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东关教管中心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东关教管中心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第1页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东关教管中心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第2页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东关教管中心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东关教管中心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东关教管中心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习作天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东关教管中心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积累运用。(52分)
    1.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拼音。

    蜜饯   (jiàn xián)
    水浒传   (hǔ xǔ)
    迢迢   (tiáo zhāo)
    萦系   (yíng yín)
    藤蔓   (wàn màn)
    黄焖鸡   (mēn mèn)
    缥缈   (miǎo shǎo)
    头涔涔   (cén chén)
     
    2.看拼音,写词语。

    chú xī这天,家家户户贴chūn lián,rán fàng biān pào,十分热闹。
    鲁滨逊在háng hǎi时Iiú luò荒岛,但他一点儿也不kǒng jù,勇敢地挑战困难,战胜自我。他一边fān xiāng dǎo guì,一边niàn dao着:“我的笔记本到哪里去了呢?”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腊月 通宵 宴会 天崖海角
    B.糊涂 排徊 惆怅 焉知非福
    C.荒岛 凄凉 彩绘 万不得以
    D.拜年 远眺 外套 万象更新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喜欢这些零七八碎儿的彩色布条,经常用来做发带。
    B.法网恢恢,一旦犯了法,无论是谁,就是逃到天涯海角,也会被抓到。
    C.在公共汽车上,看见有年迈的老人上车,有些人装着郑重其事的样子,有些人连忙起身让座。
    D.姐姐的复习资料不见了,她在家里翻箱倒柜找了一个下午也没找到。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和“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有舞台的”这两句话说法不同,但意思一样。
    B.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福气满满。
    C.《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我国现代诗人、散文家。
    D.“他长得那样瘦弱,好像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似的。”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6.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万   更新
       堂大笑
    成   结队
    头   目眩
    跃跃欲   
    无   于事
    垂头   气
    心平气   
    ①上面“AABC”式的词语是   ,这样的词语还有   等。
    ②选词填空。
    看书时间长了,有时会感觉   ,做做眼保健操就会好多了!
    他溜冰的样子真好看,看着看着我也不禁   。
    7.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这   粥,   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2)   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   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3)   我还有墨水,   能把事情记得非常准确。


    (4)在这种情况下,   找到目击者,可能   没有多大用处。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全体教师和班主任和我们一起参加升旗仪式。(修改病句)


    (2)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没有必要介意。(改为反问句)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注意加点字的特点,仿写句子)
    (4)“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运用巧妙的   ,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   。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请运用这样的手法仿写句子。


    (5)“烈日下,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整个礼堂太挤了,连根针也插不下。”我发现这两句话加点的部分都运用了   的手法,请试着运用这样的手法写句子:   
    9.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传统节日的不同习俗,表达着人们不同的企盼和情感。“   ,轻烟散人五侯家”描绘了   节的习俗;“河汉清且浅,   ,   。脉脉不得语”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相隔一水却无法交流的感叹;王建笔下的“   ,   ”表现了他在   节望月怀远的情思。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如薄雾,被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朱自清感叹时间易逝,提醒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只有珍惜时光,才不会有“少壮不努力,   !”的悔恨。


    (3)回顾《鲁滨逊漂流记》“梗概”部分,请用小标题列出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经历:流落荒岛→   →   →   →   
    10.我来表达。


    向你的同学推荐一部好书,写出推荐理由。
    二、阅读。(18分)
    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1.“我一声不吭,盼着”“我”盼着   
    12.选文中,作者借助蹲在母亲身边看着她洗衣服,以及   、   、   的想法,真实自然地表达出作者当时盼的心情。


    13.选文中,词语“一声不吭”先后出现了三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14.下列对画横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说法是(  )
    A.这句话既交代了时间变化,又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
    B.“光线渐渐暗下去”交代了天色渐晚,“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
    C.“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更表现了“我”完全沉浸在伤心失望之中。
    D.“忽然有点儿明白了”,作者明白了母亲习惯如此,总是不能兑现对自己的承诺。
    课外阅读。


    慢慢告别
    邓安庆
    ①每一次回家都像是一次告别。母亲做饭时,我拍照;父亲看电视时,我拍照。母亲问:“拍这么多做么子?”过去,我觉得时间很长,而现在我却觉得一切我熟悉的,都在衰老和剥落。眼睛能看到的,比如母亲脸上的皮肤不再似过去那般紧致了,父亲看电视看着看着就仰在沙发上睡着了,连呼噜声都没有……每次回家,我都默默地看着他们,看他们走路、说话、吃饭……趁他们不注意,我都用手机拍了下来。
    ②在家的那些天,母亲每顿饭都想着法子做好吃的,忙个不停。隔天要走了,母亲一会儿问我:“要不要喝奶茶?要不要喝参汤?干鱼要不要带一些?”吃饭时,她又说:“在外面脚别架看,要放好,要懂礼貌。”我说:“晓得晓得,我都这么大了。”母亲笑笑:“噢,我忘了。”我不怎么敢看她的眼睛,偶尔碰到了,赶紧闪开。她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对我好了,一直在我身边走动,摸摸这个,看看那个。父亲问我是不是明天走,我说是的。他点点头:“又要去好长时间了。”我喉咙一紧,没有说什么。
    ③走的那天,父亲开着电动车送我,我拿着手机不停地拍他的背影。他问:“有什么好拍的?”我说:“你不用管。”他又说:“去年我心口疼,吸不过来气,你哥把我送到医院抢救,我又活过来了。”我大吃一惊:“我为什么一点儿都不晓得?”父亲又笑笑:“有什么好说的?都过去了。”我大声地说:“出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告诉我!”父亲说:“好、好、好。”
    ④到了火车站,离发车还有一个小时,父亲和我站在车站广场上。我认真地打量父亲,他身子极瘦,背弓着,前额头发秃掉了,剩下的头发是花白的,脸上蜡黄,一看就是生病很久的样子。我叫他,他疑惑地看着我。我请路人帮我们拍照,我紧紧搂着他的肩头,他乖乖地靠在我身上。“一、二、三,再来一张。““一、二、三,再来一张。”父亲说:“好了,拍这么多张做么子!”我说:“你不用管。”他又好脾气地陪着我多拍了几张。拍完照,我撵他走。天一点点暗下来了,我担心他回去太晚不安全。他说:“你一个人在这里……”我推他走:“没事,没事,你快回去。”他不情愿地走了,上了电动车,转头,往车站外面的大路上开去,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而我一下子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力气,坐在地上,像个傻子似的哭得一塌糊涂。
    15.认真阅读第②段,联系上下文可以感悟到“我喉咙一紧,没有说什么”的原因是(  )
    A.“我”喉咙痛,说不出话。
    B.“我”嫌父亲烦,不想跟他说话。
    C.我想反驳父亲,没说出口。
    D.“我”感受到父亲对“我”的不舍,想到又要离开家了“我”内心感到难过。
    16.短文第④段写了“我”与父亲车站分别的情景,请根据这一自然段的内容把下面的具体细节补充完整。(分别用四个字概括)


    打量父亲→   →   →席地大哭
    17.短文详细描写了   的内容,这样写的好处是:   。
    18.下列对短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有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语言,如“做么子”“晓得晓得”等,读起来亲切、有趣味。
    B.文中两次写“我”对父亲说“你不用管”,可见“我”不希望父母干涉“我”的生活。
    C.母亲“一直在我身边走动,摸摸这个,看看那个”,这说明母亲想和“我”多待一会儿。
    D.在车站,父亲“不情愿地走了”,是因为他想多与“我”待一会儿,“我”却催他快回去,他感到不舍与失落。
    19.读完这篇短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简要写一写。


    三、习作天地。(30分)
    20.成长过程中,很多事情使你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如难受、开心、紧张或愧疚等等,请你从中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写一写。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jiàn;hǔ;tiáo;yíng;wàn;mèn;miǎo;cén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蜜饯”的“饯”读jiàn,不要读成“xián”。“水浒传”的“浒”读hǔ ,不要读成形近字“许xǔ”。“迢迢”的“迢”读tiáo,不要读成形近字“招zhāo”。“萦系”的“萦系”读后鼻音 yíng ,不要读成前鼻音“yín”。“藤蔓”的“蔓”应读“wàn”。指植物成细条状而不能直立的长茎。读“màn”时,指义同“蔓(wàn)"。用于合成词“蔓延”“蔓草”等。“焖”是多音字,在“黄焖鸡”中读mèn,“缥缈”的“缈”读miǎo,不要读成形近字“少shǎo”。“头涔涔”的“涔”读平舌音cén,不要读成翘舌音“chén”。

    故答案为:jiàn、hǔ、tiáo、yíng、wàn、mèn、miǎo、cén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答案】恐惧;春联;燃放鞭炮;航海;流落;恐惧;翻箱倒柜;念叨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流落”的“流”不要写成同音字“留”,“除夕”的“夕”不要写成形近字“久”,“春联”的“联”不要写成同音字“连”,“恐惧”的“惧”不要写成形近字“俱”。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除夕、春联、燃放鞭炮、航海、流落、恐惧、翻箱倒柜、念叨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3.【答案】D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A.有误,天涯海角:形容极偏远的地方。故“天崖海角”的“崖”错误,改“涯”。

    B.有误,徘徊: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故“排徊”的“排”错误,改“徘”。

    C.有误,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故“万不得以”的“以”错误,改“已”。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4.【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项“零七八碎”意思是形容又零碎又乱,也指零散而没有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 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B项“天涯海角”指偏僻遥远的地方。 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C项“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D项“翻箱倒柜”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 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5.【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句式转换;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不正确。“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的意思是“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有没有舞台的”。第一句和“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有舞台的”和这两句话说法不同,意思也不同。

    B.正确。

    C.不正确。《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

    D.不正确。“他长得那样瘦弱,好像—阵风就能把他吹倒似的。”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句义、拟人、作家及其作品、节日风俗。主要是抓句子里面的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结合的中心意思来理解句子。
    6.【答案】象;哄;群;晕;试;济;丧;和;跃跃欲试;栩栩如生;头晕目眩;跃跃欲试
    【知识点】成语;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日常学习和积累作答即可。书写时注意“象、济、跃”等字的写法。

    ①“AABC”式的词语是:跃跃欲试,这样的词语还有:栩栩如生、津津有味等。
    ②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感到—切都在旋转。跃跃欲试:形容急切地想试试。根据语境①选“头晕目眩”;②选“跃跃欲试”。

    故答案为:象、哄、群、晕、试、济、丧、和、①跃跃欲试、栩栩如生、津津有味 ②头晕目眩;跃跃欲试。

    【点评】考查了补写词语、词语结构、词语仿写和选词填空。补写词语时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7.【答案】(1)不是;而是
    (2)虽;但
    (3)只要;就
    (4)即使;也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否定一个,肯定一个,其结论是确定的,不供我们选择。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用“不是.....而是...…”相连。

    (2)这句话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但....…”相连。

    (3)这句话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要.......就.....…”相连。

    (4)这句话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分句间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即使...也.....…”相连。

    故答案为:(1)不是、而是;(2)虽、但;(3)只要、就;(4)即使、也。

    【点评】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8.【答案】(1)全体老师和我们一起参加升旗仪式。
    (2)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难道有必要介意吗?
    (3)同学们在操场上坐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的在踢键子,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球......操场顿时热闹起来。
    (4)比喻;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
    (5)夸张;我们高兴得—蹦三尺高。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子排序、仿写;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分类错误,“全体教师”中包含“班主任” 去掉“班主任”。
    (2)改为反问句,把“没有”改为“有”,再“有必要介意”前加“难道”,后加“吗”,结尾用问号。
    (3)考查修辞和仿写。这是一个由“有的.....有的.....有的....…”引领的排比句,可仿写句子:同学们在操场上坐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的在踢键子,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球..操场顿时热闹起来。
    (4)考查了修辞的运用和仿写句子,结合句子“像针尖上—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如:写什么像什么的句子,如: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好像是一群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
    (5)考查修辞手法和仿写句子。细读两个句子可知,这两句自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即是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夸大或者夸小,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进行表达即可。
    故答案为:(1)全体老师和我们一起参加升旗仪式。(2)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难道有必要介意吗?(3)同学们在操场上坐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的在踢键子,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球......操场顿时热闹起来。(4)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好像是—群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5)我们高兴得—蹦三尺高。
    【点评】(1)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2)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3)—(5)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句子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句的结构特点,用词特点等,然后根据特点进行仿写。
    9.【答案】(1)日暮汉宫传蜡烛;寒食;相去复几许;盈盈—水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
    (2)微风吹散了;初阳蒸融了;老大徒伤悲
    (3)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1)出自唐代韩栩的《寒食》,结合题干中的“轻烟散人五侯家”,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日暮汉宫传蜡烛”。描绘的是寒食节的习俗。出自《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结合题干中的“河汉清且浅”,可知填写的诗句是“相去复几许,盈盈—水间”。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结合题干“王建笔下的、表现了他在、节望月怀远的情思。”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书写时要注意“ 暮 ”不要写成形近字“幕”。对应的是中秋节。

    (2)选自课文《匆匆》。 原文“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选自汉乐府《长歌行》。结合题干中的“少壮不努力”,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老大徒伤悲”。书写时要注意“ 徒 ”不要写成形近字“徙”。

    (3)选自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鲁滨逊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鲁滨逊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种困难,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 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经历: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故答案为:(1)日暮汉宫传蜡烛;寒食;相去复几许;盈盈—水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2)微风吹散了;初阳蒸融了;老大徒伤悲;(3)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默写,有名言警句和节日风俗,还有课文的理解。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10.【答案】《鲁滨逊漂流记》。理由:这部小说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滨逊这个人物。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馁。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活了下来。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要向同学推荐你喜欢的书,可以这样来推荐:先写出推荐的书名,其次写出推荐理由,理由可以从作品的人物、作品的主题、作品的语言等角度等进行推荐。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构清晰,语言精练通顺,概括性强。
    【答案】11.母亲带“我”出去玩
    12.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衣服一洗完马上拉起她就走
    13.表明了作者的心情由满怀希望到的高点逐渐走向希望落空的低谷。
    14.D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本题考查语句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11.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 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 ”

    可知,“我—声不吭,盼着”“我”盼着母亲带“我”出去玩。

    故答案为:母亲带“我”出去玩。
    1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结合“蹲在母亲身边看着她洗衣服, 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可知真实自然地表达出作者当时盼的心情。

    故答案为: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衣服一洗完马上拉起她就走
    13.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一声不吭”的意思指─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这个词语在文中反复出现三次,表明了作者的心情由满怀希望到的高点逐渐走向希望落空的低谷。

    故答案为:表明了作者的心情由满怀希望到的高点逐渐走向希望落空的低谷。
    14.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可知,D项表述错误,“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这句话并没有写出了母亲习惯如此,总是不能兑现对自己的承诺。

    故答案为:D。
    【答案】15.D
    16.与父合照;催父回家
    17.父亲送“我”、“我”和父亲合影;表现出“我”对家的不舍和对父母的留恋。
    18.B
    19.亲情是最能触动人心的。父母是游子的牵挂,家是游子所向往的地方。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1)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文章材料详写略写安排是与中心主旨有关,一般详写部分与中心关系密切,反之,则与中心关系作用不大。此题主要考查对详写略写方法的掌握能力。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5.结合第②段可知,“我”感受到父亲因“我”马上又要离开家而十分失落,想到又要离开家了“我”内心既难过又无奈。故选D

    故答案为:D
    16.结合第④段“父亲和我站在车站广场上。我认真地打量父亲。我请路人帮我们拍照,我紧紧搂着他的肩头,他乖乖地靠在我身上。拍完照,我撵他走。天一点点暗下来了,我担心他回去太晚不安全。他不情愿地走了,上了电动车,转头,往车站外面的大路上开去,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而我一下子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力气,坐在地上,像个傻子似的哭得一塌糊涂。”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与父合照;催父回家
    17.“走的那天,父亲开着电动车送我到火车站,父亲和我站在车站广场上合影”详略得当,突出了“我”对父母的不舍,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表现出“我”对家的不舍和对父母的留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拍照,首尾呼应,体现了拍照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我”通过拍照保存生活中的珍贵瞬间,体现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重视。
    故答案为:父亲送“我”、“我”和父亲合影描写的详略,突出了“我”对父母的不舍,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
    18.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分析,A项中,“做么子"“晓得晓得”等属于地方方言,充满了地域特色,读起来充满亲切感。B项中,两个“你不用管”出现在“我”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父亲的背影和“我”请路人拍“我”和父亲合影的时候,这两个“你不用管”是因为“我”想拍更多父亲的照片,来记录父亲的点点滴滴,突出了“我”对父亲的不舍。并不是说“我”不喜欢父母干涉“我”的生活。C项中,从第②段中“她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对我好了,一直在我身边走动,摸摸这个,看看那个”可知,母亲这样做是想多看看“我”,和“我”多待一会儿。D项中,在车站,父亲“不情愿地走了”是因为父亲不舍得“我”离开,想把“我”送走再离开,而“我”却催他走,他心里有些失落。
    故答案为:B
    19.解答此题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我们慢慢长大,父母渐渐衰老,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我们应该多陪伴父母,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故答案为:亲情是最能触动人心的。父母是游子的牵挂,家是游子所向往的地方。
    20.【答案】范文:
    师生情
    我们的班主任韩老师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们。
    记得那是初秋的一天早晨,天刚刚亮,我感到一阵阵的难受,头昏昏沉沉的,在床上辗转反侧。实在睡不着了,只好穿衣起床,头重脚轻、无精打采地来到学校。
    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老师像往常一样夹着书本平稳地走进教室,用她那慈祥的目光扫视着全班同学,目光在我的脸上停了一会,就开始上课了。
    不多时,我的胃里一阵阵翻滚,直往上涌,真想吐,脸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老师发现了我的异样,关切地问:“晓迪,你不舒服?”为了不影响同学们上课,我尽力装出没事的样子,使劲摇摇头。老师用疑惑的目光望了望我,又接着讲课。
    猛然,我觉着有许多东西涌上了喉咙,我再也压抑不住了,“哇"地吐了一地。顿时,一股难闻的气味把周围的同学熏得纷纷捂住了鼻子。韩老师急忙把书放下,疾步走到我跟前,一手轻轻地为我拍着后背,一手抚摸着我的额头,脸上露出焦急的神情。待我稍稍感到舒服些了,韩老师又到办公室倒了一杯热水递给我。我喝了几口开水,觉得心里好受多了。
    韩老师关心地说∶“晓迪,你到卫生室去看一看,顺便回家休息一下,落下的功课我会抽空给你补上的。"老师又担心地问:“自己能走吗?""能走。"我听完韩老师的话,透过模糊的视线,看见的是韩老师正在注视我的那双焦虑的眼睛。韩老师用自己的手绢为我擦干脸,然后让一个同学扶着我回去看病。她一直跟着我们送出门口。我走过楼道拐弯,回头望了望,只见老师双手拿着杯子,关切地望着我,我默默犬地望着老师,有气无力地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的,你回去吧,全班的同学在等着你呢。”
    我病好回到学校,听同学们说,那天我走后,老师怕影响同学们学习,忍着酸臭把我吐得秽物扫了出去,继续给同学们上课。我听了,一股暖流传遍全身∶韩老师——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你不是母亲胜似母亲,我怎能不感激你呢?
    【知识点】叙事
    【解析】【分析】通过审题可知,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写生活中,使你产生了不同的感受的事情,如难受、开心、紧张或博疚等等。我们每个人会经历很多事情,有高兴的、伤心的、感动的、气愤的……围绕“事情”选材,可写在事情中懂得的道理,可写在事情中受到的教训,可写在事情中的感悟。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中心,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文感情真挚、细腻,于平凡中见真情。本文的语言清新平实,通过具休事例写出了韩老师对作者的关怀与照顾,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也表达了作者对韩老师的感激与敬佩,行文流畅,主题鲜明。

    相关试卷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东关教管中心2021-2022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东关教管中心2021-2022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第四关,第五关,第六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东关教管中心2021-2022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东关教管中心2021-2022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乐园,看图写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东关教管中心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东关教管中心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