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作业含答案6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作业含答案6第1页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作业含答案6第2页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作业含答案6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课时训练,共14页。


    【优编】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为了研究水生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作用,研究人员从某城市内河中取水样分别设置水葫芦.鲢鱼.“水葫芦+鲢鱼”等不同处理组进行实验,分别取样检测水体中总磷浓度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的水体中不含水生生物,总磷浓度上升

    B.第3.4.5次取样检测结果显示水葫芦单独处理能降低总磷浓度

    C.为保护内河生态环境稳定,需控制水葫芦和鲢鱼的投放数量

    D.“水葫芦+鲢鱼”的处理方法,对水体中磷去除效果要优于水葫芦单独处理

    2.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数量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人口数量过度增长会导致环境容纳量不断地减小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增加

    C.淡水资源的危机日趋严重 D.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4.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必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大力植树造林是目前解决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

    C.发展生态农业可提高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群落演替的方向

    5.当人口增长过快时,环境中呈增加趋势的选项是(   

    ①污染的程度    ② 资源的利用量   ③人均耕地面积   ④ 森林覆盖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由于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造成(   

    ①水资源短缺 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人口过度增长的影响中,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足迹会随着消费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增大

    B.对资源的不断开发,造成资源危机

    C.由于生态足迹的扩大,改造环境的力量增大

    D.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

    8.2021年5月11日公布了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主要对人口总量.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人口.城乡人口.流动人口等数据进行了统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抽样检测来调查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B.根据人口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人口变化趋势

    C.人口普查可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D.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

    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下列词句所描述的生物学现象,不能体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

    A.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杨昌浚《恭送左公西行甘棠》)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D.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0.我国于2020年11月启动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科学制定人口政策提供信息支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样方法调查人口的基本情况

    B.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人口的数量变化

    C.研究人口的流动情况需调查迁入率和迁出率

    D.实施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出生率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11.下列关于全球人口动态与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上人口数量已经接近地球环境容纳量

    B.人类可通过降低出生率和提高死亡率,控制人口增长

    C.人口动态变化应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D.近现代以来人口的过度增长,源自发达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

    12.下图表示四个不同的国家,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公顷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示意图(实线为人口种群大小,虚线为每公顷土地粮食产量)。若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能生存更长久的国家是(   

    A.

    B.

    C.

    D.

    13.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国家根据人口普查结果实施了三孩政策,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建国初期人口数量的增长是标准的“J”型增长曲线模型

    B.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

    C.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措施是全面放开生育,不限制生育人数

    D.性别比例不会影响我国人口的出生率

    14.我国的许多古诗词和农谚彰显着祖先的智慧,同时也透射着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草盛豆苗稀”和“鹬蚌相争”表明了竞争可以影响种群数量

    B.“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这句话反映出不节制的人口增长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C.“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坏”说明有机肥有很多种类,要根据作物的种类因地制宜,才有所功效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唯美画面

    15.下列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植被进一步被破坏

    B.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燃料和矿产资源,乱采滥伐现象更加严重

    C.人口增长,精神需求产生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

    D.不管人口如何增长,都在生态环境承受的范围之内

    16.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B.人口的不断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C.生态足迹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

    D.人们的步行和开车出行,其生态足迹相同

    17.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

    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

    18.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给予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有利于维持其生态平衡

    B.矿区生态环境恢复首先要通过机械方法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再种草植树

    C.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

    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现代化程度又高,所以人均生态足迹的值很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A

    【解析】

    大量含氮.磷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工业废水和大量城市生活废水,特别是含磷洗涤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即行排放,使海水.湖水中富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称为水体富营养化。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由于有了充足的养料保证,藻类等浮游植物一有适宜条件即疯狂繁殖。此时鱼类等生物的消费能力赶不上藻类的繁殖速度,水中藻类越长越多,藻类生物集中在水层表面,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溶解在海水表层,表层海水形成饱和溶液,从而阻止了大气中的O2溶入深层海水。与此同时大量死亡的海藻在分解时却要消耗水中的溶氧,这样水中的溶氧量就会急剧减少(甚至可降至零)导致水中的鱼类等动物大量窒息死亡。某些藻类甚至还会释放出一些有毒物质使鱼类中毒死亡。此外由于死亡藻类分解时会放出CH4.H2S等气体,使海水变得腥臭难闻。这种情况如果是在海洋中,赤潮就发生了;如果是发生在淡水中,又 叫“水华”。

    解答:

    A.对照处理的水体为从某城市内河中取水样,其中含有水生生物,A错误;

    B.从坐标图中来看,第2.3.4次检测结果显示水葫芦单独处理能降低总磷浓度,B正确;

    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为保护内河生态环境稳定,需控制水葫芦和鲢鱼的投放数量,C正确;

    D.从坐标图中水葫芦单独处理组和水葫芦+鲢鱼的处理组比较,可以看出“水葫芦+鲢鱼”的处理方法,对水体中磷去除效果要优于水葫芦单独处理,D正确。

    故选A。

    2.【答案】C

    【解析】

    分析曲线图:Ⅰ曲线中,开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逐渐增长,但最终到达平衡状态,且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量;Ⅱ和Ⅲ曲线中,开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逐渐增长,且能超过环境容纳量,但最终还会下降到环境容纳量之下。

    解答:

    A.由图可知,人口数量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在平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A项正确;

    B.随着人口过度增长,资源不断被消耗,环境容纳量会降低,B项正确;

    C.虽然人类能改造环境,但人口数量要在环境容纳量之内,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纳量(图Ⅱ.Ⅲ),最终还会降下来,否则会破坏环境,使环境容纳量下降,C项错误;

    D.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D项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析】

    4.【答案】D

    【解析】

    5.【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

    (2)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坏;

    (3)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污染;

    (4)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

    (5)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或矿产的关系: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都成了能源,给环境带来了压力。

    解答:

    ①②人口增长过快,环境资源的利用量增大,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增加,①②正确;

    ③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耕地面积减少,③错误;

    ④人口增长过快,森林覆盖面积减少,④错误。

    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①②,故选A。

    6.【答案】D

    【解析】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

    (2)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坏。

    (3)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污染。

    (4)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

    (5)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或矿产的关系: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都成了能源,给环境带来了压力。

    解答:

    ①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①正确;

    ②人口增长过快,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②正确;

    ③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③正确;

    ④人口增长过快,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污染,④正确。

    故选D。

    7.【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人口过度增长对生态足迹.环境质量的影响。其中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和生产活动都需要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废物。生态足迹就是用土地和水域的面积来估算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从而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其意义不在强调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有多严重,而是探讨人类持续依赖自然以及要怎么做才能保障地球的承受力,不仅可以用来评估目前人类活动的永续性,在建立共识及协助决策上也有积极的意义。

    解答:

    A.人口过度增长,使生态足迹会随着消费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增大,A正确;

    B.人口过度增长,占用.消耗资源更多,造成资源危机,B正确;

    C.由于生态足迹的扩大,人类消耗地球上的资源更多.产生废物也更多,改造难度加大,C错误;

    D.人口过度增长要大量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废物,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D正确。

    故选C。

    8.【答案】A

    【解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解答:

    A.人口普查是对全国所有人口逐一进行调查,并不是采用抽样检测进行调查,A错误;

    B.年龄组成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所占的比例,根据人口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人口变化趋势,B正确;

    C.通过人口普查可对人口总量.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人口.城乡人口.流动人口等数据进行了统计,从而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C正确;

    D.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避免我国人口出现出现老年化的问题,D正确。

    故选A。

    9.【答案】C

    【解析】

    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几百年来人类社会非理性超速发展,已经使人类活动成了影响地球上各圈层自然环境稳定的主导负面因子。森林和草原植被的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样性的减退.水土流失及污染的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突显及臭氧层的破坏,这一切无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善待自然,对自己的发展和活动有所控制,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解答:

    A.诗文含义为:向远方伸展的野草,长满了古老的道路;在晴朗天气里,一片青翠一直连接到荒凉的城堡,这是在人类活动参与下进行了次生演替的过程,能体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新栽杨柳表示人类新种植的过程,能体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诗文含义为:不知那丝丝柳叶是谁裁出,原来二月的春风像巧匠手中的剪刀,体现了无机环境对柳树生长的影响,没有体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C符合题意;

    D.诗文含义为: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季节,木材就会用不尽,捕鱼和砍树均为人类活动,所以能体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世界环境人口容量约在100亿左右,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从而降低人口的出生率;人类必须学会自己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并且最终使全球人口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使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详解】

    A. 世界环境人口容量约在100亿左右,目前世界上人口数量还未达到地球环境容纳量,A错误;

    B. 人类可通过降低出生率来控制人口增长,B错误;

    C. 控制人口数量要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实现人口数量的动态变化,C正确;

    D. 生产力的提高是人口过度增长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人口的出生率较低,D错误。

    12.【答案】B

    【解析】

    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当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时,人的基本生存将要受到威胁。

    解答:

    A.A国每公顷土地粮食产量持续下降,而人口数量却持续增长,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很快就不能维持本国的生存,A错误;

    B.B国每公顷土地粮食产量和人口数量均持续同步增长,且幅度比较一致,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能长久地维持本国的生存,B正确;

    C.C国每公顷土地粮食产量和人口数量均持续增长,但是一段时间后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每公顷土地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不能长久地维持本国的生存,C错误;

    D.D国每公顷土地粮食产量先增长后又大幅度下降,而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增速为快-慢-快),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不能长久地维持本国的生存,D错误。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如杂草和种植的庄稼。

    解答:

    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不同物种间的竞争关系,而“鹬蚌相争”是鹬鸟吃蚌肉,体现的是捕食关系,A错误;

    B.人口增长对粮食.自然资源和生存空间等的需求就会增多,若不控制人口增长,势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B正确;

    C.果木要施冷粪,蔬菜要施热粪,地里直接施加生粪会导致植物根部腐烂,说明了不同的作物需要的粪肥不同,按种类施加适宜的有机肥,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C正确;

    D.这句诗词中包含了无机环境.水稻(生产者).青蛙(消费者),稻田里生存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等,在这片稻田里,生物与环境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A。

    15.【答案】D

    【解析】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

    (2)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坏。

    (3)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污染。

    (4)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

    (5)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或矿产的关系: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都成了能源,给环境带来了压力。

    解答:

    A.人口增长会使粮食等各种农产品需求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需要更多的水.森林.草原,植被进一步被破坏,A正确;

    B.人口增长会使粮食等各种农产品需求增加,以及燃料和矿产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B正确;

    C.人口增长使人类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增加,C正确;

    D.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人口众多对生态环境已产生了沉重的压力,D错误。

    故选D。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口对耕地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人口增长对粮食.住房的需求增加就需要开垦土地种粮,同时占用耕地建房,对土地的压力加大,在开垦土地时会破坏原有植被,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从而自然灾害频繁。

    【详解】

    人口增长使人均耕地减少,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开垦土地使植被破坏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从而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8.【答案】D

    【解析】

     

    相关试卷

    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淡水水域污染,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下列不是人口增长直接产生的问题,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