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卷)
初三化学
第I卷 选择题(共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l-35.5 O-16 K-39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1.根据“原子量”递增的顺序,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阿伏加德罗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张青莲
2. 能源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 B. 太阳能 C. 天然气 D. 石油
3. 某混合物其组成特点是“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 )
A.白糖水 B.黄泥水 C.空气 D.不锈钢
4.在校园的洗手间内应该粘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氧化镁MgO B.碳酸钠 NaCO3 C.氯化铁FeCl3 D.氢氧化钾KOH
6.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不变 B.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C.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 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
7. 地质人员考察时发现一种螺纹的矿石。研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的化学式是FeS2
B. 该物质由铁、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C.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8∶11
D. SO2中硫、氧元素质量比为1∶2
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B.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增加
C.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9.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O2 | CO | 点燃 |
B | N2 | 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C | MnO2 粉 | C 粉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D | NaCl 固体 | 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10.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生活、生产应用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关注生活现象】
11. (7分)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溶液且溶剂是水的是( )
A. 液氮 B. 碘酒 C. 医用酒精 D. 浓硫酸
(2)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3)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________,溶液里存在的微粒是
(用符号表示)。
(4)欲证明烧杯中20 ℃海水样品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加氯化钠 B. 恒温蒸发水 C. 加水
(5)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造成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6%。
12.(2分)C60是由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构成;它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关注生产实际】
13.(7分)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已知: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
(1)反应:①Fe2O3+3CO 2Fe+3CO,②Fe2O3+3C2Fe+3CO。属于不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空气和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有一种相同,这种气体占空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
(4)炼钢炉中,通入纯氧的目的是 。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______________性。
三、科普阅读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14.(6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储量极为丰富,常以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物质存在。
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在实验室中首次制得了金属钠。
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为0.97g·cm-3,熔点为97.8℃,金属钠的性质很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钠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Na2O),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钠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氮气。因此,实验室常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金属钠的用途广泛。钠和钾形成的合金熔点低,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的强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钛(Ti)、锆(Zr)等稀有金属从其氯化物中置换出来。
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单质钠。
(1)自然界中钠元素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钠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防止钠与空气中的 反应而变质。
(3)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O22-,1个O22-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 。
(4)钠钾合金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钾合金良好的 (填字母)。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5)写出高温下钠与四氯化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每空1分,共6分。)
15.(6分)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等已略去)。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物质,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上述反应中,A、E都具有______性;A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用途是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基本实验】
16.(7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请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
(3)通常情况下,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硫化氢,实验室制取H2S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
(4)某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 。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科学探究】
17.(8分) 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浑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因素。
【进行实验】装置如图如下所示。
实验1: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 1-1 | 1-2 | 1-3 | 1-4 |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 2.0 | 1.5 | a | 0.5 |
缓慢通入2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 不明显 | 明显 | 非常明显 | 明显 |
实验2:利用向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浓度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 2-1 | 2-2 | 2-3 | 2-4 |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 2.0 | 1.5 | 1.0 | 0.5 |
加入蒸馏水体积/mL | 0 | 0.5 | 1.0 | 1.5 |
缓慢通入3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 非常明显 | 明显 | 不明显 | 无现象 |
【解释与结论】
(1)小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1中a的合理数据是______。(选填 “0.5” 或 “1.0” 或 “1.5”)
(3)实验1的结论是:______ 。
(4)实验2的目的是______ 。
【拓展延伸】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CaCO3 + CO2 + H2O=Ca(HCO3)2。于是他们又补充做了下列一组实验。
实验3:在一支盛有3mL澄清石灰中通缓慢通入CO2气体,记录不同时间后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缓慢通入CO2时间 | 第10s | 第20s | 第25s | 第30s | 第40s |
缓慢通入CO2后的浑浊程度 | 稍浑浊 | 浑浊 | 最浑浊 | 稍浑浊 | 澄清 |
(5)Ca(HCO3)2有______种元素组成。
(6)向一支盛有3mL澄清石灰中通缓慢通入40s的CO2气体,整个实验中石灰水的现象是
(7)由此可以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
六、定量分析题(共7分)
18. 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
加热时间/分钟 | 0 | t1 | t2 | t3 |
固体质量/g | 26.0 | 23.4 | 16.4 | 16.4 |
计算:
(1)共制得氧气的质量____。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B | B | A | B | A | A | B | A | D |
二、生活、生产应用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11.(1)CD(2)溶解(3)NaCl Na+、Cl-和H2O(4)AB(5)6 g;<
12.分子 化学
13. (1) ① ① 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 78% (或4/5) +4 使生铁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降低生铁中碳含量 (3) 延展
三、科普阅读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14.(1)化合物 (2)O2和H2O (3)18 (4)b (5)4Na+TiCl4
四、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每空1分,共6分。)
15.(1)CuO;(2) ;吸热;(3) 还原 ;做燃料
五、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16. ①. 酒精灯 ②. ③. AD(或AE) BD ④.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17.(1) (2)1.0
(3)其它条件相同时,在实验研究范围内,饱和石灰水的体积越小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越明显 (4)探究石灰水浓度与石灰水变浑浊程度是否有关 (5)4或四
(6) 先浑浊后澄清 (7)溶于水
六、定量分析题(共7分)
18.(1)9.6g (1分)
(2)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质量为x(1分)
(1分)
x=24.5g (1分)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质量分数为:(1分)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4.2%。(1分)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