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综合检测+限时练含答案
-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综合检测卷(一)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限时练(一)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限时练(二)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限时练(三)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限时练(四)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限时练(四)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Zn—65,5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限时练(四)(时间:45分钟 满分:58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 甲 乙丙 丁A.甲:头发被带电的气球吸引,说明头发原来一定带电B.乙: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丙:一段时间后,只有①中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D.丁: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2.★(2022·海南)中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连花清瘟中甘草的有效成分有甘草酮(C22H22O6)。下列对甘草酮描述错误的是CA.一个甘草酮分子由22个碳原子、22 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B.甘草酮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C.甘草酮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D.甘草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2022·湘潭)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X、 Y、Z、W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X、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4012110反应后质量/g126待测44A.W可能是单质B.反应中X、W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是3∶11C.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X+3Y2W4.★某同学绘制了含铁元素的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图(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铁丝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实现转化①B.转化②可通过Fe3O4与CO发生置换反应实现C.氧气和水同时存在是实现转化③的主要条件D.通过Fe与ZnSO4溶液反应可实现转化④5.★(2022·南充)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DA.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B.洗涤剂通过乳化作用去除油污,因此去除油污的原理都是利用乳化作用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6.★(2022·邵阳)在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B.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有Cu2+、Zn2+,可能有Ag+C.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 Zn2+、Ag+,可能有Cu2+D.若往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可能有锌7.★(2022·港南区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酚酞、HCl、 NaOH、 NaCl四种溶液利用组内物质两两混合即可鉴别B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2CO3先加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盐酸C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取样,加入碘酸钾溶液,观察是否变蓝色D分离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先加水溶解,过滤8.★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D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B.向一定量的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不断加Ba(OH)2溶液C.加热高锰酸钾D.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二、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9.(8分)日常生活生产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ClO2)作水处理消毒剂,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4。(2)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某校为学生配置的营养餐中有下列食品。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BD(填字母序号)。A.大米饭 B.鸡蛋C.黄瓜 D.牛肉(3)碳酸氢钠在医疗上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其原理是NaHCO3+HCl===NaCl+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①煤属于不可再生(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②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③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C(填字母序号)。A.甲醇(CH3OH)B.乙醇(C2H5OH)C.尿素[CO(NH2)2]10.★(4分)(2022·重庆B)20 ℃时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如下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溶解度S溶解性S≥10 g易溶10 g>S≥1 g可溶1 g>S≥0.01 g微溶S<0.01 g难溶 (1)20 ℃时a、b两物质的溶解性均为易溶。(2)c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C(填序号)相似。A.KNO3 B.NaCl C.Ca(OH)2(3)某温度时,将b的饱和溶液升温不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形成不饱和溶液。(4)关于a、b溶液说法正确的是B(填序号)。A.20 ℃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B.使60 ℃的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不止一种C.阴影区域(不包括b曲线上的点)对应的b溶液为饱和溶液三、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11.(6分)(2022·福建)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中含催化活性物质,它们能实现水、二氧化碳的高效转化。该团队提出利用月壤实现月球生存的设想:(1)环节①分离水后的气体含有CO2、N2和O2(填一种)等。(2)环节②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3)环节③利用月球夜间低温(约-173 ℃),将二氧化碳凝结分离。为检验分离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CO2,可将气体样品通入澄清石灰水(填试剂名称)。(4)环节④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12.★(4分)(2022·绥化)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实验室常用C和E反应来制取氢气,F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B→A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2)足量的C与D反应的现象是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3)E与F的溶液能够发生反应的原因是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四、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13.(7分)(2020·达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2)通常状况下,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实验室用块状的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①制取H2S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用B(填字母序号)。②若用C装置来收集H2S,气体应从c(选填“b”或“c”)端进入集气瓶。(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2装置探究MnO2、CuO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的方案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收集50 mL O2所用时间实验130 mL 2%粉末状MnO20.2 g21 s实验230 mL 2%粉末状CuO a g47 s①表格中a的值为0.2。②实验1中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③结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O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相同条件下,MnO2作催化剂时,收集50 mL O2所用时间更短。 14.★(7分)(2022·广东)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NaCl,同学们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反应完全有气泡产生样品中含有NaCl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有错误,正确方案应选用b(填字母)代替稀盐酸。a.CaCl2溶液 b.稀硝酸c.BaCl2溶液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方案1】当样品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方案2】如图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干燥管增重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若结果大于100%,可能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蒸气或氯化氢气体。【讨论】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方案1更优。五、计算题(6分)15.(2021·武汉)某兴趣小组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剩余固体,实验过程表示如下:(1)上述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计算所用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总质量。解:(2)设制取氧气消耗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 2KCl+3O2↑245 149 X 100.0 g×14.9% =x=24.5 g加热前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总质量为24.5 g+8.0 g=32.5 g。答:加热前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总质量为32.5 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限时练四(第九~十一单元)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限时练三(第七、八单元)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限时练二(第五、六单元)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 Zn—65,碳及其化合物存在如下转化关系,6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