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展开1. 对中学生体育运动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立定跳远的跳跃距离约为2m
B.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100g
C. 800m比赛后体温约为45℃
D. 100m跑的成绩约为8s
【答案】A
【解析】
【详解】A.立定跳远的跳跃距离为2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50g,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故C不符合题意;
D.50m跑的成绩约为8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年是时间单位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 声与光的传播都不需要介质
D. 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说明光比声音传播的快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故A错误;
BC.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故BC错误;
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由于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故D正确。
故选D。
3.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态变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B. 天气炎热的夏天,往地上洒水,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利用了水汽化吸热
C.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D.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故A错误;
B.天气炎热的夏天,往地上洒水,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是因为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所以利用了水汽化吸热,故B正确;
C.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吸热,故C错误;
D.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4. 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 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实像
D. 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色光排列情况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a中虽然发生了漫反射,但每条光线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b中木工师傅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检测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c中是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d中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后,由于红光的折射率小,紫光的折射率大,所以光谱最上端应是红光,最下端是紫光,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 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斜射向水面时,发生了偏折,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 下列四幅图中,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图画是(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③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用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因此①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
故选B。
7. 如图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关于它们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③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④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 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①正确,②错误;
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正确, 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B. 物体在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C. 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物理学中,力定义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作为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之间的吸引力,重力等,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两个物体相互接触,还需要有相互作用才会有力,所以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如图所示,某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同时各施加6N的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0NB. 3NC. 6ND. 12N
【答案】C
【解析】
【详解】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就一定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6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故选C。
10. 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由此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C.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对另一艘船有力的作用,而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说明自己的船也受到了力的作用,说明人对船有力的作用,船对人也有力的作用,故可以说明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对船有力的作用,船对人也有力的作用,说明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故AC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小船向前运动,则小船的运动状态改变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推小船时,没有用大小不同的力推两次,因此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两车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的速度为1.5m/s
C. 经过3s,甲、乙相距10.5mD.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由图像可知,甲、乙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图像均为正比例函数图像,所以速度一定,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经过6s,甲的路程为9m,所以甲的速度为
故B正确;
C.经过3s,甲的路程为
此时乙的路程为15m,所以甲、乙之间距离为
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时间相同时,乙的路程更大,根据可知乙的速度大于甲,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BC。
12.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小明记录并绘制了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焦距为10cm
B. 物距为5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 物距为15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 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在变小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和像距都等于二倍焦距时,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
u=v=2f=20cm
即焦距f=10cm,故A正确;
B.物距为5cm时,即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像特点为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B错误;
C.物距为15cm时,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像特点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
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即物距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特点可知,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也变小,故D正确。
故选ACD。
13.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密度是
B.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D. 体积为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图象可知,当甲物质的质量时, ,甲物质的密度是
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如质量都为2g),乙物质的体积较小,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当乙物质的质量时,,乙物质的密度是
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故C错误;
D.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
故D正确。
故选A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4. 如图所示是某校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时的情景。地震警报的声音通过 ______传到同学们耳中,听到警报后,同学们立即有序跑出教学楼,这是利用声传递 ______。发生地震时会伴有 ______波的产生,这种波的频率低于20Hz。
【答案】 ①. 空气 ②. 信息 ③. 次声
【解析】
【详解】[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地震警报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耳中。
[2]声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听到警报后,同学们立即有序跑出教学楼,这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3]发生地震时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这种波的频率低于20Hz,次声波不在人类听力范围内。
15. 如图所示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与液面的夹角为30°,且反射光与折射光相互垂直,则反射角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
【答案】 ①. 60 ②. 30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
因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90°﹣30°=60°,
因此折射角为90°﹣60°=30°.
16. 如图是两束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和乙两透镜光路图。由图可知甲是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此透镜对光有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答案】 ①. 凹透镜 ②. 发散
【解析】
【详解】[1][2]由图可知,通过甲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即甲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故甲透镜为凹透镜,通过乙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即乙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故乙透镜为凸透镜。
17. 如图所示,甲乙两图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丙图中在一个椭圆形厚玻璃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用双手沿不同方向用力挤压玻璃瓶,观察到细管内液面会升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丁图中一位同学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发现自己向后方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 ①. 运动状态 ②. 形变 ③. 相互
【解析】
【分析】
【详解】[1]甲图物体做直线运动,乙图中物体作曲线运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用双手沿不同方向用力挤压玻璃瓶,观察到细管内液面会升高,玻璃瓶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一位同学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该同学向后方运动,受到了墙的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8. 知识就是力量!让我们带着发现物理的眼光来观察一些劳动场面吧。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甲比乙更容易拧动螺母,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有关;建造房屋时,工人常常利用图丙中的重锤线检测墙体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
【答案】 ①. 力的作用点 ②.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解析】
【详解】[1]甲图中用扳手拧螺母时,在距离作用点较远的甲图拧更容易些,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当墙体与重垂线平行时,说明墙体是竖直的,否则说明是倾斜的。
19. 如图是航天员专用压缩饼干,其质量为300g,则它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G为________N,研究表明: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约是在地球上重力的,若航天员把它带到月球上,它的“重力”G月是________N,质量m是_________g。(g取10N/kg)
【答案】 ①. 3 ②. 0.5 ③. 300
【解析】
【详解】[1]压缩饼干的质量为300g,则它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2]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约是在地球上重力的,若航天员把它带到月球上,它的“重力”
[3]由于质量是物体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位置无关,所以物体到月球上的质量不变,仍为300g。
三、作图和实验研究题(20题3+2+2+2分,其余每空2分,共31分)
20. 图甲为开封铁塔及其倒影的美景。请在图乙中画出光从塔尖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A点表示水中“塔尖”的位置。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首先找到A关于水面的对称点A’,即为塔尖,连接A和眼睛,与水面的交点O,在水面以下用虚线,水面以上用实线,并标上指向眼睛的箭头,即为反射光线,连接塔尖A’与O点并标上向下的箭头,即为入射光线,故如下图所示:
。
21. 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透镜后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
【详解】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据此作图如下:
22. 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A所受重力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3.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请回答:
(1)实验前,小明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
(2)小明发现在图示位置,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等大的像,则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3)接着小明把蜡烛在题中图示位置向左移动15cm,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则应把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调整,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不变”)的实像,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4)小明突发奇想,接着将自己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他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到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答案】 ①. 同一水平高度 ②. 10 ③. 左 ④. 缩小 ⑤. 照相机 ⑥. 近视
【解析】
【详解】(1)[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便于观察光屏接收蜡烛成的像。
(2)[2]通过调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则此时的物距等于像距,都等于2f,即
20.0cm=2f
则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f=10.0cm
(3)[3][4]在图中,把蜡烛向左移动15cm,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此时的物距变大,像距应减小,所以应把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才能呈现清晰的像。
[5]由于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成像。
(4)[6]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延迟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
24. 八年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小华捡到了一小块矿石,她想知道小矿石的密度,她把小矿石带回学校,利用实验器材进行了密度的测量。操作步骤如下:
(1)小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华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天平恢复平衡,则小矿石质量为__________g;
(3)如图乙,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测得矿石的体积,则该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
(4)考虑到矿石会吸收少量的水,小明测出的矿石的密度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小红也想测出矿石的密度,但发现自己现有的器材中有天平(含砝码)、溢水杯,但没有量筒,聪明的小红于是灵机一动,找来一个小烧杯,设计了另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步骤如下:
A.用天平秤测出小矿石的质量
B.用天平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
C.溢水杯装满水后,将小矿石放入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盛接溢出的水;
D.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则矿石的密度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和表示)。
【答案】 ①. 右 ②. 62.4 ③. ④. 偏大 ⑤.
【解析】
【详解】(1)[1]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测量前应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向左偏,说明横梁左面低右面高,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2]由图甲可知,在3g到4g之间有5个小格,每一小格代表0.2g,所以该天平的分度值为0.2g,小矿石的质量为
(3)[3]图乙中水的体积为60mL,即60cm3,水和矿石总体积为80cm3,则矿石的体积
矿石的密度为
(4)[4]考虑到矿石会吸收少量的水,乙图中测出水和矿石的总体积偏小,计算出矿石体积偏小,质量是准确的,根据可知,算出矿石密度偏大。
(5)[5]由题意可知,溢出水的质量为
因矿石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所以矿石体积为
矿石的密度为
四、计算题(10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叙述、公式和计算过程,只有结果的不得分)
25. 学习了密度知识以后,小丽对家中的一把紫砂壶产生了兴趣,如图所示,他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37.5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0g,请你帮小丽算出:()
(1)紫砂壶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是,这个茶壶的质量有多少g?
(3)若装满水后,水和壶的总质量为625g,则壶的容积是多少?
【答案】(1);(2);(3)
【解析】
【详解】解:(1)溢出水的体积
紫砂壶盖的体积
紫砂壶的密度
(2)紫砂壶的质量
(3)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所装水的体积
紫砂壶的容积
答:(1)紫砂壶材料的密度是3.75
(2)这个茶壶的质量有225g;
(3)壶的容积是400。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和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九上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九上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