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走进生命世界(原卷版+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9899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1 走进生命世界(原卷版+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9899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1 走进生命世界(原卷版+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9899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1 走进生命世界(原卷版+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98991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1 走进生命世界(原卷版+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98991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1 走进生命世界(原卷版+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98991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1 走进生命世界(原卷版+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
展开专题01 走进生命世界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 B. C. D.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蝴蝶翩翩起舞 B.小树发出新芽 C.雨水滋润大地 D.鸟儿高声鸣叫
3.苏轼的诗“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描述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4.生物有许多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油菜 B.钟乳石 C.自动报警器 D.煮熟的鸡蛋
5.下列古诗和谚语反映的生命现象错误的是( )
A.“羊入虎口”说明生物的生存需要营养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生物的遗传现象
C.“春华秋实”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6.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一项是( )
A.蜻蜓点水 B.种子萌发
C.房屋着火 D.人的呼吸
7.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
A.器官 B.细胞 C.叶绿体 D.线粒体
8.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①新型冠状病毒②智能机器人③珊瑚④电脑病毒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⑧生石花
A.①⑤⑦⑧ B.①③④⑧ C.②⑤⑥⑦ D.②③④⑥
9.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火山爆发 B.冰雪融化 C.青蛙抱对 D.铁片生锈
10.下列具有生物特征的是
A.钟乳石 B.珊瑚 C.生石花 D.手机病毒
11.你喜爱生物吗?地球因为生物的存在而美丽,下列与生物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阳光、水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之一
B.夏天大树下比较凉快,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C.“落叶知秋”体现了生物能繁殖的基本特征
D.生物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2.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蘑菇 B.海葵 C.珍珠 D.噬菌体
13.“蛟龙号”可下潜到深海海底,在约7千米深处发现了一些未知生物。推测这些生物不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获取营养 D.生长繁殖
14.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里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15.成语“虎父无犬子”体现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A.遗传 B.变异 C.营养 D.呼吸
16.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下对诗词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解释,错误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生物能生长发育
D.“劝君莫打三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生物的繁殖行为
17.“落叶知秋”,其中落叶所体现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的生长现象 B.生物的新陈代谢现象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18.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大肠杆菌 B.珊瑚 C.寨卡病毒 D.松树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9.紫茉莉,别称“夜来香”。其花朵在傍晚至清晨开放,在强光下闭合,晚上吐出浓郁的香气。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能生长和繁殖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进行呼吸 D.生活需要营养
20.天气回暖后去湿地公园,会看到一些景色,下列场景与生命现象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睡莲的茎是中空的——生物适应环境
B.岸边的柳树发出新芽,长出新叶——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树上的麻雀看到人,拍打着翅膀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21.实验学校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小鸟、蝴蝶、蟑螂等动物和多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都能生长和繁殖
B.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都能进行呼吸
D.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由于甘肃省博物馆内部进行升级改造,工作人员正在为机器人“优友”重新规划导览路线;完成调试后,“优友”将在省博彩陶展厅重新“上岗”,为参观者讲解甘肃的“彩陶故事”“优友”不属于生物,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它( )
A.不能对人的指令做出反应 B.不能生长和繁殖
C.不需要进行维护 D.不能运动
23.下列谚语与描述的生命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春兰秋菊,南橘北枳——光照影响生物
B.大雁南飞,蛇蝎冬眠——生物适应环境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影响生物
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生物变异现象
24.喇叭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受到异物刺激时,会弯曲躲避,再用纤毛驱除异物,甚至收缩或游走,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在水中自由活动
B.此过程受神经调节
C.能够进行呼吸作用
D.能够排出代谢废物
25.猪笼草有的叶子会特化成“捕虫瓶”。当小虫跌进瓶里,瓶盖会自动关闭。在消化液的帮助下将小虫“吃”掉。这个事例不能说明的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6.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基本特征的是
A.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 B.向日葵的花盘受着太阳影响会向日旋转
C.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 D.鼠妇碰到刺激它会将身体卷曲起来
27.在微生物学上作出巨大贡献,被称之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列文虎克 B.孟德尔 C.巴斯德 D.林奈
28.我国的科技成果众多,成就斐然。下列描述与科学事件不符的是
A.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B.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核酸
C.屠呦呦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D.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29.某荷兰人用显微镜最先发现了细菌,该荷兰人是( )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罗伯特·虎克 D.施来登
30.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 )
A.使得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
B.使得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
C.揭示了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于原始的共同祖先
D.使得人们开始将动物学和植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
31.下列杰出人物中,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并且被评为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的是( )
A.林奈 B.袁隆平 C.达尔文 D.钟南山
32.巴斯德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被后人称为“微生物学之父”。下列不是他的主要贡献的是( )
A.教会人们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方法 B.通过实验否定了细菌的自然发生说
C.提出了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D.提出了巴氏消毒法
33.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 )
A.袁隆平 B.林奈 C.巴斯德 D.屠呦呦
34.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是由哪个科学家提出来的( )
A.林奈 B.巴斯德 C.列文虎克 D.弗莱明
35.下列科学家及其主要研究成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法国的法布尔﹣﹣发现了细胞
B.英国的罗伯特•虎克﹣﹣发现了青霉素
C.英国的弗莱明﹣﹣观察昆虫习性,出版《昆虫记》
D.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
二、连线题
36.连线
37.
三、填空题
38.我国2020年进行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选填:“抽样检测”、“调查”)。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造了_____学说。
39.被尊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法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他设计了__________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8 实验探究(原卷版+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 这是一份18 实验探究(原卷版+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文件包含18实验探究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docx、18实验探究原卷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8页, 欢迎下载使用。
17 健康地生活(原卷版+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 这是一份17 健康地生活(原卷版+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文件包含17健康地生活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docx、17健康地生活原卷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原卷版+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 这是一份12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原卷版+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文件包含1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解析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docx、1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原卷版中考二轮复习2023年生物通用版专题训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