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课堂检测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课堂检测,共9页。
【基础】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作业练习
一.单项选择
1.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以后几年将出现明显增长。下列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 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决定
C. 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
D. 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保持零增长
2.青藏高原植物生长主要受自然温度和人类放牧的影响。牧草的生长季有返青.开花.结实和枯黄等物候时期组成,生长季的变化与否能够反映高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者比较了放牧与围封对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长度变化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
A. 围封可以提高高山嵩草的种群密度,但不改变该群落的丰富度
B. 放牧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围封改变生态系统中物种进化方向
C. 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随封围时间延长,可能是地表温度低造成的
D. 为保护青藏高原植被正常生长,应全面采取围封.禁牧的措施
3.2005年1月8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已经确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人,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晚生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措施,提倡晚生
C.近亲结婚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值为16亿
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是
A. 自然资源的危机 B. 加剧了环境污染
C. 耕地退化,土地资源丧失 D. 火山爆发.地震灾害
5.下列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可能直接引发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森林砍伐过多导致植被破坏 B. 自然资源消耗过多造成生态恶化
C. 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需求 D. 工业生产加剧环境污染
6.
近年来,很多国家的研究人员试图通过生物技术,将植物所含的有机物加工为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部分代替化石燃料。这种做法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同时也可能缓解
A. 温室效应 B. 臭氧层破坏
C. 酸雨 D. 水体富营养化
7.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及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都是破坏性的
B.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8.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SO2和颗粒物质排放很少,特别是CO等有毒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11%~53%。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 )
①减少空气污染 ②缓解温室效应③不可再生④减少酸雨危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关于人口过度增长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造成资源消耗加快 B. 导致环境容纳量增大
C. 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D. 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10.目前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这将对人口数量特征产生的直接影响有( )
①出生率 ②人口密度 ③迁入率 ④年龄组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生物多样性下降 B.各地普降酸雨
C.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有限 D.臭氧减少
12.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下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不同于其他生物种群的一面
B. 人口增长率比人口的年龄结构更加适合于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
C. 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的同时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D. 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我国人口总量就会保持稳定
13.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以后几年将出现明显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几年后,仍保持男.女相当的性别比例
B.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
C.每个家庭生两个孩子能保持替补出生率
D.“二胎”政策放开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保持稳定型
14.下图为2010年日本.中国.印度三国的人口年龄图解,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日本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
B. 印度死亡率相对较高
C. 中国人口问题已得到完全解决
D. 年龄组成直接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
15.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 )
A. CO2.SO2.氟利昂 B. SO2.CO2.氟利昂
C. 氟利昂.CO2.SO2 D. CO2.氟利昂.SO2
16.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 )
A.12.5亿之内
B.14亿之内
C.15.5亿之内
D.20亿
17.为了解决粮食和环境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 )
A.利用废弃的重金属矿区栽培饲料作物
B.利用小麦.玉米生产的酒精来替代石油作燃料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
D.培育具有高光合效率的农作物新品种
18.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近期政府出台了“二孩政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比率的失衡一定会降低出生率
B.平均生理年龄的提高使人口的存活曲线由“凸形”向“对角线形”趋近
C.随着“421型”家庭增多,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
D.“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自然增长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析】有的种群没有雌雄性别之分,所以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A错误;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决定,B错误;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C正确;年龄结构稳定并不等同于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所以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不一定保持零增长,D错误。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青藏高原植物生长主要受自然温度和人类放牧的影响”(其中围封属于人类活动),结合题图“放牧与围封对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长度变化的影响”分析,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随封围时间延长,还可能是低温低造成的。
详解:围封可以提高高山嵩草的种群密度,也可能改变该群落的丰富度,A错误;放牧不一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围封改变生态系统中物种进化方向,B错误;据图分析,结合题意可知,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随封围时间延长,可能是地表温度低造成的,C正确;为保护青藏高原植被正常生长,应采取适度围封.适度放牧的措施,D错误。
关键:通过题图和题意分析得出“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随封围时间延长,这可能是地表温度造成”。
3.【答案】A
【解析】解:A.人口膨胀是当今世界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
B.优生优育和禁止近亲结婚是提高人口素质和优生的重要措施,优生不是晚生而是强调适龄生育,B错误;
C.近亲结婚其后代患遗传病几率增加,并不是后代必患遗传病,C错误;
D.由于环境条件是有限的,虽然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但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K值为环境的最大承载量,16亿为人为控制的最大值,并不是K值,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解析】人口增长过快,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危机,A项错误;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B项错误;人口增长,导致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进而引发耕地退化,土地资源丧失,C项错误;火山爆发.地震灾害,均属于自然灾害,与人口增长无关,D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砍伐森林过多,林地面积锐减是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之一,A不符合题意;人类消耗过多资源,使许多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这也是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之一,B不符合题意;粮食短缺并不是人口增长直接引发的环境问题,C符合题意;工业生产加剧环境污染是人口增长过快引发的环境问题之一,D不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生物柴油燃烧时也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不会缓解温室效应,A项错误;破坏臭氧层的是氟利昂,B项错误;由于煤炭中含有S元素,而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不含S元素,所以使用生物柴油会缓解酸雨的发生,C项正确;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是N.P无机盐的增加,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
8.【答案】B
【解析】据题干分析,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减少空气污染,缓解温室效应,减少酸雨危害,所以B正确。
9.【答案】B
【解析】人口过度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增加,造成资源消耗加快,A正确;人口过度增长,在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导致环境容纳量降低,进而引起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B错误,C.D正确?
10.【答案】C
【解析】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后,出生率会增加,①正确;由于出生率增加,而死亡率没有增加,所以种群密度增加,②正确;“全面二孩”政策对种群的迁入率没有影响,③错误;出生率增加,导致幼年个体增加,所以年龄结构会发生改变,④正确。故选C。
11.【答案】C
【解析】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人类消耗的各种资源会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越大,而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有限的,因此为了保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
12.【答案】D
【解析】我国人口政策控制人类种群数量的变化具有人为因素,所以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不同于其他生物种群,A正确;人口的年龄结构只能预测人口种群数量的变化,不能进行精确的计算,B正确;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的同时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C正确;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考虑到环境污染.传染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总量不一定会保持稳定,D错误。
13.【答案】D
【解析】“二胎”正常不影响出生时的性别比例,A正确。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是二者的差值,B正确。每个家庭生两个孩子能明显增加出生率,C正确。该政策提高了出生率,会使人口的年龄结构成为增长型,D错误。
14.【答案】A
【解析】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日本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最多,比例最大,所以老龄化较为严重,A正确;
B.印度人口中幼年人口多,而老年人口少,比例最小,所以死亡率相对较低,B错误;
C.中国人口中幼年人口较多,而老年人口少,呈增长型,所以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C错误;
D.年龄组成可能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出生率与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D错误。
故选:A。
15.【答案】A
【解析】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引起酸雨主要是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引起臭氧层空洞主要是氟化物和氮氧化物;所以A选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5.5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
故选:C.
17.【答案】D
【解析】解:A.为解决粮食和环境问题,不能利用废弃的重金属矿区栽培饲料作物,因为这样容易导致重金属发生生物富集作用,引起人和动物重金属中毒,A错误;
B.能利用小麦.玉米秸秆生产的酒精来替代石油做燃料(即生物柴油),但不能用小麦.玉米的种子来生产酒精,因为这样反而浪费粮食,B错误;
C.不能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因为这样减小了湿地的面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态,C错误;
D.通过培育具有高光合效率的农作物新品种,能够提高粮食产量,D正确.
故选:D.
18.【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作为一个具有高智商的群体,在各方面都有较高的保护意识和自我价值取向,而政府推出“二孩政策”是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出台的政策,所以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能因为某项政策的出台或者规定提高或者降低,也不会因此持续人口平均年龄的提高和人口存活率的明显改变,所以A.B.D是错误的;C是正确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课时训练,共14页。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淡水水域污染,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下列不是人口增长直接产生的问题,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