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共39分。1~15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6~18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2分)小明来到武乡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参加“丹心向党•红色研学”活动。如图所示,是他在体验活动中,请你估测“冲锋号”的长度约为( )
A.20cm B.50cm C.120cm D.150cm
2.(2分)如图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C.“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
D.“天舟四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3.(2分)如图,盲人用手杖敲击不同的盲道导航地砖辨别不同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D.导航地砖主要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4.(2分)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更包含着科学的知识与原理。如图是汤勺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置于平面镜前的情景。下列现象与原理相对应的是( )
A.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光的折射
B.水中放大的“勺头”——光的反射
C.水中弯折的“汤勺”——光的折射
D.平面镜中的“杯子”——光沿直线传播
5.(2分)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公共场所要戴好口罩。如果戴眼镜的同学佩戴口罩的方法不当,镜片上很容易起“雾”,这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镜片时发生了(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6.(2分)如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B.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镜片
C.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
7.(2分)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光在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空气中的小水滴,经反射后就容易形成彩虹
D.今年疫情期间使用的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温度测量,红外线通过肉眼可观察到
8.(2分)某医院急诊室的一个氧气瓶充满氧气,在给急救病人供氧时用去了一半氧气,则氧气瓶中剩余氧气的质量_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小 不变 B.变小 变小 C.不变 不变 D.不变 变大
9.(2分)《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10.(2分)桌面上放有一只离墙很近的盛满水的玻璃杯,小明无意中发现玻璃杯后方白墙上出现窗外景物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中应用了该现象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11.(2分)如图所示是今年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发掘的黄金面具残片,其质量大约是280g,根据残片体积推测完整面具的质量会超过500g。能这样推测还要依据完整面具和残片有相同的( )
A.面积 B.重力 C.密度 D.质量
12.(2分)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左移动游码
C.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 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13.(2分)关于下列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凸透镜成像,此时“理”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实像
B.图乙:望远镜的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图丙:海市蜃楼和雨后彩虹的现象成因相同
D.图丁:近视眼光路图,近视眼可以用凸透镜矫正
14.(2分)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沸腾的水不一定比不沸腾的水温度高
B.对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水温将升高
C.如果水的沸点不是100℃,一定是操作出现了错误
D.只要水温达到沸点就会沸腾
15.(2分)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B.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C.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
D.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多选)16.(3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放出热量
(多选)17.(3分)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在月球上收集了一满罐的月球土壤(简称“月壤”),科研人员称出其质量为1731g,主要原因是收集罐的容积是按照月壤密度为1.6×103kg/m3而设计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壤从月球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小了
B.月壤的实际密度大于1.6×103kg/m3
C.若将月壤分成等质量的两份,则每份的密度都不变
D.收集罐的容积为1.25×10﹣3m3
(多选)18.(3分)2021年12月9日,王亚平老师的太空水球实验引人关注。她站在距离水球30cm处,我们看到了王老师倒立的像,又清楚地看到了一正一倒两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远离没有气泡的水球时,水球中的像将会变大
B.没有气泡的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且焦距f<15cm
C.我们看到的倒立的像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D.注入气泡后,正立和倒立的像都是虚像
二、填空題(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9.(2分)由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密度最大的是 (选填“a”、“b”或“c”)物体,它的密度是 kg/m3。
20.(5分)晴朗的夜晚小刚在水边散步,隐约看到有鱼在水中游动,池中还有一轮明月。他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其实是光从 中射向 中时发生 所形成的鱼的 (选填“实”或“虚”)像。请作出月亮在水中所成的像M',以及人看到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在图中用M点代表月亮,用M'代表月亮的像)。
21.(6分)如图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
(1)锡的熔点是 ℃,由此可知锡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BC段,锡处于 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锡在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 过程(填“熔化”或“凝固”)。该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
22.(3分)《曹刿论战》中曹刿善于利用鼓声。鼓声是由于鼓面 产生的,鼓声震耳欲聋形容鼓声的 大;战场上常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作为命令 。
23.(2分)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21.6g,用刻度尺测边长如图所示 cm,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 (选填“铅”、“铁”或“铝”)组成。(已知ρ铅=11.3×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
24.(2分)如图所示是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变化图像,由图像可知相同质量的水 ℃时体积最小,由此可知在寒冷的北方、河面结冰后0℃的水是在 (选填“接触冰层下表面”或“接触河床”)处。
25.(2分)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为了不打扰邻居,他将电视机声音调得很小 处减弱噪声;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小明看到闪电后2.5s才听到雷声,响雷处距离小明大约有 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6.(2分)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液体的密度为 kg/m3,空烧杯的质量是 g。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5+7+7+6=25分)
27.(5分)某实验小组用一把钢尺、示波器、话筒等仪器研究声音的有关问题。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a.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b.不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增加拨动钢尺的力度,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c.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使用步骤b中的力度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钢尺的振动快慢会改变,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可见,它决定着 的高低。如果示波器上波形显示声音的频率为60Hz,则此时钢尺在1分钟内振动 次。
(2)三个步骤中实验小组记录的波形如图2甲、乙、丙所示,按照步骤从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28.(7分)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当把蜡烛放在A点时,在B位置观察到了它的像。若在B和玻璃板之间放上一个与玻璃板等大的黑色不透明纸板,从玻璃板前方 (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4)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 (选题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5)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蜡烛A一侧倾斜,如图所示,则此时蜡烛A的像大小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蜡烛A的像应是 (选填“A1”“A2”或“A3”)。
29.(7分)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
(1)小聪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如图甲所示,绘出如图乙所示图像,由图可知,对应的s为 cm,此距离即为该透镜的焦距f。
(2)当透镜与蜡烛的距离为15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仅将题(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原因是 。
(4)将蜡烛移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可以透过凸透镜看到烛焰所成的 (选填“虚”或“实”)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验证小明的观点: 。
30.(6分)小伟在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他想知道小矿石的密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 台上。图甲是小伟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 。
(2)纠正上述错误后,小伟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g。
(3)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 cm3,小矿石的密度是 kg/m3。
(4)小伟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在量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矿石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6+6=12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1.(6分)一个质量为108g的铝球,体积为70cm3,问:(ρ水=1.0×103kg/m3,ρ铝=2.7×103kg/m3)
(1)此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请给出具体计算过程。
(2)若是空心的,其空心体积是多大?
(3)若空心部分注满水,总质量为多少?
(4)注满水后,这个球的平均密度是多少kg/m3?
32.(6分)如图,重庆轨道2号线在李子坝站“穿”居民楼而过,山城的复杂地形造就了全国绝无仅有的震撼景象。吸引众多游客至此来“打卡”。若某辆不停靠站点的空载列车长度120m,求:
(1)该列车经过一位在站台上静止站立的乘客需要多少s
(2)某位游客张大哥测出该列车完全穿过居民楼的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为18s,由此可知该居民楼长度为多少m
(3)根据以上信息计算该不停靠站点的空载列车穿楼过程中“完全隐没”在楼中的持续时间。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共39分。1~15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6~18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2分)小明来到武乡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参加“丹心向党•红色研学”活动。如图所示,是他在体验活动中,请你估测“冲锋号”的长度约为( )
A.20cm B.50cm C.120cm D.150cm
【解答】解:从图中可知,“冲锋号”的长度约等于胳膊的长。
故选B。
2.(2分)如图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C.“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
D.“天舟四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解答】解:天舟四号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
A、“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所以是相对运动的;
B、“天舟三号”和“天和核心舱”是一个组合体,所以是相对静止的;
C、“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所以是相对运动的;
D、“天舟四号”和“天和核心舱”,所以是相对运动的。
故选:A。
3.(2分)如图,盲人用手杖敲击不同的盲道导航地砖辨别不同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D.导航地砖主要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解答】解:A、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声音;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约为340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所以响度也不同;
D、导航地砖主要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故选:A。
4.(2分)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更包含着科学的知识与原理。如图是汤勺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置于平面镜前的情景。下列现象与原理相对应的是( )
A.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光的折射
B.水中放大的“勺头”——光的反射
C.水中弯折的“汤勺”——光的折射
D.平面镜中的“杯子”——光沿直线传播
【解答】解:A、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故A错误;
B、水中放大的“勺头”是凸透镜成像,故B错误;
C、水中弯折的“汤勺”是汤勺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时,水中的部分比实际位置高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D、平面镜中的“杯子”是平面镜成像,故D错误。
故选:C。
5.(2分)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公共场所要戴好口罩。如果戴眼镜的同学佩戴口罩的方法不当,镜片上很容易起“雾”,这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镜片时发生了(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解答】解:戴眼镜的同学戴上口罩后,呼出的高温水蒸气通过口罩上方的缝隙后。
故选:C。
6.(2分)如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B.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镜片
C.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
【解答】解:
A、白墙的表面凹凸不平,故A错误;
BCD、由图可知,则成的是放大,像是正着的;此时的物距应该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大于10cm,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矫正,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D正确。
故选:D。
7.(2分)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光在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空气中的小水滴,经反射后就容易形成彩虹
D.今年疫情期间使用的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温度测量,红外线通过肉眼可观察到
【解答】解: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B、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漫反射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空气中的小水滴,故C错误;
D、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故选:A。
8.(2分)某医院急诊室的一个氧气瓶充满氧气,在给急救病人供氧时用去了一半氧气,则氧气瓶中剩余氧气的质量_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小 不变 B.变小 变小 C.不变 不变 D.不变 变大
【解答】解:氧气瓶中氧气是气态的,用去一半后,体积不变可知氧气密度变小。
故选:B。
9.(2分)《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解答】解:“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湿纸从墙上吸收热量,从而使水分蒸发加快。
故选:A。
10.(2分)桌面上放有一只离墙很近的盛满水的玻璃杯,小明无意中发现玻璃杯后方白墙上出现窗外景物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中应用了该现象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解答】解:盛满水的玻璃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缩小的实像。
故选:B。
11.(2分)如图所示是今年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发掘的黄金面具残片,其质量大约是280g,根据残片体积推测完整面具的质量会超过500g。能这样推测还要依据完整面具和残片有相同的( )
A.面积 B.重力 C.密度 D.质量
【解答】解:由题意知,完整面具变为残片、重力,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与体积和质量无关。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2.(2分)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左移动游码
C.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 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解答】解:由图2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由于需要取20g水,在测量过程中更不能移动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故选:C。
13.(2分)关于下列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凸透镜成像,此时“理”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实像
B.图乙:望远镜的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图丙:海市蜃楼和雨后彩虹的现象成因相同
D.图丁:近视眼光路图,近视眼可以用凸透镜矫正
【解答】解:A、在图甲中通过凸透镜看到“理”字成正立,可知此时“理”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故A错误;
B、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放大的虚像;
C、海市蜃楼和雨后彩虹的现象成因相同,故C正确;
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故选:C。
14.(2分)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沸腾的水不一定比不沸腾的水温度高
B.对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水温将升高
C.如果水的沸点不是100℃,一定是操作出现了错误
D.只要水温达到沸点就会沸腾
【解答】解:A、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水才能沸腾,故A正确;
B、水沸腾时,但温度不变;
C、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沸点越高;
D、水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故D错误。
故选:A。
15.(2分)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B.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C.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
D.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车行驶的路程小于乙车行驶的路程,故A错误;
B、10~20min,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C、20~30min,所以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
D、0~30min,甲,所以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故选:C。
(多选)16.(3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放出热量
【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
B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C错误;
D、雪是水蒸气凝华放热形成的。
故选:AD。
(多选)17.(3分)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在月球上收集了一满罐的月球土壤(简称“月壤”),科研人员称出其质量为1731g,主要原因是收集罐的容积是按照月壤密度为1.6×103kg/m3而设计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壤从月球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小了
B.月壤的实际密度大于1.6×103kg/m3
C.若将月壤分成等质量的两份,则每份的密度都不变
D.收集罐的容积为1.25×10﹣3m3
【解答】解:A、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和温度无关,但是质量不变;
BD、由ρ=,收集罐的容积V==﹣3m3,
月壤的密度ρ月壤===1.3835×107kg/m3<1.4×103kg/m3,故B错误,D正确;
C、将月壤分成等质量的两份,所以密度不变。
故选:AB。
(多选)18.(3分)2021年12月9日,王亚平老师的太空水球实验引人关注。她站在距离水球30cm处,我们看到了王老师倒立的像,又清楚地看到了一正一倒两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远离没有气泡的水球时,水球中的像将会变大
B.没有气泡的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且焦距f<15cm
C.我们看到的倒立的像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D.注入气泡后,正立和倒立的像都是虚像
【解答】解:
ABC、没有气泡的水球相当于是一个凸透镜,此时呈现出一个倒立,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王亚平远离没有气泡的水球时,像距变小,故BC正确;
D、注入气泡后,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故选:BC。
二、填空題(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9.(2分)由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密度最大的是 c (选填“a”、“b”或“c”)物体,它的密度是 2×103 kg/m3。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a、b,c的质量最大可知;
由图象可知,当体积Vc=2cm3时,c物质的质量mc=7g,c物质的密度:ρc===2g/cm3=6×103kg/m3。
故答案为:c;4×103。
20.(5分)晴朗的夜晚小刚在水边散步,隐约看到有鱼在水中游动,池中还有一轮明月。他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其实是光从 水 中射向 空气 中时发生 折射 所形成的鱼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请作出月亮在水中所成的像M',以及人看到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在图中用M点代表月亮,用M'代表月亮的像)。
【解答】解: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所形成的鱼的虚像;
过路面作点M的对称点M′,即为月亮在水中的像,交水面于一点O;再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见下图:
故答案为:水;空气;虚;见解答图。
21.(6分)如图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
(1)锡的熔点是 230 ℃,由此可知锡是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BC段,锡处于 固液共存 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锡在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 凝固 过程(填“熔化”或“凝固”)。该过程中要 放 热,但温度 不变 。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
(1)BC段对应的温度为锡的熔点,是 230℃;
(2)在BC段,锡处于熔化过程中;
(3)锡在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EF段)处于凝固过程,该过程中要放热。
故答案为:(1)230;晶体;(3)凝固;放。
22.(3分)《曹刿论战》中曹刿善于利用鼓声。鼓声是由于鼓面 振动 产生的,鼓声震耳欲聋形容鼓声的 响度 大;战场上常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作为命令 信息 。
【解答】解:(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2)鼓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3)战场上常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作为命令。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
23.(2分)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21.6g,用刻度尺测边长如图所示 2.00 cm,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 铝 (选填“铅”、“铁”或“铝”)组成。(已知ρ铅=11.3×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
【解答】解:由图可知,金属块边长为2.00cm3;
金属块的质量是21.6g,
金属块的密度ρ===2.7g/cm3=2.7×102kg/m3;
所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铝组成。
故答案为:2.00;铝。
24.(2分)如图所示是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变化图像,由图像可知相同质量的水 4 ℃时体积最小,由此可知在寒冷的北方、河面结冰后0℃的水是在 接触冰层下表面 (选填“接触冰层下表面”或“接触河床”)处。
【解答】解:(1)由图知相同质量的水4℃时体积最小;
(2)因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当河面结冰时。
故答案为:4;接触冰层下表面。
25.(2分)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为了不打扰邻居,他将电视机声音调得很小 声源 处减弱噪声;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小明看到闪电后2.5s才听到雷声,响雷处距离小明大约有 850 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解答】解:
(1)小明周末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打扰邻居他将电视机声音调得很小;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速远大于声速,但闪电传播到观察者位置的时间远短于声音传播的时间。由v=得。
故答案为:声源;850。
26.(2分)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液体的密度为 0.9×103 kg/m3,空烧杯的质量是 150 g。
【解答】解:
设空烧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由ρ=,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4=m1+m杯=168g
可得:ρ×20cm3+m杯=168g,﹣﹣﹣①
当液体体积为V4=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6+m杯=258g
可得:ρ×120cm3+m杯=258g,﹣﹣﹣②
①﹣②得液体的密度:
ρ=0.6g/cm3=0.5×103kg/m3。
代入①得:
m杯=150g。
故答案为:7.9×103;150。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5+7+7+6=25分)
27.(5分)某实验小组用一把钢尺、示波器、话筒等仪器研究声音的有关问题。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a.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b.不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增加拨动钢尺的力度,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c.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使用步骤b中的力度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钢尺的振动快慢会改变,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可见,它决定着 音调 的高低。如果示波器上波形显示声音的频率为60Hz,则此时钢尺在1分钟内振动 3600 次。
(2)三个步骤中实验小组记录的波形如图2甲、乙、丙所示,按照步骤从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 B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解答】解:
(1)物体振动的快慢用频率表示,而音调的高低取决于频率:振动快,音调高,频率低;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即物体1s振动60次;
(2)步骤b与步骤a相比,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步骤b中增加拨动钢尺的力度,所以步骤a与b对应的波形图分别为乙、甲,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钢尺振动的更快,所以步骤c对应的波形图是丙,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故答案为:(1)音调;3600。
28.(7分)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当把蜡烛放在A点时,在B位置观察到了它的像。若在B和玻璃板之间放上一个与玻璃板等大的黑色不透明纸板,从玻璃板前方 仍能 (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4)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 A (选题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5)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蜡烛A一侧倾斜,如图所示,则此时蜡烛A的像大小变化情况是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蜡烛A的像应是 A2 (选填“A1”“A2”或“A3”)。
【解答】解:(1)玻璃板有透光性,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成像,故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一个不透明的纸板不会影响玻璃板的成像,从玻璃板前方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如图所示,平面镜所在的对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故选A;
(5)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如图所示,蜡烛A的像应是A2。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仍能;(3)虚像;(5)不变;A2。
29.(7分)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
(1)小聪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如图甲所示,绘出如图乙所示图像,由图可知,对应的s为 10 cm,此距离即为该透镜的焦距f。
(2)当透镜与蜡烛的距离为15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生活中的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仅将题(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在光屏上 能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原因是 光路是可逆的 。
(4)将蜡烛移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可以透过凸透镜看到烛焰所成的 虚 (选填“虚”或“实”)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验证小明的观点: 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 。
【解答】解:(1)当正对太阳光的凸透镜将阳光会聚为一个最小、最亮的点时、能量最大。而凸透镜将阳光会聚为一个最小,这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当凸透镜到纸的距离为10cm时将纸烤焦的时间最短、最亮。
(2)当透镜与蜡烛的距离为15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放大的实像、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的。
(3)仅将题(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根据光路可逆可知、缩小的清晰实像。
(4)图3中,蜡烛与凸透镜相距6cm,故物体经透镜成正立。
(5)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1)10;(2)放大;(3)能;(4)虚,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
30.(6分)小伟在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他想知道小矿石的密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 水平 台上。图甲是小伟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 没有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
(2)纠正上述错误后,小伟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52 g。
(3)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 20 cm3,小矿石的密度是 2.6×103 kg/m3。
(4)小伟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在量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矿石密度会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答】解:(1)在调节天平水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该同学未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如图乙所示,标尺的分度值是0.2g;
(3)如图丙,量筒中水的体积:V3=20mL,矿石和水的总质量:V2=40mL,矿石的体积:V=V2﹣V5=40mL﹣20mL=20mL=20cm3,
根据公式ρ=得,矿石的密度:ρ石===7.6g/cm3=3.6×103kg/m6;
(4)小军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求出小矿石的体积偏小,所以小矿石密度测量值偏大。
故答案为:(1)水平;没有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3)203;(4)偏大。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6+6=12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1.(6分)一个质量为108g的铝球,体积为70cm3,问:(ρ水=1.0×103kg/m3,ρ铝=2.7×103kg/m3)
(1)此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请给出具体计算过程。
(2)若是空心的,其空心体积是多大?
(3)若空心部分注满水,总质量为多少?
(4)注满水后,这个球的平均密度是多少kg/m3?
【解答】解:(1)由ρ=可得
V铝===40cm3,
因为V球>V铝,
所以此球为空心;
(2)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球﹣V铝=70cm3﹣40cm5=30cm3;
(3)空心部分装满水,水的质量:m水=ρ水v空=1g/cm3×30cm3=30g;
则球的总质量m总=m水+m球=108g+30g=138g;
(4)注满水后,这个球的平均密度为:
ρ==≈5.97g/cm3=1.97×108kg/m3。
答:(1)此球是空心的,过程见上;
(2)若是空心的,其空心体积是30cm3;
(3)若空心部分注满水,总质量为138g;
(4)注满水后,这个球的平均密度是4.97×103kg/m3。
32.(6分)如图,重庆轨道2号线在李子坝站“穿”居民楼而过,山城的复杂地形造就了全国绝无仅有的震撼景象。吸引众多游客至此来“打卡”。若某辆不停靠站点的空载列车长度120m,求:
(1)该列车经过一位在站台上静止站立的乘客需要多少s
(2)某位游客张大哥测出该列车完全穿过居民楼的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为18s,由此可知该居民楼长度为多少m
(3)根据以上信息计算该不停靠站点的空载列车穿楼过程中“完全隐没”在楼中的持续时间。
【解答】解:(1)由v=可得
t===8s;
(2)由v=可得
s′=vt′=15m/s×18s=270m,
列车穿过居民楼的路程:
s楼=s′﹣s车=270m﹣120m=150m;
(3)空载列车穿楼过程中“完全隐没”在楼中的路程:
s″=s楼﹣s车=150m﹣120m=30m,
由v=可得
t″===2s。
答:(1)该列车经过一位在站台上静止站立的乘客需要3s;
(2)该居民楼长度为150m;
(3)不停靠站点的空载列车穿楼过程中“完全隐没”在楼中的持续时间是2s。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題,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和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