、Ba(OH)2溶液、BaCl2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信息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碳酸钡为白色不溶物。
【深入思考】有的同学认为在上述步骤2中也可以加入氯化钙溶液来证明产物中有碳酸钠,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4.(2019•丹东)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组成。
【查阅资料】1.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可以与碱溶液反应,生成Na2CO3
3.Ca(HCO3)2能溶于水
【提出合理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
猜想二:溶质为 NaHCO3
猜想三:溶质为Na2CO3,NaHCO3
猜想四:溶质为 ;
【验证猜想】假如猜想三成立,请你根据下列提供的试剂,完成实验报告。可选试剂:NaCl溶液、NaOH溶液、CaCl2溶液、稀盐酸(每种试剂可重复选用)
5.(2018•丹东)兴趣小组为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稀硫酸分别加入到盛有不同药品的A、B、C、D四支试管中。请回答:
(1)甲同学观察到A、B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氢氧化钠及氯化钠都不能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A试管中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试管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 。
(2)丙同学观察到C试管中有 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碳酸钾能发生反应。
(3)丙同学对反应后C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K2SO4 结论二:K2SO4、H2SO4 结论三:
丙同学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验证结论三正确:
乙同学对方法一提出质疑,认为方法一不正确,理由是 。
(4)丁同学观察到D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硝酸钡能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辽宁省丹东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科学探究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科学探究题(共5小题)
1.(2022•丹东)某活动小组对教材中关于钟乳石形成过程的介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请你帮助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活动一】钟乳石形成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查阅资料:(1)CaCO3与CO2、H2O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
(2)溶有Ca(HCO3)2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Ca(HCO3)2就会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
交流讨论:同学们认为NaOH和Ca(OH)2溶液中都含有 OH﹣ ,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NaOH溶液是否也能与CO2反应生成NaHCO3?
【探究活动二】CO2通入NaOH溶液中,产物中是否有NaHCO3?
实验过程:
反思提升:(1)若要用CO2与Ca(OH)2溶液反应获得CaCO3,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控制二氧化碳的量 。
(2)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你对化学反应的新认识是 反应物的量不同,得到的生成物可能不一样 。
【解答】解:【探究活动一】(2)实验过程:步骤1:取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通入CO2,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生成的沉淀物是碳酸钙,故答案为:碳酸钙;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继续通入CO2,浑浊液又变澄清,CaCO3与CO2、H2O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CaCO3=Ca(HCO3)2;故答案为:CO2+H2O+CaCO3=Ca(HCO3)2;
步骤3:CaCO3与CO2、H2O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溶有Ca(HCO3)2的水遇热就会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所以溶洞中能通过2个反应把CaCO3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形成奇妙的、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故答案为:2;
交流讨论:NaOH和Ca(OH)2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OH﹣;
【探究活动二】实验过程:步骤1:取一定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一段时间CO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Ca(NO3)2溶液,澄清溶液变浑浊,碳酸钠与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加入过量Ca(NO3)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碳酸钠,故答案为:碳酸钠;
步骤3:碳酸氢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滤步骤2所得混合物,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通入NaOH溶液中的CO2足够多时,有NaHCO3生成,故答案为:稀盐酸;有;
反思提升:(1)若要用CO2与Ca(OH)2溶液反应获得CaCO3,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控制二氧化碳的量,故答案为:控制二氧化碳的量;
(2)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你对化学反应的新认识是反应物的量不同,得到的生成物可能不一样,故答案为:反应物的量不同,得到的生成物可能不一样。
2.(2021•丹东)A、B、C、D四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无机化合物,已知它们由H、O、C、Cl、Ca、Na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C与A、B、D均能发生反应。为确定A、B、C、D的成分,将这四种物质的溶液相互滴加,其中有三支试管反应现象如图所示,甲试管中有气泡生成,乙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请回答:
(1)甲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 。
(2)乙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Ca(OH)2═CaCO3↓+2NaOH 。
(3)向丙试管中滴加的 ③ (填数字序号)。
①一定是B溶液
②一定是D溶液
③是B溶液或D溶液
(4)将反应后的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静置,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则说明上层清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 H+ (填离子符号)。
(5)某同学取(4)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呈红色,再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观察到有沉淀生成,溶液仍然呈红色,则(4)的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NaCl、Na2CO3、NaOH (填化学式)。
【解答】解: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C与A、B、D均能发生反应,将这四种物质的溶液相互滴加,甲试管中有气泡生成,是因为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乙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说明C是盐酸,A是碳酸钠,B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
(1)甲试管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2)乙试管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填:Na2CO3+Ca(OH)2═CaCO3↓+2NaOH。
(3)向丙试管中滴加的是B溶液或D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
故填:③。
(4)将反应后的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静置,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则说明上层清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氢离子。
故填:H+。
(5)某同学取(4)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再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观察到有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溶液仍然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则(4)的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过量的Na2CO3、NaOH。
故填:NaCl、Na2CO3、NaOH。
3.(2020•丹东)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物质的质量不同,产物可能有所不同。
【已有知识】碳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当氧气充足时,产物是 二氧化碳 ;当氧气不充足时,则能产生有毒气体 一氧化碳 。
【查阅资料】澄清石灰水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时,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生成的产物可能不同。请完成下列空格中的化学方程式。
【产物探究】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欲对上述反应三得到的相关产物进行探究,请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可选试剂:稀盐酸、Ba(OH)2溶液、BaCl2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信息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碳酸钡为白色不溶物。
【深入思考】有的同学认为在上述步骤2中也可以加入氯化钙溶液来证明产物中有碳酸钠,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可能和氢氧化钠结合形成氢氧化钙沉淀,影响实验结果 。
【解答】解:【已有知识】
碳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当氧气充足时,产物是二氧化碳;
当氧气不充足时,则能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
故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查阅资料】
Ca(OH)2与NaHCO3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1.5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OH)2+3NaHCO3═2CaCO3↓+Na2CO3+NaOH+3H2O。
故填:2Ca(OH)2+3NaHCO3═2CaCO3↓+Na2CO3+NaOH+3H2O。
【产物探究】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说明产物中含有碳酸钠。
故填: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故填: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
【深入思考】
在上述步骤2中不能加入氯化钙溶液来证明产物中有碳酸钠,是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可能和氢氧化钠结合形成氢氧化钙沉淀,影响实验结果。
故填: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可能和氢氧化钠结合形成氢氧化钙沉淀,影响实验结果。
4.(2019•丹东)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组成。
【查阅资料】1.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可以与碱溶液反应,生成Na2CO3
3.Ca(HCO3)2能溶于水
【提出合理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
猜想二:溶质为 NaHCO3
猜想三:溶质为Na2CO3,NaHCO3
猜想四:溶质为 NaOH和Na2CO3 ;
【验证猜想】假如猜想三成立,请你根据下列提供的试剂,完成实验报告。可选试剂:NaCl溶液、NaOH溶液、CaCl2溶液、稀盐酸(每种试剂可重复选用)
【解答】解:(1)【提出合理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猜想二:溶质为 NaHCO3;猜想三:溶质为Na2CO3,NaHCO3;猜想四:溶质为NaOH和Na2CO3;
故答案为:NaOH和Na2CO3;
(2)【验证猜想】假如猜想三成立,实验步骤:①取反应后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现象生成白色沉淀,Na2CO3存在;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继续添加所滴加的试剂,直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后得滤液;③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试剂,方法一: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方法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NaHCO3存在;故答案为:①CaCl2;生成白色沉淀;②不再产生沉淀;③方法一: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方法二: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5.(2018•丹东)兴趣小组为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稀硫酸分别加入到盛有不同药品的A、B、C、D四支试管中。请回答:
(1)甲同学观察到A、B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氢氧化钠及氯化钠都不能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A试管中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2NaOH+H2SO4=Na2SO4+2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试管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 硫酸与氯化钠交换成分后既没有气体,也没有沉淀或水生成 。
(2)丙同学观察到C试管中有 气体 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碳酸钾能发生反应。
(3)丙同学对反应后C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K2SO4 结论二:K2SO4、H2SO4 结论三: K2SO4、K2CO3
丙同学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验证结论三正确:
乙同学对方法一提出质疑,认为方法一不正确,理由是 硫酸钾和硫酸也均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4)丁同学观察到D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硝酸钡能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Ba(NO3)2=BaSO4↓+2HNO3 。
【解答】解:(1)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与氯化钠交换成分后既没有气体、也没有沉淀或水生成,所以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填:2NaOH+H2SO4=Na2SO4+2H2O;硫酸与氯化钠交换成分后既没有气体,也没有沉淀或水生成;
(2)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可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所以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故填:气体;
(3)因为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是硫酸钾,若硫酸有剩余,则溶质是硫酸钾和硫酸,若碳酸钾有剩余,则溶质是碳酸钾和硫酸钾;硫酸钾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碳酸钾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硫酸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方法一不正确;因为硫酸钾是生成物,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存在,证明碳酸钾的存在时,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观察到产生气泡,证明结论三正确;
故填:K2SO4、K2CO3;稀盐酸;硫酸钾和硫酸也均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4)硫酸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故填:H2SO4+Ba(NO3)2=BaSO4↓+2HNO3。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步骤1:取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通入CO2。
溶液变浑浊
生成的沉淀物是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继续通入CO2
浑浊液又变澄清
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3:加热步骤2所得溶液
溶液又变浑浊
溶洞中能通过 个反应把CaCO3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形成奇妙的、形态各异的钟乳石。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步骤1:取一定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一段时间CO2
无明显现象
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Ca(NO3)2溶液
澄清溶液变浑浊
加入过量Ca(NO3)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
步骤3:过滤步骤2所得混合物,向滤液中加入 。
有气体生成
通入NaOH溶液中的CO2足够多时, (填“有”或“没有”)NaHCO3生成。
Ca(OH)2与NaHCO3化学计量数之比
产物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一
1:1
CaCO3、NaOH、H2O
Ca(OH)2+NaHCO3═CaCO3↓+NaOH+H2O
反应二
1:2
CaCO3、Na2CO3、H2O
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
反应三
1:1.5
CaCO3、NaOH、Na2CO3、H2O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将Ca(OH)2与NaHCO3按化学计量数1:1.5 混合,在水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产物中有碳酸钙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
产物中有碳酸钠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
产物中有氢氧化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反应后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
Na2CO3存在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继续添加①所滴加的试剂,直至 ,过滤后得滤液。
/
NaHCO3存在
③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试剂
方法一:
加入;
方法二:
加入 。
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取C中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三正确
方法二:取C中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的
产生气泡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步骤1:取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通入CO2。
溶液变浑浊
生成的沉淀物是 碳酸钙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继续通入CO2
浑浊液又变澄清
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CaCO3=Ca(HCO3)2
步骤3:加热步骤2所得溶液
溶液又变浑浊
溶洞中能通过 2 个反应把CaCO3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形成奇妙的、形态各异的钟乳石。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步骤1:取一定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一段时间CO2
无明显现象
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CO2+2NaOH=Na2CO3+H2O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Ca(NO3)2溶液
澄清溶液变浑浊
加入过量Ca(NO3)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 碳酸钠
步骤3:过滤步骤2所得混合物,向滤液中加入 稀盐酸 。
有气体生成
通入NaOH溶液中的CO2足够多时, 有 (填“有”或“没有”)NaHCO3生成。
Ca(OH)2与NaHCO3化学计量数之比
产物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一
1:1
CaCO3、NaOH、H2O
Ca(OH)2+NaHCO3═CaCO3↓+NaOH+H2O
反应二
1:2
CaCO3、Na2CO3、H2O
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
反应三
1:1.5
CaCO3、NaOH、Na2CO3、H2O
2Ca(OH)2+3NaHCO3═2CaCO3↓+Na2CO3+NaOH+3H2O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将Ca(OH)2与NaHCO3按化学计量数1:1.5 混合,在水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产物中有碳酸钙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足量氯化钡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产物中有碳酸钠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酚酞试液 。
酚酞试液变红色
产物中有氢氧化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反应后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CaCl2 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Na2CO3存在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继续添加①所滴加的试剂,直至 不再产生沉淀 ,过滤后得滤液。
/
NaHCO3存在
③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试剂
方法一:
加入; 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方法二:
加入 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取C中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三正确
方法二:取C中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的 稀盐酸
产生气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铁岭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实验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根据如图回答问题,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基础题),共7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选择题(中档题),共15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